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數學教學計劃範文合集十篇

時間的腳步是無聲的,它在不經意間流逝,又迎來了一個全新的起點,何不趕緊爲即將開展的教學工作做一個計劃呢?那麼教學計劃怎麼寫才能體現你的真正價值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初一數學教學計劃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初一數學教學計劃範文合集十篇

初一數學教學計劃 篇1

炎炎夏日已經過去,轉眼已是秋高氣爽的季節。本期我的工作是:初一(3)班和(4)班的數學教學工作和初一(4)班的班主任工作。新的學期,新的開始,學校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新面貌。爲了搞好本期工作,茲制定教學工作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以伊春市“一年打基礎,三年上臺階,五年打個翻身仗”的總體工作目標爲指針,以“提高教學實效性”爲工作中心,力爭讓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有所提高。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立足教壇,無私奉獻,全心全意地搞好教學工作。堅守高尚情操,發揚奉獻精神,自覺抵制社會不良風氣影響,不利用職責之便謀取私利,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二、工作目標:

通過本期教學,使學生形成一定的數學素質,能自覺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形成紮實的數學基本功,爲今後繼續學習數學打下良好的基礎。培養一批數學尖子,能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不及格人數較少。形成良好學風。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形成融洽的師生關係。使學生在德、智、體各方面全面發展。

(一)多方面學習,樹立新理念

開學初就要認真通讀數學新課程標準,潛心研究,反覆揣摩。以《數學課程標準》基本理念爲依據是用好教材的前提,所以一定要認真領會《標準》編導意圖,去指導教學實踐,以便採取靈活、有效的教學方法,使數學教學真正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

(二)掌握學生心理特徵,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學生由小學進入中學,在心理上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開始要求“獨立自主”但學生環境的更換並不等於他們已經具備了中學生的諸多能力。因此對學習道路上的困難估計不足。鑑於這些心理特徵,教師必須十分重視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有目的地時時地向學生介紹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還要想辦法讓學生親身體驗生活離開數學知識將無法進行。從而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知識的直接興趣。同時在言行上,教師要切忌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如初一學生普遍保留小學階段積極舉手發言的良好習慣,面對孩子們這種學習熱情,教師應該表示讚賞,給予肯定,同時儘可能讓更多的學生有輪流發言的機會。

(三)以課堂教學爲主陣地

(1)在教師這方面,首先做到要通讀教材,駕馭教材,認真備課,認真備學生,認真 備教法。對所講知識的每一環節的過渡都要精心設計。給學生出示的問題也要有層次,有梯度,知識的達標程度教師更要掌握,使優生吃飽,差生吃好。在學生方面,把學生按座次和成績分成學習小組,選出小組長,在課堂上發揮小組的集體力量,這樣用輔優,幫差,帶中間的方法來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2)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

小學六年級的數學是培養學生運算能力,發展思維能力和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根據當前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的精神,在教學中我着重對學生進行上述幾方面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儘量做到“學生自學能學會的不講”;“在教師的引導下能自己總結的不講”;“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互相幫助下能學會的不講。”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學生的潛能全部挖掘出來。

(四)指導學生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

小學階段科目少,內容淺,學生學習方法即使差一些,只要用心,用功,總可以應付。但是一進中學,有些學生縱然很努力,成績依舊上不去,這說明中學階段學習方法問題已成爲突出問題,這就要求學生必須掌握知識的內存規律,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以逐步提高分析、判斷、綜合、歸納的解題能力,我向學生介紹的方法是:“兩先,兩後,”既先預習,後聽課;先複習,後做作業。也就是引導學生課前做好預習,發現問題,帶着問題有目的性的聽課,效果會更好。課後注意及時複習鞏固以及經常複習鞏固,使學過的知識達到永久記憶,遺忘緩慢。如果學生能真正按照此方法,再加之自己特有的經驗,一定是學起來輕鬆愉悅,成績優異的。

三、工作重點

讓學生熱愛數學,並且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提高平均分和優秀率上漲的幅度,減少學困生。

總之本學期的教學工作任務還有很多,需要在今後的實際工作中進一步補充和完善。

初一數學教學計劃 篇2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初一(2)班和(3)班的數學教學工作。這兩個班整體情況是學生基礎很差,優秀生較少,後進生佔每個班的90%左右。學生在解題時,在書寫上往往存在着條理不清、邏輯混亂的問題,要重視對學生進行寫法指導。同時大部分學生的數學思維不活躍,特別是邏輯思維較弱,應通過課上聽講與練習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還有部分學生的數學學習習慣還沒有養成。

二、教學措施

1、認真研讀新課程標準,鑽研教材,精選習題,精心備課,上好新課。這學期針對數學內容編排特點-----幾何內容多,我準備改變教學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加入課堂學習和討論,讓學生多展現數學思維,儘可能讓學生自己講,從而培養語言組織能力同時也練習了幾何證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2、精心設計探究主題,引導學生學會發散思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能力,實現一題多解、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培養思維的靈活性。

3、仔細批改作業,作好輔導,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三、合理落實各項教學常規

1、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基礎,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所以在備課時深入鑽研教材,正確地掌握和處理好教材的重點、難點,同時更重要的是備教法和學生的學法。

2、上課時教學目的要明確,講課時要圍繞中心內容,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整個教學過程要嚴密組織,使課堂教學既層次分明,又協調緊湊。教學時要面向全體學生,使各類學生都學有所得,力求使他們能掌握本課時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3、作業要求要嚴格,但佈置的作業要適量。作業批改要認真、及時,根據作業情況查缺補漏,做好個別輔導。

四、學困生轉化工作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好分析選好學困生,做好輔導計劃。在轉化學困生工作中我準備做到 信心、愛心、細心、耐心、恆心 ,這對喚起學困生的自信心、上進心能起到積極有效的作用。

五、教學進度與安排

第1 4周 第五章相交線與平行線

第5 7周 第六章平面直角座標系

第8 10周 第七章三角線

第11 14周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

第15 16周 第九章不等式與不等式組

第17周 第十章數據的收集、整理與描述

第18 19周 期末複習

初一數學教學計劃 篇3

一.情況分析

1.學生情況:

從上學期的教學觀察與測試結果看,這班學生的學習態度較端正,學習習慣較差,跟不上教學進度的多。受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師生習慣於接受性學習,自主、合作、探究的風氣尚未形成。作業習慣抄襲,勤思好問的少。爲此新學期的數學教學要積極嘗試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習慣品質,努力提高綜合成績,儘量縮小與其他兩個班級的差距。

2.教材情況:

本學期是本年級學生初中學習階段的第二學期。新授課程主要有相交線與平行線、平面直角座標系、三角形、二元一次方程組、不等式與不等式組、實數。現行教材、教學大綱要求學生從身邊的實際問題出發,乘坐“觀察”、“思考”、“探究”、“討論”、“歸納”之舟,去探索、發現數學的奧妙,用學到的本領去解決“複習鞏固”、“綜合運用”、“拓展探索”等不同層次的問題。教師在靈活選用現有教材的基礎上,應適度引用新例,把初中數學各單元的知識明晰化、條理化、規律化,激勵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培養學習興趣和習慣品質。

二.目標要求

本學期的數學教學要從學生的實際問題出發,積極引導學生“觀察”、“思考”、“探究”、“討論”、“歸納”數學問題,要鼓勵學生去探索、發現數學的奧妙,用學到的本領去解決“複習鞏固”、“綜合運

用”、“拓展探索”等不同層次的問題。教學中既要注意知識的覆蓋面,關注中考的重點、熱點和難點,又要突出數學知識在社會、科技中的運用,讓學生在學習、練習中熟記知識要點、考試內容,掌握應試技巧和數學思想方法,提高綜合素質,培養創新意識和探索能力。在期末考試中力爭生均分70分左右,合格率60%以上,並將低分率控制到10%以下,綜合成績鎮前五。

三.教學措施

1.認真鑽研教材,積極捕捉課改信息,盡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努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個性品質。

2.把握學生思想動態,及時與學生溝通,搞好師生關係。

3.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時間,幫助學生理解教學重難點,訓練考點、熱點,強化記憶,形成能力,提高成績。

4.改進教學方法,用掛圖,實物創設情景進行教學,力求課堂的多樣化、生活化和開放化,力爭有更多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機會。

5.精講多練,在教學新知識的同時,注重舊知識的複習,使所學知識系統化,條理化,讓學生在練習、測試中鞏固提高,減少遺忘。

20xx年初一數學教學計劃三

一、學情分析:

從上學期的總體情況來看,七8班比七7班成績稍微好點,但是兩個班學生兩極分化已經較嚴重,這學期學習內容比較難,兩極分化將會更嚴重。七8班成績中上的學生較多平均分相對七7班會略高。在學習態度上,大部分學生學習習慣較差,上課不能認真聽講,希望通過接下來的努力能改善他們的學習習慣。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的教學內容共計六章,第1章:平行線;第2章:二元一次方程組;第3章:整式的乘除;第4章:因式分解;第5章:分式;,第6章:數據與統計圖表

教材每章開始時,都設置了章前圖與引言語,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求知慾望。在教學中,適當安排如“觀察與猜想、試驗與探究、閱讀與思考、信息技術應用”等以及欄目,讓我們給學生適當的思考空間,使學生能更好地自主學習。在教材各塊內容間,又穿插安排了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等等的數學活動,不但擴大了學生知識面,而且增強了學生對數學文化價值的體驗與數學的應用意識。習題設計分爲;複習鞏固、綜合運用、拓廣探索三類,體現了滿足不同層次學生髮展的需要。

整個教材體現瞭如下特點:

1、現代性——更新知識載體,滲透現代數學思想方法,引入信息技術。

2、實踐性——聯繫社會實際,貼近生活實際。

3、探究性——創造條件,爲學生提供自主活動、自主探索的機會,獲取知識技能。

4、發展性——面向全體學生,滿足不同學生髮展需要。

5、趣味性——文字通俗,形式活潑,圖文並茂,趣味直觀。

三、常規落實

本學期要做好教學常規的切實落實。備課要精,既備教材又要備學生,密切生活實際和學生實際,整合教學資源,運用好多媒體教學,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利因素,爲教學服務。做到向每一節課要質量。認真上好每一節課,認真批改作業,並做好個別學生的輔導工作,對疑難問題及時有效地解決。落實好教學十字方針,備課精,上課實,堂堂清,日月清。

四、教研工作

認真學習業務理論,並做好一週一次的業務筆記,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豐富自己的業務知識;積極參加一切課題研究活動,敢想敢幹,敢於創新,不怕失敗。在學習策略上及時指導學生,培養思維,方法技巧,提升能力。及時對教學活動作出反思,每週寫出一至兩個教學反思,真正體會自己的優缺點,做到有的放矢,進一步提高自己。每週及時上傳四個教案和四個課時作業。認真做到備學生。每週整理出一個精品教案,及時上傳。發揮多媒體教學優勢,積極利用和製作課件,提高自己電化教學能力。

五、學困生轉化

積極做好學困生轉化工作。對學習過程中有困難的學生,及時給予幫助,幫助他們找到應對措施,幫助他們渡過難關。對學困生進行轉化,針對其弱點不專心,幾何不入門等進行及時點撥,引導,訓練,使其成績有明顯提高,更上升一個等級。

六、提高學科教育質量的主要措施:

1、認真做到教學相長。認真研讀新課程標準,鑽研新教材,根據新課程標準,擴充教材內容,及時反饋學習信息,搞好學習評價,教會學生學習,做學生的引導者。

2、隨時培養學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的興趣,給學生適時介紹數學家,數學史,數學趣題,給出數學相應課外思考題,激發學生的興趣。

3、創造和諧教學氛圍。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構建,營造民主、和諧、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發現快樂的高效的學習課堂,讓學生體會學習的快樂,享受學習。引導學生寫小論文,寫複習提綱,使知識來源於學生的構造。

4、教會學生學習方法。引導學生積極歸納解題規律,引導學生一題多解,多解歸一,培養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提高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提高學生素質,培養學生的發散創新思維,提高效率,做到事半功倍。

5、更新教育理念。運用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指導教學,積極更新自己腦海中過時的教育理念,以人爲本,關愛學生,平等對待學生。

6、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教育慣鍵就是培養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助於學生穩步提高學習成績,發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彌補智力上的不足。

7、開展課外興趣小組。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開展對奧數題的研究,課外調查,操作實踐,以優帶差,共同提高。

8、實行分層教學。佈置作業設置A、B、C三等分層佈置,因人而異,課堂上照顧好好、中、差在三類學生。

9、搞好個別輔導。搞好優生提升能力,紮實打牢基礎知識,及時對學困生輔導,跟上學習步伐。

10、開展課題學習。把學生帶入研究的學習中,學會探究,合作,自主學習,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11、運用信息技術。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增加師生互動、形象化表示數學內容、有效處理複雜的數學運算等。

七、注意事項

1、要由“單純傳授知識”轉變爲“既傳授知識,又培養學生數學思維方式和能力”

2、要由“教師主導,學生被動接受知識”轉變到“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組織引導”

3、教法要靈活,不以教師的講解代替學生的活動;

4、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活動創設問題的情境;

5、給學生留出相應思考餘地,自己作出判斷,教師先不要急着作出相關的提示或暗示;

6、應設法讓學生參與到“觀察、探索、歸納、猜測、分析、論證、應用”的數學活動中來並適當搭造“合作、交流”的平臺;

7、重點應落在掌握有關基礎知識和技能上;

8、要深入鑽研,創造性的設計教學過程。

初一數學教學計劃 篇4

七年級學生由小學階段升入初中階段,學習方式和學習的要求都發生了質的變化。小學階段注重學生數感和數的運算能力的培養,初中階段除了上述要求外,將對學生的數感、符號感和空間觀念等方面提高要求。同時,初中階段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注重學生合作、創新能力的培養與形成,注重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的培養。對七年級學生來說,學習方式方法都有了較大的變化,能否較快適應,這是一個挑戰。

本學期的教學目標:

第一章:有理數:理解正負數的意義,會進行有理數的運算,會用數軸表示有理數,會進行有理數的大小比較,理解互爲相反數、互爲倒數的兩數的意義,並會求一個數的倒數與相反數;會求一個數的絕對值,並理解絕對值的概念。瞭解近似數的概念,瞭解有效數字的概念,並能按要求取近似數,本章還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數感。

第二章:整式加減,本章重點是用字母來表示數。會用字母表示數並會用字母來列簡單的數量關係。本章是學習方程的基礎,要求學生了解字母表示數的意義,瞭解代數式的概念並會求代數式的值,掌握同類項的概念並會進行整式的加減。

第三章:一次方程和方程組:學生要了解一次方程的概念,瞭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概念。會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組,會用方程或方程組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第四章:直線與角:讓學生了解線段、射線、直線的概念並知道它們之間的區別與聯繫。會比較線段的大小,瞭解線段的中點概念及性質,理解角的概念,會表示一個角,並會度量角的大小,會比較角的大小,知道角平分線的概念並會用它的性質,會用尺規作圖作角和線段。

第五章:數據的收集與整理:瞭解數據的收集的方法並會收集簡單的數據,能把收集到的數據進行簡單的處理,理解並能區分三種統計圖的區別與聯繫,並能就具體問題選擇合適的統計圖,能就具體的統計圖收集到有用的信息併爲決策服務。

本學期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與興趣;

2、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形成終身學習能力;

3、注重培養學生合作的意識與能力,並學會交流;

4、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與能力;

5、注重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操作用中學習。

本學期的課時安排:

第一章:有理數 約20課時

第二章:整式加減 約9課時

第三章:一次方程和方程組 約20課時

第四章:直線與角 約14課時

第五章:數據的收集與整理 約7課時

初一數學教學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教學,要使學生紮實透徹學好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進一步培養自學能力、運算能力、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初步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創新意識、良好個性品質及初步的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

二、教學內容:

第 9 章:角

第10章:平行線

第11章:圖形與座標

第12章:二元一次方程組

第13章:走進概率

第14章:整式的乘除

第15章:平面圖形的認識

三、情況分析:

本人本學期繼續擔任初一二班的數學教學工作。根據上學期平時課堂表現和期中期末考試的情況來看,學生的數學成績不算理想,總體的水平一般,尖子生不突出、低分的學生又較多,整體感覺學生學習欠缺思考和訓練,自覺性不高,表面看參與積極,但投入度不夠,對基本概念的把握不夠透徹。根據上述情況本學期的工作重點將扭轉學生的學習態度,指導學生數學學習方法,強化學生的透徹意識,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培優補差,同時強調對數學知識的靈活運用,進一步推動數學教學中學生素質的培養。

四、具體教學措施:

1、創造性地整合使用教材。在教學中必須以生爲本,適合學生髮展的選擇就是最好的,重基礎深挖掘透理解。

2、在課前課中儘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及科代表的組織作用。

3、設計好導課儘量以激趣的形式引入課題,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在課前以“自主預習”爲主,在課中以“展示交流”爲主。

4、進一步扭轉部分學生的厭學情緒。利用課餘時間對他們進行座談輔導,在平時的課堂中多給予追問和表現機會,給後進生樹立信心。對優生要嚴格要求,端正他們的學習態度,抑制他們產生驕傲情緒。

5、用好課堂小組評價,以點帶面,以先進帶後進,讓後進生自動自覺不掉隊,發揮幫扶的力量。

6、堅持因材施教原則,逐步實施分層教學、作業,向基礎不同的學生提出相應的要求,力求使中下生吃得上,中等生吃得下,優生吃得飽,即課堂練習、作業及要求等進行分層要求。

7、在課堂教學中進一步讓學生形成良好的習慣:上課專注,交流投入,發言積極,作業規範。同時,給時間讓學生獨立思考、互動交流討論。

8、關心科代表的學習、生活,利用課餘時間多接觸學生,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

9、在課堂教學中堅持循序漸進原則,正確組織課堂教學。做好知識的銜接及章元過關工作。及時檢查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進行查漏補缺,力爭步步爲營。

五、課時安排:

教學內容 課時(約)

第 9 章:角 8

第10章:平行線 8

第11章:圖形與座標 10

第12章:二元一次方程組 10

第13章:走進概率 8

第14章:整式的乘除 17

第15章:平面圖形的認識 16

初一數學教學計劃 篇6

一.教學措施:

1、認真備課,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採用的教學方法,並對教學過程的程序及時間安排都作了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並製作各種利於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課後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

2、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動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鬆,學得愉快;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老師講得儘量少,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儘量多;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

3、虛心請教其他老師。在教學上,有疑必問。在各個章節的學習上都積極徵求其他老師的意見,學習他們的方法,同時,多聽老師的課,做到邊聽邊講,學習別人的優點,克服自己的不足,並常常邀請其他老師來聽課,徵求他們的意見,改進工作。

4、認真批改作業:佈置作業做到精讀精練。有針對性,有層次性。同時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分析並記錄學生的作業情況,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作出分類總結。

5、做好課後輔導工作,注意分層教學。在課後,爲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時加大了後進生的輔導力度。對後進生的輔導,並不限於學習知識性的輔導,更重要的是學習思想的輔導,要提高後進生的成績。

6、積極推進素質教育。目前的考試模式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踐,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形成,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爲此在教學工作中注意了學生能力的培養,把傳受知識、技能和發展智力、能力結合起來,在知識層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發揮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讓學生的各種素質都得到有效的發展和培養。

二.教學內容

第一週9.7—9.13

第一章有理數

1.1正數和負數約2課時

1.2有理數約4課時

第二週9.14—9.20

1.3有理數的加減約4課時

第三週9.21—9.27

1.4有理數的乘除約4課時

第四周9.28—10.11

1.5有理數的乘方約3課時

數學活動、小結約2課時

第五週10.12—10.18

第二章整式的加減

2.1整式約2課時

2.2整式的加減約2課時

第六週10.19—10.25

2.2整式的加減約2課時

數學活動、小結約2課時

第七週10.26—11.1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2.1從算式到方程約4課時

第八週11.2—11.8

2.2從古老的代數書說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討論(1)約4課時

第九周11.9—11.15

2.3從“買布問題”說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討論(2)約4課時

第十週11.16—11.22

3.4再探實際問題和一元一次方程約4課時

第十一週11.23—11.29

複習、期中考試

第十二週11.30—12.6

第四章圖形的認識初步

4.1多姿多彩的圖形約4課時

第十三週12.7—12.13

4.2直線、射線、線段約2課時

第十四周12.14—12.20

4.3角的度量約3課時

第十五週12.21—12.27

4.4角的比較與運算約3課時

數學活動、小結約2課時

第十六週12.28—1.3

第五章數據的收集與整理

4.1喜愛哪種動物的同學最多—全面調查舉例約2課時

4.2調查中小學生的視力情況——抽樣調查舉例約3課時

第十七週1.4—1.10 4.3課題學習約2課時

數學活動、小結約1課時

第十八、十九、二十週1.11—2.1

複習本學期內容第二十一週2.2—2.6

期末考

希望各位教師能夠認真閱讀最新一年初一數學教學計劃,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初一數學教學計劃 篇7

一、教材編排特點及重點訓練內容:

本冊教材的編排順序是:相交線與平行線,實數,平面直角座標系,二元一次方程組,不等式與不等式組,數據的收集、整理與描述。

本冊書的6章內容涉及《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中“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實踐與綜合應用”三個領域,其中“實踐與綜合應用”以課題學習的形式安排在第九章。這6章大體上採用相近內容相對集中的方式安排,前一章基本屬於“空間與圖形”領域,後章五基本屬於“數與代數”領域,這樣安排有助於加強知識間的縱向聯繫。在各章具體內容的編寫中,又特別注意加強各領域之間的橫向聯繫。

教材編排有如下特點:

1。加強與實際的聯繫,體現由具體—抽象—具體的認識過程。

2。注意給學生留出探索和交流的空間,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3。體現由特殊到一般的認識過程。

4。強調數學思想方法。本冊書突出體現了數形結合的思想、轉化的思想以及類比的方法。

重點訓練項目是:通過相交線與平行線的教學初步讓學生學會簡單的推理;平方根與立方根的概念與求法,實數的概念及實數與平面直角座標系的關係;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教法與應用;不等式與不等式組的教法與應用;數據的收集、整理與描述。

二、學生學情:

本班學生進行了一個學期的學習,雖然期末考試成績可以,但是發現本班學生尖子生少,中等生較多,差生較多,上課很多學生不認真,學習態度學習習慣不是很好,本學期要切實採取措施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教學要求:

如下表:

四、教學措施:

1。本學期教學工作重點仍然是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和基本技能的訓練,在此基礎上努力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要抓好課前備課,這就要求我要認真研究教材,把握每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課堂上注重教學方法,努力讓不同的學生都學到有用的數學。

2。依據課程標準、教材要求和學生實際,設計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決關鍵的整體優化教學方法。教學方法的運用要切合學生的實際,要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有利於調動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採取多種教學方法,如多讓學生動手操作,多設問,多啓發,多觀察等,增加學習主動性和學習興趣,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教學過程中儘量採取多鼓勵、多引導、少批評的教育方法。這樣通過多種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形成主動學習的意識,教學中通過鼓勵性的語言激勵學生,使水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鼓勵,以此增強他們的學習信心。

3。根據學生的不同學習狀況,給不同的學生布置不同的作業,對於學習比較的學生,給他們留一些與課堂教學內容相關的基礎性的作業,檢驗他們對當堂教學內容的掌握情況;對於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學生,留一些綜合運用或拓展能力方面的作業,檢查他們對知識的靈活運用和綜合運用情況。

4。利用課堂教學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要求學生課前自學,通過預習“我”知道了什麼,還有什麼不知道或還有什麼我看不懂,在書上做出記號。以便上課時重點聽講。課堂上,要求學生養成良好的聽課習慣:課前做好上課的準備,聽課時要集中精神,專心聽講,積極思考問題,認真回答問題,不懂的及時提出來。要求課後養成複習的習慣,每天都要把所學的知識進行復習,可在頭腦中回顧當天所學知識,對於忘掉的或回想不起來的,可翻書重新記憶。另外,隔段時間還要把前面所學的知識再行回顧,以免時間長了忘記了。要求學生每天認真完成作業,作業要書寫工整,解題規範,杜絕抄襲現象,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做作業習慣。

5。關注學困生,不歧視學困生,尊重、關心、愛護他們,使他們感到老師和同學對他們的關心。設置一些簡單的問題,由他們回答,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利用中午休息時間或第八節自習時間爲他們輔導,儘量使他們跟上教學進度。另外,對他們要有耐心,對於他們提出的問題,耐心解答。

6。培優補差。對於中上等生,利用課後閱讀材料和課外資料豐富他們的頭腦,增加他們的知識面,通過專題訓練,提高他們的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鼓勵他們利用課餘時間通過課外資料或上網學習等方式拓寬他們知識面和視野,不懂就問,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以提高他們的各方面的能力。對於學困生多關心和幫助,在課堂上多提問他們一些簡單的問題,多鼓勵他們,以增強他們的信心。

初一數學教學計劃 篇8

本學期我擔任初一(3)(4)兩個班的數學教學工作,從學生的入學成績上看,知識水平參差不齊,不少學生文化基礎知識較薄弱, 所以本學期的教學任務非常艱鉅,但我仍有信心迎接這個新挑戰。爲了能更出色地完成教學任務,特制定計劃如下:

一、本學期教材分析,學生現狀分析

本學期教學內容是魯教版六年級上冊教材,內容與現實生活聯繫非常密切,知識的綜合性也較強,教材爲學生動手操作,歸納猜想提供了可能。觀察、思考、實驗、想一想、試一試、做一做等,給學生留有思考的空間,讓學生能更好地自主學習。因此對每一章的教學都要體現師生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要求老師成爲學生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在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促使學生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數學知識、技能、思想、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開學第一週我對學生的觀察和了解中發現少部分學生基礎還可以,而大部分學生基礎和能力比較差。所以一定要想方設法,鼓勵他們增強信心,改變現狀。在紮實基礎上提高他們解題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二、確立本學期的教學目標及實施目標的具體做法

本學期的教學目標是六年級上冊的六章內容,力求學生掌握基礎的同時提高他們的動手操作的能力,概括的能力,類比猜想的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在初中的數學教學實踐中,常常發現相當一部分學生一開始不適應中學教師的教法,出現消化不良的症狀,究其原因,就學生方面主要有三點:一是學習態度不夠端正;二是智能上存在差異;三是學習方法不科學。我以爲施教之功,貴在引導,重在轉化。因此爲防止過早出現兩極分化,我準備具體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掌握學生心理特徵,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學生由小學進入中學,心理上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開始要求“獨立自主”,但學生環境的更換並不等於他們已經具備了中學生的諸多能力。因此對學習道路上的困難估計不足。鑑於這些心理特徵,教師必須十分重視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有目的地時時地向學生介紹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還要想辦法讓學生親身體驗生活離開數學知識將無法進行。從而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知識的直接興趣,數學第一章內容的正確把握能較好地做到這些。

(二)努力提高課堂45分鐘效率

(1)在教師這方面,首先做到要通讀教材,駕奴教材,認真備課,認真備學生,認真備教法,對所講知識的每一環節的過渡都要精心設計。給學生出示的問題也要有層次,有梯度,哪些是獨立完成的,哪些是小組合作完成的,知識的達標程度教師更要掌握。同時作業也要分層次進行,使優生吃飽,差生吃好。

(2)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六年級的數學是培養學生運算能力,發展思維能力和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根據當前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的精神,在教學中着重對學生進行上述幾方面能力的培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儘可能地把學生的潛能全部挖掘出來。

(三)加強對學生學法指導

進入中學,有些學生縱然很努力,成績依舊上不去,這說明中學階段學習方法問題已成爲突出問題,這就要求學生必須掌握知識的內存規律,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以逐步提高分析、判斷、綜合、歸納的解題能力,我要求學生養成先複習,後做作業的好習慣。課後注意及時複習鞏固以及經常複習鞏固,能使學過的知識達到永久記憶,遺忘緩慢。

初一數學教學計劃 篇9

教學目標:

1、聯繫學生生活實際,創設情境,使學生理解衆數的含義,學會求一組數據的衆數,理解衆數在統計學上的意義。

2、使學生初步瞭解平均數、中位數和衆數的聯繫與區別,能初步根據數據的具體情況合理選擇統計量。

3、能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4、培養學生觀察、思考問題的習慣,積極參與小組的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觀點,認真研究探索的精神。

教學難點:

理解衆數的意義及特點。

教學難點:

根據具體的問題,選擇適當的統計量,表示數據的不同特點。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 情境引入

1、師:同學們,你們有參加興趣小組嗎,喜歡參加什麼興趣小組?

師(播放課件):瞧,這是我們學校的王老師在教同學們跳舞的場景,每年的4月底各校要選送一個節目參加縣藝術節舞蹈比賽。今年的集體舞,決定選10名隊員,大家說選什麼條件的合適呢?

生:選舞姿比較優美的,跳的比較好的。

生:選個頭比較均勻的,能夠代表學校的水平的。

師:說的好,下面我們來看看王老師是怎麼選的?

王老師(課件播放):我先選出了20名舞姿比較好的同學。從中要挑出10名,唉!真不知道該挑誰?

師:現在我們來看看20名候選隊員的身高情況(課件出示):

二、提出問題 探索新知

1、挑選舞蹈隊員

師:根據以上數據,你認爲參賽隊員身高是多少比較合適?請同學們分四人小組討論一下。

(1)分組討論,分析處理數據。

(2)交流彙報

師:這麼快就討論好了,我請小組代表來彙報。

生1:我們組用求平均數的方法算出這組數據的平均數是1.475米,所以我認爲身高接近1.475米的比較合適。

生2:我們組用求中位數的方法,算出這組數據的中位數是1.485米,所以我認爲身高接近1.485米的比較合適。

生3:我們組認爲應該選身高1.52米左右的隊員比較合適,因爲身高1.52米的人最多。

師:三位代表發表了各自不同的看法,說出了三個不同的數據,根據選擇跳集體舞的要求,請大家再仔細觀察這組數據,就這三種方案再次進行討論,你贊成哪種方案,請說明理由。

生4:我認爲第三種方案比較合適,因爲在這組數據中,身高是1.52米的隊員最多,有7個,和他接近的數有1.51、1.50、1.49.這10個隊員的身高比較均勻,最低的和最高的相差是0.03米,所以我贊成第三種方案。

生5:我比較了這三個數據,如果用這組數據的平均數或中位數來選,這10名隊員的身高最低和最高的相差都是0.06米,都沒有第三種方案合適,所以我們也贊成第三種方案。

師:其他的同學有什麼意見?

生:我們也贊成第三種方案。

師:都贊成第三種方案,看來大家的意見達成共識。的確,集體舞一般要求隊員身高差不多,所以1.52爲標準選出來的隊員身高會很勻稱,組成的舞蹈隊形也會很整齊很美觀。

(3)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爲什麼以1.52爲標準選出來的隊員身高會很勻稱呢,仔細觀察這組數據,它有什麼特點?(1.52出現的次數最多)

師:的確,1.52在這組數據中出現的次數最多,我們能不能像平均數、中位數那樣給它取一個數學名字?(學生自由發言)

師:同學們有自己的想法,真不錯!想知道數學家給它取的名字嗎?

師:在這組數據中,1.52出現的次數最多,我們就把它叫做這組數據的衆數。這節課我們研究的就是有關衆數的知識。(板書課題:衆數)

師:根據你們的理解,能不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什麼是衆數?(學生自由說:師歸納板書:一組數據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數叫做這組數據的衆數)

師:根據衆數的定義,判斷一組數據中有沒有衆數該怎樣判斷?

生:

師:比如,在這組數據中,1.52出現的次數最多,所以1.52是這組數據的衆數,衆數能夠反映一組數據的.集中情況。它在我們生活中佔有很重要的作用。瞧,他們在幹什麼呢?

2、1分鐘跳繩比賽

師:學校舉行1分鐘跳繩比賽,三(1)班、三(2)班、三(3)班6名參賽選手的成績如下:

三(1):120 105 150 150 186 150

三(2):108 183 183 196 216 216

三(3):126 157 169 198 224 215

(1)請求出這三組數據的衆數。

生:先獨立思考,再全班交流。

●在找三組數據的衆數的過程中,你發現了什麼?

生:在一組數據中,衆數可能不止一個,也可能沒有衆數。

(2)請求出這三組數據的中位數。

學校舉行1分鐘跳繩比賽,三(1)班、三(2)班、三(3)班6名參賽選手的成績如下: 衆數 中位數

三(1):120 105 150 150 186 150 ( 150 ) ( )

三(2):108 183 183 196 216 216 (183和216)( )

三(3):126 157 169 198 224 215 ( 無 ) ( )

●通過找三組數據的衆數和中位數的過程中,你發現了什麼?

生:一組數據中,衆數和中位數可能是同一個數據,也可能不同。

初一數學教學計劃 篇10

一、各章課時安排

全書內容(含各章複習)與課時安排

第1章“走進數學世界”--------------4課時

第2章“有理數”-------------------23課時

第3章“整式的加減”---------------14課時

第4章“圖形的初步認識”-----------17課時

第5章“數據的收集與表示”----------8課時

課題學習-------------------------4課時

二、教學目標

第一單元 走進數學世界

1.使學生初步認識到數學與現實世界的密切聯繫,懂得數學的價值,形成用數學的意識.

2.使學生初步體驗到數學是一個充滿着觀察、實驗、歸納、類比和猜測的探索過程.

3.使學生對數學產生一定的興趣,初步獲得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4.使學生初步學會與他人合作,養成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的習慣.

5.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初步獲得對數學良好的感性認識,初步體驗到什麼是“做數學”.

第二單元 有理數

1.使學生體會具有相反意義的量,並能用有理數表示.

2.能在數軸上表示有理數,並藉助數軸理解相反數和絕對值的意義.

3.會求有理數的相反數和絕對值(絕對值符號內不含字母).

4.會比較有理數的大小.

5.瞭解乘方的意義,掌握有理數的加、減、乘、除法和乘方的運算法則,能進行有理數的加、減、乘、除法、乘方運算和簡單的混合運算.

6.會用計算器進行有理數的簡單運算.

7.理解有理數的運算律,並能用運算律簡化運算.

8.能運用有理數的運算解決簡單的問題.

9.瞭解近似數和有效數字的有關概念,能對較大的數字信息作合理的解釋和推斷.

第三單元 整式的加減

1. 在現實情境中進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掌握用字母表示數,讓學生在探索現實世界數量關係的過程中,建立符號意識.

2.瞭解代數式的概念,會列出代數式表示簡單的數量關係,掌握代數式的書寫注意事項.

3. 通過用字母表示數、列代數式和求代數式的值,讓學生體會到數學中抽象概括的思維方法和事物的特殊與一般性可以相互轉化的辯證關係,培養學生的數學概括能力、數學表達能力和初步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4.瞭解代數式的值的概念,會求代數式的值.

5.瞭解單項式、多項式、整式的概念,弄清它們與代數式之間的聯繫和區別.

6.掌握整式、單項式及其係數與次數、多項式的次數、項與項數的概念,明確它們之間的關係,並會把一個多項式按某個字母升冪排列或降冪排列.

7.理解同類項的概念,會判斷同類項,並能熟練地合併同類項.

8.掌握去括號、添括號的法則,能準確地進行去括號與添括號.

9.能熟練地進行整式的加減運算.

10.整式的加減運算建立在數的運算基礎上,數的運算律在整式的加減中完全適用.通過將數的運算推廣到整式的運算,在整式的運算中又不斷運用數的運算,使學生感受到認識事物是一個由特殊到一般,又由一般到特殊的過程,從而培養學生初步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第四單元 圖形的初步認識

1.直觀認識立體圖形、視圖和展開圖,使學生了解研究立體圖形的方法,同時也爲平面圖形的引入做準備.

2.通過觀察、操作,直觀認識平面圖形,使學生了解圖形的分割和組合,在此基礎上了解點和線,並探索點和線的性質.

3.正確理解兩點間距離的含義.

4.逐步掌握點、線段、直線、射線的表示方法.

5.結合圖形認識線段間的數量關係,學會比較線段的大小,理解線段的和差也是線段”這一事實.

6.理解角的兩種定義,尤其是旋轉定義.使學生明確“角”的本質特徵.

7.結合圖形認識角與角之間的數量關係,學會比較角的大小,理解角的和差,理解角平分線的概念.

8.學會用圓規和直尺準確地畫出一條線段、一個角,使其分別等於已知線段與已知角.

9.認識互爲餘角和補角的概念,認識對頂角的概念。理解互爲餘角和互爲補角主要反映了角的數量關係,而對頂角主要反映角的一種位置關係.

10.理解垂線的概念,會用三角尺、量角器過一點畫一條直線的垂線. 理解點到直線的距離的概念,並會度量點到直線的距離.

11.瞭解同位角、內錯角和同旁內角的概念.

12.理解平行線的概念,會用三角尺和直尺過已知直線外一點畫這條已知直線的平行線.

13.認識平行線的特徵,會識別實際生活與數學圖形中的平行線.會根據圖形中的已知條件,通過簡單說理,得出欲求結果

第五單元 數據的收集與表示

1.讓學生通過一些實例,體會數據在發現、決策和交流中的作用,瞭解通過收集數據解決問題的過程,逐步養成用數據說理的新習慣.

2.理解頻數、頻率的概念.

3.讓學生親自參與收集數據,通過簡單的分析、提煉和加工歸納出比較明顯的結果,品嚐發現帶來的快樂.

4.統計表的設計、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的製作是小學已經學過的內容,本冊要求學生會畫扇形統計圖的草圖,會從統計表和統計圖中得出直接的信息和經簡單加工的信息.

5.瞭解一種不夠規範的統計圖(縱軸不從0開始的統計圖)容易誤導讀者.

6.通過解決簡單的問題,繼續讓學生經歷收集、整理和分析、提煉數據的全過程,培養學生一定的獲取信息的能力.

三、教學建議

第一單元 走進數學世界

1.無新知識,主要是使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獲得對數學良好的感性認識,初步體驗到什麼是“做數學”.

2.只是提供一個教學思路,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補充適當的素材,並不限於書本上的每道題會做.

第二單元 有理數

1.本章教材注意突出學生的自主探索,通過一些熟悉的、具體的事物,讓學生在觀察、思考、探索中體會有理數的意義,探索數量關係,掌握有理數的運算. 教學中要注重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活動來獲取、理解和掌握這些知識.

2.本章教材注意控制對運算的要求,尤其是刪去了繁難的運算. 本章教材注重使學生理解運算的意義,掌握必要的基本的運算技能。同時引進了計算器來完成一些有理數的運算. 教學中要注意正確地把握.

第三單元 整式的加減

1.充分體現由特殊到一般,又由一般到特殊的思維過程,讓學生經歷探索數量關係和變化規律的過程,給學生滲透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2.知識呈現過程儘量與學生已有生活經驗密切聯繫,發展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

3.充分暴露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重視基礎知識的學習.

4.注意發揮例習題的教育功能.

(1)注意與其它學科的橫向聯繫和學科間的縱向聯繫.

(2)注意適當插入一些開放題,培養學生髮散思維.

(3)注意利用習題擴充學生的知識面,並貼近學生生活.

(4)注意利用習題給學生滲透德育教育和美的教育.

第四單元 圖形的初步認識

1. 本章的特點是強調直觀和操作,在觀察中學會分析、在操作中體驗變換.教材的編排以生活中的物體--立體圖形--面--點線爲序,淡化概念識記,強調圖形的區分. 教材給學生提供了大量的豐富的空間、平面圖形,讓學生通過直觀感知、操作確認等實踐活動,豐富對圖形的認識和感受.教材注意了變化思想和數學說理的滲透,讓學生初步體驗一些變換思想、初步學會數學說理.

2.第1節到第4節是圖形的認識,務必抓住“直觀感知、操作確認”兩個認識階段,淡化概念,注意滲透分類的數學思想方法.

3.第5節到第6節是對一些最基本的圖形元素的認識。結合圖形認識線段、射線、直線、角的概念。線段、角的比較與運算的度量法以及疊合法,特別要注意後者.認識線、角的一些位置關係與度量關係.

4.第7節與第8節是進一步認識線、角的關係。主要還是通過“直觀感知、操作確認”進行,讓學生主動參與,初步學會數學說理,注意滲透變換的數學思想方法.

5.本章中涉及的概念,一般都結合具體圖形,給出描述性的說法,讓學生根據圖形理解、認識,學會初步的運用.

6.淡化概念的純文字表述,只要求會識別.如:棱(圓)柱、棱(圓)錐;角;對頂角;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等.

7.視圖與展開圖僅限於簡單的常見的立體圖形

8.注意圖形與幾何語言的轉換,重視規範幾何語言的訓練.如:“直線AB、CD相交於點O”等.

9.注意滲透變換與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