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太陽》教學反思(通用7篇)

作爲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番茄太陽》教學反思(通用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番茄太陽》教學反思(通用7篇)

《番茄太陽》教學反思1

《番茄太陽》這篇課文以“我”的見聞爲主線,按時間發展的順序,敘述了盲童明明的言行舉止,描繪她的音容笑貌,同時抒發自己的內心感受,字裏行間飽含了對明明的喜愛之情。課文的篇幅較長,我在教學第一課時時,引導學生找出體現“我”心情變化的詞,聯繫上下文體會“我”的心情變化:灰暗——溫暖——喜歡——快樂——感動,並在交流的基礎上找出相關語句進行品讀,讓學生對作者的心理變化有了初步的體會了解。第二課時的教學以這條情感線索引導學生質疑,引學生品味第二條線索——體會明明是個怎樣的孩子。重點引導學生感悟明明的笑去體會明明的樂觀、自強、開朗,以及明明帶給“我”的鼓舞和感染,給“我”帶來的心情變化。理解三處“番茄太陽”的含義。接着迴歸課題,引導學生體會只要具備樂觀、自強、開朗特點的人就能稱爲““番茄太陽”。

一、尋找情感變化的線索

課的開始首先讓孩子們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接着在文中找到描寫明明外貌言行的句子,概括特點。重點引導孩子們通過描寫明明笑的句子感受明明的樂觀堅強、熱愛生活。然後,讓孩子感悟明明的笑讓“我”的心情發生了變化,從“陰暗——溫暖——快樂——感動”,明明的笑給了“我”生活快樂的理由和生活下去的勇氣。最後理解文中三處“番茄太陽”的不同含義。

二、感悟明明的“笑”

首先讓學生找出描寫明明“笑”的句子,交流後出示,接着重點指導學生讀描寫明明“笑”的句子並感悟,品味出明明的樂觀堅強以及笑的感染力。因爲有着這樣溫暖的笑,所以明明的臉美得就像“番茄太陽”,也讓“我”的心情發生了變化。整個教學環節能緊扣描寫明明笑的句子,逐步深入,使孩子們在品讀語言文字的過程中受到了情感的薰陶,走進了文本,走進了作者的內心。

《番茄太陽》教學反思2

《番茄太陽》以“我”的見聞爲主線,按時間發展的順序敘述盲童明明的言行舉止,描繪她的音容笑貌,同時抒發自己的內心感受,字裏行間飽含着對盲童的喜愛之情。明明雖然看不見美好的世界,可是她美麗可愛,聰明機靈,有一顆善良的心,懂得關愛別人,她就是一個“番茄太陽”,掛在了我心裏,讓我感受到了溫暖。

這是一篇很感人的文章,課文帶給我的啓發也是很多的:有明明(盲童)“笑對生活,對生活充滿希望與無限嚮往熱愛”的一面,也有明明能“珍惜別人給予自己的愛,又想把得到的愛無私地獻給別人,懂得感恩”,同時又隱含着父母對明明的關愛與鼓勵等等。如何讓學生感悟這篇文章中豐富的人文內涵,是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如何引導學生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把這些思想傳遞給學生呢?

我通過備課和查閱資料,打算從“番茄太陽”入手:通過找出文中所出現的三次“番茄太陽”入手,來感知文本。可自己在研讀教材時,感覺這樣教學不易把握,學生的理解能力也達不到這種深層次。於是我把教學分爲了三個層面:一是明明的表現如何(找出描寫明明的語句),二是明明的父母是如何對待明明的(描寫明明父母的語言),三是我的反映(描寫我的語言)。我在教學時緊緊抓住描寫盲童明明“笑”的重點詞句,感受明明笑聲中的樂觀,話語中的愛心,品味“番茄太陽”美好的心靈,最終讓學生獲得啓迪。

在這次的教學中,我特別注意突出一些細節,反覆地品讀,如明明的外貌一節,採用各種方式讀了很多遍,讓學生閉上眼就能自然形容出她的外貌,同時又把描寫燕子外形的片斷引入,並把燕子中“這就是活潑機靈的小燕子”提到前面,讓學生明白這種習作的方法。我想,當遇到一個好的典型材料時,也應該不失時機地滲入習作方法。另外我對“銀玲般笑聲”一句也細細地研讀,讓學生能真切地感受到這笑聲就在身邊。

《番茄太陽》教學反思3

《番茄太陽》這篇課文以我的見聞爲主線,按時間發展的順序,敘述了盲童明明的言行舉止,描繪她的音容笑貌,同時抒發自己的內心感受,字裏行間飽含了對明明的喜愛之情。課文的篇幅較長,有三條主線:“我”的心情變化、明明的笑聲、“番茄太陽”的含義。教學時,我引導學生循着主線,通過多次的前後比較,讓學生感悟明明美好的童心對我的感染。

主線一:“我”的心情變化。我在佈置學生預習課文時,讓學生完成《補充習題》上的第三(1)題:讀一讀描寫“我”的心情變化的詞語,聯繫上下文體會我的心情變化,根據變化進行排列:灰暗——溫暖——喜歡——快樂——感動,然後在檢查預習情況中進行全班交流,並在交流的基礎上找出相關語句進行品讀,是學生對作者的心理變化有了進一步的體會了解。

主線二:明明的笑聲。“女孩安靜地坐着,說話聲音細細柔柔,特別愛笑。”“小女孩一面用手摸,一面咯咯地笑,媽媽也在旁邊笑。”“明明咯咯的笑聲銀鈴樣清脆,一串一串地追着人走。”明明的童心、童真、童趣給了“我”鼓舞和感染,給我帶來這樣好的心情變化。明明的樂觀、自強、開朗又是通過她的幾次笑聲表現出來的。

主線三:“番茄太陽”的含義。讓學生自由輕聲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中三處“番茄太陽”的含義。第一處:明明聽了爸爸的話,用手摸了番茄後,感到天上的太陽就像番茄。這是指太陽。第二處:“我”看到明明的笑臉就像明明心中的“番茄太陽”那麼美麗。這是指明明的笑臉。第三處:“我”聽了明明的話,心裏受到了巨大的震撼,因此,覺得明明的童真愛心就像“番茄太陽”一樣溫暖而美好。這是指盲童明明真誠的愛心——美好的心靈。

學完這篇課文以後,我被明明感動了,學生們也被明明感動了,他們知道了人生也像月餅一樣,要有各種豐富的滋味才能圓滿起來,更何況在人生的路上,有那麼多的人在感動着你,在關愛着你,一如那可愛的明明,那永遠掛在心中的“番茄太陽”。

《番茄太陽》教學反思4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在課堂上通過對話,走進學生的心靈,將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文本,深入到文章的精髓。如何實現,我們先要去做一位讀者,初次接觸到這個題目,我覺得很奇怪,讀讀課文,還是有點不明,該怎麼來教呢?再讀讀課文,看看教參,才略有所悟。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盲童明明雖然生下來就看不見美好的世界,可是她活潑愛笑,美麗聰明,對生活充滿樂觀,重要的是她還有着一顆真誠的愛心,懂得關愛他人,作者在與她的相處中,被她清脆的笑聲感染了,被她美好的愛心感動了,讓作者感到溫暖。明明的愛心溫暖了作者,溫暖了我,學生能否也感受到這份溫暖呢?

在教學中,我抓住了“明明是個怎樣的孩子?”與“‘我’的心情有怎樣的變化?”這兩條線索,通過多次的朗讀、交流,讓學生從品味中受到感染,體會明明豐滿的內涵。

明明是個怎樣的孩子?文章字裏行間都體現了出來。比如:“夫妻倆忙碌;女孩安靜地坐着,說話聲音細細柔柔,特別愛笑。”

小女孩一面用手摸,一面咯咯地笑,媽媽也在旁邊笑。

“明明咯咯的笑聲銀鈴樣清脆,一串一串地追着人走。”學生通過找尋、探究、反覆深情地朗讀,感受到明明雖然是個盲童,但她絲毫不爲自己的殘疾悲傷,她天真、善良、幸福、好問、樂觀、富有愛心,她的快樂鼓舞和感染了作者。作者快樂着明明的快樂,滿足着明明的滿足。每一次的感悟都讓孩子受到了深深地震撼,孩子從課中全方位的認識了明明,體會到了孩子那善良、樂觀的心靈。

“我的心情有怎樣的變化?”

在初讀課文後就提出要求:作者的心情有什麼變化?找出有關詞語、句子,並交流歸納:灰暗——溫暖——喜歡——快樂——感動。引導學生設身處地體會當時出現某種心情的原因。

教學中也有一點遺憾,這篇課文出現了三次“番茄太陽”,一次比一次內涵豐富,一次比一次溫暖人心。學生能大體瞭解三次“番茄太陽”不同的含義,但有一些學生不善於歸納表達,而且一些學生藉助學習的輔助資料照本宣讀,大大影響了學生思維、表達能力的培養訓練。

《番茄太陽》教學反思5

《“番茄太陽”》以“我”的見聞爲主線,按時間的順序敘述了盲童明明的言行舉止,描繪她的音容笑貌,同時抒發自己的內心感受,字裏行間飽含着對盲童的喜愛之情。教學時我抓住文中三處“番茄太陽”着手,來品味明明的愛心和美好的心靈。

我先讓學生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文中描寫“番茄太陽”的句子,再讓學生分步來理解“番茄太陽”的含義。第一處非常容易理解學生直接就把含義說出來了;第二處當學生說是明明的笑臉時,我又讓學生找出文中描寫明明笑的句子,然後讓學生把自己喜歡的句子讀給同學聽,結果直接讀到了我要求重點講的句子“明明的笑聲銀鈴樣清脆,一串一串的追這人走。”問學生爲什麼說是“追”着人走,是不是和人一樣你在前面走,它在後面追呢?學生第一回答當然不是,可追問爲什麼時,他們說笑的很開心,快樂……我又引導他們是她的笑聲感染人。爲了讓學生理解笑中的樂觀和堅強、自信……我讓他們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理解明明雖然是盲童但是他依然樂觀的面對自己的生活。

理解第三處“番茄太陽”的含義時,我首先是讓學生找出明明樂觀自信的笑讓作者的心情有了怎樣的變化,相關的句子。當問及學生是什麼讓學生流淚呢?當然是因爲感動,進一步追問,因爲什麼而感動呢?學生回答是表面的明明的話。但是當我問學生那你從明明的話中讀懂了什麼時?學生語塞了。我認爲還是讀的不夠,所以,我先範讀,再讓學生分角色朗讀,期望達到理解明明話中的深層含義。但是學生沒有很好的理解,所以我直接點明是明明愛的心,是明明因爲接受了好心人的幫助纔可能復明,所以她想把這種愛傳遞下去,這也是作者第三次提到“番茄太陽”的含義。

以爲孩子們已經會有話可說的時候,我追問此時你想說點什麼呢?看着教室裏孩子們一張張無辜的面容時,好像在說我們沒什麼要說的,這節課就這樣尷尬收場。

思來想去,這節課應該說完滿完成了教學任務,學生理解了“番茄太陽”的含義。但是敗筆就在沒能引起孩子的共鳴,在教學時雖然也讓學生充分朗讀了,但學生還是沒有完全進入文本。我想今後的教學中,自己一定要更深入的專研文本,爭取讓每個學生都能夠真真正正的走進文本,去體味文中豐富的內涵。

《番茄太陽》教學反思6

3月28日,我在四(2)班講了四年級下冊的《番茄太陽》。講下來,自我感覺不盡人意。

一、教師沒有適應新的課堂教學模式,不能夠很好的把握教學的時控。過於實在,不能靈活機動。這很大程度是由於自身對課改認識不夠,步子邁的不大,總覺得這次課堂教學改革太難,不敢去嘗試。所以平時訓練不到位。

二、教師對學生的課前預習指導太少,對學情瞭解不夠。究竟導學案是否起到了引導學習,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因爲很多同學讀完目標,根本不知道我說的按導學案的要求自學,要幹些什麼?還以爲是要按目標完成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所以很多同學都是自讀課文。這可能與導學案的編寫有關,因爲課前預習寫在導入新課後面,合作探究在課前預習後面,學生不知道課堂進行到了哪裏。

三、教師對學生的課堂常規訓練不到位,還沒有形成完整的課堂教學流程,對於展示,學生還不敢大膽發言,沒積極參與的動力。這可能與沒有建立合理的評價體系有關係,也與教師平時指導訓練不到位有關。

四、教師沒有精心設計導學案,給課堂帶來諸多的`遺憾。今後在導學案的設計上教師要做到合理、詳實、細緻。特別是時間的分配上要合理,對學生的要求要細化,詳盡,在形式框架上要完整,在內容佈置上要科學,在細節微觀處要着眼精雕。

通過這次課堂教學改革的公開展示,使我更進一步認識到這次課堂教學改革的緊迫性。在平時的嘗試中,我感受到只要真的能讓學生進入學習狀態,學生的潛力是不可估量,我們教師要放手讓學生靜下心來去學習是一定會有收穫的。但這裏的放手真的不是放任自流,教師對自學的引導不能全靠導學案,教師要關注學生是否把每一個自學要求落到了實處,要關注他們在自學中的參與學習的狀。課堂上更要關注學生學習的參與度。展示方面教師要指導學生的語言邏輯,話語通順流暢,行爲大方有禮,不忸怩。

課堂上,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培養學生能力,而且還要讓學生樹立學習語文,掌握語言的信心,激發學生學習語言的興趣。真正做到:學生的課堂、學生作主,讓每個學生在課堂上學有所樂,生活中學有所用。

《番茄太陽》教學反思7

4月2日和4月14日,我分別在四(2)班和五(2)班講了四年級下冊的《番茄太陽》。課講下來,自我感覺不盡人意。

給四年級講時,是想讓學生在優美的文字中,感受明明的純真與善良。課件的設計與課堂環節的設計,都感覺良好,可是一節課下來,學生沒有進入課文,學生狀態沒有進入。議課時,老師們說聽課的老師感動了。我覺得,沒有感動學生,這節課就是失敗的。

給五年級講時,是想通過課文這個載體,把課堂上升到習作的層面上,講一些有關習作的東西。可惜,學生是第一次配合,彼此不太瞭解,課堂氣氛死氣沉沉,更談不上思想的碰撞,正如李婧老師所說:“第二次情感的渲染沒了,而是理性的分析。”可是,課堂上對課文的分析不清晰、不深刻。當然學生也只是“霧裏看花”了。第二次,課上的是一敗塗地。

說實話,自己進行語文教學已經四、五個年頭,而課堂教學的真諦卻一點兒也沒感悟到。一直以來,就是爲上課而上課,藉此機會,對前面的教學反思一下。

一、對自己教的順利太在意,而忽視了學生學的順利。

備課時,太注重教材、課堂的設計,而沒有真正的備學生。昨天上午放學時,李峯老師說學生對“番茄”是否瞭解,而我卻認爲學生都瞭解,我太高估學生了。這一點在今後的教學中要注意備課時要備學生。

二、語文教學是一個“走進文本→走出文本→迴歸文本”的過程,而這兩次課,只是就課論課、以課教課、學生是以課學課。

這樣長期下去,勢必會讓學生失去學生語文的興趣和信心,再說這樣也會束縛學生學習語文的視野,僅僅拘限在語文課上。

三、對文本的理解不夠深刻,作者的寫作思路還有些把握不準。

可見,作爲一名語文教師,基本功還不夠紮實。如番茄太陽的開頭,作者心情的灰暗,到結尾作者心情的溫暖,沒有看出前後的呼應。

四、課堂上沒有對學生更好的進行“啓發、引導、合作、探究”。

一節課下來,只是牽着學生走。沒有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學生感悟的少,教師講解的多。一節課下來,學生的學習效率不高。

課堂上,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培養學生能力,而且還要讓學生樹立學習語文,掌握語言的信心,激發學生學習語言的興趣。真正做到:學生的課堂、學生作主,讓每個學生在課堂上學有所樂,生活中學有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