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九年級上學期教學教學計劃3篇

九年級上學期教學教學計劃 篇1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實用的九年級上學期教學教學計劃3篇

化學是一門九年級剛開設的新課程,與生活的聯繫較多,學生學習的熱情較高,教師應正確引導,以期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績。本期擔任九年級3、4班的化學教學任務,這些學生基礎高低參差不齊,有的基礎較牢,成績較好;當然也有個別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行爲習慣。教師要做好每一個學生的工作,使他們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不斷髮展進步。

二、教學總體目標

義務教育階段的化學課程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爲主旨,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學生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和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使學生獲得進一步學習和發展所需要的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引導學生認識化學在促進社會發展和提高人類生活質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過化學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社會責任感,提高未來公民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能力。

三、教學具體目標

通過義務教育階段化學課程的學習,學生主要在以下三個方面得到發展。

知識與技能

1、認識身邊一些常見物質的組成、性質及其在社會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能用簡單的化學語言予以描述。

2、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學概念,初步認識物質的微觀構成,瞭解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徵,初步認識物質的性質與用途之間的關係。

3、瞭解化學與社會和技術的相互聯繫,並能以此分析有關的簡單問題。

4、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學實驗技能,能設計和完成一些簡單的化學實驗。

過程與方法

1、認識科學探究的意義和基本過程,能提出問題,進行初步的探究活動

2、初步學會運用觀察、實驗等方法獲取信息,能用文字、圖表和化學語言表述有關的信息,初步學會運用比較、分類、歸納、概括等方法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

3、能用變化與聯繫的觀點分析化學現象,解決一些簡單的化學問題。

4、能主動與他人進行交流和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保持和增強對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學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學習化學的興趣。

2、初步建立科學的物質觀,增進對"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變化的"等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認識,逐步樹立崇尚科學、反對迷信的觀念。

3、感受並讚賞化學對改善個人生活和促進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問題,初步形成主動參與社會決策的意識。

4、逐步樹立珍惜資源、愛護環境、合理使用化學物質的觀念。

5、發展善於合作、勤于思考、嚴謹求實、勇於創新和實踐的科學精神。

6、增強熱愛祖國的情感,樹立爲民族振興、爲社會的進步學習化學的志向。

四、具體措施

(1)加強實驗教學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爲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學生形成概念,獲得知識和技能,培養觀察和實驗能力,還有助於培養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因此,加強實驗教學是提高化學教學質量此文來自優秀的重要一環。在教學中,要堅決防止只重講授、輕視實驗的偏向。在實驗教學中,要注意安全教育,要教育學生愛護儀器,節約藥品。

(2)積極開展化學課外活動。

組織和指導學生開展化學課外活動,對於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開闊知識視野,培養和發展能力,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等都是很有益的。課外活動的內容和方式應,靈活多樣。在活動內容方面可包括聯繫社會,聯繫生活、結合科技發展和化學史,以及擴展課內學過的知識等;活動方式可採取做趣味小實驗、舉行知識講座,化學競賽和專題討論,或組織學生製作教具,進行參觀訪問等。在組織課外活動時,應注意充分發揮學生的特長,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

(3)加強化學用語的教學

元素符號、化學式和化學方程式等是用來表示物質的組成及變化的化學用語,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在教學中,要讓學生結合實物和化學反應,學習相應的化學用語,結合化學用語聯想相應的實物和化學反應。這樣,既有利於學生記憶,又有利於加深他們對化學用語涵義的理解。還應注意對化學用語進行分散教學,通過生動有趣的學習活動和有計劃的練習,使學生逐步掌握這些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

(4)重視元素化合物知識的教學

元素化合物知識對於學生打好化學學習的基礎十分重要。爲了使學生學好元素化合物知識,在教學中要注意緊密聯繫實際,加強直觀教學,實驗教學和電化教學,讓學生多接觸實物,多做些實驗,以增加感性知識。要採取各種方式,幫助他們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識。在學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識以後,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識間的內在聯繫,讓學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質,製法和用途間的聯繫,並注意加強化學基本概念和原理對元素化合物知識學習的指導作用。

五、教學進度安排

第一週、第二週(9、1~9、9)緒言、物質的變化和性質,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爲基礎的科學。

第三週(9、10~9、16):走進化學實驗室(參觀化學實驗室,怎樣進行化學實驗,怎樣設計實驗)、單元測試。

第四周(9、17~9、23):空氣、氧氣。

第五週(9、24~9、30):製取氧氣,單元測試。

第六週(10、1~10、7):水的組成、分子和原子、水的淨化。

第七週(10、8~10、14):保護水資源、最輕的氣體、單元測試。

第八週(10、15~10、21):原子的構成、元素、離子。

第九周(10、22~10、28):化學式與化合價、單元測試。

第十週(10、29~11、4):期中複習及考試、試卷分析

第十一週(11、5~11、11):機動

第十二週(11、12~11、18):質量守恆定律、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

第十三週(11、19~11、25):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單元測試。

第十四周(11、26~11、2):金剛石、石墨和C60、二氧化碳製取的研究。

第十五週(12、3~12、9):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單元測試。

第十六週(12、10~12、16):燃燒和滅火。

第十七週(12、17~12、23):燃料和熱量、使用燃料對環境的影響。

第十八週(12、24~12、30):石油和煤的綜合利用、單元測試。

第十九周(12、31~1、6)第二十週(1、7~1、13):期末複習。

第二十一週第二十二週機動和期末考試

第二十三週第二十四周學下冊內容

九年級上學期教學教學計劃 篇2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化學是一門九年級剛開設的新課程,與生活的聯繫較多,學生學習的熱情較高,教師應正確引導,以期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績。本期我擔任九年級七、八班班的化學教學任務,這些學生基礎高低參差不齊,有的基礎較牢,成績較好;當然也有個別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行爲習慣。化學教學中要想出成績,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我們要做好每一個學生的工作,因材施教,使他們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不斷髮展進步。

二、教材分析

本期教材共安排了七個單元,但由於化學上下兩冊內容,從09年我們又增加了理化生實驗考試,爲使下學期有充分的迎接實驗考試的時間,我們上學期需要進行前九單元的學習。上冊教材重視以多角度、多層次、多形式的呈現方式把基礎化學知識和技能展示出來,有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於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有利於因材施教,有利於構建學生的科學物質觀。例如:一單元激發學生興趣,展現基本技能;二、六單元是中考的必考熱點;三、四、五、八單元是學好化學的關鍵。

第一單元走進化學世界通過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化學現象將學生帶入化學的殿堂,從而使學生很自然地接受這門新的課程,並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二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首先從學生最熟悉的物質空氣着手,研究了空氣的組成,學習了空氣中與人生命息息相關的一種氣體——氧氣,並探究了氧氣的實驗與工業製法。第三單元物質構成的奧祕這一單元抽象地向學生介紹了物質的微觀構成,瞭解了分子和原子以及原子的結構,還學習了有關元素的知識,爲今後的探究打下基礎。第四單元自然界的水從愛護水資源、水的淨化、水的組成三方面介紹了水的知識。第五單元化學方程式這一單元讓學生懂得物質不生不滅的道理,學會寫化學方程式,並初步引入了化學計算。第六單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從學生比較熟悉的碳元素組成的一些物質着手,對形成物質最多的一種元素進行學習,並探究了二氧化碳的製取。第七單元燃料及其利用從燃燒的現象開始,去探究燃燒的條件,同時得出滅火的方法。讓學生從身邊去發現化學知識,瞭解燃料的種類以及燃燒對環境的影響。第八單元金屬材料介紹了金屬的物理、化學性質以及金屬的冶煉金屬資源的保護和利用。第九單元溶液學習了溶液的組成、溶解度、溶液的濃度。

三、教學總體目標

義務教育階段的化學課程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爲主旨,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學生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和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使學生獲得進一步學習和發展所需要的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引導學生認識化學在促進社會發展和提高人類生活質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過化學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社會責任感,提高未來公民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能力。

教學具體目標:

通過一學期化學課程的學習,學生主要在以下五個方面得到發展。

1.認識身邊一些常見物質的組成、性質及其在社會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能用簡單的化學語言予以描述。能主動與他人進行交流和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2.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學概念,初步認識物質的微觀構成,瞭解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徵,初步認識物質的性質與用途之間的關係。

3.瞭解化學與社會和技術的相互聯繫,初步學會運用觀察、實驗等方法獲取信息,能用文字、圖表和化學語言表述有關的信息,初步學會運用比較、分類、歸納、概括等方法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並能以此分析有關的簡單問題。

4. 認識科學探究的意義和基本過程,能提出問題,進行初步的探究活動。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學實驗技能,能設計和完成一些簡單的化學實驗。

5.初步建立科學的物質觀,增進對"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變化的"等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認識,逐步樹立崇尚科學、反對迷信的觀念。感受並讚賞化學對改善個人生活和促進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問題,初步形成主動參與社會決策的意識。

四、具體措施

(1)加強實驗教學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爲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學生形成概念,獲得知識和技能,培養觀察和實驗能力,還有助於培養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因此,加強實驗教學是提高化學教學質量的重要一環。在教學中,要堅決防止只重講授、輕視實驗的偏向。在實驗教學中,要注意安全教育,要教育學生愛護儀器,節約藥品。

(2)加強化學用語的教學

元素符號、化學式和化學方程式等是用來表示物質的組成及變化的化學用語,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在教學中,要讓學生結合實物和化學反應,學習相應的化學用語,結合化學用語聯想相應的實物和化學反應。這樣,既有利於學生記憶,又有利於加深他們對化學用語涵義的理解。還應注意對化學用語進行分散教學,通過生動有趣的學習活動和有計劃的練習,使學生逐步掌握這些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

(3)重視元素化合物知識的教學

元素化合物知識對於學生打好化學學習的基礎十分重要。爲了使學生學好元素化合物知識,在教學中要注意緊密聯繫實際,加強直觀教學,實驗教學和電化教學,讓學生多接觸實物,多做些實驗,以增加感性知識。要採取各種方式,幫助他們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識。在學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識以後,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識間的內在聯繫,讓學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質,製法和用途間的`聯繫,並注意加強化學基本概念和原理對元素化合物知識學習的指導作用。

五、教學進度安排:

第一週制定教學計劃

第二週緒言、第一單元課題1物質的變化和性質

第三週課題2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爲基礎的科學、課題3走進化學實驗室

第四周:第二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課題1空氣、課題2氧氣

第五週:製取氧氣、知識驗收、單元測試。

第六週:第三單元物質構成的奧祕課題1分子和原子、課題2原子的結構

第七週:國慶節假期

第八週:第一次質量檢測課題3元素、複習第三單元第四單元課題1 愛護水資源

第九周:課題2水的淨化課題3水的組成

第十週:課題4化學式與化合價、單元測試

第十一週:第五單元課題1質量守恆定律、課題2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

第十二週:第二次質量檢測、課題3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

第十三週:第六單元課題1金剛石、石墨和C60 、課題2二氧化碳製取的研究。

第十四周:課題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單元測試。

第十五週:第七單元課題1燃燒和滅火、課題2燃料的合理利用與開發

第十六週:第八單元課題1金屬材料課題2金屬的化學性質

第十七週:第三次質量檢測、課題3金屬資源的利用和保護

第十八週:第九單元課題1溶液、課題2溶解度

第十九周:課題3溶液的濃度

第二十週: 複習第一、二、三單元

第二十一週:複習第四五六單元

第二十二週:複習第七八九單元

第二十三週:綜合測試

第二十四周:縣一測考試文 章來

九年級上學期教學教學計劃 篇3

內容分析

本教材體系的特點是分散難點,梯度合理。每課題的篇幅力求短小,在相應課題後面列出該課題的重點,便於學生學習和掌握,重點較突出。每單元知識聯繫緊密,在相應單元末都體現了本單元知識的系統性,有利於學生完善知識體系。

教材的基本結構和體系是從學生生活中須臾離不開的空氣,水以及碳等引入,學習元素和化合物知識,同時有計劃地穿插安排部分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定律。教材除普遍重視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外,還注意適當增加了能引起學生興趣和有利於學生理解概念的實驗。針對學生的差異還編了選做實驗及一些家庭小實驗。加強化學實驗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形成化學概念,理解和鞏固化學知識,培養技能,能力以及科學態度和方法。

學生分析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爲基礎的學科,而且與生活、生產聯繫較多,學生學習的熱情較高。但是這些學生都來自農村,基礎高低參差不齊,有的基礎較牢,成績較好,還有大部分學生還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行爲習慣。教學中需要教師做好每一個學生的工作,因材施教,使他們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不斷髮展進步。

教學目標

1、 引導學生觀察和探究一些身邊常見的物質(比如蠟燭、空氣、水)的組成、性質及其在社會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幫助學生了解它們對人類生活的影響,激發學生對化學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讓學生了解到生活中處處有化學。幫助學生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學實驗技能,能獨立設計和完成一些簡單的化學實驗。

2、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注意啓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能力。使學生學習一些化學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學習幾種常見的元素和一些重要的化合物的基礎知識,學習一些化學實驗和化學計算的基本技能,瞭解化學在實際中的應用。逐步樹立崇尚科學、反對迷信的觀念。

3、理論知識聯繫生產實際、自然和社會現象的實際,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學以致用。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能力和創新精神。使學生會初步運用化學知識解釋或解決一些簡單的化學問題。

4、通過對空氣的污染及防治;水的污染及防治、污水的淨化,酸雨的形成,燃料燃燒對空氣的影響等內容的學習,培養學生的科技意識、資源意識、環保意識等現代意識;逐步樹立珍惜資源、愛護環境、合理使用化學物質的觀念。

教學策略

1、 根據各班學生的情況差異,從促進每一位學生的進步出發制定好每一節課的教學目標。

2、 教學中,能力創設真實、生動、直觀而又富於啓迪性的學習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 努力開展科學實驗探究活動讓學生體驗探究的樂趣,形成和發展探究能力。

4、 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擴大信息時空,提高學習效率。

5、 教學中注意從學生熟悉的身邊現象入手,加深他們對化學知識在生活實際中應用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