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愚公移山課件

九年級語文愚公移山課件

學習目標:

九年級語文愚公移山課件

1、流暢地朗讀課文

2、正確理解有關實詞、虛詞的含義。

3、分析人物形象,明確故事寓意。

教學重點難點:

1、明確故事寓意。

2、生動的人物對話描寫的作用。

3、“愚公移山”的現實意義。

教學設想:

通過朗讀和思維訓練來開展師生雙邊活動,讓學生在泛讀感知、品讀感悟、研讀遷移中,達成教學目標。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教師導語: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愚公移山》這篇課文。課前我們已對課文進行了疏通,下面檢查字詞學習情況。教師出示小黑板:

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

(1)一厝朔東。()(2)箕畚運於渤海之尾。

(3)汝心之固。()(4)且焉置土石。)

二、誦讀課文

1、教師範讀(或放錄音)。

2、學生分小組朗讀。

三、教讀新課

(一)初步理清“人”和“事”。

教師導語:現在由老師提出一些問題來問大家,看看大家對課文究竟理解得怎麼樣。

1、提問:這則寓言一共寫了哪些人物?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愚公、其妻、其子孫、遺男、智叟。

2、提問:老愚公有多大年紀了?智叟是個年輕人嗎?那個“遺男”姓什麼?有幾歲了?他去移山,他的爸爸肯嗎?

教師引導明確下列詞語的含義,學生討論回答:

年且九十——且,將。智叟——叟,老頭。京城氏——氏,姓;京城氏,姓京城的。始齔——齔,齒旁,小孩換牙;始齔,七八歲。孀妻有遺男——那孩子的`爸爸死了,他母親是“寡婦”,他自己是“孤兒”。“遺男”是生下來以前就死了父親的孩子。

3、提問:再請大家計算一下,參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回答:

“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一句:本句省主語“愚公”;“荷擔者三夫”即“三個能挑擔的男子(子孫)”。全句意思是“愚公就率領了子孫中三個能挑擔的人,敲石挖土,用畚箕裝了土石運到渤海邊上(去扔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