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含括號的混合運算》教學反思

作爲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麼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不含括號的混合運算》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不含括號的混合運算》教學反思

教材簡析: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第30頁的例題,完成第31頁的“想想做做”。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學習過含有同一級運算(如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的兩步式題,也學過一些含有兩級運算(如乘加、乘減但都是乘在前面的)兩步式題基礎上,教學的重點應是引導學生把已有的知識進行遷移,知道在含有乘法和加、減法的算式裏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減法。

例題呈現的是簡單的購物場景,共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在學生列出分步算式的基礎上,引導把兩個一步計算的算式合成綜合算式,使學生體會綜合算式的含義,並根據數量之間的關係嘗試計算,理解運算的.順序;第二個問題,則引導學生直接列出綜合算式,幫助學生聯繫數量關係理解其運算順序。在此基礎上,總結出含有乘法和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練習先安排一些基本的練習,幫助學生鞏固乘法和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再通過一些有針對性的改錯題和比較題幫助學生整合已學過的混合運算的各種情況,提高運算技能;最後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後反思:

教完這節課後,我覺得學生知識點已掌握,感覺還可以。可是當我改到一位學生的作業時,我發現他出現了這樣的錯誤:

25+18×650—20×3

=43×6=30×3

=258=90

這些錯的地方不就是這節課的教學重點嗎?上課時,不是總結得很清楚了?我努力回憶我的教學過程,我的確在兩方面有了疏忽了。

第一、練習題的單一。比較一下今天學生所接觸的練習題,大部分題都是從左到右的計算方法,如:32÷4×8

18×6+25

20÷4+5等,只有少量的類似38+4×15的題,難怪學生會做錯了。看來雖然我在備課時知道這節課的重點是什麼,但在實際操作時,我沒有把握好重點,類似25+18×6

50—20×3這些題練習太少了,學生在遇到這些題時,還是根據已有的經驗,不能熟練運用今天所學的知識。可是當我回頭又把想想做做中的題看一遍時,在第4題,“比一比,算一算”中,這類題可以鞏固學習的要點,但在實際上課時,我沒有時間讓學生去做這道題,那我的時間又用到什麼地方呢?我想是在這節課的第一個環節,爲了結合書上的情景圖,聯繫生活實際,我把書上的例題,變成了生活情景,說老師去買東西,我的學生也非常可愛,當我說到“我買了4本筆記本,每本5元,”話還沒落,

就聽見“老師你買得太貴了,一本筆記本最多2元…”“不對,最多3元”…學生們就開始爭論起來了,等到這個爭論停止時,我真正提出這節課討論的地方時,又成了他們不太關心的話題了。在這些地方爲了將學生的注意轉移,我耽誤了一些時間,這些可都是我在備課時沒有預料到的。

第二,太高估學生了。在講完例題,練習時我出了“3×5+50

20—3×5”這兩題,大部分學生都會做,並有學生說出了“先乘除,後加減”。我肯定了他的說法,還重複了一遍。在總結算法時,我也說出了先乘除,後加減。於是在作業中就有學生這樣算:

60÷2×3

=60÷6

=10

這真的是先“乘”“除”。看來,我的數學語言真的是值得仔細斟酌推敲了。

針對以上情況,我覺得在下節課首先要明確算法,算式中有乘法和加減法,應先算乘法;第二,針對出現的錯誤情況展示,進行糾錯;第三,算法強化練習。

透過學生作業,仔細分析錯誤的原因,就可以看到自己課堂中的不足之處了,

看來今後再改學生作業時,不要一味的圖批改速度了,還要仔細分析一下,從中找出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失誤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