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的用處教學反思

學習數學講究的不是有多聰明,而是要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以及有效的學習方法。下面是小編爲你帶來的數字的用處教學反思,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數字的用處教學反思

篇一:數字的用處教學反思

《數字的用處》是北師大版教材六年級上冊的內容。這節課主要是讓學生經歷設計編碼的過程,通過觀察、比較、交流來探究設計編碼的一般規則,並在具體情境中,瞭解一個“編碼”中某些數字所代表的意義,體會編碼的科學、合理,感受數字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1、優化教學素材 開放教學內容

新課程標準說明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本課的新課內容爲編學號、認識郵政編碼、身份證號碼等,郵政編碼內容枯燥乏味,學生生活中幾乎不接觸郵政編碼。針對這種情況,我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把郵政編碼作爲課後瞭解的知識,增加了趣味性強的長途電話區號的知識。

在新知呈現形式上,我沒有按照過去的傳統教法:先讓學生研究郵政編碼和身份證號碼的編碼規則,再嘗試編碼。而是把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探索研究”做爲教學着眼點,創造性地對教材進行了篩選調整,先讓學生自主探索編碼的簡單方法,感受身份證號、電話號碼的編碼規則及其運用價值。我對生活中的編碼進行收集整理引入課堂,如編寫學生證號碼、門牌、車牌、火車票、手機入網許可證號、產品代號等。這一系列內容設計緊緊圍繞教學目標,給學生提供了廣闊的視野,體現了數學與生活的廣泛聯繫。最後讓學生利用編碼知識尋找劉翔的房間號,“拜訪劉翔”這一情景的創設,讓所有學生都在玩中學,做中學,思中學,學得輕鬆,學得開心。整節課上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顯示了學生的創造性。

2、小組合作交流 滲透數學思想

本課在揭示課題後,我讓學生嘗試編碼。學生先思考,爲全校每位同學都編一個號碼,你覺得需要幾個數字?要表示哪些信息?學生獨立思考後,自主編碼,再在小組內交流。在學生充分地討論交流後全班彙報時,課堂成了“學生研究成果發佈會”,學生充當了小老師、唱主角,走上講臺自主板演、講解、展示。在學生相互評價中思維碰撞、在學生相互辯論中發現、找出了合理、科學的編碼。此時,再讓學生同桌互助學習,觀察思考這個編碼傳遞了哪些信息,這些信息按什麼順序排列,每個信息用幾個數字表示。在合作交流中找出編碼的一般規則。整個環節中,課堂上出現了“自主探究”,“同桌互助學習”,“小組合作學習”,“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生上講臺講解”等學習活動方式。學生有了充分自由活動的時空,有了廣泛交流思想的機會,他們大膽發表個人見解,在爭論中活躍了思維,在碰撞中發出朵朵智慧的火花,提升了學習的品質。

新課程標準指出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應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啓蒙教育,數學思想方法是蘊含在知識的發展、應用過程中生成的。教學中我除了讓學生淺層感受編碼的魅力外,還注重了不同思想方法的滲透,編學號、給房間編碼的過程都體現了符號化的思想。學生在不斷地改進編碼過程中也概括出了編碼的優點和方法。

3、個人猜想驗證 提升自學能力

在解讀身份證號碼的編碼規則時,我先請學生在小組內比較收集到小組成員的身份證號

碼,再大膽猜測每個數字可能會代表什麼樣的信息,再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猜想。彙報交流後,播放了課件2位同學採訪派出所戶籍管理人員的DV,通過觀看課件,驗證了自己剛纔的猜想。就這樣,讓學生在探索中猜想,在猜想中驗證,他們的探索慾望得到了充分地釋放,也提升了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4、開篇獨具一格,結尾創新延伸

別具一格的開頭,能夠激起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興趣,好的結尾,則能夠將孩子的興趣無限延伸!本節課的開頭我先在黑板上板書數字“1”,提問學生:看到了1,你先在腦海中想到了什麼?由學生的回答“一塊橡皮”、“一根手指”等引出數字的第一個功能——數量;再通過提問,誰是第一個發言,第一節課,引出數字的第二種功能——順序,緊接着,我在1的右邊板書0,得到10,學生繼續感知數字的上述兩種功能。緊接着,我在10的左邊板書數字1,得到110,學生的腦海中跳出了一個常用的電話號碼——報警電話。從而引出了數字的第三種功能——編碼。數字通過這樣的三種功能表達信息,於是,很自然地導入“數字按照不同順序排列起來,可以表示數量、可以表示順序,還可以表示編碼。這些都是數字的用處”,通過這樣的教學環節引出本節課課題。

本節課的結尾:數字在我們身邊,隨處可見,奧妙無窮。同學們,我們的未來社會將是一個信息數字化的時代,還有許多數字編碼等你們發現,等你們設計,希望你們能用今天所學習到的知識解決更多的實際問題。黃老師留下我的一個編碼,等大家研究。郵政編碼:277100,你們的研究有什麼收穫或者疑問,可以用適當的方法與我交流討論。這樣的結尾將學習延伸到了課後,學習的效果可見一斑。

這節課也有一些遺憾之處:由於本次借班上課,課前對學生的具體情況瞭解不夠充分。泡小學生一入校就有學號,每個學號都是以畢業年份編寫的。雖然泡小每個年級最多9個班,但是學校規定班級數字都用了2個數字表示。所以教學時,對課堂中出現的各種生成沒有充分的估計。

篇二:數字的用處教學反思

《數字的用處》是北師大版版六年級上冊的內容。這節實踐活動課,在教學中,我學校教研組的幾個老師經過多次探討、磨課,共同制定出以下活動方案:

1、創造性地使用電影《88995》引入《數字的用處》,學生的興趣驟然被提起。

2、本課的教學設計創造性、開放性地使用教材,充分發揮了信息技術不可替代的優勢,有效運用了課前收集資料、課中交流彙報和課後運用知識的多種學習方式,爲學生營造了一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廣闊空間。課前我分小組給學生分配任務。學生分別從學號、郵政編碼、身份證號碼和其他編碼四個方面收集整理相關的資料。課堂彙報氣氛活躍,學生學到了許多與編碼有關的知識,感受到知識的趣味性和無限性。

3、教學體現了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學生通過上網、走訪、諮詢、調查等方式收集到了許多編碼的知識。知道了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了編碼,例如:圖書編碼、商品編碼、運動員號碼牌、門牌號碼、銀聯卡、積分卡等等。學生通過進一步的調查學習,還了解到不同的編碼表示的含義。例如,郵政編碼的六位數就代表着四級含義:前兩位表示省、自治區、直轄市;第三位表示郵區代號;第四位數表示市(縣)的編碼;最後兩位代表郵件投遞局所。電話號碼由區號和號碼組成,例如,政和的區號是0599。這些編碼都是廣泛存在於生活、爲學生所熟悉而常被忽略的“數學”一下子展現在學生的眼前,使“數字與編碼”這一看似很抽象的問題變得直觀、有趣。

4、合作學習在課堂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課前,小組長帶領幾個同學收集整理的料。課中,小組代表彙報完後,馬上就有同學站起來補充彙報。零零散散的知識在同學們的合作努力下變得條理清楚、概括完整。由於時間有限,同學們收集的資料都沒有全部彙報完畢。

通過相互補充、相互學習,他們也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還要更努力的學習。

5、本節課注重理解與運用。在學生了解、掌握了生活中一些編碼的知識之後,我進一步引導他們歸納編碼的好處以及編碼時要注意的問題,讓學生理解本課的重點和難點。爲自己編個畢業證號碼這一教學環節的設計是本課的一大特色,它讓學生運用所學的數字編碼知識給自己編號,學生得出了形式多樣的畢業證號碼。讓學生親身感受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培養了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造能力,也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協作中互補,感受到合作交流學習的重要,使學生用積極的情感來學習數學。

上完這節課,我感覺自己的進步很大,通過對新課標的學習,我的教學理念在逐漸更新,重新認識了“教”與“學”的'關係。我決定不再簡單地充當知識的傳話筒,也不再把學生當作知識的接收器。而是把自己放在組織者、引導者的位置上,充分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探索問題的精神。他們課前通過做社會調查,上網蒐集資料,向家長諮詢等活動,逐漸走“近”數學——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通過課堂上的生生互動,使師生共同獲益,感受超強的信息量,探索到數字與編碼的簡單方法。

當然,這節課也有一些讓我感到遺憾的地方,還需要學習。人文科學啓迪智慧,自然科學揭示真理。我們已經進入了信息時代,現代信息時代也就是數字時代,用數字編碼是起點,要能適應日新月異的數字化時代,還需要引導學生進一步的探索與創新。

篇三:《數字的用處》教學反思

《數字的用處》是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生活中的數”中的一個內容,本節課主要是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學生初步體會數字編碼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應用,並通過觀察、比較、猜測來探索數字編碼的簡單方法,讓學生學會運用數進行編碼,初步培養抽象能力和概括能力。

設計本節課時,我十分注重廣泛地收集生活中的編碼,教學中我把教材作了一些調整,選擇以身份編碼這一內容爲載體來學生認識數字編碼,理由有2點:①是從學生認知的角度看,身份編碼學生更熟悉,更感興趣,應用更廣泛;②是從編碼的內涵上來看,身份編碼所體現的信息量更大,編碼思想的體現更充分,而我們熟悉的郵政編碼也只是一個簡單地地址碼。

最後我設計了一個給全年級學生編學號的環節,進一步體驗編碼在生活中的應用,這個學號不在乎學生編得怎麼樣,重要是學生知道編學號要知道哪些信息,體會編碼的過程。

整個教學中我創設了與生活情境相關的教學環節,努力體現編碼所蘊含的數學思想與方法,從編碼的科學、規範性到編碼的發展與完善,讓學生在辨析中交流、在感悟中體驗,讓學生的視野更寬廣,思路更開闊,逐步體現到數學的一些簡單規律與基本思想。

篇四:數字的用處教學反思

《數字的用處》是北師大版版六年級上冊的內容。這節實踐活動課,我沒有按照過去的傳統教法——課前將相關知識一一查詢蒐集,然後傳授給學生。而是把任務分配給學生後,讓學生自己收集整理資料,然後在課上做彙報交流。同學們通過課前調查,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相互交流這一環節,顯示了超強的信息量和驚人的創造性。課堂教學達到了較好的效果。具體敘述如下:

1、本課的教學設計創造性、開放性地使用教材,充分發揮了信息技術不可替代的優勢,有效運用了課前收集資料、課中交流彙報和課後運用知識的多種學習方式,爲學生營造了一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廣闊空間。課前我分小組給學生分配任務。學生分別從學號、郵政編碼、身份證號碼和其他編碼四個方面收集整理相關的資料。課堂彙報氣氛活躍,學生學到了許多與編碼有關的知識,感受到知識的趣味性和無限性。

2、教學體現了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學生通過上網、走訪、諮詢、調查等方式收集到了許多編碼的知識。知道了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了編碼,例如:圖書編碼、商品編碼、運動員號碼牌、門牌號碼、銀聯卡、積分卡等等。學生通過進一步的調查學習,還了解到不同的編碼表示的含義。例如,郵政編碼的六位數就代表着四級含義:前兩位表示省、自治區、直轄市;第三位表示郵區代號;第四位數表示市(縣)的編碼;最後兩位代表郵件投遞局所。電話號碼由區號和號碼組成。

這些編碼都是廣泛存在於生活、爲學生所熟悉而常被忽略的“數學”一下子展現在學生的眼前,使“數字與編碼”這一看似很抽象的問題變得直觀、有趣。

3、本節課注重理解與運用。在學生了解、掌握了生活中一些編碼的知識之後,我進一步引導他們歸納編碼的好處以及編碼時要注意的問題,讓學生理解本課的重點和難點。爲自己編個號碼這一教學環節的設計是本課的一大特色,它讓學生運用所學的數字編碼知識給自己編號,學生得出了形式多樣的身份號碼。讓學生親身感受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培養了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造能力,也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協作中互補,感受到合作交流學習的重要,使學生用積極的情感來學習數學。

上完這節課,我感覺自己的進步很大,通過對新課標的學習,我的教學理念在逐漸更新,重新認識了“教”與“學”的關係。當然,這節課也有一些讓我感到遺憾的地方,還需要學習。人文科學啓迪智慧,自然科學揭示真理。我們已經進入了信息時代,現代信息時代也就是數字時代,用數字編碼是起點,要能適應日新月異的數字化時代,還需要引導學生進一步的探索與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