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手》教學反思

《炮手》這篇課文記敘的是一百多年前法國軍隊的一名普通的炮手,爲祖國的利益親手炸掉被侵略者佔據的家園的故事。全文以對話的形式,以人物神態描寫形象突出了主人公“炮手”的複雜內心世界,讚頌了他令人欽佩的奉獻精神。本課一方面情節曲折生動,體現了炮手爲了國家,爲了人民的利益,默默奉獻自我、犧牲自我的精神,作爲一篇充溢着人文氣息的文章,留給讀者印象最深地就莫過於炮手那句普通中滿帶着人性精彩的話語:“那是我的房子,在這個世界上,它是我家僅有的一點財產。”這是一個愛國者對於祖國真摯的愛,這份愛既深沉而又凝重。另一方面文章講究語言的藝術美。將人的情感的細微變化準確的呈現在讀者的眼前,炮手的臉色由“蒼白”到“煞白”再到“慘白”,又用對比的方法寫出當時“裹着大衣的副官們在凜冽的寒風中打顫”時,“炮手的前額卻滾下了大粒的汗珠”。這些細膩的刻畫使一個普通愛國者的形象躍然紙上,立體化、人性化地呈現在讀者的眼前。

《炮手》教學反思

因此教學時要圍繞“在感情朗讀中,體會炮手在神態、言語變化中流露出的愛國之情;結合課外輔助材料,深入體悟神態變化對錶現中心的作用。”這兩點來進行。教學重點定位於由炮手神態變化的表層現象深入感受其精神。

1、以“蒼白、煞白、慘白”這三個重點詞語爲切入點,讓學生通過對關鍵詞句的理解、感悟,進行前後對比,進一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逐步走進炮手矛盾、複雜的內心世界。引導學生細細體味炮手的臉色由“蒼白”到“煞白”再到“慘白”,以及當“裹着大衣的副官們在凜冽的寒風中打顫”時,“炮手的前額卻滾下了大粒的汗珠”這些運用對比手法的句子……這些細膩的刻畫使一個普通愛國者的形象躍然紙上,立體化。另外,讓學生對文中另兩處人物神態的對比,側面突出炮手形象,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2、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反覆的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體會炮手的奉獻精神,在讀中昇華思想感情。學生漸進有序地自讀自悟(自由讀、齊讀、男女生讀、師生對讀等),使自身投入到文本當中,充分創造出悲壯、肅穆的.課堂氣氛,讓學生把自己當作炮手,去體驗人物矛盾交織、痛苦絕望的內心。把“蒼白、煞白、慘白”這三個詞的訓練放在學生體會炮兵和將軍不同情感的過程中進行。將軍因爲想到馬上要消滅敵人,心情激動、興奮、舒暢;而炮手想到將要摧毀自己的家園,心情十分痛苦。讓學生將自己當作炮手,並在學生朗讀的過程中不斷地追問,讓學生感受炮手臉色爲什麼由蒼白變爲煞白、慘白,由此去感受炮手情感的變化,體驗這三個詞的深刻內涵。讓學生歷經言語者的思想感情,使“蒼白、煞白、慘白”這三個詞變得不再白,而是靈氣十足、豐富厚重。

3、作爲一篇充溢着人文氣息的文章,留給讀者印象最深的莫過於炮手那句普通中滿帶着人性精彩的話語:“那是我的房子,在這個世界上,它是我家僅有的一點財產。”這是一個愛國者對於祖國真摯的愛,這份愛既深沉而又凝重。教學時嘗試在課文多處“留白”處發揮學生合理想象,真正走進炮手內心。如想象炮手心理活動、想象對子座紅瓦白牆的房子、想象炮手家園的美好,感受一切來之不易,引導學生感受炮手緊張、複雜、痛苦的心理,感受到炮手行爲的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