語文鴻門宴課件

教師爲順利開展教學工作一般都會在課前準備好課件的,那麼,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收集的語文鴻門宴課件,供大家閱讀參考。

語文鴻門宴課件

語文鴻門宴課件1

教材分析:

《鴻門宴》是一篇講讀課文。本文選自司馬遷的《史記?項羽本紀》。教學大綱要求本冊的學習目的是培養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要有步驟並循序漸進地學習閱讀較長並有一定的難度的古文作品(仍屬淺易類),並多接觸敘事性較強形象較鮮明的人物傳記作品。本文的教學主要就是遵循這一目標。文章的故事性強,人物衆多而性格鮮明,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氣氛;再者,本文涉及的古文常見重要知識點很多,是一篇學習和訓練古文閱讀、尤其人物傳記的好課文。

學情分析:

高一學生有一定的古文閱讀數量和初步能力,而且對歷史故事和人物有一定的興趣,但是在古文閱讀知識方面知之甚少,沒有系統的歸納和記憶,沒有好的熟讀成誦的習慣,沒有有效的閱讀速度和翻譯效果,也找不到學習的興趣。我們針對這種問題的存在,爲了儘快有效的提高高中生的古文閱讀面和閱讀速度和翻譯能力,儘可能地上好每一篇課文,儘可能讓每一節都有學習效果,逐步提高學生的古文閱讀水平。

教學目標:

(一)學習作品中塑造歷史人物形象的方法:在矛盾、鬥爭中刻畫人物,個性化的語言,對照手法的運用。

(二)繼續學習比較閱讀法,增強學生讀史的興趣。

(三)瞭解項羽、劉邦等人的個性特徵,認識鴻門宴這場鬥爭中劉、項勝敗的原因。

教學理念:

⒈學生閱讀文本,提出疑點,然後師生共同探究。

⒉學生在和文本及作者的對話的基礎上拎出重點,然後師生共同探究。

⒊學生在和文本及作者的對話的基礎上拎出重點,小組探究。

⒋選點探究,可指導學生對某個知識點進行主動探究,深入學習。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一)、學習古漢語的常用詞語和特殊句式。

(二)、正確分析認識項羽、劉邦兩個集團各個人物的性格特點。

教學難點

(一)、辨析疑難語句。

(二)、準確翻譯文中的句子。

教學過程:

一、導入:很多同學害怕甚至憎惡文言文,對於長篇的文言文更是恨得咬牙切齒,其實文言文並沒有那麼可惡,有些故事還一直流傳至今,有很多故事搬上了熒屏,爲我們所熟悉。它們或感人,或震撼,或諷刺,如果說有什麼共同點的話,那就是它們都很美。比如,很多同學看過《霸王別姬》,美得有些絕望;有些同學應該看過《杜十娘》,9月底即將上映的《畫皮》也來自我們的古典文學。當然還有《紅樓夢》、《三國演義》、《西遊記》等等,相信同學們都不會陌生。那麼,怎麼樣可以讓我們輕鬆閱讀文言文,瞭解那些讓人感動的故事呢?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試試。

現在請同學們回顧一下或者交流一下,你們所知道的“霸王別姬”,那是一個什麼故事,都講了什麼人什麼事情。回憶一下張國榮演繹虞姬時候那種神情絕望的眼神,帶着我們對這個故事的回憶,一起翻開課文《鴻門宴》。請別急着去看註釋,今天我們先忘記考試,我們今天要做的很簡單,就是了解一個故事而已,就想我們平時讀小說看漫畫那樣,用那樣的心情來閱讀。

二、學生自讀課文,不少於五遍。時間不足時,可在課後擠時間。

1、讀通句子,初識文意

2、標註重要的實詞虛詞

3、對疑難問題作上記號

提問學生:常用語“鴻溝”是什麼意思?(古運河名,比喻事物的分界。)

教師指出:鴻溝之所以出名,是因爲它曾經是楚漢之爭中的臨時分界線。

三、楚漢之爭概況簡介。

前207年10月,劉邦入關,降秦王子嬰,還軍霸上;12月項羽破關而入,劉、項在鴻門會面,雙方鬥爭開始。次年春,項羽以盟主身份召開戲西(今陝西臨潼東)之會,封18人爲諸侯王,本人爲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蘇徐州),劉邦爲漢王,都南鄭(今陝西省南境)。劉邦到南鄭後,積極準備反攻,先奪取關中三秦之地作爲根據地,然後出兵東向,進攻項羽,曾多次被項羽打敗,到前203年秋,得到韓信的幫助,才形成足以跟項羽抗衡的力量。項羽乃與劉邦約定:“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爲漢,以東爲楚。”定約後,項羽東歸,劉邦也準備西歸。這時張良、陳平向劉邦提出建議,趁此時機消滅項羽。後在韓信、彭越幫助下,圍項羽於垓下(今安徽靈壁南)。項羽突圍,至烏江(今安徽和縣東北)自刎。

四、讀講課文1、2兩段。

第1段:

1、解釋重點字詞,引導學生疏通課文。

“說項羽”可簡爲“說羽”不可簡爲“說項”,“說(shu#)項”意爲替人講情、說好話。

“成五采”、“爲(w6i)龍虎”,“成”、“爲”都有“變成”、“化作”的意思,“龍虎”是龍虎的形狀。

2、提問,引導學生了解課文。

①課文第1段記敘了哪幾件事?這些事件對情節展開起了什麼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曹無傷告密”。曹無傷是沛公的左司馬,他的告密當然不同於一般流言蜚語,於是,項羽決定“旦日饗士卒,爲擊破沛公軍”。矛盾挑開,故事“開端”。第二件事“范增進言”,范增是項羽的主要謀士,他對形勢的判斷十分正確,對劉邦的用心瞭如指掌,“急擊勿失”的主張非常英明。矛盾進一步激化,推波助瀾,情節迅速發展。

②項羽接獲曹無傷的密報,當即“大怒”,這一個“怒”字內涵相當豐富。請說說其中包含了些什麼?

提示:就矛盾的焦點而言,天下雖大,“王”只有一個,就力量對比而言,項羽佔有絕對優勢,何況秦軍主力是項羽消滅的,又是楚王后裔,一個“市井小人”居然“欲王關中”,項羽豈能容忍?再說個性特徵,此時此刻,項羽如若不“怒”,他也就不是歷史上的那個項羽了,他本來就是那麼一個火爆漢子!

第2段:

1、教師串講課文,引導學生留心課文中特殊的字詞與句式:

①古今歧義:“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盜”,竊賊;“非常”,指意外事故。“公豈敢入乎?”“敢”,能夠。 “固不如也。”“固”,本來。

②通假:“具以事告。”“具”通“俱”,全部。 “要項伯”。“要”通“邀”,約請。“距關,毋內諸侯。”“距”,通“拒”;“內”,通“納”,接納,准許入內。“不敢倍德”,“倍”通“背”,違反。 “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蚤”,通“早”。

③活用:“素善留侯張良”,“善”,形容詞作動詞用,意爲與……交好(友善)。“臣活之”,“活”,使動用法,使……活。“吾得兄事之”,“兄”,名詞作狀語,像對待兄長那樣。“籍吏民,封府庫”,“籍”,名詞作動詞用,編造名冊。“不義也”,“義”,名詞作動詞用,合於義。

④特殊句式:“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狀語後置。“與俱去”、“毋從俱死也”,介詞“與”、“從”後面的賓語省略。“誰爲大王爲此計者?”疑問句,主語“爲大王爲此計者”與謂語“(是)誰”倒置。也可以說不是主謂倒置,那麼“者”就是語氣助詞。“孰與君少長?”疑問句,賓語疑問代詞前置。“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判斷句,特殊指示代詞“所”、“者”構成“所……者”式名詞短語充當主語,作說明、解釋的對象。

2、討論課文內容,提問:

①課文第2段寫了哪幾件事?對故事的發展有什麼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項伯夜訪”。項伯給張良通風報信,目的在於報答當年救命之恩,卻被張良利用,使一觸即發的矛盾出現了轉機。第二件事“張良獻策”。張良要劉邦“往見項伯,言沛公不敢背項王也”,劉邦則一點就通,不但“兄事之”,更“奉卮酒爲壽,約爲婚姻”,竭力奉承,拼命拉攏,由聯絡感情進而自我辯解,終於使項伯受其矇蔽,導致項羽上當(“劉邦施計”、“項伯中計”不必分開來說)。“張良獻策”是情節變化的關鍵,劉邦逐步由被動轉爲主動,項羽終於“放虎歸山”,以致范增之謀難以實施等等,莫不由此而生。

②張良說:“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項伯則說:“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請聯繫課文說說古人心目中的“義”可作什麼樣的解釋,我們應當如何看待?

提示:古人認爲“義”,就是“宜”。《禮記?中庸》說:“義者宜也。”韓愈在《原道》中則進一步解釋:“行而宜之謂之義。”也就是說,人的言行符合一定的道德規範就可稱爲“義”,反之則爲“不義”。

課文中曹無傷背叛劉邦向項羽告密,項羽置懷王之約於不顧而欲“擊破沛公軍”,范增以下犯上都可以說是“不義”。項伯給張良通風報信,“常以身翼蔽沛公”,樊噲闖帳護主等等,都可以稱之爲“義”。項伯救護劉邦可以稱之爲“義”,這一行爲卻違背了楚王的根本利益則又可以責之爲“不義”。可見“義”是相對的,如同“骨氣”一樣,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階級,道德標準不同,“義”的內涵也不一樣,我們不能以抽象的“義”作爲評判是非的尺度和立身處世的準則。

小結:課文1、2兩段記述了“鴻門宴”前發生的幾件事,由矛盾的挑起,形勢一觸即發到出現轉機,由項羽的“大怒”到項伯之言產生效果,故事情節逐步展開,併爲後來事態的演變作了必要的鋪墊,留下了必要的伏筆。

五、讀講課文3、4兩段:

第3段:

1、指名講述第3段的內容,要求明確交代本段記敘的事件。

提示:第一件事“劉邦謝罪”,第二件事“項王設宴”,第三件事“范增舉玦”,第四件事“項莊舞劍”。

2、提問:劉邦謝罪是否誠心,何以見得?

提示:並不誠心,迫於形勢不得不如此。而且,言辭雖恭,以“將軍”稱項羽而以“臣”自稱,更強調自己“先入關破秦”,“得復見將軍”都出於不自願,僥倖而已,但卻絕不認錯,更把責任推給“小人”!(這“小人”分明指曹無傷卻故意不予道破,裝出一副全然無知的樣子。)

3、提問:課文中插圖有什麼地方畫得不妥?爲什麼?請從課文中找出依據。

提示:插圖中張良站着,這是不妥之處。課文中說張良是“西向侍”,“侍”,一般指站立,但也有“侍坐”之說,這裏“西向侍”是坐東朝西作“陪”講。後面又有項羽賜樊噲“坐”,“樊噲從良坐”,如果樊噲坐着而張良卻站立一邊,豈不有點不合禮儀?

4、提問:項羽“留沛公與飲”,終於演出了“項莊舞劍”企圖“擊沛公於坐”這驚心動魄的一幕。“留沛公與飲”是精心策劃的陰謀嗎?

提示:不能認爲這是精心策劃的陰謀。范增一再暗示項羽,要他下令除掉劉邦,項羽卻總是“默然不應”,可見並未經過策劃。這一變故是范增一手導演的,雖然陰狠,卻並不示明,由於沒有得到項羽的支持,而項伯又出面援救,終於不了了之。

5、提問:“項莊舞劍”在情節展開上有什麼作用?這一事件給後人留下了哪一個成語

提示:“項王留沛公與飲”,情節已趨緩和,“舞劍”事件發生,形勢再度緊張起來,從而引出了“樊噲闖帳”,故事推向高潮。

成語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意思是人們表面上做某事,心中卻另有所圖。

第4段:

1、指名試講課文,師生共同訂正。

2、分角色朗讀課文,力求充分表達人物的不同情感與心態。

3、提問:“樊噲闖帳”是故事的高潮。課文從哪幾方面刻畫樊噲這一人物?寫“樊噲闖帳”的目的是什麼?(是不是喧賓奪主?)

提示:課文對樊噲這一形象的刻畫可謂濃墨重彩,形神兼備。

語言描寫:“此迫矣!臣請入,與之同命”。語句短促急迫,緊張的形勢,急迫的心態,忠勇的性格躍然紙上。

行動描寫:“帶劍擁盾入軍門”,“側其盾以撞,衛士仆地”,“立而飲之”,“拔劍切而啖之”,無所顧忌,無所畏懼,何等英武。

外貌描寫:“瞋目視項王”,“頭髮上指,目眥盡裂”,着墨不多,卻極爲傳神。

濃墨重彩寫樊噲,既襯托了項羽、劉邦,更突出了張良。

文章巧妙地把握人物關係,劉邦信而用之,項羽感其“義”,贊其“勇”,賜酒、賜彘、賜坐,張良則是“導演”兼“舞臺調度”,一切全由張良策劃,讀來絕無喧賓奪主之感。

4、提問:有人認爲樊噲在席上的講話跟劉邦一模一樣,僅是語句上稍有變化而已,對不對?如有區別,區別在哪裏?爲什麼會有這樣的'區別?

提示:兩人講話中心大體一樣,但側重點不同,劉邦側重於辯解,強調的是自己“不敢倍德”,樊噲則是理直氣壯責之以“義”,首先申明自己“死且不避”,繼而陳述秦王“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天下皆叛之”,暗中已將項羽推向了審判臺。而後明確指出懷王有約在先,沛公雖然先入咸陽,卻又“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言沛公“勞苦功高”,責項羽“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實爲“亡秦之續”。

從策略上看,二者區別也明顯。劉邦之言屬於“以屈求伸”,樊噲義責項羽已是“以攻爲守”了。

二者有本質區別,說話的語調、語氣也自然大不一樣,朗讀課文要注意這一點。

小結:課文3、4兩段記述“鴻門宴”上劉、項雙方的激烈鬥爭。劉邦謝罪,以屈求伸,矛盾緩解,范增舉玦,危機依然四伏,項莊舞劍,更是險象環生,樊噲闖帳,故事到達高潮。項羽唯恐擔當“不義”之名,損其“威”,傷其“信”,不用范增之計,終於讓劉邦藉故脫逃,放虎歸山,鑄成大錯。

六、讀講課文5、6兩段。

1、指名試講課文,糾正誤讀誤釋。

“人方爲刀俎,我爲魚肉,何辭爲?”(“何辭爲?”疑問代詞賓語前置。)

“沛公不勝桮杓”,(“不勝桮杓”,指酒醉,以“桮杓”借代酒水。)

“再拜獻大王足下。”(再拜,兩次行禮,表示敬重;“足下”,古代敬詞,用來指稱對方。)

2、提問:劉邦在脫逃之前作了哪些部署?“置車騎”是什麼意思?是幾個人一道走的?爲什麼這樣?

提示:一是留下張良代爲辭謝,一是放棄車騎,隻身獨騎,只帶四個親信隨從,一是叮囑張良,待其至軍中再入內辭謝。這樣安排,目的在於儘快脫離虎口,擔心項羽反悔。(從小路走,目的也在此。)

3、提問:張良獻禮,項羽、范增二人態度爲何不同?

提示:項羽對劉邦藉故脫逃仍然麻木不仁,根源在於他迷信武力:兵力單薄的劉邦不足爲患;范增則深知放虎歸山,後患無窮,同時也爲自己的意見未被採納,精心策劃的陰謀一一破產而惱怒,不僅把玉斗“置之地”,而且“拔劍撞而破之”,更大罵“豎子不足與謀”,可謂氣急敗壞。故事至此結束,“立誅殺曹無傷”則是對開頭“告密”的交代,是尾聲。

討論分析人物形象,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學習作者刻畫人物的方法:

1、張良、范增是兩個什麼樣的人物?他們在“鴻門宴”中處於什麼地位?

提示:張良是劉邦的主要謀士,他多謀善斷,精通韜略,臨變不驚,處事有方。是他爲劉邦定下了“韜晦之計”,以“不敢倍德”,無意於稱王蒙蔽項伯、欺騙楚王,終於化險爲夷。是他爲劉邦作了精心的部署,周密的準備,從而贏得了鬥爭的勝利。項莊舞劍,張良出,樊噲急問:“今日之事何如?”可見事先有所商量。樊噲責項羽,口徑一致,由辯解進而反詰,則更可以看出事前經過周密的策劃。一方有備,一方無備,結局合乎情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張良不像范增那樣妄自尊大。他認爲劉邦稱王不是時候,很不策略,但並不明確否定,只是問了一句:“誰爲大王爲此計者?”他認爲不可以武力與項羽相鬥,也只是委婉地探詢:“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劉邦遠不像項羽那樣自信,張良卻仍然處處留心,始終把自己放在謀臣的位置上,這是劉邦對他絕對信任的關鍵。可以說張良是“鴻門宴”這一事件的總導演。

范增是項羽的主要謀士,項羽稱爲“亞父”,可見其地位不同尋常。他的政治觀察力,他的才智謀略絕不遜於張良。但他對項羽尤其是對項羽的妄自尊大,並不完全瞭解,他以命令的口吻要項羽攻打劉邦:“急擊勿失”,他在席上“數目項王,舉玉玦以示之者三”,要項羽按既定方針辦。他擅自佈置項莊舞劍,已經造成欲取項羽而代之的客觀影響,但他既不知人,也不知己,這是范增的致命弱點。他與張良構成了鮮明的對照。

“鴻門宴”這場鬥爭可以說是張良與范增的鬥智。對整個事件的演變,兩人舉足輕重,可謂關鍵人物。但是,兩人畢竟只是謀臣,唱主角的是雙方的決策者,是項羽和劉邦。

2、項羽這個人物的致命弱點是什麼?對他應作如何評價?

提示:缺乏政治遠見,一味沽名釣譽是項羽的致命弱點。項伯說,“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他就立即改變了“擊沛公軍”的主張,樊噲指責他“欲誅有功之臣,此亡秦之續也”,雖然語言尖銳,他卻“未有以應”。可見他雖然武力上是絕對優勢,心理上卻不堪一擊。他欲得天下,又圖虛名,既準備推翻懷王之約,又害怕世人指責。他不用范增之計,反映了他剛愎自用,迷信武力,而根本原因則在於心理上的脆弱。

作爲楚國貴族的後裔,項羽卻有許多缺點錯誤,甚至有不可饒恕之處,這是必然的。但他畢竟爲推翻暴秦作出過一定的貢獻,他性格上也有某些閃光點,如不畏強暴,不用陰謀等等,應當實事求是地給以肯定。

七、討論分析課文刻畫人物的方法。

1、試以樊噲爲例,說說作者是怎樣刻畫人物的。①人物在什麼環境中出現?②從哪些方面描寫?③濃墨重彩寫樊噲有無必要,爲什麼?

提示:第二課時對樊噲已作了具體分析,這裏側重於歸納刻畫人物的方法。

2、以項羽、范增對張良獻禮態度的不同,分析歸納作者用對比方法寫人的技巧。

提示:着重引導學生分析課文中對比、映襯手法。(略)

八、引導學生對課文的消極因素進行批判。

1、文中的迷信成分。(略)

2、作者的英雄史觀:文章對劉邦雖有貶抑,更多的卻是頌揚,對項羽也頗多同情,尤其是把他作爲一代帝王爲之撰寫“本紀”,其英雄史觀顯而易見。當然,我們不應要求作者像今天這樣具備歷史唯物主義觀點

九、讓學生嘗試評析劉邦、項羽爲人(教師可先簡評項伯、范增、張良等人。項伯、范增一帶而過,張良其人頗爲傳奇,可引入“張良拾履”故事以激趣)。

1、學生評價: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2、教師歸總,簡單總結

問題:對劉邦、項羽二人,你更欣賞、肯定誰?

1、學生髮言,各抒己見。

2、教師引入李清照詩:

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結合史實,重點解析“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兩句。

相關史料:①“破釜沉舟”的典故(對聯:鹿野舟沉王業兆;鴻門斗碎霸圖空)②楚河漢界(教師可帶一張棋盤作教具)③乘勝追擊(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④烏江自刎(無顏見江東父老)

3、引入唐代杜牧的《題烏江亭》詩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包羞忍恥:可聯繫韓信受“胯下之辱”、勾踐“臥薪嚐膽”兩件史事。

4、教師結合史料評價劉邦的善於用人

⑴劉邦論得天下原因: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克,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爲我擒也。

⑵劉邦與韓信

①蕭何月下追韓信②韓信將兵,多多益善③假王真王④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

⒋《垓下歌》

十、作業

1、課後練習一   二   三   四

2、課外閱讀:《高祖還鄉》

語文鴻門宴課件2

教學目標

1、瞭解作者對項羽悲劇性格的揭示,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在其政治、軍事生涯衆所起的重要作用。

2、歸納總結“因、如、舉、謝、意”五個多義詞的義項;瞭解“此……也(耳)”“何以……”兩個句式的特點,並比較與現代漢語的不同。

3、背誦課文第三、四段。

教學重點

1、分析“項羽”這個主要的人物形象。

2、背誦故事的高潮三、四段。

教學難點

理解“因、如、舉、謝、意”等五個多義詞義項,掌握兩個句式。

教具準備

投影儀、投影膠片、錄音機、教學磁帶。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引導學生了解秦末楚漢相爭的歷史背景。放錄音,範讀課文,以求準確認讀。熟讀課文,理解文意。

[教學步驟]一、導語

請學生欣賞兩首詩

投影(一)

垓下歌

項羽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學生默讀理解。

提示:拔山,形容力大無比,甚至能把高山拔起來。蓋世,氣勢高昂,可以壓倒世上的一切。“逝”,奔馳。

這首楚刺體的詩歌大意是:自命不凡的天子不想承認眼前的現實,他認爲這種局面是“時不利兮騅不逝”造成的,並非他的過錯。而失敗的關鍵是在歷次戰鬥中一往無前的烏騅今天競不肯率先衝出重圍。他認爲烏騅暗示着一切;過去的榮耀、現在的困境和未來的毀滅。最後,他走投無路,只有對勇敢跟隨在身邊的虞姬哭訴:“我可怎麼安排你呀?”

投影(二)

大風歌

劉邦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學生默讀理解

提示:這首歌是劉邦打敗項羽,統一天下後在平定鯨布叛亂回京(長安)途中,轉道故鄉沛縣時所作。流露出他得天下、歸故里得沾沾自喜之情和對今後國防的憂心。第一句指包括劉邦在內的羣雄在各地紛紛起義,而最終只有他劉邦威望遠揚天下。

同爲交戰雙方,爲何勝敗迥異呢?《鴻門宴》可以讓我們窺一斑而知全貌。

二、作者簡介

選一學生回憶初中所學《史記》中的篇目,簡介司馬遷及《史記》,突出有關常識。

可參考課後知識卡片“司馬遷與《史記》”。

三、背景簡介

投影(三)

一幅“陳涉起義”的教學圖片

一幅“楚漢相爭”的教學圖片

教師講解:

1、教師講解:秦始皇創建的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集權國家――秦朝,由於對農民實行殘酷的經濟剝削和政治壓迫,致使“天下苦秦久矣”,民心思變。在公元前209年七月爆發了陳勝、吳廣領導的我國曆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戰旗一舉,應者雲集,反秦怒濤遍及中原。在農民起義的高潮中,劉邦和項羽,也於同年九月起兵江東,捲入農民起義的洪流。當時劉邦48歲,項羽24歲。不久,農民起義領袖陳勝、吳廣相繼犧牲,“世代楚將”的項梁,爲了招納人馬和形成旗號,採納了范增“復立楚之後”的建議,趁機擁立老楚懷王的孫子(名心)爲“楚懷王”,作爲反秦勢力的傀儡首領。公元前208年九月,楚懷王召集諸將結成反秦聯盟,命令主力軍劉邦、項羽兵分南北兩路,合力西擊秦軍,並約定“先人定關中者王之”。公元前206年十月,劉邦統率南路軍先於項羽人關破咸陽,但爲了“待諸侯至而定約束”,退駐霸上(今陝西長安縣的白鹿原);然而又恐失掉關中,於是派兵守關,“毋內諸侯’’。十一月,項羽率軍西來,聞訊震怒,屯軍新豐鴻門(今陝西臨潼東北的項王營),揚言馬上要同劉邦開戰。

爲何兩支反秦勢力,突然劍拔弩張,廝殺起來?這有着極爲深刻的原因。原來,劉、項各自都有南面稱孤之心。想當年,劉邦在咸陽服役時看見了秦始皇,曾經十分羨慕地說過:“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項羽在公元前210年看見秦始皇遊會稽時,也曾頗爲自負地過:“彼可取而代也!”因此,這就決定他們對農民起義的勝利成果必然拼死相爭。果然,秦王朝覆滅後,劉、項之間的矛盾便逐漸趨於激化。劉邦先人咸陽後,本來“欲止宮休舍”,只是聽了張良“今始入秦,即安其樂,此所謂‘助桀爲虐’”,(《史記留侯世家》)的勸戒,才“還軍霸上”。但離咸陽之前,極力製造“吾當王關中”的輿論,以期得到父老、豪傑的支持。後又採納鯫生的意見“距關”,這表明劉邦做關中王的慾望是十分強烈的。而項羽對關中王也早就饞涎欲滴,又有四倍於劉邦的兵力,故驕橫不可一世,寧可負約也要把關中據爲己有。因此,劉、項之間大規模的爭權奪利的鬥爭勢不可免。《鴻門宴》便是“楚漢相爭”的第一個回合。

所謂“鴻門宴”,是指公元前2 06年十二月,項羽在新豐鴻門舉行的一個藏有殺機的宴會。這個“宴會”,是劉、項之間政治矛盾由潛滋暗長到公開化的生動表現,是漫長激烈的“楚漢相爭”的序幕。“楚漢相爭”的實質,是地主階級內部爭奪權力的鬥爭,鴻門宴名爲“宴會”,實爲一場激烈的政治鬥爭,充分展示了劉、項矛盾的不可調和性,生動地對比了鬥爭雙方策略高下的懸殊,並預示了勝負的必然結局。

四、放錄音,使學生準確認讀。

學生聽錄音一遍。

教師強調一些字的讀音。

投影(四)

本文的異讀字有:

讀音提示

鯫(zōu)  卮(zhī)  ?(xì)  戟(jǐ)

彘(zhì)  眥(zì)   跽(jì)   芷(zhǐ)

欲王關中(wàng)      道芷陽間行(jiàn)        樊噲

刀俎            玉?            酈山            杯杓

欲王關中(wàng)道芷欲間行(jiàn)

毋內諸侯(同“拒”“納”)    要項伯(通“邀”)   與臣有?(通“隙”)

不敢倍德也(通“背”)     不蚤自來(通“早”)

2、出自於本文的成語或典故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表面在做這件事情,實際上另有目的。)

彘肩斗酒 ――?( 形容英雄豪壯之氣 )

髮指眥裂――?(激動憤怒到極點。)

人爲刀俎,我爲魚肉――?(任人宰割。)

勞苦功高――?(有勞苦,有功勞。)

鴻門宴――?(今天“鴻門宴”的含義是含有某種殺機的會晤。)

五、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藉助註釋及熟知的文言知識理解文意

六、佈置作業

1、掌握本課的生字、異讀字。

2、反覆誦讀全文,熟悉文意。

3、完成思考和練習一、二。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由學生分組討論交流完成對項羽這個人物形象的分析,說明領袖人物性格事業成敗的影響。理清情節發展脈絡,熟讀一、二、段,背誦三、四段。

[教學步驟]

一、全班齊讀課文,抽查正音情況。

二、分組討論主要人物――項羽。

1、提問:項羽的性格特點如何,依據是什麼?

明確:

沽名釣譽,缺乏政治遠見;曹無傷告密,立即決定進攻;項伯遊說,便放棄進攻

剛愎自用:謀士范增獻計,先納計後食言。宴會上范增舉?,項王不應。

胸無城府,有不忍之心;脫口出賣曹無傷,經劉邦一番貌似心誠的話語吹捧,便放棄進攻,對武士樊噲的態度更是如此。

寡謀輕信,輕敵自大;對項伯不辨親疏,對范增置若罔聞。

答案不惟一,有理有據即可。

2、提問:項羽的性格特徵是如何體現出來的?作者是如何刻畫這一人物形象的?

學生討論。

教師點撥:

A作者善於在矛盾衝突中刻畫人物形象。

文章在“項羽是否發動進攻,劉邦是否安然逃席”的矛盾中展開情節。

B對比烘托

也是刻畫人物的主要手段。文章對劉邦的刻畫,突出其善於用人(與項羽約爲婚姻,對張良言聽計從)、能言善變、狡詐多端、當機立斷(誅殺曹無傷)的性格特徵,這些都是爲突出主要人物項羽服務的。

四、鴻門宴上劉、項性格的較量,不過是“楚漢相爭”的縮影,要充分認識項羽的性格,秦始皇遊會稽,渡浙江、樑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樑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樑以此奇籍。高祖常徭咸陽,縱觀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 解說:項羽直率粗獷與劉邦胸有成府判若分明。

五、選六個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其中選兩個朗讀基礎好的學生擔任主要角色項羽、劉邦,其他四個學生分別擔任范增、項伯、張良、樊噲,由擔任項伯的學生讀敘述文字。

教師略作指導:本文故事性強,人物形象豐滿,朗讀應注意突出人物語言的個性化及情節發展的張弛有效。

正如我們上面對人物形象的分析一樣,項羽一聽到劉邦欲王關中的消息,立刻大怒,應讀出其怒不可遏的情狀來;第二天劉邦赴宴一段謙詞卑禮的請罪,他又顯得洋洋自得,失口將曹無傷告密一事和盤托出。應讀得“得意忘形”。

劉邦,赴鴻門假意屈從,言辭中用透出謙卑、僞飾。老謀深算、正直不阿的范增,老練透闢的張良,豪壯威嚴的樊噲,都應在朗讀中使其栩栩如生,讓人物自己開口說話,如在眼前。 至於情節,在矛盾的展開中,時鬆時緊,應學會動用朗讀渲染氣氛,使聽者身臨其境。

放錄音第一、三段,讓學生細細品味朗讀的魅力。

主要刻畫人物與前文對比

項羽和藺相如

相同點

都用細節刻畫人物

都在矛盾衝突中展現人物形象

都有烘托和反襯的手法

五、着重閱讀三、四段,把握人物出場順序,分節記憶人物言行,背誦,理清背誦思路。七、佈置作業

1、背誦課文三、四段

2、結合課文學習,談談你對項羽這一英雄人物的看法。寫一篇隨筆。

[例文]

性格的祭奠(節選)

田諾

項羽在滅秦戰爭中徹底表現出來的肆意恣睢、剛愎自用、兇狠殘暴的性格爲他日後的失敗寫了伏筆,其實此性格項羽早已有之。從殺宋義始至破秦,他一路在勝利的歡呼聲中走了過來,這無疑滋長了他的這種性格,使之惡性發展起來而成爲他精神世界的主要方面。他一出現就是個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英雄形象,鉅鹿之戰的輝煌勝利更使得他完全喪失了自己的判斷能力,他開始把自己看作神了。能支撐起他這一精神世界的惟一支柱就是贏得勝利。每一次勝利,固然使他的精神支持更堅強一些,然而,這勝利更大地加重了精神世界的自重。如此,他將一輪輪戰鬥下去,周而復始,項羽陷入了他爲自己製造的一個怪圈,無法自拔,卻又不願自拔。

項羽心底要維繫“永不敗”神話的慾望,構成了他對戰爭的一種幾乎是本能的崇敬,並進一步鑄就了他的性格。由此也就不難回答項羽把那一份份殘酷的祭奠獻給了什麼,他自身的矛盾又來自何方。

在項羽心理怪圈的一來二去之中,中國人口已從戰前的一千萬驟減至五百萬。天下人對項羽心態的無法認同使得時代終於作出了拋棄項羽的選擇。

項羽不好計策與外交是真誠的,他夢想用他所崇尚的武力去解決一切問題,可是現實無情地打破了他的夢想,他只有嘆息着,用死亡來反抗這現實,爲自己性格的篇章寫下了最後的一筆,也爲自己一生執著的性格獻上最後的也是最虔誠的祭奠。

赳赳武夫的內心是多情的,儘管表現這多情的卻是無情。性格的祭奠是悲壯的,因爲它的代價是生命、執著和無奈。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檢查背誦。設計探究性閱讀訓練,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分類歸納文言知識,如實詞活用、一詞多義、古今異義、句式、名句,一一落到實處。

[教學步驟]一、教師示範背誦,或選學生輪流背誦三四段

二、探究性閱讀訓練

探究一

處於矛盾衝突頂峯時,人物之間的稱謂,往往能體現人物之間微妙而複雜的關係。試分析課文中宴會前後的稱謂變化,判斷人物之間的關係。

思考:“鴻門宴”的故事發生時,項羽爲諸侯上將軍,劉邦因起兵於沛,人稱沛公,都還沒有稱王。但課文中卻都超前稱了“王”。清代學者樑玉繩在《史記志疑》中批評說:“高帝此時尚未爲王,且前後俱稱沛公,何忽於張良三稱大王耶?”又說:“羽時亦爲王,故沛公稱羽將軍,以其爲諸侯上將軍也。《史記》乃預書爲王,此下項伯曰:‘項王’,范增、項莊曰‘君王’,張良、樊噲曰‘項王’,‘大王’,沛公曰‘項王’凡書王者二十幾,似失史體”,你對樑玉繩的批評是如何認識的?

學生討論

明確:超前稱王,並非失誤,自有其因。

1、張良對劉邦三次直呼“大王

如張良對劉邦三次直呼“大王”,前兩次只有他與劉邦在場,後一次只添了幾個自己人,稱大王正表露出他們君臣同心協力,決心與項羽抗衡,戰而勝之的雄心壯志。

2、項伯、范增、項莊稱“項羽”爲“項王”或“君王

再如項伯、范增、項莊都是項羽的屬下,他們稱“項羽”爲“項王”或“君王”顯然出於自恃強大,不可一世,稱王稱霸,理所當然的心理狀態。

3、張良、樊噲稱項羽爲王。

而張良、樊噲都是劉邦的部下,由於力量懸殊,出於表面上的曲意奉承,自然也稱項羽爲王。

4、劉邦六次稱項羽爲將軍、一次稱“項羽”爲“項王

劉邦畢竟身分不同,用語不宜過分阿諛,所以在項伯、項羽面前,先後六次稱項羽爲將軍,只有最後一次與張良談話時,稱“項羽”爲“項王”。

一方面他明知項羽稱王時早晚的事,

另一方面,是在自己部下面前,無失身分之虞。

看來,司馬遷在使用稱謂時,是經過仔細斟酌的,既符合當時兩軍對壘的實力狀況何劉邦一方的鬥爭策略,又符合人物的心態,決不是任意安排的。

探究二

學生可能提問:假如《鴻門宴》中項羽一怒之下殺了劉邦,歷史將如何演繹?

同學們各執一詞,大膽想象,熱烈交流。

設想舉例:項羽擊殺劉邦,俘獲張良。范增本着愛才之心,勸諫項羽留張良不殺以備後用。項羽惟我獨尊,剛愎自用,不聽勸阻。范增無奈之下只好以“偷樑換柱”之招救出張良。範、張二人相約“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祕計除掉項羽。接着范增稱王,張良爲臣,成立“泰朝”,希望他們的政權像泰山一樣長存人世。

三、小結

《鴻門宴》是《史記》中極其精彩的一篇,“史聖”司馬遷對文中這位失敗了的英雄傾注了深厚的感情,使其具有巨大和久遠的魅力。項羽用性格的筆寫下了只屬於他自己的人生篇章,無論是暴戾、輝煌還是悲壯,無論是抗鼎拔山的人傑,還是自刎烏江的鬼雄。

四、分類歸納文言知識

1、請找出文中所有的詞類活用現象。

資料顯示(投影或多媒體)

例句 活用類型 釋義

1、吾得兄事之 名詞作狀語 像對待兄長一樣

2、項伯乃夜馳之公軍 同上 連夜

3、常以身翼蔽沛公 同上 像翅膀一樣

4、籍吏民,封府庫 名詞用作動詞 登記在冊

5、沛公軍霸上 同上 駐紮

6、沛公欲王關中 同上 統治

7、範曾數目項王 同上 用眼示意

8、道芷陽間行 同上 取道

9、刑人如恐不勝 同上 處罰

10、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 名詞使動用法 使之爲王

11、項伯殺人,臣活之 動詞使動用法 使……活

12、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王 同上 使……跟從,率領

13、素善留侯張良 形容詞用作動詞 交好

14、拔劍撞而破之 形容詞用作動詞 擊碎、擊破

15、此其志不在小 形容詞用作動詞 小事

2、判斷下列加線的詞語的詞義,並區分與現代漢語的不同。

①沛公奉卮酒爲壽,約爲婚姻

明確:古義:婚姻,古義兒女親家,女方之父爲婚,男方之父爲姻。

今義:結婚的事,因結婚而產生的夫妻關係。

②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明確:非常,古義:意外的變故。

今義:副詞,很。

③今人有大功而擊之

明確:古義:現在別人(指沛公)

今義:現在的人,與古人相對。

④而聽細說

明確:古義:小人的讒言。

今義:詳細說來。

3、瞭解“此……也(耳)”“何以……”兩個句式。

①此成危急存亡之秋也

明確:判斷句,這就是……啊。

②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

明確:疑問句,賓語前置句,憑什麼……呢?

③人爲刀俎,我爲魚肉,何辭爲?

明確:反問句式,“爲”語氣詞,呢,表意“……呢?”

4、名句積累

明確: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人爲刀俎,我爲魚肉

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

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無犯

勞苦而功高如此――勞苦功高

5、課後思考和練習第三題中有5個實詞,歸納其一詞多義,力求在動態的語境中辨析詞義。

資料顯示(投影或多媒體)

①因

例句 出處 釋義

公等碌碌,所謂因人成事者也 《毛遂自薦》 依靠、憑藉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 《夢遊天姥吟留別》 順着、根據

不如因而厚遇之 《廉頗藺相如列傳》 乘機

後因伐木,始見此山 《夢溪筆談雁蕩山》 因爲、由於

因合納鬥盆 《促織》 於是、就

陳陳相因 成語 沿襲

留待作遺施,於今無會因 《孔雀東南飛》 原因、理由

②如

例句 出處 釋義

聞妻言,如被冰雪 《促織》 如同、像

天時不如地利 《得道多助》 比、及

如揚州,過瓜州揚子橋 《〈指南錄〉後序》 到、往、去

萬事如意 成語 順、隨

如其離違,宜別圖之 《赤壁之戰》 如果、假如

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 《過秦論》 好象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子路、曾……侍坐》 或、或者

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同上 至於

空空如也 成語 形容詞詞尾……的樣子

③意

例句 出處 釋義

簾內擲一紙出,即道人意中事 《促織》 意圖、意願

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爲意 《傷仲永》 意思

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口技》 意態、神情

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動也 《〈指南錄〉後序》 意料

已而楚相亡璧,門下意張儀 《史記張儀列傳》 懷疑、猜疑

④舉

例句 出處 釋義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靜夜思》 舉起、擡起

舉其一不計其十,究竟舊不圖其新 《屈原》 提出、舉出

舉兵伐徐,逐滅之 《韓非子五?》 發起、發動

戌卒叫,函谷舉 《阿房宮賦》 攻下、佔領

舉賢任能 成語 推薦

有儒生柳意者,應舉下第 《柳毅傳》 科舉考試

殺人如不能舉 《過秦論》 全、盡

舉世無雙 成語 全部、整個

⑤謝

例句 出處 釋義

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 《廉頗藺相如列傳》 道歉

阿母謝媒人“女子先有誓…” 《孔雀東南飛》 推辭、謝絕

往昔初陽歲,謝家來貴門 《孔雀東南飛》 辭別

嘗有所薦,其人來謝 《漢書張安世傳》 感謝

多謝後世人,戒之慎勿忘 《孔雀東南飛》 告訴、勸告

乃花既謝,亦可無罪於主人矣 《芙蕖》 凋落、衰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