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花教學反思

身爲一名人民老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對花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對花教學反思

《對花》這一課是湘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九課的內容,是一首河北民歌。對於現在的孩子們來說,民歌離他們的生活是那麼的遙遠,很多同學都不是很喜歡演唱民歌,而《對花》這課的重點是要有感情地唱出歌曲的韻味。怎樣才能讓學生喜歡上這首歌曲,並能唱出歌曲的韻味呢?爲了要達到這個目標,我仔細分析了教材:《對花》是我國北方民間廣泛流傳的一首傳統小調,歌曲中有很多鮮明的特點,如帶有“上滑音”的旋律;加上“襯詞”的歌詞;前兩句一問一答,後面都是大段的襯詞等。我想,既然《對花》這首歌曲中有這麼多獨特的“元素”讓我們去挖掘,爲何不從這些獨特的“元素”去入手呢?讓學生逐步地感受民歌的魅力,產生對民歌的興趣。

一、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對開發學生創造潛能,提高學生審美情趣,發展學生個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

首先在課堂教學的引入部分我以一種特別的方式組織課堂,創設一種“音樂快樂營”的氛圍。全班學生分爲兩個方隊“娃哈哈隊”和“喜羊羊隊”,學生感到十分的新奇、有趣,從而積極主動的投入到課堂中。通過兩個方隊之間的比賽,每次獲勝老師都獎勵方隊一朵花,最後以花多的一組爲優勝方隊。當然這種比賽的性質容易引起爭端,所以課的開始我就提出“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口號。讓學生在文明、積極的氛圍中學習。在接下來的每一環節中,爲了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河北民歌的風格特點,並能唱出歌曲的韻味。我引導學生有針對性地聽賞,並進行比較、分析、引從而發現歌曲中的.獨特風格。

1、欣賞《對花》,瞭解河北民歌的特點。

在這個環節裏讓學生感受和體會河北民歌旋律特點,感受到歌曲情緒是歡快熱鬧的,並讓學生找出歌曲中一問一答的特點。

2、老師範唱《對花》中帶有上滑音的地方,讓學生體會歌曲中“上滑音”的特點。

本課的兩個音樂知識(對唱和表演唱;上滑音)的學習我放在唱歌的教學中,一方面,我要讓學生在學習歌曲的活動中去進行對唱和表演唱,另一方面,兩個知識點與對花調的風格形式緊密相關,如:曲調中的上滑音正是凸現了其他地域色彩的裝飾,演唱是要準確的把握歌曲的地方風格,就必須唱好上滑音。在學生對“對唱”有了初步瞭解的基礎上,老師動情地範唱《對花》,並要求學生仔細聆聽旋律,找出旋律中有特色的音,並進一步設問:“這些聽起來很特別的音爲什麼會出現在《對花》這首歌曲中呢?”這樣質疑,激起了孩子們求知的目光。於是,我唱一句:“春季裏來什麼花兒開?”這時,學生髮現有上滑音的地方與其他地方不同,聲音要向上滑唱。不少學生聽了之後跟着模仿上滑音,我便讓學生也來學着唱一唱、念一念,反覆體會。在後面的練習中,學生演唱的“上滑音”已是韻味十足了,同時也體驗了河北民歌的風韻特點。

二、我比較注重讓學生通過對比、發現的方式進行學習。

在欣賞和學唱歌曲中,我引導學生注意聆聽、思考,探索發現不同地方“對花”的共同特點,通過比較和老師的引導學生很快的瞭解並歸納出“對花”的特點,像教學過程中的對歌環節也是引導學生對生活中事物的觀察才能唱出花的特點,這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途徑同時在小組合作中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

三、在學習音樂的同時,處處滲透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在課的開始我讓學生按節奏回答老師所提的問題,使學生在創作時能按節奏創編新詞,這樣既是對歌曲的鞏固又是對學生的提高培養的創造能力。

四、在本節課中還存在一些地方的不足:

學生在上課時顯得過於拘謹,課堂氣氛還不是很活躍,在講解上滑音時應讓學生自主發現、自由練唱,在學生嘗試過後,教師再作重點指導,從而突出教學重點。結束部分組織學生用不同形式表現歌曲,這個環節設計得很好,但還應讓學生從多個角度去表現,不單單隻侷限於歌曲新詞的創編和簡單的樂器伴奏。

五、改進的措施:

應將比賽的氛圍搞的再熱烈一點,讓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創編的地方讓學生多嘗試不同的方法來表現歌曲,而不是隻侷限於創編新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