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體育《立定跳遠》的教學反思範文

作爲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體育《立定跳遠》的教學反思範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體育《立定跳遠》的教學反思範文

小學體育《立定跳遠》的教學反思1

立定跳遠是本學年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項目之一,是發展學生腿部力量和彈跳力的重要手段,它對於發展身體的跳躍能力以及促進下肢肌肉、關節和身體器官系統的發展,體驗學習跳躍動作的樂趣,有着積極的作用。

小學生協調性較差,注意力較分散不易集中,理解記憶力也不夠完全,立定跳遠動作雖然簡單,但對一年級學生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因此,在教學時,要設計新穎、有趣的練習方式和手段,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如通過遊戲或競賽的方式,誘導學生進入角色,激發練習興趣。另外在教學中要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現代教育的目標是培養一個身心健康,能獨立面對社會挑戰,具有主體意識和積極向上的處世態度,具有探索創新精神,能接納他人的身心健康的人。提高教學效率,優化教學過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和愛好,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是小學階段體育課的重要目標之一,爲達到這個目標,將其歸納爲:“樂中練,動中練,玩中練”。這裏的“練”是發展能力的手段,而“樂、動、玩”則是培養學生興趣的關鍵。

1、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

學習環境對發展能力、培養興趣具有重要作用。本課依照課程標準要求,努力改革體育教學方法,嘗試運用自主教學的形式,讓學生有選擇地從事學習活動。比如我在教學中開設了“青蛙找媽媽”,爲學生提供一系列可供選擇的練習條件,學生可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興趣,自由選擇遊戲內容。這樣做改變了以往教學中一切由教師帶着學生活動的做法,使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轉向主動,並且能夠給學生多一點自主的選擇,多一點獨立的思考,以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的發揮。

2、選擇有效的教學方法

本課教學對象是一年級學生,自控能力與認知能力均較差,但是小學生具有好動、好玩、好思考等特點。應抓住這一特點,在立定跳遠教學時,綜合運用練習、思考、探索、討論等教學方法,在教師引導下,逐漸完成探疑過程。這樣不但學會了立定跳遠的動作,而且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要使遊戲活動貫穿教學的全過程,使體育教學的進行與遊戲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始終沉浸在良性的學習氛圍中自覺、自主、能動地學習。

不足的方面

1、我的語言較爲瑣碎,不夠精煉,而且重複的較多,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來講,過多的而且缺乏激情的講解反而會適得其反,降低學生的興趣,分散注意力。

2、課堂實踐中指導不太過硬,面面俱到的去解決重難點,讓學生在思緒上也分不清層次,沒有取得理想中的教學效果。

這節課不但使我在教學理念與技巧上有了更多的收穫,而且也使我對自己的目前的教學水平有了清晰深刻地認識,找到了自己一直止步不前的.原因,同時也使我清醒的認識到自己“鑽”勁不足,急需充電、攝取知識充實自己,取經完善自己,爭取每天進步一點。

小學體育《立定跳遠》的教學反思2

設計意圖

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適應學生在學習中協同、競爭的心理需求,提高學習的自信心C、包袱、剪子、錘——遊戲中有一定的距離,針對基礎比較好的學生,方法:兩人一組,誰贏誰就向前跳,誰先到達目的地,誰就是最後的贏家。

設計意圖

在一定量的基礎上,利用遊戲和比賽的形式練習,關注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位學生受益(說明學生之間的個別差異,在教學中使用不同的內容就會使每一位學生都有學會的機會)

反思

教師爲了激發學生們興趣,調動積極性,總是把遊戲貫穿於教學中,讓所有的學生完一個遊戲,對這個遊戲感興趣的同學就積極、主動參與,面對這個不感興趣的同學只是勉強參與,使得遊戲的教學效果並不理想。我在進行遊戲教學時大膽採用“遊戲超市”教學方式,就是在遊戲時給同學們提供一個內容:立定跳遠,多種玩法的遊戲:

1、鯉魚跳龍門

2、青蛙跳荷葉

3、包袱、剪子、錘

分別說明遊戲規則等,然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去自主的選擇遊戲,我也積極參與,並在適當的時候給予恰當的指導。在一定的運動負荷內學生既得到了鍛鍊,教學效果也較好。設計目的是強調身、心同步發展。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具有不同的的特徵,即使同一年齡階段的學生,由於其先天的遺傳素質,後天的生活環境和所受的教育以及學生本身實際情況的不同,在身心發展的可能性都存在着差異,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從實際出發,做到區別對待。對在表現有特殊才能的學生,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對於能力表現一般的學生要從他們已有的基礎出發,發掘他們身上的積極因素,充分發揮和挖掘學生的個性潛能,促進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最優的發展(技能上的提高或心理上的發展),達到全面提高學生身心素質,更好的提高教學的效果,有效地達成新課程“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的理念。

小學體育《立定跳遠》的教學反思3

在立定跳遠的教學中,我搜集了了網上的一些資料,在教學實踐中,按照以下四個步驟進行教學,能較快地提高學生立定跳遠成績。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是按這四個步驟進行立定跳遠教學的。

一、反覆練習起跳前的上下肢協調預擺技術,發展上下肢的協調性及下肢的爆發力

要求做到兩臂以肩關節爲軸,前後放鬆擺動,與下肢配合協調;分別介紹四種預擺方法:直腿擺臂;腿屈伸擺臂;屈腿擺臂;前後展屈體擺臂。學生任選一種適合自己的方法進行練習;教法採用多次重複預擺;負重預擺;小幅度立定跳遠;誘導性練習等。

在體育比賽中,身體任何部位的賽前緊張必定會對技術水平的發揮產生不利影響。在這個階段重點對立定跳遠起跳前的預擺進行了教學,強調以放鬆協調爲主,目的就是消除起跳前用力部位的緊張。便於起跳時肌肉的快速發力,以提高運動成績。

二、加強起跳蹬地技術的教學,發展下肢爆發力量

要求做到"兩快,"即手臂前擺快,制動快;蹬地快。"三直"即髖,膝,踝三關節伸直;起跳時,重心前移,放在前腳掌上,上體前傾,兩臂由體後向前上方迅速擺出,迅速蹬地,完成起跳。此時身體已充分伸展開,教法採用向上跳;向前跳;聽信號,肌肉急劇收縮一次再迅速放鬆;抱膝跳;立定跳遠等。

起跳蹬地是整個立定跳遠技術中最關鍵的環節。包括起跳角度,用力方向,擺臂路線,上體動作,它的合理運用直接影響到起跳效果。

三、強化騰空技術的練習,發展腹肌及下肢爆發力素質

要求大腿緊貼身體;起跳後,大腿上擡找身體,兩臂由前向上向後擺,後襬到最大限度,團身緊;教法採用屈腿跳;原地雙腳跳上80—100cm高的跳箱;跳籃架;立定跳遠等。

四、加強落地技術的指導,明確落地技術的重要性,發展下肢爆發力

要求重心低,小腿前伸;落地技術應在落地前就做好準備。此時應爲團身緊,大小腿夾角大於90度,以腳跟先着地之後迅速下蹲緩衝,兩臂前擺;教法採用向上輕跳迅速團身在空中全蹲,靜止落下;全蹲向前伸小腿,再迅速還原成全蹲;立定跳遠踏線。

騰空和落地技術在教學時強調團身緊,重心低,小腿前伸目的就是延長空中身體向前運動的時間,使身體移動距離增大,以提高成績。

在立定跳遠數學過程中,針對初中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採用以技術性爲主的教學方法,着重掌握起跳,落地兩個重要環節,並適當發展下肢的爆發力素質,對提高立定跳遠成績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