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比例的意義》教學反思範文(通用9篇)

身爲一名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那麼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正比例的意義》教學反思範文(通用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正比例的意義》教學反思範文(通用9篇)

《正比例的意義》教學反思1

正比例意義這一內容是在教學完比和比例的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着重使學生理解正比例的意義。從內容上看,“成正比例的量”這一內容,在整個小學階段是一個較抽象的概念,他不僅要讓學生理解其意義,還要學會判斷兩種是否是成正比例的量,同時還要理解用字母公式來表示正比例關係,要滲透給學生一些函數的思想,爲以後初中學習打下基礎。

基於以上分析,我個人認爲正比例意義的教學要抓住以下幾點來進行教學: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着變化——一種量增加、另一種量也隨着增加,一種量減少,另一種量也隨着減少——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相同——這樣的兩個變量成正比例。根據教材和內容的特點,在教學中我是這樣設計的:

先出示了一個時間和路程兩種量的變化情況表格,然後引導學生從表格中去發現時間和路程兩種量的變化情況,在觀察中發現:路程是隨着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同時引導學生初步感知成正比例的兩種量的變化方向性,即時間增加,路程也隨着增加,時間減少,路程也隨着減少,這兩種量的變化方向相同。進而讓學生弄清什麼叫“兩種相關聯”的量。然後我又引導學生髮現路程和時間比的比值是一樣的,都是50千米。讓學生理解相對應的路程和時間的比的比值都是50千米,從而初步突破了正比例關係的第二個難點,即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一定。由於學生還是第一次接觸這一概念,爲了進一步讓學生理解正比例的意義,之後,我又出示了兩個表格,即數量和總價的變化情況表格、高度和體積變化情況表格,用同樣的方法引導學生觀察表格,發現三個表格都有共同的特點,即:每個表格中都有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着變化,並且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一定。最後,在三個例題學習的基礎上總結出成正比例量的意義,把這意義從局部的路程和時間、數量和總價以及高度和體積推廣到其他數量之間的關係,從而讓學生水到渠成地理解了正比例的意義。然後,老師用例子說明,並且請學生互動找例子,最後讓學生學會用字母表示正比例關係式。

這堂課對教材中幾個概念,在理解上仍存在一些問題。比如,什麼樣的兩種量叫做相關量的兩種量,課本上的概念是: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着變化。那麼一個人的身高和體重算不算兩種相關聯的量,可以說從一定程度上或多或少有點相關,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又不相關,比如人到長大以後開始發胖,身高不變,體重變化,這又怎麼說呢?

《正比例的意義》教學反思2

這一教學內容是在教學過比和比例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着重使學生理解正比例的意義。比例是建立在比的關係的基礎上的,所以必須讓學生回顧明確什麼是比和比值。兩個數相除叫做這兩個數的比,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比有兩種寫法,一種是比號寫法,另一種是用分數寫法。只有比值一樣的兩個比才能組成比例。從內容上看,“成正比例的量”這一內容,在整個小學階段是一個較抽象的概念,他不僅要讓學生理解其意義,還要學會判斷兩種是否是成正比例的量,根據教材和內容的特點,我選擇了師生互動,以教師的“引”爲主導,學生爲主體,讓學生在互動交流中去理解成正比例的量這一概念。

首先,讓學生弄清什麼叫“兩種相關聯”的量,我引導學生從表格中去發現時間和路程兩種量的變化情況,在變化中發現:路程隨着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同時引導學生初步感知成正比例的兩種量的變化方向性。

其次,我進一步引導學生考慮:路程隨着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在這一變化過程中,路程和時間的比值是一樣的,都是90米。讓學生理解相對應的路程和時間的比值都是90米,從而突破了正比例關係的第二個難點,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一定。把學生對成正比例的量的意義的理解成一系統。由於學生還是第一次接觸這一概念,之後,例2的學習還是讓學生對比例1來自己理解數量和總價的正比例關係。

最後,在兩個例題學習的基礎上總結出成正比例量的意義,教材中這個概念比較長,所以對於學生來說要真正完整的記憶下來是比較困難的,特別是對一些學習困難的學生。所以我結合每個關係式,讓學生找相關聯的兩個量,它們是怎麼樣變化的,比值有什麼特點,這樣對應去理解每句話,最後達到真正理解正比例的意義。把這個意義從局部的路程和時間、數量和總價推廣到其他數量之間的關係。然後,老師舉例子說明,並且請學生互動找例子。

對於學生來說,數量關係並不陌生,在以前的應用題學習中是反覆強調過的,學生印象比較深刻,但是還是有一部分數量關係學生掌握的不理想,在後面的練習中體現了這一點,因此還應該多練習一些常見的.數量關係,進一步把”正比例”這一知識點掌握紮實。

《正比例的意義》教學反思3

“正比例的意義”教學,是在學生掌握了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着重使學生理解正比例的意義。正、反比例知識,內容抽象,學生難以接受。學好正比例知識是學習反比例知識的基礎。因此,使學生正確的理解正比例的意義是本節課的重點。在實際教學中,我注意了以下幾點:

1、聯繫生活,從生活中引入:

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興趣,通過現實生活中的素材引入新課,使抽象的數學知識具有豐富的現實背景,爲學生的數學學習提供了生動活潑、主動的材料與環境。這樣,將學生帶入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創設了良好的教學情境,學生及時進入狀態,手腦並用,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將枯燥的知識形象,具體,學生易於接受。

2、在觀察中思考

小學生學習數學是一個思考的過程,“思考”是學生學習數學認知過程的本質特點,是數學的本質特徵,可以說,沒有思考就沒有真正的數學學習。本課教學中,我注意把思考貫穿教學的全過程,讓學生自己再設計一種情景,並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從而得出:兩個相關聯的量,初步滲透正比例的概念。這樣的教學,讓全體學生在觀察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獲得新知,大大地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3、在合作中感悟

新的數學課程標準提倡:引導學生以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方式理解數學,解決問題。在本課的設計中,我本着“以學生爲主體”的思想,在引導學生初步認識了兩個相關聯的量後,敢於放手讓學生採取小組合作的方式自學例1,在小組裏進行合作探究,做到:學生自己能學的自己學,自己能做的自己做,培養合作互動的精神,從而歸納出正比例的意義。

4、在練習中鞏固提升

爲了及時鞏固新知識,完成了練一練習題後,又設計了兩道加深題,讓學生鞏固本節課知識。通過練習,要求逐步提高,學生的思維也得到了提高;最後引導學生自己對知識進行梳理,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了正比例的意義。

《正比例的意義》教學反思4

星期五上了一課《正比例的意義》,上完課聽了老師們的點評,感受頗多,受益匪淺,對於備課時遇到的許多矛盾也豁然明朗了。

這是一堂概念課,全新的概念傳授,在這之前學生沒有任何這方面的基礎,得出概念必定要引導學生逐步發現規律。原先的備課就直接出示例題,讓學生通過填表,再通過一個個的小問題的問答逐步發現。如果在一堂公開課上直接就這樣上,是不是不太能充分體現課改理念。於是,就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

師:本週一我校第三屆讀書節拉開了帷幕。“六(4)班有一位李明同學,今年13歲,身高1.5米。上星期天,他專門騎自行車以每小時15千米的速度到市圖書館去購買圖書,行了3小時,買了4本單價爲12元的《青銅葵花》,用掉60元,還剩40元。”

師:同學們,你能從中找出哪些數量? 圍繞這幾組數量關係師出示了四張統計表

表一:李明騎自行車的路程和時間如下表

表二:《青銅葵花》總價和單價統計如下表

表三:李明買書用去的錢數和剩下的錢數統計如下表

表四:李明的身高和年齡情況如下表

(讓生逐一填寫完整。其中表四的空格要求學生通過預測完成)

師問:從這四張表中,你發現了什麼?能不能根據你的發現給這四張表分分類?

設計意圖:將多種數量整體融合在一個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是爲了讓學生進一步感知數學問題來源於現實生活。將表格填寫完整的過程是爲了學生初步意識到每張表格中兩個量之間的關係。給這幾張表格分類是爲了讓學生區別開什麼是“相關聯的量”、什麼是“比值一定”,在比較區別的過程中讓學生逐步掌握判斷兩個量能否成正比例的兩個必備條件。

陳老師點評:老師課前做了精心準備將所有的問題集中在一個生活情境中,這樣的設計是不錯,但有些細節應注意,如作爲15歲的李明騎了3小時去買書,有點不符合實際,如果改成乘車去買書,同樣達到設計意圖,又符合實際;學生在預測李明40、60歲的年齡時不一定就一個答案,在一定的範圍內左右應該也認同,不能全盤否定。

羅主任點評:一開始就拋出這四張表讓學生去比較,這樣的安排順序混亂。學生對於成正比例關係的兩個量是怎樣一種模式、具體概念還沒有形成之前,後面兩張表的出現會影響學生對新知掌握,應讓學生在掌握好概念後,在強化訓練的基礎上再出現後兩張表讓學生去判斷。如果我上的話,就直接出示書中的表格(例1、2),填完整的基礎上比較它們的共同點,引出正比例的概念……

反思:怎樣判斷一堂課成功與否,關鍵看效果。按照我這樣的設計,中上等學生應該是掌握的不錯,那後進生呢?與主任的上課設計兩相比較,可能後者的設計使後進生更容易掌握,掌握的更紮實。不管是平時的隨堂課還是領導來聽的公開課,“真實有效”纔是我們的課堂追求,不能因爲追求某種形式,而忽略學生的掌握過程。

《正比例的意義》教學反思5

這節課,是在學習了比例的意義和性質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反思這節課,着重使學生理解正比例的意義,也爲下一步學習反比例的知識打下基礎,在教學中,我做到了以下幾點:

1、在觀察中思考。

小學生學習數學是一個思考的過程,思考是學生學習數學認知過程的本質特點,是數學的本質特徵。可以說,沒有思考就沒有真正的數學知識的來源。這節課的教學,我把思考貫穿教學的全過程。讓學生自己設計一種情境,並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從而得出,兩種相關聯的量,初步滲透正比例的概念。這樣的教學,讓所有學生在觀察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獲得新知,大大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2、聯繫生活,從生活中引入。

數學來源於生活,有服務於生活。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興趣,通過現實生活中的素材引入新課,使抽象的數學知識具有豐富的現實背景,爲學生的數學學習提供了生動活潑、主動的材料與環境。這樣,將學生帶入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創設了良好的教學情境,學生及時進入狀態,手腦並用,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將枯燥的數學知識形象、具體化,學生易於接受。

3、在合作中感悟,融匯到了生活中的數學。

新課標提倡:引導學生以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方式理解數學,解決問題。在本節課的設計中,我本着“以學生爲主體”的思想,在引導學生初步認識了兩種相關聯的量後,敢於放手讓學生採取小組合作的方式自學,在小組裏進行合作探究,做到:學生自己能學的自己學,自己能做的自己做,培養合作互動的精神,從而歸納出正比例的意義。

4、在練習中鞏固提升。

爲了及時鞏固新知識,完成了試探練習後,又加了一組鞏固練習,這組練習,通過“看一看”、“說一說”、“議一議”3個題,讓全體學生鞏固了新知;接着又通過一個生活趣味題,讓全體學生融匯到了生活中的數學;又設計了一個比較有難度的題,將課堂氣氛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潮,讓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學有所進,整個練習將全班上中下各類學生都調動起了相應的積極性,使學生輕鬆愉快地掌握了正比例的意義,並且會判斷兩種相關聯的量是否成正比例關係。順利完成了本節課的學習任務。

我的這節課彙報完畢。不當之處,歡迎各位領導、老師和同學們批評指正,並提出寶貴意見。非常感謝大家。

《正比例的意義》教學反思6

《正比例的意義》是在學生學習了比和比例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學的重點與難點都是要讓學生理解正比例的意義,並初步學會判斷兩種相關聯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關係,同時向學生滲透初步的函數思想。對於小學生來說,這部分內容還比較抽象,在理解上具有一定難度。因此,我教學本課的主導思想是:讓學生在觀察、比較熟悉的數量關係,體驗數量的變化規律,進而進行歸納概括,經歷由形象到抽象,由具體到一般的抽象思維過程。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學生髮現兩個量之間的變化情況(一個量擴大,另一個量也隨着擴大;一個量縮小,另一個量也隨着縮小,但是比值不變)並不存在多大難度。關鍵是讓學生把這種規律和正比例的意義建立思維聯繫,讓學生深刻理解比值一定的意義。

我主要是通過這幾個問題在學生觀察與思維之間搭建橋樑的:

1、表中的這些數據可以組成比例嗎?請你寫出幾組比例。

2、你是怎樣正比例中的“正”呢?(一個量擴大,另一個量也擴大;一個量縮小另一個量也縮小,變化趨勢是一致的。)

3、體積和高的比值,也就是底面積爲什麼不變呢?你能用學過的知識說明嗎?【根據比的基本性質,比的前項和後項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

4、你是怎樣理解底面積一定呢?(一定就是指底面積不隨着體積和高的變化而變化,也就是說不管體積和高怎樣變化,底面積總是一個固定的數。)

通過對這幾個問題的思考和討論,學生對正比例的意義的理解可能會深刻一些,也就不太容易和後面學習的《反比例的意義》相混淆。

在後面練習拓展的過程中,我發現有部分學生對比值一定這個概念的理解還不是太深刻。

比如判斷:

圓的面積和它的半徑成不成正比例。學生計算出它們的比值是圓周率乘半徑,仍有部分學生認爲一個圓的半徑是固定不變的,所以它們的比值也是不變的,出就是圓的面積和它的半徑正比例。看來學生對比值一定這個概念的理解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正比例的意義》教學反思7

正比例的意義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數學概念性知識。因此,我從學生熟悉的事情入手,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並通過現實生活中的生動素材引入新課,使抽象的數學具有豐富的現實基礎。本節課的教學,主要體現以下幾個特點:

一、把“分層”理念貫穿於整節課堂

學生是一個個鮮活的個體,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各不相同,所以教學中我盡最大努力照顧到所有的學生,使他們每一個人都得到應有的知識和不同程度的提高。新課開始,我設計了生活中的一種情景,利用表一引導學生進行觀察,並出示學習提示,讓學生從不同角度說出自己所觀察到的,初步滲透正比例的意義。在引導學生初步感知了兩種相關聯的量後,放手讓學生採取小組合作的方式自學表二,並讓學生在小組中討論例題的共同點,從而歸納出正比例的意義。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靈活運用《分層測試卡》這一教學資源,把其中的題目按照難易程度和層次的不同選擇性的適時融入教學,爲學生理解正比例的意義而服務。

二、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

數學學習是一個思考的過程,沒有思考就沒有真正的數學學習。新的數學課程標準倡導:引導學生以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方式理解數學,解決問題。所以我在教學中利用表格,創設學生熟悉的系列生活情境,與正比例的意義進行聯繫。讓學生獨立填表,目的是讓學生經歷這樣的一個過程,讓學生在填表的過程當中,強化學生對於概念表象的建立。通過學生獨立填表讓學生幾次感知“變”與“不變”,在感知“變”與“不變”過程中體會“相關聯”,以此來理解正比例的意義。讓學生通過觀察分析、歸納概括、拓展提升等系列的學習活動,這樣安排教學使學生經歷了正比例意義的建構過程,並且採取數形的教學手段把具體的數據用圖像的形式體現出來,使學生真正意義上理解了正比例的意義,經歷用具體數據解釋圖像,用圖像描述具體數據的過程,做到“數”與“形”的有機結合,以幫助學生構建立體的概念模型,併爲今後函數知識的學習奠定了有力的知識基礎。整個教學過程使學生在觀察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交流,在交流中獲得了新知。

《正比例的意義》教學反思8

“正比例的意義”教學,是在孩子們掌握了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着重使孩子們理解正比例的意義。正、反比例知識,內容抽象,孩子們難以接受。學好正比例知識是學習反比例知識的基礎。因此,使孩子們正確的理解正比例的意義是本節課的重點。在實際教學中,我注意了以下幾點:

1、聯繫生活,從生活中引入:

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關注孩子們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興趣,通過現實生活中的素材引入新課,使抽象的數學知識具有豐富的現實背景,爲孩子們的數學學習提供了生動活潑、主動的材料與環境。這樣,將孩子們帶入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創設了良好的教學情境,孩子們及時進入狀態,手腦並用,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將枯燥的知識形象,具體,孩子們易於接受。

2、在觀察中思考

小學生學習數學是一個思考的過程,“思考”是孩子們學習數學認知過程的本質特點,是數學的本質特徵,可以說,沒有思考就沒有真正的數學學習。本課教學中,我注意把思考貫穿教學的全過程,讓孩子們自己再設計一種情景,並引導孩子們進行觀察,從而得出:兩個相關聯的量,初步滲透正比例的概念。這樣的教學,讓所有孩子們在觀察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獲得新知,大大地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3、在合作中感悟

新的數學課程標準提倡:引導孩子們以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方式理解數學,解決問題。在本課的設計中,我本着“以學生爲主體”的思想,在引導孩子們初步認識了兩個相關聯的量後,敢於放手讓孩子們採取小組合作的方式自學例1,在小組裏進行合作探究,做到:孩子們自己能學的自己學,自己能做的自己做,培養合作互動的精神,從而歸納出正比例的意義。

4、在練習中鞏固提升

爲了及時鞏固新知識,完成了練一練習題後,又設計了兩道加深題,讓孩子們鞏固本節課知識。通過練習,要求逐步提高,孩子們的思維也得到了提高;最後引導孩子們自己對知識進行梳理,培養孩子們的歸納能力,使孩子們進一步掌握了正比例的意義。

《正比例的意義》教學反思9

本節課是讓學生感受、體驗概念的“形成過程”,形成概念的教學是整個概念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一步,概念的形成是通過對具體事物的感知、辨別而抽象、概括出概念的過程,因此學生形成概念的關鍵就是發現事物或形的本質屬性或規律。

1、通過初步觀察、計算感知概念。

我將例1調整爲學生較熟悉的單價、數量、總價的例子,再由學生觀察,找出規律,初步感受“一個量增加,另一個量也隨着增加”以及比值不變,爲後面學生髮現變化規律提供了充分的心理準備,課堂學生表現來看,也證明了這一點,學生髮現、歸納規律所有時間短了,語言組織也比較到位。

2、強化認識,正確建模

根據教學需要和學生學習實際,自主開發一些新的教學內容,對學生的課本學習形成補充和拓展。

“成正比例的量”例1教學,我覺得不夠,因爲成正比例的量這個概念本來就很難理解,學生第一次這麼短暫的接觸難以很快正確建模,因此,補充時要有一定變化,所以補充了一個例2。

通過例1和例2這兩張表的共同特點,讓學生小組合作自己觀察並總結正比例的意義。

3、找準把握概念的“關鍵詞”,深化認識

爲使學生能更好地理解、把握、運用概念,概念歸納出來後,引導學生找準把握概念的“關鍵詞”非常必要,而且有效。提出“要判斷兩個量是不是成正比例的量,要具備哪幾個條件”這個問題來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和對後面運用概念作有利指導。

本節課的不足之處:

課堂教學中,我在想:到底怎樣教學兩個量是相關聯的量,如何讓學生理解與發現。我覺得應該從兩個方向面讓學生理解:

1、如果學生從兩個量的數量關係上來看是可以肯定的。

2、一種量變化,另一個量也隨着變化。

但一定要強調“隨着”,是一種量的變化直接影響另一種量的變化,另一種量的變化一定是因爲前一種量的變化而引起的,而不是單純來看兩種量都在變,就說這兩種量是相關聯的量。我覺得在教學中我在第2點上引導不夠,因此造成後面練習中學生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