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的近似值》教學反思

[片斷一]

《商的近似值》教學反思

師:學校剛剛舉行了運動會,同學們都參加了嗎?

生:都參加了!

師:那肯定有很多同學都獲獎了吧?

生:那當然!

師:都有誰獲獎了?(學生積極舉手發言,課堂氣氛活躍)

師:我們班的同學真不錯。(老師隨即出示小黑板)

壘球比賽

姓名王瀟凱仲添翼姜濤

成績(米)25.75423.12920.955

得數保留一位小數

師:爲了便於統計和比較,統計員要求結果保留一位小數,你會嗎?

(學生獨立練習)

師:誰來彙報一下結果?

生1:結果保留一位小數,分別是:25.8、23.1、21.0。

師:你是怎麼保留一位小數的?

生1:保留一位小數,就看小數的第二位,第二位大於或等於5,就向前進一;小於5就捨去,採用四捨五入法。

師:姜濤的成績是21.0米,這個0可以去掉嗎?

生2:21.0這個0不能去掉,21.0是精確到十分位,21是精確到個位。

[反思]

數學計算教學原本是充滿情趣的,而傳統的計算教學之所以變的乏味,是因爲教師們常常使計算教學脫離了我們的生活,只是純粹地進行機械重複、繁重的訓練。在新課程的理念下,教師要認識到教材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重要的物質載體。但是作爲課程的實施者,在教材處理方面,要以“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新課程理念作爲指導思想,合理處理好教材,做教材的開發者、創造者,讓教師所用的教材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本着這樣的理念,教學時我根據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改編了教材,利用學生參加學校運動會的情況,設計數學問題複習舊知,這樣更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有效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自然地進入學習的情景。

[片斷二]

師:張雙佳同學雖然感冒了,但她仍堅持參加運動會爲班級爭光,她的這種精神真令老師感動。在運動會上,張雙佳同學跑100米用了19秒。那你能算出她每秒跑多少米嗎?

生:能。

師:怎麼列式?

生1:100除以19,即路程除以時間等於速度。

師:對嗎?

生:對。

師:請同學們自己列式計算。(學生興致勃勃地計算起來)

約兩分鐘後,有個別學生微微擡頭看別的同學。又過了一會兒,有學生禁不住發出了細小的聲音。這時有個平時比較敢提問的學生站起來。

生2:老師這道題不好算的`?(其餘學生一片贊同聲)

師:“不好算”是什麼意思?

生2:除不盡。

師:那你們在除的過程中有沒有發現什麼規律?(趁機介紹“循環小數”)

師:商除不盡怎麼辦呢?

師:當被除數不能被除數除盡時,我們就需要求商的近似值。比如說,得數保留一位、兩位或三位小數。在這場比賽中,統計員要求保留一位小數,怎麼保留?有什麼方法和技巧嗎?

……

(教師指導列豎式計算)

師:求商的近似值與以前學的求積的近似值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

[反思]

如何讓學生想到求近似值呢?是按照教材上的安排由教師直接講解呢?還是……最終我還是沒有按照教材上的處理,而是讓學生自己去感悟、去體驗、去經歷,產生求近似值的需要。當學生看到題目後,都是不假思索地就列式計算,可算呀算呀,發現有點不對勁:這得除到何時才結束呀?而且這個結果非常有規律。這時我沒有立刻告知,用一句“怎麼辦呢”把問題又給了學生。讓學生在知與不知之間形成“空白地帶”,從而激起了學生調動一切知識去探究問題的慾望,使他們在反思、調整中不斷建構屬於自己的知識。這一教學環節的安排更好地體現了新課程理念,在師生互動中教師真正成爲教學的引導者,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充分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