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學工作計劃彙總七篇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我們的工作又將在忙碌中充實着,在喜悅中收穫着,是時候寫一份詳細的計劃了。什麼樣的計劃纔是好的計劃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舞蹈教學工作計劃7篇,歡迎大家分享。

舞蹈教學工作計劃彙總七篇

舞蹈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舞蹈作爲一種以人體動作爲物質材料的表現性的藝術活動,是人類審美活動較集中的表現,是培養人們審美興趣,提高人們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和有力手段。它既可以陶冶孩子的心靈,又能讓他們在表現的過程中獲得自我滿足。希望通過活動,使孩子們不僅能發展身體,得到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的訓練,而且還能發展思維和情感,促進身心愉快的發展。

二、訓練目標

1、本學期系統而嚴格的訓練,進一步增強隊員們的節奏感,增強他們對舞蹈的表現力和感受力,特別強調舞蹈時的面部表情,做到用“心”舞蹈,使隊員們的整體素質和表演水平再上一個新臺階。

2、教會學生用舞蹈語彙來表現舞蹈的情緒和意境,注重舞蹈的神韻、感覺。

3、嚴格要求,精心排練。

三、訓練內容及要求

1、基本功方面

由於學生水平上的差異,本學期針對他們的基礎和特點突出了不同訓練內容和的要求。有的學生要繼續加強基本功的訓練,加大訓練力度和難度,重視訓練質量,提高身體的柔韌性。還有些學生則要從基本功入手,進行系統的訓練,如:基訓地面練習和基訓把杆練習,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素質,增強自身氣質,爲以後的舞蹈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2、舞蹈學習方面

本學期計劃學習一塊成品舞蹈:民族舞蹈對隊員的素質要求較高,要求隊員要有良好的身體協調性和柔韌性,並要求隊員節奏感強、動作規範,特別強調眼神和表情以及舞感,讓學生學會用心舞蹈。這首舞蹈是本學期訓練的重點,我們要加強訓練,從齊、快、準上下功夫,爭取以高質量的演出迎接今年的文藝匯演。

四、訓練時間

每週一、二、三、四、日課外活動時間。

五、活動地點

舞蹈教室

六、活動措施

1、引導學生觀看舞蹈錄像帶,幫助學生尋找舞蹈感覺。

2、逐段示範、講解動作,逐個輔導。

3、學生個人練習和個別輔導相結合。

4、採用學生互幫、好學生示範的方法,進一步提高水平。

舞蹈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爲培養護理學生具有優美的體態,並逐漸形成高雅的氣質,爲加強自身素質培養和藝術潛力的挖掘,以提高學校舞蹈教學課堂(第二課堂)爲核心,以所有的學生都能舞起來爲目標。

二、教學任務

在教學中採用“融合式教學”,把教學趣味的、規格的、專業的、融合在一起。基訓枯燥,往往學了一會就會到厭煩。針對這一問題,本人以“興趣式教學”爲基礎,在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教學前提下,讓們易於吸收,不會感到枯燥乏味,引導學生通過想象,創造用肢體動作將模仿的事物表現出來,如:大海的波浪、風中的楊柳、各種人物、各種動物。。。。。。舞蹈老師不光是傳授知識,訓練技藝、強健體魄,同時還培養了她們的思想道德品質,全方位的、完整的培養了學生們健全、完美的品格。鼓勵她們有自己的思考方法,獨立見解、個性特點、充分發揮其主動性、積極性。 本課程教學來源於各類舞蹈形體訓練光碟,電視及網絡和自身對舞蹈認識的創造。

三、授課時間

每週星期三下午第二三節

四、授課地點

舞蹈教室

五、活動內容

基訓是舞蹈的基礎,也是學生在舞蹈學習中基本功強化、舞蹈氣質與舞姿形成的關鍵。基訓在課堂訓練中分成幾個步驟,一般是由淺入深,由易到難,讓學生在身體訓練時掌握“直、繃、軟、開”等舞蹈基本功。所謂“直、繃、軟、開”是指後背和腿的直立力量,躁關節勾,大小腿繃,腰的柔韌、靈活性,腰和腿的“軟度”,肩和髓的“開度”。由於學生身體自然條件方面有差距,在進行訓練時可運用各種方法使初學者身體的各部位儘快具備“直、繃、軟、開”的條件。

舞蹈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 教材簡析:

在整個教材的設置上,充分考慮到校學生的生理特性並結合他們的心理特點,把知識性、訓練性、娛樂性及表演的適用性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在訓練上強調了學生訓練舞蹈的科學性、系統性及多樣性,使之促進學生在德、智、體、美諸方面得到了協調發展。本學期主要是針對一年級學生所能掌握的舞蹈基本能力和基本動作。主要練習校園集體舞的訓練,力求充分挖掘學生的天性,使學生的舞蹈動作能夠達到高一層次的協調流暢。從而啓發學生用肢體去表達情緒、抒發感情。增進學生的合作意識。

二、學生特點與基本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年齡較小,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長,動作發展也不十分協調。所以本學期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激發幼兒學習舞蹈的興趣,同時讓學生能在衆人面前大膽的表演,提高幼兒的自信心。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學習正確的站立、壓腳背跪坐、盤腿坐、伸腿坐等基本姿勢。認識自己身體的各個部分,訓練學生動作的協調性,節奏感及樂感。

二年級的學生有了一年的舞蹈學習基礎,所以這學期的舞蹈學習會增加難度,校園集體舞是面向全體學生的一種羣體舞蹈,它是通過一些基本的舞蹈動作、跑跳組合以及通過隊形的變化,在音樂的伴奏下進行的一種韻律活動。

三、學期教學目標:

1、 認識自己身體的各個部位,學習正確的坐立基本姿勢。

2、 培養學生喜歡跳舞和做音樂遊戲。

3、 能按音樂節拍做動作,培養節奏感。

4、 學會幾種簡單的基本舞步,及多個小律動、組合、能在衆人面前自由地、愉快地表演。

5、 培養學生模仿動作能夠獨立跳舞。

6、 掌握隊形的變化,體會學舞蹈的樂趣。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1.掌握《校園集體舞》的風格特點;

2.通過集體舞的學習,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基本技術;

3.舞蹈步伐和音樂韻律感的掌握;

4.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集體舞學習實踐過程培養身體的協調性及團隊精神,還要結合教學教法作業,進行專題研究、討論。

教學難點:1.校園集體舞的舞蹈動作要注重手、腳、頭的協調;

2.要注意舞伴的舞步流動、身體配合。

五、教學措施:

通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大部分學生對舞蹈這門課程有了很大興趣,通過學習校園舞蹈,我認爲在以後的課堂上應多讓孩子們分組學習,這樣能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心,也能夠更好的控制課堂紀律和課堂氣氛,在起初舞蹈的動作外,穿插一些遊戲舞蹈,在遊戲中學習舞蹈,在舞蹈中快樂學習。

六、一學期一年級教學進度計劃按周次列表:(本學期授課時間按16周安排)

周次

內容

要求

第一週

一年級:上課隊形,基本站姿;掌握站姿的基本要求;

第二週

一年級:第一個動作;

掌握吸跳步的要領,動作規範

第三週

一年級:第二個動作(手的`動作);動作到位統一;

第四周

一年級:第二個動作(腳的動作)並複習所學內容。

熟練掌握;

第五週

一年級:兩人配合第二個動作;

動作協調統一;

第六週

一年級:合音樂;

卡好節奏;

舞蹈教學工作計劃 篇4

一、舞蹈教學計劃

本班幼兒年齡較小,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長,動作發展也不十分協調。所以本學期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激發幼兒學習舞蹈的興趣,同時讓幼兒能在衆人面前大膽的表演,提高幼兒的自信心。在此基礎上讓幼兒學習正確的站立、壓腳背跪坐、盤腿坐、伸腿坐等基本姿勢。認識自己身體的各個部位;學習幾種基本的舞步:如走步、小碎步、小跑步、後踢步、踵趾步等。並通過多個小律動的學習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節奏感及樂感。

二、舞蹈教學要求

1、培養幼兒喜歡跳舞和做音樂遊戲。

2、能按音樂節拍做動作,培養節奏感。

3、認識自己身體的各個部位,學習正確的坐立基本姿勢。

4、學會幾種簡單的基本舞步,及多個小律動、歌表演、能在衆人面前自由地、愉快地表演。

三、舞蹈教學進度安排(共16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工作:

學習正確的站立、壓腳背跪坐的姿勢;能自由地、愉快地隨老師學習舞蹈;認識自己身體的各個部位(頭、頸、肩肘手、跨、腳尖、腳背、腳跟等)

認識身體動作分解:

1-8:用手邊指各部位邊大聲說,頭頭-胸胸-肚子-頭胸肚子

2-8:反覆一次。

3-8:肩肩-肘肘-腕子腕子-手手(左右各一次)

4-8:跨跨-膝蓋膝蓋-腳腕腳腕-腳腳

5-8:雙手向左旁平伸,反覆一次。

6-8:前伸手,低頭-後伸手,仰頭

7-8:左前方-右後方(雙手平伸)

8-8:反覆一

第二課時:

(一)、教學工作:

1、複習上節課的內容,壓腳背跪坐、正確的站立姿勢、下課常規等

2、學習盤腿坐,要求幼兒雙腿盤坐、頭向正前方看、背部挺直。

手部動作組合分解:前奏:手放在腰後,站立

1-8:雙手前伸五指伸開,手(打開-合攏)

2-8:手腕左右轉動,五指張開。手由前伸-雙山膀(手轉動)

3-8:左手握拳-打開,反覆一次

4-8:手畫圈-手放背後-雙手向前伸出(最後一拍)

重複一次

第三課時:

(一)、教學工作:

1、複習上節課的內容,盤腿坐、正確的站立姿勢、上課常規等

2、學習伸腿坐,要求幼兒雙腿伸直併攏、雙手輕放在身體兩邊,頭向正前方看、背部挺直。

小舞蹈《兩隻老虎》:前奏:雙手隨節奏拍手、點頭

1-8:雙手食指、拇指伸直,手肘彎曲後上伸,伸左腳做踵趾步

2-8:雙手曲肘夾在腰部,前後擺動(握拳),腳做小跑步

3-8:雙手五指張開遮眼,伸左腳做踵趾步;

4-8:手按節奏拍手後雙手打開,伸左腳做踵趾步(反覆一次)

間奏:重點練習腳尖腳跟踢步反覆一次

第四課時:

(一)、教學工作:

1、複習上節課的內容,踵趾步、伸腿坐、上、下課常規等

2、學習踵趾步:小八字步準備,

1-8:左腳向右斜前方伸出,腳跟落地。右腿向2點屈膝,身體向左後傾斜,面向2點上方

2-8:右腿直立,左腳向6點撤步,腳尖點地,腳面向外,身體略前傾面向8點上方

第五課時:

(一)、教學工作:

1、複習上節課的內容,踵趾步、盤腿坐、正確的站立姿勢、上課常規等

2、學習勾繃腳,要求幼兒雙腿伸直併攏、雙手輕放在身體兩邊,頭向正前方看、背部腳尖隨音樂節拍做勾腳-繃腳,提醒幼兒面帶笑容。

腰部動作組合分解:前奏:手放在腰後,壓腳背跪坐

1-8:雙手曲肘上下疊放在胸前,身體隨節奏左右擺動

2-8:雙手前伸做放物狀,雙手翻掌後放在身體兩側

3-8:重複第一個八拍

4-8:手放在嘴邊身體前傾,腳壓腳背跪坐

5-8:左手放在肩旁左右擺動,右手伸直放在身體旁,身體向左轉身面向2點

6-8:雙手交叉畫圈,壓腳背跪坐

7-8:雙手放在身體兩旁,身體左右擺動,身體面向1點

8-8:雙手合掌放在臉旁,做睡覺狀

第六課時:

(一)、教學工作:

1、複習上節課的內容,勾繃腳、手部動作、腰部動作、正確的站立姿勢、上課常規等

2、複習小舞蹈《兩隻老虎》,鼓勵幼兒在衆人面前表演,進行分組表演,給予幼兒最大的鼓勵,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小舞蹈《兩隻老虎》:前奏:雙手隨節奏拍手、點頭

1-8:雙手食指、拇指伸直,手肘彎曲後上伸,伸左腳做踵趾步(反覆一次)

2-8:雙手曲肘夾在腰部,前後擺動(握拳),腳做小跑步

3-8:雙手五指張開遮眼,伸左腳做踵趾步;

4-8:手按節奏拍手後雙手打開,伸左腳做踵趾步(反覆一次)

間奏:重點練習腳尖腳跟踢步

反覆一次

第七課時:

(一)、教學工作:

1、複習上節課的內容,盤腿坐、伸腿坐、踵趾步、勾繃腳、手部動作組合、腰部動作組合、正確的站立姿勢、上、下課常規等

2、複習小舞蹈《兩隻老虎》

小律動《螢火蟲》:前奏:雙手隨節奏拍手、點頭

1-8:雙手叉腰,雙腳走小碎步,幼兒由兩隊變成一隊

2-8:雙手做小鳥飛-身體由1點側向3點,反覆一次

3-8:雙手五指張開由下向左上方舉,五指抖動,反覆一次;

4-8:雙手叉腰,雙腳走小碎步,幼兒由一隊變成兩隊

間奏:雙手隨節奏拍手、點頭

後四個八拍反覆一次

第八課時:

(一)、教學工作:

1、複習上節課的內容,盤腿坐、伸腿坐、踵趾步、勾繃腳、手部動作組合、腰部動作組合、正確的站立姿勢、上、下課常規等

2、複習小律動《螢火蟲》

前奏:雙手隨節奏拍手、點頭

1-8:雙手叉腰,雙腳走小碎步,幼兒由兩隊變成一隊

2-8:雙手做小鳥飛-身體由1點側向3點,反覆一次

3-8:雙手五指張開由下向左上方舉,五指抖動,反覆一次;

4-8:雙手叉腰,雙腳走小碎步,幼兒由一隊變成兩隊

間奏:雙手隨節奏拍手、點頭

後四個八拍反覆一次

3、學習小碎步:正步準備,雙腳跟擡起可有節奏也可無節奏地雙腳掌交替快速、均勻地小步行進或原地走動。強調膝關節一定要放鬆。

第九課時:

(一)、教學工作:

1、複習上節課的內容,盤腿坐、伸腿坐、壓腳背跪坐、勾繃腳、手部動作組合、腰部動作組合、正確的站立姿勢、上、下課常規等

2、學習頭部動作組合:

前奏:雙手叉腰,雙腳跪立,身體面前1點,強調幼兒面帶微笑

1-8:雙手叉腰,低頭-向前-仰頭-向前

2-8:雙手叉腰,左旁-向前-右旁-向前

3-8:反覆第一個八拍;

4-8:反覆第二個八拍

舞蹈教學工作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學校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加強學生體質訓練與體態訓練,同時在美學角度推化學生的素質成長與德育思想的滲透。轉變教學方式,用更直白,清楚的語言,形象的肢體動作來表達教學內容,易於較小年齡學生明白與接受,使之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更要求用更細心、耐心的心態,手把手帶學生去練習,去進步,不斷的給於鼓勵,有信心的熟練動作的節奏和,展現自我,達到訓練體態的目的。利用好培養一些對音樂和舞蹈有興趣的學生,重視他們對音樂和舞蹈活動中主動參與,讓學生在音樂和舞蹈中啓發自己想象力創造出民族自身的舞蹈。在藝術教育教學中我們要提高學生藝術的表現能力和藝術的創造能力,並且我們重點培養一些對藝術有天份的學生。使促進了學生的業餘文化生活,營造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搖籃。

二、重視課堂教學

培養學生對形體訓練的愛好,形成持久的訓練習慣。形體訓練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堅持鍛鍊的前提。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影響着學生的學習行爲和效果,而興趣與習慣的養成又是在形體訓練參與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只有通過吩咐多彩的活動和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才能激發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並使他們逐漸養成良好餓運動習慣。在促使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基礎上,還應該使學生懂得科學鍛鍊身體的方法,使學生從形體訓練中受益。爲形成良好的體形、體態奠定良好的基礎。課堂是學生的課堂,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是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要想達到這種境界,有飽滿的教學激情和教學智慧,而教學的智慧是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不斷髮現問題,不斷探索、積累起來的;增強教師工作責任心、使命感,緊迫感、危機感,培養終生學習的習慣、堅持不懈地苦練段。而音樂舞蹈教育是學校素質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門學科,舞蹈教育在實施素質教育中起着相當重要的角色。舞蹈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審美觀,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陶冶高尚的情操,有助於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搞好舞蹈教育是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有效措施,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

三、抓課外活動

學校舞蹈教育不僅要面向全體學生,同時要處理好普及與提高、共性與個性、課堂與課外、長期與短期的關係,建立音樂(舞蹈、)特色項目,打造藝術優質品牌。

四、舞蹈特長班計劃

首先是舞蹈基本的訓練。少兒舞蹈基本訓練一般分爲地面訓練、把杆訓練、中間位置訓練。地面訓練的內容包括頭、頸、肩、肘活動,勾繃腳、臥姿踢腿、跪下腰練習,通過這些訓練,能使學生身體得到較自然、全面的活動,增強動作關節的靈活性。把杆訓練的內容包括繃腳擦地、蹲、小踢腿、腰、大踢腿,這部分活動量大,教師要利用各種教學手段,提高學生訓練效率。例如,在進行踢腿訓練時,有的學生怕踢腿疼,不捨得用勁,我就給學生講清楚踢腿練習的目的性,使學生逐步認識到只有腿的軟開度增強了,胯、膝、踝三部位的軟開度也隨之提高了。通過把杆上的訓練,能規範學生動作,提高動作的軟開度。中間地面訓練,主要是練習手位、腳位、手臂姿態、基本舞步等,通過學習能使學生了解身體各部位舞蹈動作的要點,使動作輕巧、敏捷、穩重、有持久力。例如我在教學生走步時,首先讓學生聽音樂走步,要合拍,能行進或原地走,然後隨着學生音樂感受能力、動作水平的提高和方位知覺的發展,根據不同的音樂,表現不同的人物、不同情緒、不同節奏、不同特點等。爲提高學生動作訓練的興趣,還可加入學生喜歡舞蹈小組合及遊戲。使學生在愉快的模仿動作過程中,達到走步訓練的目的。

總之,基本訓練教學大致可以概括爲以下四句話,即:動作要領先講清,精講多練不放鬆,勉勵學生勤練功,循序漸進量力行。

舞蹈教學工作計劃 篇6

一、指導思想:

以成立“鄉村少年宮”爲契機,實現校內外資源的有效結合,培養孩子們的學習愛好,開闊視野,增長見識,爲進一步提高農村未成年人的整體素質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二、教學目的:

1.增強對舞蹈的興趣,提高學生對音樂的節奏;

2.掌握舞蹈方位、力度、感覺;

3.發展學生的柔韌性和協調性,樹立學生大膽表現個性;

4.增進學生的靈活性的形體,培養學生羣體的合作精神;

5.培養學生的舞臺表現能力,增進他們的表現欲;

三、基本功訓練:

1.把杆練習:壓腿(前、旁、後),踢腿(前、旁、後)、控腿、腰的訓練等;

2.中間動作:大踢腿(前、旁、後)、大跳、轉的技巧、舞姿訓練等;

3.舞蹈技巧訓練:翻、轉等訓練。

四、時間安排:

每週二、三、四下午第三節課

五、具體內容安排如下:

第一週:在低年級吸收新隊員,並確定適合人選。熱身組合。

第二週:舞蹈基本動作與技能訓練:手臂的意識組合。

第三週:舞蹈基本動作與技能訓練:腳的意識訓練組合——大腿、小腿、膝蓋、腳背。

第四周:舞蹈基本動作與技能訓練:肩和胸腰的開度練習。

第五週:舞蹈基本動作與技能訓練:跳躍意識組合。

第六週:舞蹈基本動作與技能訓練:腿及脊椎的規範意識組合 。

第七週:舞蹈基本動作與技能訓練:上體活動練習:下旁腰練習、涮腰練習。 第八週:舞蹈基本動作與技能訓練:軟度與腹肌的開發性訓練。

第九周:學習舞蹈《玩具暢想》。

第十週:學習舞蹈《玩具暢想》。

第十一週:基本腳型:勾腳、繃腳、勾繃腳。

第十二週:腳的靈活性與節奏配合。

第十三週:基本腳位:正步、丁字步、小八字步、大八字步、踏步、弓箭步、虛步。

第十四周:手臂的基本姿態:單山膀、雙山膀、順風旗、雙託掌、山膀按掌、

斜託掌、衝掌、提襟。

第十五週:手臂的基本動作:單手動作(撩掌、蓋掌、切掌、分掌、穿掌端掌、攤掌)。

第十六週:學習舞蹈《天竺少女》,參加校慶元旦彙報演出。

舞蹈教學工作計劃 篇7

一、指導思想

爲提高學生的舞蹈方面的素養,培養對舞蹈學習的興趣。培養孩子們正確的形體姿態和良好的氣質,增強集體意識,培養學生的樂感,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讓學生在舞蹈中去感受音樂,理解音樂和表現音樂。啓迪學生的智慧,陶冶學生的情操,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

二、活動目標

1、掌握紮實的基本功。

2、培養學生的舞蹈素養,提高審美能力。

三、活動措施

1、報名工作由各班主任發動鄉村少年宮舞蹈小組宣傳工作,讓學生自由報名,讓具有舞蹈愛好的學生作爲學員。

2、管理工作爲能更好地完成舞蹈興趣活動的學習目標,老師必須做到耐心輔導,全面關心愛護學生。

四、活動安排

進行形體及基本功訓練。

三月份:

1、吸收新隊員,並確定適合人選。

2、舞蹈基本動作與技能訓練:手臂的意識組合。

3、舞蹈基本動作與技能訓練:腳的意識訓練

組合:大腿、小腿、膝蓋、腳背。

四月份:

1、舞蹈基本動作與技能訓練:肩和胸腰的開度練習。

2、舞蹈基本動作與技能訓練:跳躍意識組合。

五月份:

1、舞蹈基本動作與技能訓練:腿及脊椎的規範意識組合。

2、舞蹈基本動作與技能訓練:上體活動練習、下旁腰練習、

六月份:

1、複習小組合。

2、腳的意識及規範組合。

七月份:

1、基本腳型:勾腳、繃腳、勾繃腳。

2、腳的靈活性與節奏配合。

3、基本腳位:正步、丁字步、小八字步、大八字步、踏步

九月份:基本功的練習

1、豎叉和橫叉的練習

2、腰部的練習

3、肩部的練習

4、腳的練習

5、胯部的練習

十月份:舞蹈的學習

十一月份:舞蹈的學習

十二月份:蒙古舞蹈的舞蹈組合

一月份:漢族舞蹈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