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源於生活,高於生活》優秀教學反思

這一課的教學內容是緊緊圍繞藝術源於生活,高於生活這一主題來設定的。分析本課課題,實際包括了兩個方面:一是藝術源於生活,二是藝術高於生活,二者共同存在,是缺一不可的。這前一層含義同學們都能夠理解,第二層含義需要將藝術作品和生活的真實對照來研討,這也就成爲本課的重點。課堂教學中,希望通過大量例證來說明這一點。

《藝術源於生活,高於生活》優秀教學反思

爲此,我設計三方面內容:

一、 齊白石及作品。

齊白石是我國現代著名的藝術大師。他的作品多表現生活中的花鳥魚蟲、蔬菜瓜果,活靈活現、興趣盎然,可謂說明藝術源於生活的最好例證。而且齊白石老人對於生活的熱愛、對於藝術的執着、對於惡勢的敢於直言,對於學生的心靈都會有很好的啓迪作用。齊白石晚年對於蝦的畫法的改進,很容易使學生髮現作品中的蝦和真實的蝦的差別,自然而然提出藝術不是生活的照搬照抄,它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

二、董希文的《開國大典》。

要提到再現生活的作品,沒有哪一幅比董希文的《開國大典》能說明問題,那彷彿是歷史的再現。而我設計問題引導學生髮現藝術作品和真實場景又有哪些差別,使得學生對於本課主題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通過他們對問題的思考、歸納、總結、分析、回答,還使他們積極地深入到作品中,開動腦筋,活躍思維,欣賞、語言等能力均有所提高。

三、《開國大典》和《夜咖啡屋》對照。

《開國大典》無疑是真實地再現生活,屬於再現性藝術。那麼我們所熟悉的一些畫家卻喜歡將表現對象進行抽象變形,例如,凡高。欣賞凡高的《夜咖啡屋》,畫家將咖啡屋進行了主觀處理,使之看起來歪歪斜斜。那麼這種表現性藝術是否也是來源於生活呢?通過對這個問題的.探討,進一步說明主題。

我教學的特點是隨機成分大。教學設計是一個大體的環節,通過真實的課堂教學,學生的準備情況和學生的知識水平的差異,直接影響到師生的配合情況,在各班涉及到問題就有可能不同,所以引發的問題也就不同。針對實際情況,老師隨時調節課堂狀態。

本節教學內容,在平時教學中效果還是很好的,同學們積極配合,有什麼提出什麼,課上起來很輕鬆,很愉悅。

沒想到初一的課堂感覺卻不盡如人意,唯一的感覺就是少了平時那種和諧,很多問題沒有引出來,一小部分同學還處於被動狀態沒有積極投入到思考之中。也許是因爲有聽課的老師,同學們有些緊張,想表現得好一引起卻崩緊了神經,沒做到放鬆。這在無形中影響了我的情緒,我需要的是隨意暢然。

除卻這點不如意,我想全體同學應該對本課主題,即藝術源於生活高於生活,都有所知也有所悟了。這也算是達到了本課的既定教學目標,做到了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