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加幾》數學教學反思

作爲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9加幾》數學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9加幾》數學教學反思

《9加幾》數學教學反思1

《9加幾》是小學一年級數學第9單元《20以內的進位加法》的第一課時,我設計了“9加幾”這節課,目的在於通過對問題情境的探索,使學生在已有經驗和知識的基礎上自己得出計算“9加幾”的方法,並初步理解“湊十法”的思維過程;讓學生經歷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決問題這一過程,初步感受到數學源於生活,獲得成功解決數學問題的喜悅,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用數學的意識。上完課後,我對教學環節進行了深刻的反思: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根據小學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徵,上課伊始,我從學生熟悉運動員進行曲導入主題圖,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認識到生活中蘊含着大量的數學信息,存在着許多需要解決的數學問題,從而誘發孩子們主動地發現並提出問題,積極地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讓他們在具體的情境中始終精神飽滿地參與教學活動

二、讓學生經歷自主探索的過程

《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建構主義學說也認爲,數學學習的過程是一個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數學知識、方法、思想等必須由學生在完成活動中自己去理解、感悟、發展,而不能單純依*教師的講解去獲得。根據上述理念,我在教學中緊緊圍繞學生的心理,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知識結構的實際出發,讓他們通過開運動會的主題圖,通過觀察、交流、討論,主動建構自己的認知結構。在講“湊十法”這個環節,我設計了先讓同學們動手擺小棒,來算9+4等於多少?讓學生上黑板來擺一擺,說一說。在說的過程中,有的說“一根一根數的方法,知道9+4=13”。有的說:“從9往後接着數”,不管哪一種方法我們都不要反對。教師應開放自己的思想,開放學生的思維,提倡算法多樣化,只要是學生自己動腦想出來的方法,就是好方法。引導孩子再動動腦筋,能不能想出更好的方法,讓老師和同學一眼就能看出有多少根小棒呢?逐步引導孩子說出“湊十法”,因此,凡是孩子們能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我決不包辦代替,做到讓孩子們多思考、多動手、多實踐,提高他們的參與程度,最大限度地拓寬他們的思維,使課堂教學充滿生機與活力。

在這節課中,我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讓學生說的環節過少,沒有做一定量的練習題。但我堅信,通過不懈的努力,在同伴的幫助下,我一定會盡快的成長,成爲一名優秀的教師。

《9加幾》數學教學反思2

20以內進位加法是一年級計算教學的重、難點內容,而“湊十法”的建立對於今後的學習都將起着很重要的遷移作用,怎樣才能“觀念新,思維活,基礎實”,將設計思路轉換成課堂實踐後,我的感悟是:

1、圍繞“湊十法”精心組織材料。從創設情境小猴子送信,讓學生初步感知“湊十法”的簡便快捷爲後面發現“湊十法”作了很好的鋪墊,再通過學生自由擺小棒,理解“湊十法”的基本方法,掌握其主要特徵。最後通過對9加幾的整理比較,進一步對“湊十法”的理解掌握,並能靈活運用。結尾“質疑”爲後續教學埋下了伏筆。

2、在課堂上營造一種研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氛圍,學生的主體意識充分體現出來。本課中“湊十法”探索,不僅使學生的思維經歷了“感知發現——理解掌握——鞏固運用”,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初步學會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這正是課改所倡導的“給孩子獵物,不如教給孩子狩獵的方法”。對於剛入學的孩子來說,這就是自主探索的開始。

《9加幾》數學教學反思3

一、教學背景:

許多人都認爲一年級學生剛進入學校,猶如一張白紙,其實不然。一年級學生在進小學前,所掌握知識已深淺不一:有的學生有上幼兒園,但每個幼兒園的教學程度不一樣:有的學生在幼兒園已經學習了二十以內的數及二十以內的加減法,甚至學習了一百以內的加減法;有的只是掌握一點有關數的知識;而部分學生沒有上過幼兒園,家人也沒有給他們特別的輔導,進小學時連數數都不會。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讓學習能力強的優秀學生“吃得好”、學習能力一般的中等學生“吃得飽”、學習能力弱的後進學生“吃得了”,在教學中必須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面對這種現狀,我採取了分層教學方法。以下是我在《9加幾》一課中嘗試教學的設計與過程,與大家一起探討和研究。

二、教學實踐

(一)教學目標的分層處理

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理解、掌握9加幾的計算原理。使A層次的同學能用不同的方法計算,能自主找到最優方法“湊十法”,並理解思維過程;B層次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使用“湊十法”計算9加幾的進位加法;C層次同學能在老師幫助下說出算式的答案。

(二)分層教學的實踐片段

片段一:以生活實例引入

老師出示與學校運動會場面,讓學生自己看圖互相說一說。然後老師指出:運動會上,學校爲了給運動員解渴,準備了飲料,已經喝了一些,比賽快結束時,還有多少盒?

C層次學生會用數數法。(1、2、3、4、….12、13,一共有13盒)

B層次學生會用接數法。(箱子裏有9盒,然後再接着數10、11、12、13、一共有13盒)

A層次學生會用湊十法、(把外面的一盒飲料放在箱子裏湊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

片段二:探究9加幾的計算方法

老師提出問題:9+4該怎麼計算呢?

A、B同學能借助學具,探究不同的方法,並能嘗試着說出“湊十法”的思維過程。

老師結合學生回答板書

方法一:9+4=10+4-1=13

方法二:9+4=6+4+3=13

方法三:9+4=9+1+3=13

最後總結板書:9+ 4 =13

1

3

10

C層次學生能正確讀出9+4=13

片段三:知識遷移,學習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老師出示運動場上其他小朋友的圖片,提問:你能算出跳遠的和跑步的一共有多少人嗎?

A、B層次學生進行小組交流,列式計算;

C層次學生能根據學具演示感知“湊十法”過程。

然後要求學生練習實際,小組討論生活中的關於9加幾的數學問題。

A、B學生能根據算式9+6嘗試口頭編生活數學題;C層次學生感知生活實例與數學緊密聯繫。

三、教學反思

1、有效分層,有的放矢

課堂分層教學是在堅持因材施教原則的基礎上,適應素質教育基本要求的一種組織課堂教學的有效模式。但是分層都是相對的,並非一成不變的。在同一階段,不同的學生所在層次並不相同。同一學生,在不同的學習階段,其表現不同,學習的效率也不同;不同的學習內容,學生的適應能力不同,所在也不一定相同。

爲了能更好的體現因材施教、分層教學。我對學生的作業也進行分層,其中基本要求一致,習題技巧分三個層次,分別與三個層次學生的水平相適應,使每個學生各有所得。A層次學生要求及時完成課堂上所教的內容,最好獨立完成;B層次學生要求能把基礎題型獨立完成,稍微複雜的題目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C層次學生要求在老師的指導下會讀會寫。

這樣通過分層次教學,學生學習積極性更高,學習氛圍更加濃厚。同時也避免了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有利於發揮學生自身的潛力,有利於因材施教,有利於教師分層指導和個別輔導,有利於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有利於提高教師的素質。使學生能從繁重的學習中解脫出來,從而有更多的時間參與到課外活動中去,能更多的體驗數學的無窮魅力。

2、教學困惑

在給學生布置分層作業時,老師要設計和評改不同的作業,就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如果每個課時都這麼設計和批改也難免覺得力不從心。所以怎樣才能更高效一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