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長大了做什麼的教學反思

今天的口語交際課上,我和孩子們聊起了“我長大了做……”的話題。

我長大了做什麼的教學反思

師:小朋友們,你們能說說自己的爸爸媽媽都是做什麼工作的嗎?

(生回答略)

師:老師想知道,你們長大了想做什麼呢?(板書課題)

生:我想當醫生。

生:我想當一位語文老師。

師:夠明確的,連任教什麼學科都定下了。別的小朋友呢?

生:我想當科學家。

生:我也想當科學家。

好幾個學生齊:我也是。

當科學家,多麼遠大的理想!曾幾何時,兒時的我們也在老師或長輩們面前信誓旦旦:“我長大了要當科學家。”我不禁感到有些好笑,可看着剛纔幾位小男生激動、當真的模樣,實在不忍將他們美好的夢想扼殺在萌芽狀態。於是,我繼續剛纔的話題。

師:這麼多小朋友想當科學家,真了不起!能告訴駱老師,你想從事哪方面的研究呢?是想當達爾文那樣的生物學家?還是想當愛迪生那樣的發明家?或是像古代張衡那樣當個天文學家?

沉默

生:我想當個發明家,發明一些新型的機器幫農民伯伯種田。

生:我想像達爾文一樣,當生物學家。

生:我想當研究火箭發射的科學家。

……

我不斷肯定孩子們都有自己的理想,真好!可我心裏明白,孩子畢竟是孩子,童言無忌。他們現在心比天高,還不知道什麼叫好高騖遠。但是,隨着年齡的增長,他們總得要確立合適的人生目標,併爲之努力奮鬥。我不指望通過一堂口語交際課就能讓孩子們明晰自己的理想,這也不應該是本節課需要達成的目標。可我覺得,作爲孩子人生的啓蒙導師,我有責任也應該向他們滲透這樣的.意識——“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於是,我給孩子們講道:

師:駱老師知道這樣一個人,他的名字叫張秉貴。別人送他兩個外號:“一抓準”“一口清”。怎麼回事呢?(簡要講述張秉貴生前的事蹟)就是這樣一位普普通通的售貨員,因爲一心一意,踏實肯幹,照樣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他曾獲得北京市特級售貨員和全國勞動模範的稱號。(停了停)請小朋友們認真想一想,你長大了想幹什麼呢?

(學生一臉認真,又重新投入了思考。)

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的生活需要各行各業的勞動者。君不見許多大學畢業生因爲骨子裏鄙視普通的勞動崗位,寧願在家“啃老”,也不願“低就”。其實,孩子們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完全是可以引領的。今天的口語交際課我和孩子扯得有點遠了(因爲教案中不是這樣設計的),做了我“一廂情願”的引導,但願我的孩子們能在潛意識中意會到我的良苦用心——壯麗而光輝的星空固然令人神往,然而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仰望星空”還得“腳踏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