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高矮、比長短》教學反思

身爲一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藉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麼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比高矮、比長短》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比高矮、比長短》教學反思

《比高矮、比長短》是北師大教材一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第二課時,在實際生活中,長短、高矮聯繫較爲緊密,而且學生在生活中已經積累了一些高矮的經驗,一般他們都會進行直接判斷。教學中,我充分利用教學資源,組織了一個個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發現和解決問題,獲得成功的體驗。主要體現在如下兩方面:

一、以遊戲激趣,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

教材所呈現的情境由兩個活動組成,第一幅情境圖安排的內容是通過觀察比較高矮;第二幅情境圖是通過笑笑和淘氣比高矮,引出研究比較的方法。在處理教材的過程中,我把兩幅情境圖交換了順序,以遊戲的形式,請上兩位同學代替笑笑和淘氣比高矮,孩子們的積極性很高。後來,我以公平(兩人在同一高度比)和不公平(一人站在椅子上,一人站在地上比)的遊戲,讓孩子們自己總結出了比較高矮的基本方法(兩個物體比較,需要在同一個起點下進行)。緊接着在教室中組織學生開展比高矮的模擬活動,在比的'過程中,讓學生一邊比一邊說“誰比誰高,或者是誰比誰矮”,讓每個學生更進一步的體會到比較高矮要在同一起點下才能進行。於是,我就趁熱打鐵,出示第一幅情境圖,由於學生已經掌握了比較的方法,再加上生活中積累了一些高矮的經驗,這一環節很順利的解決了。在學生探尋到比的方法之後,結合教材和教室中的情境,安排學生比高矮(長短)的遊戲,讓學生“自由結合,想比什麼就比什麼,願意比什麼就比什麼”,這使學生感到新奇,“老師讓我們自己玩”,學生活動的興趣高,主動積極地選擇各種比的對象,全力投入比一比的活動中,並認真比出高矮(長短),體會嘗試成功的快樂。最後,引導學生用完整的話來敘述兩樣物體進行高矮(或長短)的比較方法。

二、放手探索,體驗學習成功的喜悅。

教學中,我把探索比長短、比高矮方法的“任務”交給各組來完成,充分相信學生,做到完全放手。孩子們積極動手操作、討論。然後,向全班同學介紹,展示本組的研究成果。雖然有的孩子的語言還很稚嫩,還有點結巴,但是每個學生都能通過剛纔直觀的活動,說出比高矮(長短)的方法,小組合作的方式增強了學生之間的交流。在交流各組研究成果之中,學生不斷體驗成功,欣賞自己的發現,感到“我行”,欣賞本組、全班的成果,感到“我們全班同學都很聰明”。這樣,有助於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增強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體驗成功的喜悅,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在教學中還注意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參與意識,有意識培養和激發學生提出問題的意識。同時還給予學生自主探索、獨立思考的空間,爲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提供了方向。

不足:在利用教材和教室的情境做遊戲的時候,完全放手了,沒有給出一定的時間和範圍讓學生操作,爲了肯定每個小組的發現,要耐心、認真的傾聽孩子們的發言,所以在時間安排上不合理,導致了部分練習題沒有當堂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