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計劃範文

一、指導思想:

四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計劃範文

以音樂音樂審美爲核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音樂實踐,尊重個體不同的音樂體驗和學習方式,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

二、學生情況分析:

我擔任了四年級音樂教學工作,學生基礎薄弱,這個階段我會注重作好以前和今後知識的銜接工作。我會採取多種方式策略,幫助學生自己熟練的應用所學過的知識。並要注意避免學生厭煩枯燥的樂理知識的學習,採取遊戲的方式讓學生邊玩邊學。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分六個單元,教材內容的安排上強調了音樂與大自然、音樂與生活、音樂與人、音樂與動物的聯繫等等,內容豐富多彩,既有民族的、又有外國的,把音樂置身於大文化背景中,以文化主題組織教材。每一單元內容的安排上都具有一定的相關性或聯繫性,各單元之間又注意內容的銜接性或層遞性。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逐步獲得學習音樂必須掌握的淺顯音樂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本冊教材中,增加了許多學生唱的歌曲以及欣賞內容,更不同的是,大大增加了學生創作、表演、動手等活動,爲學生的音樂學習創造了一個豐富的資源環境。在"識譜"要求上,開始要求結合鍵盤位置認識音階中的七個音,並試着填唱名、學唱字母譜和編創簡單旋律;在打擊樂的使用上,加大了爲歌曲伴奏的力度;在掌握節奏和培養節奏感方面,以趣味化的謎語、遊戲和活動等形式出現,化枯燥爲生動,化抽象爲通俗,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教材重難點:

1、從本學期開始,音樂知識的難度與深度在明顯的增加,因此,在教學中,老師要注意教學方法,以免使學生感到厭倦和困難;

2、歌曲教學逐漸開始了簡單的二聲部。因此,對學生進行二聲部的訓練是一個重點,爲今後的二聲部歌曲的學習作好鋪墊。

四、教學目標

1、能聽辨不同類型的男聲和女聲。知道常見的中國民族樂器和西洋樂器,並能聽辨其音色;

2、感知音樂節奏和旋律的過程中,能夠初步辨別節拍的不同,能夠聽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強弱;

3、能夠感知音樂主題和段落的變化,並能夠運用體態、線條、色彩作出相應的反映;

4、聽辨不同情緒的音樂,能用語言作簡單描述;

5、能夠體驗並簡述音樂情緒的變化;

6、能夠區別齊唱與合唱,齊奏與合奏;

7、能夠初步分辨小型的音樂體裁與形式,能夠聆聽音樂主題說出曲名;

8、在演唱歌曲時,能夠對指揮動作以及前奏作出恰當的反應;

9、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準確的節奏和音調有表情的.獨唱或參與齊唱、合唱;

10、能夠背唱歌曲4——6首;

11、能夠選擇適當的演奏方法表現樂曲的情緒;

12、用已經學會的歌曲學唱樂譜;

13、結合所學歌曲認識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記號;

14、能夠識讀簡單樂譜;

15、能夠運用人聲、樂器聲或其他音源資料表現一定的情景;

16、滲透法制教育《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等。

五、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爲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並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並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並注意在課堂上採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5、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6、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教師從中總結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