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小班教學計劃範文(通用6篇)

時間過得真快,總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又將奔赴下一階段的教學,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教學計劃吧。你知道領導想要看到的是什麼樣的教學總結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小班教學計劃範文(通用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小班教學計劃範文(通用6篇)

幼兒小班教學計劃1

活動領域:

社會

活動目標:

1、認識消防員及他們的工作

2、學習防火常識與逃生的方式

活動準備:

1、事先聯繫附近的消防隊去參觀,並請一位消防隊員向幼兒介紹他們的工作、裝備、消防車以及防火常識。

2、筆、幼兒書面紙記錄表

活動過程:

1、教師描述大火時的場景,請幼兒討論:

火災有什麼危害?

爲什麼會發生火災?

發生火災後應該怎麼辦?

有沒有在電視上看過消防員救火?

他們用哪些東西?如何救火?

2、準備參觀消防隊。今天我們就要去參觀消防隊,看一看“救火英雄”,和他們交朋友,學本領,讓我們先來做做準備:

說說外出和回來時需要注意什麼?

到了消防隊後,要注意哪些事情?(如:不離開隊伍、不大聲吵鬧、向消防員叔叔問好、不隨便碰別人的東西等等)

見到消防員後想要問什麼?(如:你去救火的時候會不會害怕?怎麼樣才能把人從很高的樓上救下來?爲什麼會有火災)

3、參觀消防隊。

師生出發前往消防隊,請幼兒專心聽消防員介紹、示範,跟隨參觀不離隊,鼓勵幼兒問問題。

離開時,提醒幼兒謝謝消防員。

4、回到教室後,和幼兒一起回憶參觀的內容,並將其一一記錄在書面紙上。如:消防車上有什麼?如何讓預防火災?萬一發生火災時我們該怎麼辦?看看與我們之前的討論是否一致。

【附1】幼兒書面紙記錄示例

參觀日期:

參觀地點:

我發現:

消防車上有:

滅火的法寶有:

我知道:

發生火災怎麼辦:

如何預防火災:

【附2】火災逃生演習的常識

火災逃生演習的活動可以分爲兩種,一種是預先告知過幼兒的,另一種則是突擊性的。預先告知的演習,是有組織和安排的逃生演習,可以幫助幼兒鞏固掌握火場逃生的方法,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突擊性的演習是沒有預告的,可以檢驗幼兒對火場逃生方法的實際掌握程度,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培養幼兒鎮靜有序的應急反應。

在火災逃生演習過場過程中,如果預先告知過幼兒,就要先說清楚逃生的注意事項,並在逃生演習過場過程中觀察幼兒是否做到各事項,在演習結束後及時進行總結。如果是突擊性的演習,教師就應該提前邀請其他班的教師或家長從旁協助,以免幼兒遭到意外傷害,同時在演習的過程中隨時對幼兒進行語言指導,幫助幼兒鎮靜情緒,避免危險。

幼兒小班教學計劃2

一、班況分析

本班的大部分孩子性格偏於外向,個別孩子比較安靜,在語言、科學、藝術(美工)方面的能力還是表現很突出的,但仍會有一些地方需要加強與練習,在健康、社會和其它的藝術方面本班孩子有以下幾個特點:

1、有些孩子由於還沒有脫離分離焦慮期,因此會出現一些哭鬧現象。

2、經常在吃飯時,會挑出一些自己不喜歡吃的食物,有的孩子甚至會偷偷的倒掉不喜歡吃的食物或直接的發小脾氣。

3、 在來幼兒園和離開幼兒園的時候,本班孩子都需老師引導後才向老師和家長說出禮貌用語。

4、 在園生活和遊戲過程中孩子們經常會出現搶東西、推和擠的現象。

5、 在音樂活動中孩子們參與遊戲的慾望很強,但經常做的動作無法與音樂相符,尤其是邊唱歌邊拍手時,孩子們拍手總是跟不上節奏或比節奏快。

孩子們的年齡雖小,總體來說有些能力已經超過了該年齡段的發展目標,根據本班孩子以上的一些突出現象和年齡、身心特點,根據健康、語言、社會、科學和藝術五個領域制定了針對本班孩子突出現象的一些發展、培養目標。

二、五大領域發展目標:

(一)健康領域:

1、逐漸適應集體生活, 保持穩定、愉快的情緒。

2、初步養成一日生活中必要的生活、衛生習慣。

3、逐步學會獨立進餐和入廁,在成人幫助下學習洗臉、刷牙、穿脫簡單的衣、褲、鞋。學習坐、站、行的正確姿勢。

4、瞭解簡單的衛生保健知識,認識五官及主要功能,懂得並學習保護。

5、愛吃多種食物,養成喝水的習慣,注意個人衛生,愛清潔。

6、樂意參加體育活動,發展走、跑、跳、鑽、攀爬等動作。

7、能主動地向他人使用禮貌用語“請、您好、老師好、再見”等。

(二)語言領域:

1、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和相應的'語言理解能力。

2、初步養成說出完整話的習慣,能在成人的引導下,完整的敘述故事,或看圖說話。

3、培養孩子敢於當衆講話,能清楚地進行自我表達。

4、養成看書、收放書和保護圖書的意識。

5、願意與客人交往,用普通話回答別人的問題。

(三)社會領域:

1、養成主動參與各項活動的興趣。

2、鼓勵幼兒自己選擇活動,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如穿脫衣服、收放玩具等,從而感愛獨立做事的快樂和滿足。

3、初步培養孩子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的能力。

4、在日常生活中採用示範的方法,使幼兒學會使用簡單的 禮貌用語與成人打招呼。

5、初步養成遵守規則的意識,教育孩子不侵犯別人,用適宜的行爲與同伴交往(如不打人、不咬人、不抓人等)。

6、在教師的鼓勵和幫助下,使幼兒能堅持做完一件事,獲得成功感。

(四)科學領域:

1、逐步養成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

2、初步培養愛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環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 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3、培養對事物簡單的數、量、“一樣多”、“少”、“許多”“1個”等知識的運用和遷移能力。

4、初步養成積極運用多種感官認知周圍事物,使孩子對常見事物、現象及其變化,產生興趣與探究的慾望。

(五)藝術領域:

1、初步培養孩子感受並欣賞生活、環境和藝術中的美的能力。

2、培養孩子積極主動參加藝術活動,在活動中獲得愉快、豐富的情緒體驗。

3、通過各種音樂活動,讓幼兒學會用正確的姿勢,自然的聲音,一句一句地唱。

4、通過各類小遊戲活動與教學活動鼓勵幼兒大膽表現自己。

幼兒小班教學計劃3

一、班級特點分析

少兒舞蹈班招收的都是5-10歲左右的學生,這個年齡段的學生主要也是培養興趣爲主要目的。進行舞蹈基本功訓練,身體各個部分軟開度訓練,學習舞蹈節奏、舞步組合,節拍練習及舞蹈小節目,以學生動作協調能力爲訓練重點,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培養學生良好的氣質,提高藝術修養,增加學生對舞蹈的瞭解。

二、教學重點

針對此年齡層兒童的心理和生理特點,來編排和教授這門課程,希望通過這門課程中簡單的站位,舞姿,動律動作及小的舞蹈組合訓練,讓學生更充分、正確的活動運用自己的身體,讓學生在學完這節課程以後,在柔韌性,模仿能力和表現力都有所提高,也更喜歡這門課程。

三、教學效果

1、軟開度達到一定的標準(橫,豎叉 下腰 壓腿 )完成。

2、模仿能力(能夠很快很形象的模仿老師的動作)。

3、表現力(跳舞蹈小組合要有一定的表情,自信)。

四、教學手段

1、有計劃的制定出每節課時的教學目標,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重難點。

2、每次教授新課由老師表演師範導入教授新課內容。

3、有步驟的教授課程內容。 如:壓腿練習(10分鐘)

步驟:

1、教授正確的把上壓腿方法;

2、教師正確示範,口數節拍;

3、口數節拍,教授學生壓腿練習;

4、口數節拍,學生單獨完成

5、配合音樂,完成組合。

五、教學計劃

根據每期課時,分爲四大階段進行訓練。

1、通過有針對性,有趣味性的地面活動組合,由頭到腳的引導學生們活動開身上的每一個關節,每一寸肌肉,進行單一舞蹈動作的訓練。

2、由單一的動作練習過度到音樂組合中,主要通過單一的動作講解,示範和反覆練習完成,爲下一階段的學習打下基礎。

3、這個階段是最爲重要的訓練階段,在以前課程的基礎上,大量加大組合的訓練,同時還要不斷鞏固複習基礎課程練習,並且加入舞蹈小舞段的練習,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提高舞蹈表現力。 全面的複習本學期學習的課程內容。

幼兒小班教學計劃4

第一節:教學目的

主要以培養3-6歲幼兒認識,學校舞蹈爲目的,是中國幼兒舞蹈訓練課堂必須具備的舞蹈專業只是和技能。課堂訓練內容已參考北京舞蹈許願中國舞幼兒考級教程,再經過自己的選擇,創編組合而成的一套芭蕾基本功和舞蹈韻律強的音樂歌舞小組合的課堂教程。

第二節:教學任務

經過一套綜合練習,使幼兒逐漸識別音樂的節拍,並能按照音樂節奏跳舞,把握基本舞蹈元素動作,能夠準確的完成。慢慢地培養幼兒對音樂舞蹈的興趣,增強他們身體機能的抵抗疾病的能力,提高他們身體靈活性,活躍性及心靈的愉悅感。陶冶自身的藝術感受力,併爲有一部分幼兒對舞蹈產生的濃厚興趣,爲將來投身舞蹈事業打下良好基礎。

第三節:教學內容

1) 課前熱身遊戲 2) 芭蕾舞基本功訓練

3) 音樂舞蹈小組和共6個,這是教學的重點。

組合練習分爲:頭部練習,腿部練習,腰部練習,波浪手,擺臂。

第四節:教學步驟

1) 第一至第三課教授a芭蕾基本功,地面練習爲,前壓腿,旁壓腿,豎叉,橫跨 舞蹈組和地面:腰部訓練,站立:頭部訓練

2) 第四至第六課教授 a芭蕾基本功,地面練習爲:前壓腿,旁壓腿,躺身後壓腿,舞蹈組合地面訓練:腿部訓練,站立:蹦跳步

3) 第七至第九課教授 a 芭蕾基訓,已複習1-6課內容,提高動作的準確度和規範性

4) 第十至第十三課教授 a 組織一個芭蕾基訓基本功組合 b 把小朋友分組,輪流表演基本功組合 c 通過每一堂遊戲的循序漸進,排列隊行並加添幼兒生活情趣的小舞蹈。

幼兒小班教學計劃5

一、健康領域

1、適應集體生活,在活動中保持穩定的情緒

2、學會自己洗手,使用自己的毛巾、手絹,小班上學期各月目標及分析。學習整理自己使用過的學具、玩具。生活用品,懂得將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

3、學習正確地進餐。逐步養成喝水的習慣。學習姿勢正確地獨立入睡,在老師的幫助下,逐漸學會獨立入廁,學會穿簡單的衣服、鞋襪。

4、學習安全使用玩具、用具、器械。知道避開日常生活中能出現的危險情況

5、認識五官。學習保護五官的簡單方法,及正確的座姿、站姿。在老師的提醒下知道身體不舒服要告訴老師,懂得要配合醫生進行預防接種

6、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在遊戲中學習走、跑、跳等基本動作

7、學習選擇自己喜歡的器械、材料進行遊戲,感受體育活動的樂趣

8、學習模仿操。能按音樂節拍做操。

二、社會領域

1、能參加自己喜歡的集體遊戲和活動;

2、知道自己是幼兒園的小朋友,認識同伴、老師;

3、學習禮貌用語,幼教文案《小班上學期各月目標及分析》。學習如何關心、幫助他人;

4、學習選擇玩具、材料;

5、學習自己的事自己做,不依賴成人;

6、在遊戲中懂得愛護玩具;

7、在成人的幫助下,瞭解日常生活活動的常規;

8、學習辨別性別;

9、認識參與節目活動。

三、科學領域

1、喜歡小動物,願意關心動植物;

2、對於雨雪等自然現象產生興趣,感知自然想象的典型特徵;

3、在生活中常見的各類不同的大小、顏色、形狀,感興趣;

4、在操作和遊戲活動中,學習按物體的名稱、顏色或某一特徵進行分類、排序;

5、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習用語言簡單的表達感知。

四、語言領域

1、學會傾聽老師和同伴講話;

2、學說普通話,在老師的鼓勵下願意在集體面前講話;

3、在老師引導下能魚老師,同伴交流,學習用簡短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

4、能回答別人提出的問題;

5、喜歡聽故事、兒歌等文學作品,初步理解其表達的意思,願意表演兒歌等作品;

6、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習看書的方法,理解其主要內容;

7、瞭解與自己生活有關的簡單標記。

五、藝術領域

1、對藝術活動感興趣,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習欣賞美術作品、兒童歌曲及樂曲;

2、學習在音樂的伴奏下做動作感受音樂的節奏的顯著變化,學唱歌曲,認識1—2種打擊樂器,嘗試打出不同的節奏,能模仿成人動作進行表達;

3、學習運用線條圓形加以簡單組合,表現事物的大致特徵,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運用自己喜歡的顏色大膽的塗色;

4、在老師的知道下場是各種新材料喜歡用畫、折、搭、剪、捏等方法表現熟悉的物體的粗略特徵,感受其中的樂趣;

5、學習自然聲音唱歌,不喊唱。

幼兒小班教學計劃6

一、班況分析

新年過去了,我們迎來了小二班的第二學期。經過一學期的學習、生活,大多數孩子基本上已經適應了幼兒園的班級生活,只有個別小的孩子還有哭泣行爲,情緒不大穩定。每位幼兒都願意上幼兒園,同時能積極參與教師組織的各項活動。在生活自理方面養成了良好的習慣,會自己動手吃飯,並注意將餐具輕輕放,午睡時在教師的幫助下,完成穿脫衣服。在學習遊戲方面也形成了一定的常規。上課時,能安靜坐下來,舉手回答問題,積極動腦。遊戲時能聽教師的指示進行遊戲,主動參與活動。在語言表達方面,孩子們都會用普通話與同伴交流。應該說,上學期經過我們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還有不足之處需要我們不斷完善。如孩子們的午餐習慣還需要加強。在生活自理方面,還要給孩子們以機會,讓他們多鍛鍊,同時注意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等。

二、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們將在《綱要》和《幼兒園課程》的指導下,結合《綱要》中各領域目標,制定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教育教學目標,認真備好每一節教育活動,準備色彩鮮明、形象直觀的教具,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同時加強對《綱要》中各領域的學習和研究,不斷更新教育觀念,爲幼兒創設良好的師幼互動環境,樹立"一切爲了孩子,爲了孩子一切"的教育思想,依據各領域目標合理地制定教育教學計劃,讓幼兒在不同水平上得到提高。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1、語言領域:在教育活動、區域活動、生活活動中,會正確使用禮貌用語,學會與夥伴交談,傾聽他人講話,用完整話與他人交流等。

2、社會領域中,敢於在活動中大膽的與夥伴交往,初步學習規則意識,懂得與夥伴合作和分享,做力所能及的事,愛自己的父母及周圍人。

3、在科學領域中,認識簡單的幾何圖形,1和許多的關係簡單的排序等,在區域活動中通過與材料的互動,學習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的能力。

4、在藝術領域中,能大膽地運用手中工具進行塗色、粘貼,學習畫簡單的單線條物體。

5、健康領域中,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自己穿脫衣服鞋子,喜歡與夥伴共同遊戲。

6、在教育教學的同時充分發揮好教科研的先導作用,認真搞好古詩文誦讀和聽讀識字的教科研活動。 幼兒在與材料的交互作用中,使幼兒語言表達能力、交往能力,合作分享及探究能力,動手能力,自理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能背誦簡短的兒歌、古詩文。

四、教育教學目標

A健康領域:

1.身體健康,在集體生活中情緒安定、愉快。

2.生活、衛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學會保護自己。

4.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動作協調、靈活。

B語言領域:

1.樂意與人交談,講話禮貌。

2.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能理解日常用語。

3.能清楚的說出自己想說的事。

4.喜歡聽故事、看圖書。

5.能聽懂並會說普通話。

C社會領域:

1.能主動的參與各種活動,有自信心。

2.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3.理解並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爲規則。

4.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難,有初步的責任感。

5.愛父母長輩、老師和同伴,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

D科學領域:

1.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性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

2.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

3.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4.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5.愛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環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E藝術領域:

1.能初步感受並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

2.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的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3.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