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木雕》第一課時教學反思

我在學校上了一堂公開課,內容爲《羚羊木雕》第一課時。課後,語文教研組的教師進行了討論,我也多次反思這節課。下面談談我感觸最深的兩點。

《羚羊木雕》第一課時教學反思

 一,朗讀環節的處理

在導入、字詞教學後,進入了整體感知環節,在學生基本弄清了故事內容及記敘順序後,我讓學生找出文中的對話語段,進行揣摩朗讀,步驟爲:

1,四人小組討論:各人物的語言應該用什麼樣的語氣、語調來讀,重音如何處理?

2,全班討論:某個角色應該怎麼讀,以及這樣處理的原因,並試讀。

3,其餘學生評價或再讀。

在第二個步驟,我引導學生從文本中找依據,抓關鍵詞語,如文章第一句“‘那隻羚羊木雕哪兒去啦?’媽媽突然問我”應該怎麼讀?

生1:語速要快一點,讀出驚慌的語氣。因爲文中出現了“驚慌”一詞。(生1試讀,效果較好。)

生2:“哪兒”應該重讀。因爲媽媽很急切地想知道它的下落。(生2試讀,效果較好)生3對前兩位同學的分析及試讀進行評價並再讀……

朗讀壞節,學生討論得熱烈,個別學生分析、試讀得也較精彩,看似學生對人物的思想感情把握得較好,後經有些老師指點才發覺其實不然。課堂上,整體感知後就讓學生揣摩朗讀、分角色朗讀,這樣處理確實稍顯突兀。學生雖然基本能讀出人物的語氣、語調,但那畢竟只是在比較感性地“演”角色。文章是來源於生活的,我沒有讓學生從文中去“讀出自己”、“讀生活”,讓學生讀出與文章的共鳴之處,卻讓學生去“演”,確實脫離了“生活’這個基礎。如果能在學生”讀出自己“,並基本弄清人物性格後,再讓學生聯繫自己的家庭生活和成長經驗,進而揣摩並分角色朗讀,豈不是水到渠成,更能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呢?

 二,讀寫結合環節的處理

在分析人物性格後,我提了一個問題:作者是如何寫出個性鮮明的人物呢?這個問題對於學生來說,不是很難。他們你一言我一語,很快得出答案: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神態描寫……學生也在我的引導下在文中找出了相應的語句。

這一教學環節的處理,我僅用了3分鐘的`時間,便草草收兵進入另一環節。

教學要有實效,一節課下來學生或是在知識與能力上得到提升,或是在方法上得到新的領悟,或是在情感上得到薰陶。、但是,對於剛纔那一環節的處理,我太過蜻蜓點水,對學生幾乎沒什麼益處。平時我們大呼讀寫要結合,在這裏我卻將“讀”、“寫”分離。我們老是埋怨學生平時作文不能將人物寫得生動、鮮明,其實這大都是教師引導不得法。《羚羊木雕》在人物描寫方面堪稱典範之作,如果在品析的基礎上,再用幾分鐘的時間讓學生練一下筆(時間若不允許,可讓學生下課去練),描寫某個特定場景中的人物的神態、動作、心理等,那就更能體現語文的特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