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內角和》教學反思(通用6篇)

身爲一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角形的內角和》教學反思(通用6篇),歡迎大家分享。

《三角形的內角和》教學反思(通用6篇)

《三角形的內角和》教學反思1

在教學中我關注到學生的情緒狀態,想法設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維持他們學習的興趣和注意力,環節設計鬆緊有度。看來,要上好一節課,教育心理學方面的知識是不可缺少的。自己在教學理念上的轉變。以前自上課總不放心讓學生自主探索,總希望在有限的時間內多灌輸一點,提高課堂“效率”。課堂中,我成了“職業灌輸器”,學生充當了“專業接收站”,造成了老師累,學生煩的局面。這次我思想開放了,課堂上做到了“三活”——“學生活中的”,“在活動中學”,“靈活地學”,總之“活”貫穿於整個課堂。整節課,學生是在老師的引導下,以小組爲單位自主探索、自主總結歸納。比以前的滿堂灌強多了。所以說,放心讓學生探索,精心引導學生是成功的關鍵。

在練習的時候,由於形式多樣,所以學生的興趣非常高漲,效果很好。總體來說這節課還有不足之處。學生在摺紙驗證三角形的內角和後彙報時,我引導小結不夠。在練習時基本練習題太少。

1、在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老師應該幹什麼?

我們經常會看到,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時,老師會邊走邊不停地提示學生應該幹什麼、怎麼幹。其實,這個時候老師的提示對學生而言往往是沒有任何價值的,不僅影響學生的思路,還會干擾學生的思維。我想,這個時候教師應該做的是快速瀏覽每個小組,看看每個小組的問題所在,幫助每個小組排除學習的障礙。然後找到最需要幫助的小組,介入到這個小組的學習中,瞭解學生的狀態,爲後面的交流做好準備。因爲在幾分鐘的交流時間內,老師不可能每個小組都照顧到,但是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幫助每個小組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

2、當學生的認知和原有的經驗發生衝突時怎麼辦?

在新課程理念下,就是讓學生去研究和探索,然後獲得結論。但是,在實際的課堂情境中往往會有很多情況出現。如果我這樣做了,我的教學任務就完不成了;如果我那樣做了,就可能會偏離我的教學設計,學生的問題可能會讓我不知所措。其實,在課堂中,這是進行探究性教學的最好契機,抓住學生最核心的問題,重組我們的課堂思路,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讓學生去探討問題。我想,課堂教學是爲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服務的,教師要勇於放手,給學生更大的思維空間。

《三角形的內角和》教學反思2

本節課我通過生動活潑的多媒體課件和學生們一起探討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這一規律並運用這一規律解決實際問題。課件中不僅有動畫而且插入音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學生的眼界,調動他們學習的激情。

首先課件演示三種不同的三角形在爭吵,(學生錄音,把每個三角形說的話錄下放入課件中)讓學生判斷他們在爭吵什麼,引入本節課內容。這樣可以使學生的眼睛一亮,耳朵受到刺激,吸引珠學生們的注意力,很巧妙就把學生帶到課堂上,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再次讓學生觀察每把三角尺的內角和內角和,以及用兩個一樣的三角尺拼成一大三角形,它的內角和內角和是多少,利用身邊的學具材料猜想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內角和都是180°呢?提出問題,提出質疑,學生帶着問題和質疑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時同桌兩人一組測量三角形的內角以及計算三角形的內角和,並抽查小組上臺把合作探究結果輸入電腦表格一便統計和觀察。但是由於需要幫助學生輸入電腦,不能對每組學生的測量進行指導及詢問,很多學生是運用180度這個結論來量的,不過還是有一組學生測量後得出結論是189°,有了誤差。下面我就引導學生哪個角是180°,以致學生提出把三角形的三個內角撕下來看看能否拼成一平角,,師生共同撕拼一個任意的三角形,撕拼過程中學生不知如何下手我對學生進行輔導。但是有時間的有限,不能讓所學生都親自感受一下這一撕拼的過程。但是課件上我運用動畫演示,學生可以親眼看到這一過程。

課堂練習我是通過一個遊戲“挑戰不可能”鞏固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這一規律,運用課件展示了練習題的多樣化,層次化,有易到難,並運用一些可愛的圖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會後有主角“三角形”(音頻)出題帶到“榮譽殿堂”。遊戲是孩子都喜歡,在課堂上設計一些遊戲環節可以激起孩子的活力,調動他們高漲的情趣。但是我覺得這節課我設計的這個遊戲只激起部分孩子的興趣,如果把這個遊戲設計成小組比賽或者男女比賽,看誰最終進入“榮譽殿堂”更激發學生的激情。

總之,本節課我和學生完成的教學目標,學生也能感受到課件不僅能播放圖片,而且可以播放音頻、動畫。通過這節課我深刻體會到運用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可以開闊學生眼界,刺激學生的各種感官,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也使教學重點難點可以清晰的展示給學生,可以增大課堂的容量。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是自己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多學習和運用信息技術手段改善自己的教學方式,以致提高學生課堂上的學習效率!

《三角形的內角和》教學反思3

“合作探究,實驗論證”生動地詮釋了新教育的基本理念,本課新知識傳授很好的把握三個環節。

一是學生獨立思考,教師引導學生討論驗證方法,掌握要領。上課開始,我通過提問三角板中每個角的度數以及每塊三角板的內角的和是多少?初步讓學生感知直角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然後質疑:,這僅僅是一副三角板的內角和,而且也是直角三角形,那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中的三個內角的都是180°呢?這個問題一提出去就激發學生的探究學習的熱情。因此接着就讓學生討論:有什麼辦法可以驗證得出這樣的結論。學生提出度量、折一折、拼一拼等方法。

二是動手操作驗證猜想。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的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以小組爲單位有選擇的用度量的方法或者用折一折的方法或者拼一拼的方法等等,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印證猜想,得出任意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的結論。

三是進行總結強化了學生對結論的理解與記憶,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熱情。科學驗證了結果,讓學生用簡潔的語言總結結論: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三角形的內角和》是九年制義務教育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五章《三角形》的第二節內容,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與三角形有關的概念、邊、角之間的關係的基礎上,讓學生動手操作,通過一些活動得出“三角形的內角和等於180°”成立的理由,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引導學生觀察、猜測、實驗,總結。逐步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問題的提出往往比解答問題更重要”,其實三角形內角和是多少?大部分的學生已經知道了這一知識,所以很輕鬆地就可以答出。但是隻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我特別重視問題的提出,再讓學生各抒已見,暢所欲言,鼓勵學生傾聽他人的方法。

本課的重點就是要讓學生知道“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所以在第二環節裏。鼓勵學生親自動手操作驗證猜想。爲此,我設計了大量的操作活動:畫一畫、量一量、剪一剪、折一折、拼一拼、撕一撕等,我沒有限定了具體的操作環節,但爲了節省時間,讓學生分組活動,感覺更利於我的目標落實。但在分組活動中,我更注意解決學生活動中遇到了問題的解決,比如說畫,老師走入學生中指導要領,因此學生交上來畫的作品也非常的漂亮。學生觀察能力得到了培養。再比如說折,有的學生就是折不好,因爲那第一折有一定的難度,它不僅要頂點和邊的重合,其實還要摺痕和邊的平行,這個認識並不是每個學生都能達到的。教師也要走上前去點撥一下。再比如撕,如果事先沒有標好具體的角,撕後就找不到要拼的角了……所以在限定的操作活動中,既體現了老師的“扶”又體現了老師的“放”。做到了“扶”而不死,“伴”而有度,“放”而不亂。我還製作了動畫課件,更直觀的展示了活動過程,生動又形象,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感受到每種活動的特點,這對他認識能力的提高是有幫助的。在此環節增加了學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培養。

在歸納總結環節,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說理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增強了語言表達能力。

最後通過習題鞏固三角形內角和知識,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爲了強化學生對這節課的掌握,我除了設計了一些基本的已知三角形二個內角求第三個角的練習題外,還設計了幾道習題,第一道是已知一個三角形有二個銳角,你能判斷出是什麼三角形嗎?通過這一問題的思考,使學生明白,任意三角形都有二個銳角,因此直角三角形的定義是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的定義是有一個鈍角的三角形叫鈍角三角形;而銳角三角形則必須是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纔是銳角三角形的道理。這道題有助於幫助學生解決三角形按角分的定義的理解。第二道題是一個三角形最大角是60°,它是什麼三角形?通過對此題的研究,使學生髮現判斷是什麼三角形主要看最大角的大小,如果最大角是銳角,也可以判斷是銳角三角形。同時加深了學生對等邊三角形的特點的認識和理解。第三題我拓展延伸到三角形外角,第四題我設計了多邊形的內角和的探究。

《三角形的內角和》教學反思4

《三角形的內角和》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內容,是學生學習了三角形的特性及分類的基礎上學習的。本節課我主要設計了四個環節,提出問題——合作探究——學以致用——分享收穫。

第一個環節中,我先設計了一個情境,三角形三兄弟(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爭論誰的內角和大,一下子激起了學生的探究興趣,這個時候就有學生說一樣大,此時引出課題,同時學生提出問題:什麼是內角?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度?

第二個環節是合作探究三角形的內角和,這個環節裏學生小組合作,通過量、撕、折等方法,驗證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第三個環節是學以致用,我設計了三個闖關遊戲,第一關是已知兩個角的度數求第三個角的度數,第二關是等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一個角的度數,第三關是兩個相同的三角形組成一個大三角形後,大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度。

反思師生互動的過程,本節課的優點有:

1、本節課中學生探究欲很高,課堂研討氣氛濃厚。

2、小組合作中,學生們發現測量時,三角形的內角和不一定是180,培養了學生事實求是的科學態度,此時學生能運用轉化思想解決問題,從而提升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量、撕、折的動手實踐活動,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而且讓在動手的同時動腦、動口,積極參與知識學習的全過程,鼓勵學生多觀察、動腦想、大膽猜、勤鑽研,增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活動機會和空間,使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得到充足的體驗和發展。

4、課堂練習題的設計層層遞進,以及實踐活動的設計,讓學生體驗了學以致用的快樂,獲得成功的喜悅。

5、學生在分享收穫中,各抒己見,提升了自己的表達能力和歸納能力。

本節課需要改進的地方:

1、在合作探究環節,我提出問題:怎樣來驗證三角形的內角和?此時學生提出了測量的方法之後,我沒有給學生留有足夠的思考空間,而是直接介紹了“撕、折”的方法,讓孩子們進行探究,課堂中缺少了更多的生成。

2、課堂中設計了實踐活動環節,學生們非常感興趣,但是由於時間不充足,有些學生理解的不夠充分,這個環節學生的參與度不夠,考慮可以放到課後思考。

《三角形的內角和》教學反思5

在學校教學示範課上,講了《三角形的內角和》一課。整節課還算比較順利,在課堂是完成了教學目標,並且體現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探究的過程。現在總結一下課堂上的幾點不足:

1、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還有待於進一步培養

在課堂教學的重點過程中,我設計的是小組合作探究,“先討論有幾種驗證方法,再分別選擇不同的方法驗證,驗證後在小組內交流”這樣的目的是爲了在儘量短的時間內使學生通過不同的驗證方法得出共同的的結論,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清晰的觀察到不同的驗證方法,這樣一個人的驗證過程就成了幾個人人學習成果。既節省了時間,又能讓學生接受到儘量多的信息。但是學生們的表現卻不令人滿意,也許是公開課學生放不開的原因,他們只是各自驗證完了和同桌交流一下,完全沒有以往在班級裏那種熱烈討論的氣氛。雖然我在後面的學習彙報過程中使用了投影儀展示,但還是不如學生小組內交流更直接。因此,我這一設計的目的效果不理想。

2、我本身駕馭課堂的能力還有待於提高

由於在試講的過程中我設計的最後一個練習題沒有完成,而這一道題又是這堂課教學內容一個昇華,因此我想盡量完成。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我儘量控制時間,由於過於注意時間,導致了在學生用投影儀演示完後,爲了更清晰的演示折、拼的過程的動畫忘了播放,影響了又一個給學生直觀展示的機會。這一問題的出現我覺得是我自身駕馭課堂的能力還不夠,有待於進一步提高。

《三角形的內角和》教學反思6

今天教學《三角形的內角和》,對於三角板,學生是不陌生的,所以我們從一副三角板入手,讓學生算出一副三角板的內角和是180°,於是拋出問題,在其他三角形中三個內角的和是不是也是180°呢?學生當然會猜是。我覺得今天孩子不僅學到了三角形的內角和,還學到了對待一個猜想就要想辦法來驗證的數學思想。當我要求孩子們來驗證的時候,有的孩子想到了量,有的孩子想到了折,這裏我先讓孩子們都去量,量了以後,因爲有的同學量的不精確,所以我建議更精確的驗證方法,孩子又想到了折,我又讓孩子們去折。事後想想,如果我一開始就讓孩子們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驗證一下,說不定碰撞的火花會跟激烈些。我這樣一步一步來的話,就有些按部就班,沒有那種水到渠成的感覺了。後來,校長提出,一開始有個孩子說到他量到175°,比較接近180°的時候,我只是強調要精確,卻沒有很好的利用這一資源,如果我這時候讓孩子把他畫的這個三角形撕下來,折一折來驗證的話,學生的印象會更加深刻。這點我沒想到,看來我還不夠智慧啊!

楊教導也提出,後面的習題三,正方形內角和是360°,而把它對摺變成三角形,就變成了180°,把三角形對摺還是180°,這道題我沒有深入,這是教材沒把握好啊!

以後要注意,但是這節課上孩子的表現還是比較令我滿意的,比平時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