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殘損的手掌》教學反思

身爲一位優秀的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教學反思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用殘損的手掌》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我用殘損的手掌》教學反思

《我用殘損的手掌》教學反思1

一直以來現代詩歌教學是一個難點。比起現代文教學和古詩文教學困難了許多,特別是一些象徵意義的詩歌和朦朧詩,更是給教學帶來了困難。《我用殘損的手掌》是一首現代詩,是“雨巷詩人”戴望舒在日寇鐵窗下向苦難的祖國的抒懷之作。詩歌一方面描寫淪陷區的陰暗,另一方面抒寫解放區的明麗,發出讚美。詩人的情感由悽楚轉而熱切的期盼。其中詩歌的前半部分奠定了詩歌的情感基調,是學習的重點也是學生理解的難點,因此將重點問題重點分析。而後半部分,情感表達很清晰,學生很容易把握,由情入手,讓學生自己體驗也就可以明晰。這首詩運用象徵手法,意思比較抽象,初中學生理解比較困難,給教學帶來了困難。如何讓90後去理解戰爭年代作者選取的意象以及在意象中寄予的深層內涵詩人情感的變化更是難點,於是我採用了以下的教學設計.

1、以讀帶品。

以讀促品是本課的一個重要的學習方法。通過幾遍不同方式的朗讀,促使學生抓住詩中形象,理解詩歌感情,領悟詩歌內涵,而且在授課的過程中採用不同的誦讀方式,比如開頭教師配樂朗誦詩讓學生初步進入詩歌的情感世界中,然後讓學生與文本親密的接觸是爲了讓學生感知文本和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情感,然後再通過朗讀想象畫面,讓學生在仔細玩味詩歌語言的同時感知詩歌中的意象和情感,在分析的過程中靈活讓學生個獨,齊讀,分句讀等,並且落實誦讀技巧,推動學生理解文本.

2、重視文本

文本永遠應該放在第一位,是課堂的中心。因此在教學中我把關注點應該始終放在文本上,要求學生從關鍵的詞語、句子中理解作者的情感。

(1)由於本詩的意象較多,學生的分析往往比較煩瑣。針對這樣的問題,我以“這是一片怎樣的土地”爲問題的綱,將詩歌兩個小節不同的內同串聯再一起,帶動學生對作者情感之所以發生變化的理解,達到以線串點的效果。

譬如在詩歌的上半部分,我問了這樣的問題“詩人具體寫了哪些事物?這些事物特徵是什麼?通過這些事物,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這樣詩中的7個意象就可以串聯在一起,形成一個表意整體。

(2)在學生的分析中用問題推動其思維不斷向前,以期理解更深刻。對於重點意象重點分析,詩人簡略寫的也只做簡略的瞭解,做到重點突出,以點帶面。

比如"輕撫"和"撫摸"這兩個詞的區別,通過聯繫一二兩小節的不同就可以更深沉的分析出詩人情感的改變.再如想象畫面也是根據詩歌中對文字的理解聯繫事實去想象,關於航杭州的西湖、長白山等情景的描繪

(3)以情動人

喜劇帶給人歡笑而悲劇往往讓人震撼。或許體會到悲愴之後心靈總會留下震撼,那這樣的效果應該也不會少過於歡笑留下的。這首詩的動人之處就在於情,因此教師先要動情之後纔可以感染學生,師生一同走入詩歌的情境。再如背景切入是感染學生情感的關鍵。

在緊抓文本的前提下,學生更好的理解詩歌,要了解當時的背景。還是由“殘損”一詞的分析,我自然的引入了對詩人當時情況的介紹和中國社會大環境的介紹。但是,對於抗日戰爭這樣一個特殊的年代所誕生的文學,學生很難產生共鳴,而文學的解讀要求的就是這樣一種共鳴的產生。如何解決這樣的問題,語言在這時候往往顯得蒼白,學生從乾枯的幾句背景介紹裏很難抽象出苦難,更難體驗到悲痛和作者發自靈魂深處的哀鳴。因此,改變背景的呈現方式對文本的解讀將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更好的感染學生才能讓其體驗出詩歌更深層次的內蘊。這一點,多媒體凸顯了它的優勢,一組戰爭中受苦受難後愛國詩人所寫的詩歌一句句在音樂的渲染下讓學生更能走進詩人的情感世界,同時也拓寬了學生的認識,讓一種悲愴的氛圍瀰漫在課堂,學生在情感上和作者達成共識。更能體驗出作者所要表達的東西。

3、拓展於小處之中。

語文素養的不斷提高總在點滴之間,在具體的某個點之上,給予學生一兩點小的點撥,日積月累也是一種財富。

當然這堂課也有一些缺陷,我個人而言,有一些拘謹,沒有完全放開,還應該可以更輕鬆、自然些。對某些環節的把握還可以更從容、嚴謹些。最後時間的利用也尚待完善。

《我用殘損的手掌》教學反思2

1、以讀帶講:

以讀促品是本課一個重要的學習方法。在這裏,通過幾遍層次和要求不同的朗讀促使學生抓住詩中形象,理解詩歌感情,領悟詩歌內涵,讀和品互爲方法和結果。

2、青春時代應該是詩的時代:

可是很多同學誤以爲詩歌的凝練就意味着抽象,學着寫詩寫的空洞蒼白。還有的同學很少讀詩,甚至有的同學懼怕詩歌的學習。本課的重點放在領悟詩人藉助哪些具體形象抒發情感上,消除了這一部分同學的誤解,使他們在情感上又向詩歌走近了一步,也加深了對詩歌的認識,有利於課外的閱讀和練筆。

3、課程標準說,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

“主人”要有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在某種意義上,得由老師來幫助完成。那麼“組織者和引導者”就要轉變觀念,以創新的精神和嶄新的姿態組織好教學工作。要尊重“主人”,尊重其個性差異,鼓勵他們確定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基於此,我在語文學習中大膽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和學習能力選擇學習內容和方式,兼顧了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效果很好,每個學生在課堂上都有他活動的舞臺和空間,每個學生又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能力來選擇課外作業。事實上,我們完全不必擔心學生沒有掌握該掌握的內容。學生層次有不同,“一刀切”是得不償失的。

《我用殘損的手掌》教學反思3

一、教學原則的喪失。

既是詩歌,還是一首兼着纏綿與激情的抒情詩,必然是應該定位到“美讀”的。讀得好,勝過千百句的理性品析。這應該是勿庸置疑的詩歌教學的最佳選擇和捷徑。我評別人的課評得條條是理語重心長,自以爲是清醒的,是能夠把住現在課堂教學中的一些“亂脈”的。但其實還是糊塗人一個,當局者易迷!以後批評別人更需要嘴下筆下留情。

這一堂課,咀嚼尚可,美讀不到位,有些淡淡的語文味兒,但是沒有純純的詩歌味兒。上成了一堂變味兒的文學鑑賞課。

沒有把學生領站在美讀的起跑線,這樣的課喪失了整個詩歌教學的基本原則。指導方向錯了,後面的戲還唱什麼?

二、教學結構的不合理。

學生自學五分鐘,讀書報告近二十分鐘,教師點評3分鐘,師生賞析10來分鐘。其他的,基本上沒有時間了,想爲而不能爲了。

很傻。自學的五分鐘完全可以略略加長,作爲美讀的專門時段放在教學的第一個環節。這樣安排的好處有不少:把自學和美讀兩個板塊合二爲一,一箭雙鵰,節約時間提高效率。營造了課堂氣氛,展示了學生才藝,定下授課基調。

這麼簡單的道理,當時怎麼就那麼糊塗。非要按部就班地和平時的教學一模一樣地進行。無視“文情”,也無視“學情”。這等“真誠”,是傻子的真誠。

這堂課,教學板塊是明晰的,但板塊與板塊之間存在着可以融和的地方。我的失敗在於事倍功半。

如此淺顯的道理啊!扼腕!

三、“懸崖閱讀”的負面效應。

不是一個願意從俗和走老路的人。教參上的東西,多老套!別人的解讀,非我心!所以過於關注自己的“靈感一動”,以自己對文字的細膩感悟去尋找新的教學突破口。

優點嗎?有時是,有時不是。

負面影響有三:一是喜愛“劍走偏鋒”,既是“偏峯”,則總是有意無意之間忽略了文本的基本定位和整體上的常規俯瞰。縱深的力度往往有點兒,宏觀的調控卻常常差了。是不是隻給了學生只鱗半爪的印象呢?是不是會讓學生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呢?二是忽視了大部分學生還遠遠地站在教參的程度之下的實際學情,我一旦引導不自如,便成拔苗助長。三是這種思維方式是否有利於培養學生健康的思維品質。“求新求深”會不會讓學生失去了平和的閱讀心態?

不走尋常路是好的。但如果還沒有其他的更好的路,是不是應該還是老老實實地走老路?

一堂不應該失敗的課!我必須要思考的是:

教學原則的堅守與喪失。

教學活動的開放與凝聚。

教學技巧的大智與拙樸。

教學理念的迴歸與重塑……

還是一聲嘆息啊!

【劉佔泉老師的指導】

一、教學內容多了,這是幾乎2課時的負載量。這樣的錯誤你的確不應該出現,教學的“教感”你有啊,怎麼會偏差如此之大。可能你心氣有點浮躁,太想展示什麼了。太想做是事情,往往做不好,是吧。

二、只讓學生自讀幾分鐘就“報告”,他們一般只能“胡說八道”(饒先生語)。你的學生還不錯呢,看得出訓練有素。換了一般的班級,這要失敗到底的。

三、學生評點失敗,這是意料之中的。她怎麼可能在怎麼短的時間裏整合那麼多思路、要點呢?

四、你評點時,無事生非了——穀雨發言中認爲“那遼遠的一角”是指中國人精神的高地,陳熙之認爲那是“一種希望和力量”,你同意他們的意見嗎?

躲避還來不及,你偏要往麻煩堆裏扎。這個問題比較敏感,避開爲好。我在前個文件裏說過我的個人意見,再補充說說。我沒有查閱專門研究這手詩的文獻資料,不知道學界又有什麼新的見解。就我個人的體驗,這裏的“遼遠的一角”,首先應該是指地理方面的客觀存在。

全詩都是以地理爲依託,忽然結尾成了虛的“精神高地”,這從意象羣體的特性上,似乎說不通。進一步去生髮,說是從地理的到精神的,成不成呢?似乎也不好,因爲詩裏有“在那裏人們纔不像螻蟻樣活着”之類的話,這不像是描寫“精神高地”的口吻。

於是就有麻煩了——是延安還是重慶?我認爲是重慶,國家的政治中心在那裏,延安纔是一路軍(八路軍)不是?但我不知道里面是不是有別的情況,若不能證明他本人認爲是說延安,就常理論,理解成重慶比較穩妥。但因爲這裏有麻煩,躲避一下更明智。

五、“該”“掠”的辨析,就局部看尚可,就全局看瑣碎了。同意你後來的反思——抓住幾個關鍵字眼,把全篇拎起來。但這是一開

始就應該做的事情,這時再管已經晚了,似乎是。

六、最後以“一角”的討論掀動高潮,這無論怎麼看都不大對頭。

——已經呈現出來的教學過程,我給8個字的總評:雜亂無章,莫名其妙。:)暴風雨又來啦,站穩了。

再說你的後續部隊,教學的預備隊。

一、表演美讀課文。美讀在前纔好,至於最後是不是表演,這不重要,倒是收尾時需要全文讀一遍,個人和集體配合着讀更好,就像你的絕唱中做過的那樣。集體讀不好讀充分,個別讀又不好調動全體的情緒,配合演讀,兩樣都有了不是。

二、仿寫的環節。晚了點兒,若針對體會詩意和學習語言論;難了點兒,若針對語言演練和詩藝學習論;突兀了點兒,若針對與前後教學環節的聯繫論。

三、你也參考了“題壁”,你還是很善於發現教學資源的,表揚啦!但接着還得批評你——

安排“雨巷”和“題壁”兩重比較,這在大學文學課上進行還差不多。比較,一般不能找比課文還難,還複雜,還沉重的東西,強拉進來操作,你不是自找苦吃嗎?(這是一條七槐定律。)再說,拉進“雨巷”勢必攪和得課堂情感氛圍變調,這就像譜曲,進行曲中你忽然插進幾個小節6/8節拍的旋律,肯定就不協調了。請讀讀我關於“生命”的那段論述,此不詳說。

四、想以“題壁”收束,這個安排大好,和我的想法是一致的。我的那個設計,若刪除最後一個板塊,即不去和詩人呼應寫什麼“我用青春的手掌撫摩”,也是可以的,這就和你的設計重合了。但你只是用這個材料來激發情緒,我的設計強調了詩歌風格與詩歌之魂的異同,這從詩歌鑑賞的`角度說,思路也有不一樣的地方,望你斟酌。

完了,下課。

我本來要做教學總結和旁的事情,但4個多小時,幾乎都在和你說話。我想起你的1句話,你說輔導學生也要看客觀效果,別……我是實踐了你的意思,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給你上1門課:案例教學路徑上的〈漢語文教學論〉,我們教育碩士的4門專業課之一。

我是你稱呼的“老師”,也是我意念中的“學生”,我們共同的先生乃是我們靈異博大的“漢語文”和災難深重的“漢語文教學”。我的意思你懂了嗎?該罵一句“鬼丫頭”了。不再讀了,有錯字你改吧

這樣的作品,不宜搞什麼“閱讀報告”。重劍,就是要重,重得學生因你而喜歡課文,因課文而喜歡你,記住課文也記住教課文的你。

【劉佔泉老師的三點建議】

現在,什麼都一陣風,逮住個鍋就什麼課文都往鍋裏扔。這是模式化,任何鍋一旦模式化了,都要壞事。有的課教師要少說話,有的課教師不能少說話,這個“手掌”就不宜少說。這是建議之一。你注意一下鄭老師稿子前面那3000字,他的教學模式裏,有一種偏向教師多說話,有指示。我很欣賞他的務實精神。

現在,你這個年齡的老師教書教得有點油滑——拼命玩耍軟(花)劍,無數劍花繚繞着學生和聽課的專家,他們都暈菜,完事大吉,領獎去也。我昨天說你那個作文課,什麼個性化寫作,不就是這樣嗎?當年我也如此,甚至比你還花哨,可漸漸覺出這樣做實際沒有多少效果。提倡學生作文能有個性,這是針對他們隱藏個性,整天寫揀錢包不動腦子不動真情而做的。但個性到“化”的程度,這不大可能(針對全體而言)。他們不大能夠這樣熟練地運用文字去“化”。我素來不贊成作文個性化的提法。比如我寫這幾個隨筆,當沒有外界干擾,自己身心又比較靜和澄澈的時候,文字比較個性化,但這些條件不具備了,立刻就不那麼“化”了。不信你仔細分辨,每篇,好一些的也就那幾段或者幾行。今天,老人早起要練習什麼功,她一有動靜,我這邊文章的氣就散了,匆匆敷衍了幾段了事。

重劍的要義是吃透文本,吃透作文的底裏,形式方面儘量減少頭緒,內容方面纔好立住主腦。不然你累,學生也忙活,所得卻打了折扣。減少着數,清晰環節,把每一個教學板塊(教學實體)打造得堅實可靠。這是我給你的建議之二。

一節課,一次教學活動,乃是一個有生命的整體。這如同寫文章,各部分聯結緊密,這容易做到,可落實“文以氣爲主”的古訓,則非常難,需要當成有生命的東西來培育之,呵護之,維繫之。這還不夠,——生命是可以自己生長的,林老說這叫“增殖”,你還要考慮留出自行生長的生命空間。比如我設計讓學生自己用文字去“撫摩”一下,課上開了個頭,但無論課下接不接着寫,生長的生命空間我營造出來了,他能夠自行生髮,也學習詩人的詩意和詩化去發展發展。再高一點說,整個課的設計,也都包含着這方面的意思,所以我纔不希望你把課弄散了,弄淺了,弄亂了。這是我給你的建議之三。

我還接着說嗎?不成了,時間不夠了。你只給你的課打70分,本來心情就不好,我又之一之二之三地指手劃腳,有點不仁慈了。但你說我不會安慰人,很對,我也不多說什麼了。我連自己都不會安慰,犯了錯會懲罰自己。

《我用殘損的手掌》教學反思4

1、以讀帶講:

以讀促品是本課一個重要的學習方法。在這裏,通過幾遍層次和要求不同的朗讀促使同學抓住詩中形象,理解詩歌感情,領悟詩歌內涵,讀和品互爲方法和結果。

2、青春時代應該是詩的時代:

可是很多同學誤以爲詩歌的凝練就意味着籠統,學着寫詩寫的空洞慘白。還有的同學很少讀詩,甚至有的同學懼怕詩歌的學習。本課的重點放在領悟詩人藉助哪些具體形象抒發情感上,消除了這一局部同學的誤解,使他們在情感上又向詩歌走近了一步,也加深了對詩歌的認識,有利於課外的閱讀和練筆。

3、課程規範說,同學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

“主人”要有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在某種意義上,得由老師來協助完成。那麼“組織者和引導者”就要轉變觀念,以創新的精神和嶄新的姿態組織好教學工作。要尊重“主人”,尊重其個性差別,鼓勵他們確定適合自身的學習目標,選擇適合自身的學習方式。基於此,我在語文學習中大膽鼓勵同學根據自身的喜好和學習能力選擇學習內容和方式,兼顧了不同層次的同學的學習積極性,效果很好,每個同學在課堂上都有他活動的舞臺和空間,每個同學又都可以根據自身的喜好和能力來選擇課外作業。事實上,我們完全不必擔心同學沒有掌握該掌握的內容。同學層次有不同,“一刀切”是得不償失的。

《我用殘損的手掌》教學反思5

現代詩歌的教學一直是許多老師教學的盲區,多數人都認爲現代詩歌只要讓學生背會,體會出情感就可。往往忽視了課堂中有效地朗讀,殊不知學生通過有效地朗讀,可讓老師輕鬆許多。

今天學習《我用殘損的手掌》一文,我在教學設計上採用了常用方式,1導課作者背景2學生自由朗讀劃出詩中意象3齊讀注意意象前面所用修飾性的詞語4再讀詩讀出詩的兩層結構和寫法5再讀中賞析詞句,如“運在”“貼在”“戀人的柔發”等6誦讀體會作者情感。

原以爲本文感情基調明顯,學生們能輕鬆讀出其一暗一明變化。可是學生讀了多遍還是突不出其變化。自己只好來範讀,範讀的效果不錯,獲得了學生們熱烈地掌聲。可再讓他們讀時,效果依舊不好。原因出在哪呢?

靜思片刻後,我終於明白了學生讀不好的根本原因,在於沒有思考文本深處的含義,他們只是課本當作了死的文字,沒有自己感悟。該怎樣把書本的文字轉化爲學生自己的活知識呢?我讓他們靜下心來看思詩歌十分鐘後,一個一個起來談對詩中意象的理解,有多少談多少。之後,再讓他們朗讀課文,效果就大不一樣了。他們讀出了課文前後的不同格調,就能很快讀出結構層次,讀出對比寫法,進而根據“那裏,永恆的中國”讀出文章的情感。

學生們只有通過自己思考感悟,才能把文本中死的文字變爲自己活的語言。這樣學生的朗讀就有了自己的看法感悟體驗。他們就會在讀中自己品味出寫法,學會賞析甚至寫出自己的東西。讀思悟讀有機結合,讓學生在自我朗讀中,讀出自我體驗,提升自我語文素養,這也許會是很好課堂朗讀方法。

《我用殘損的手掌》教學反思6

【教學目標】

1、通過反覆誦讀感悟詩歌的感情線索。

2、引導學生理解詩中藝術形象蘊含的情感。

3、通過對詩歌對比手法的運用及表達效果的分析,深層把握詩歌的主題。

4、體會詩人對苦難祖國的深切關注和真摯愛戀,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

【教學重點】

通過誦讀感受作者的情感。

【教學難點】

理解在藝術形象中蘊含情感的手法。

【教法】

誦讀法、欣賞法、研討點撥法。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導語設計

抗日戰爭的炮火曾震動過許多中國人的心靈,在民族危亡的關頭,詩人戴望舒也走出了惆悵的叢林和寂寥的雨巷,把個人的不幸同國家命運融爲一體,以深沉的思想,熾熱的感情,抒發了對災難深重的祖國的由衷關注和真誠的愛。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詩人在侵略者的鐵窗下獻給祖國的戀歌──《我用殘損的手掌》。

創設情景,培養學生的愛國之心,爲下文的學習奠定基礎。並藉此瞭解作者寫此文的時代背景。

二、朗讀

1、聽配樂錄音(或者教師範讀),要求學生注意朗讀的語調、節奏及情感。

2、朗讀指導。

語調:前半部分深沉,後半部分激昂。

感情:前半部分消極,冷色調;後半部分積極,暖色調。

3、分四組朗讀。讓學生點評。

4、指名讀詩。師生共同點評。

5、學生自由朗讀,體會感情。

學生聽讀,並注意朗讀的語調、節奏及情感。

在教師的指導下了解怎樣去朗讀。

每排學生爲一組分別讀詩,餘生給予評價。

分別找兩生讀詩,師生共同點評。

生自由朗讀,體會字裏行間所包含的感情。

三、研讀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找一找這首詩描寫了哪些具體形象?作者藉此抒發了怎樣的感情?

歸納點撥:

形象:“殘損的手掌”“廣大的土地”“長白山的雪峯”“黃河的水”“江南的水田”“嶺南的荔枝花”等。

感情:詩人以“殘損的手掌‘撫過祖國大地形象化思緒,在想象中再現了他的家鄉、長白山、黃河、江南、嶺南以及未曾親身體驗過的解放區的景象,以手掌的感覺展示了他內心情感的變化。詩人先是悽楚憂憤,轉而熱切期盼,對解放區寄予了民族復興的希望。

2、作者感情的變化,具體體現在詩中一些起修飾作用的詞語上,這些詞語有些是消極、冷色調的,有些是積極、暖色調的,請同學們找出這些詞語,並說說詩人這樣寫有什麼表達效果。

點撥歸納:

積極暖色調詞;新生、遼遠、溫暖、明亮、堅固、蓬勃、永恆……

消極冷色調詞:殘損、冷、徹骨、寂寞、憔悴、陰暗……

表達效果:通過對比更好地表達詩人內心深處的愛與憎。

生有感情地朗讀全詩,四人一組合作,找到詩中有哪些具體形象,作者藉此抒發了怎樣的感情?

在師的點撥下,理解詩中具體形象中蘊含的感情。

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

學生仔細讀詩,邊讀邊畫出起修飾作用的詞語,並區別哪些是冷色調,哪些是暖色調,進而分析這樣寫的表達效果。

在師的點撥下,生從語言運用的角度理解、欣賞這首詩。

四、品讀

這首詩中,很多句子寫得非常生動形象,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詩,從中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句談談你的理解。

例:

1、“像戀人的柔發,嬰孩手中乳”。

這句是以情侶關係和母子關係比喻,把詩人對解放區的溫柔感情抒發的細緻動人。

2、“不像牲口一樣活,螻蟻一樣死”。

這句詩很形象地描繪出能夠把握自己命運的人民的新生活。

3、“那裏是太陽,是春”。

這句詩用“太陽”和“春天”來比喻解放區的欣欣向榮與勃勃生機。

4、“摸索這廣大的土地”

這句詩用“廣大的土地”借指整個中國,用摸索中的想像把對敵人的恨和對中國人民的愛細膩地表現出來。

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詩,找一句你認爲最生動形象的詩句,並作簡要分析。

在師的指導下,生理解運用恰當的修辭手法,可以使文章更生動、形象。

五、遷移

詩人往往把情感寄寓在具體的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緒具有可感性。借鑑這種寫法,聯繫你的生活體驗,寫幾句富有詩意的話,抒寫自己的一種感情。(如“思念”“悲傷”“歡欣”等。)

學生借鑑這首詩通過描寫具體事物來抒寫思想感情的寫法,寫片段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