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改教學反思15篇

身爲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能很快的發現自己的講課缺點,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課改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課改教學反思15篇

課改教學反思1

實行新課改,教材的整體結構編排、欄目設置等均有較大的變化,有利於開展探究性學習方式、給學生更大的主動性,同時也由於教材的“新”,在教學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以下是幾點個人看法,與同仁們探討。

一、 教學中“度”難以把握

新教材爲了更加有利於探究性學習,因而知識結構發生了較大的改變。教材中以實驗爲基礎,通過探究從而得出結論,因而造成理論知識很少,只提供了基本框架,而相應內容必須由教師引導和補充,這就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到底補充多少知識,補充到什麼程度,真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沒有統一的標準,容易造成兩個極端,對於無高三教學經驗的教師那可是“水過地皮溼”,因爲對舊教材沒有先入爲主的原因,使得他們基本上就不補充,也沒什麼可補充的,因而教得輕鬆,進度也快,但會造成容量不夠,無東西可教;而對於有高三教學經驗的教師,因有前面知識的積累,經驗常會憑藉自己的已有的高考複習經驗大量進行補充,這將會成課堂容量大,教學進度慢,課時不夠,不能按時完成教學任務等問題。我個人認爲這兩種處理方式都是不可取的,應折中處理,對於高一年教學大綱要求,學生必須完成必修1、2的學習,修完4學分,能夠順利通過會考,圓滿畢業,而對於知識難度要求,可在文理分科後再根據考綱要求進行拓展、深化。

二、 教學條件難於達到新教材的要求

化學是以實驗爲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在教學中處於重要地位,而新課改推行探究式學習,實驗在整個教學中的地位尤爲突出,在整個教學環節中是基礎,如果實驗條件不具備,那麼探究就成爲無本之木,整個教學就難以順利開展。比如教材中設置了很多探究實驗,而這些大都是分組實驗,對於如此高要求的實驗條件,對於一所重點完中都覺得難以實現,更何況是農村普通完中呢?比如教材中設置了很多探究實驗,而這些大都是分組實驗,根本難以達到此種要求。

三、 知識銜接不好,一些知識點出現比較突兀

在新教材中,經常會出現這種情況,教着教着就會突然冒出新概念或新知識點,而這是學生前面所未曾學過的。因而教師不得不大費周折對此進行解釋說明,比如說物質的分類中出現了電解質和非電解質的判斷,而這兩個概念直到物質的分散系中才會學習。另外,對於一些知識的說明講解經常讓人感覺是欲言又止。

總之,新教材將帶給我們全新的感覺和挑戰,需要老師們共同探討,共同提高。

課改教學反思2

1、反思:

(1)夯實雙基: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是教學的重點,能力的立意要以知識點爲前提。在以後的教學中要進一步落實雙基。

(2)加強訓練:適當的訓練是鞏固和理解知識的準備途徑。學生在主觀題中失分較多。原因就在於平時的訓練不認真,導致審題不清,角度不明,技巧不熟,表達不暢。

(3)轉變觀念:很多同學都認爲政治課只需在考試前臨時抱佛腳,記記背背就行了。這種觀念是不對的,任何學科知識都需要平時的積累,理解和鞏固。要轉變其他任課教師尤其是班主任的觀念,取得他們的主持;轉變學生的觀念,提高學習的主動性。

2、改進措施:

(1)加強與學生溝通,建築師生交流平臺,及時解決學生在學習上的疑難問題。

(2)加強學法指導:①指導筆記。很多學生從初中上來,還不習慣高中的教學方式,不懂得如何記課堂筆記。要讓他們轉變教師講、學生創的方法。主動提取教師上課的有關信息,重點記錄,得到整理。②指導記憶。政治課需要一定的知識點記憶爲基礎,必須讓學生適當背誦,注重理解性的記憶,一般知識點與重難點分開記憶。③指導答題:選擇題就是教學生如何理解題形,抓住中心,找準關鍵詞,學會靈活運用排除法,遞向法,因果法等解題方法。

主觀題就教學生:1、審材料,抓中心;2、審題題,抓關鍵;3、牢設問,抓角度;4、找課本,採點子;5、找背景、尋主語;6、找聯繫,列題綱。最後組織語言,準確答題。

課改教學反思3

申到人們不畏艱險,勇於與困境搏鬥的內涵。像《糧食》這一畫面,同學們分析畫中人物的描繪,表達了收獲季節人們的愉悅心情。像《倒牛奶的女傭》從人物的表情到內心世界,同學們都能逐一進行分析,雖然有分析欠妥的地方,我也沒有進行評述,而是佈置在課下查閱資料,瞭解畫家的風格、特點、作品所處的背景,或一些有趣的軼事等等,下節課就留給同學們共同來交流。在第二節課,同學們找來了大量的資料,每一小組都紛紛來交流他們查閱的畫家、作品的分析和一些有趣的軼事,一直到下課,同學們也沒有說完,他們熱情很高,氣氛活躍,從作品的分析中感悟勞動的意義,對勞動創造了世界這一認識有了不同層次的提高。整堂課貫穿了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新課程理念,在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以及收集資料的能力等等。這種角色的轉換,學習方法的變化,增強了學生學習興趣,學習效率明顯提高。

(一)設計課的變化

第三單元“設計·應用學習領域”中的“傳遞我們的心聲──壁報設計”一課,是本單元在學習字體設計、版面設計之後,最後要完成一幅完整的壁報設計的學習任務。在教學設計內容上,我沒有僅僅侷限於課本上的內容,而是讓同學們設計自己感興趣的題材,這樣就調動了全班學生的積極性。他們課下收集大量資料,在裝飾畫面的材料上也下了一番功夫。在課堂上,學生忙得不亦樂乎,有專管設計的,有專管繪畫的,有動手製作小裝飾的,有寫美術字的。最後經過同學們的通力合作,製作出的壁報豐富多彩,有神奇的海洋,有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有體育方面的,也有軍事方面的,整個設計令人耳目一新。這個過程讓學生從感知美上升到創造美,改變了以往我們只重結果不重過程的教學弊端。

(二)綜合課的變化

第四單元“綜合·探索學習領域”中的“我爲校園添色彩──學生裝設計”一課,在課前預習時,我要求學生們搞一個服裝表演,展示一下中學生的風貌,同時瞭解一些服裝設計的有關知識。我沒想到學生們對服裝表演的興致那麼高,爲了這個表演,他們找到自己認爲最美的衣服,練習模特步的走法。有的學生課下徵詢我對他挑選衣服的意見及表演的知識,還有的去找家長了解輔導,課下查閱資料。他們還利用體育課、活動課或課餘時間在小組長的帶領下練習走模特步,並且是那樣的認真執著。學生們表現出前所未有的高漲熱情。由此可見,在探究性學習中,學生的親身體驗是多麼

課改教學反思4

6月19號,教研室徐主任帶領城關中學、銅井中學、代莊中學三處學校的部分老師,來我們學校進行聽評課交流學習,徐主任做了重要講話,首先肯定了我們學校的變化:

1、教師理念的轉變,課堂教學深入落實126策略,積極套用四段六部教學模式,小組合作學習不流於形式,已見成效。

2、學生的轉變,學生從原來的被動學習轉變爲自主學習,由原來聽老師講轉變爲自主探究、互助、交流、展示。教師退到幕後,真正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3、濃厚的課改氛圍, 在曹校長的帶領下,積極課改的領導和老師們,每天都忙碌着聽課、評課、反思、總結、實踐。所以課改已有了小小的成功。

課改以來短短的四個月,徐主任是第五次來孫祖中學聽評課,作報告,可見,他對我們學校的課改是多麼重視,有了徐主任的引領和大力支持,更加堅定了我們課改的決心。短短的四個月,已有十幾個學校的領導和部分老師,來我們學校進行交流學習。可見,孫祖中學的課改已走在同行的前列, 同時他們的到來也給了我們很大的壓力,也是巨大的動力,更堅定了我們課改的信心,我們繼續努力,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一定會取得課改的成功。

課改教學反思5

本週進行了七年級英語、八年級數學兩節課改教師彙報課活動,有兩位老師做課,教師都能很好地把握教材,採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思考,把更多的時間給學生進行展示,效果很好,但也存在很多問題。通過聽課、評課、與教師個別溝通等活動,拉近了教師與校長、教導處、教科室成員的溝通渠道,有效地促進課改的有效實施。

參與了講課、聽課、評課的我校教師,如果說講課是教師自身現有教學水平的展示,聽課是對別人優點的學習,那麼評課則是老師們對綜合教學的認真思考和總結。

我校都舉行課改教師初期彙報課活動,老師們都與時俱進地突出教研主題。與上學年比起來,這次彙報課的氣氛更濃,因而在評課中引發了更多的討論,在激烈的爭論中大家對這一理念有了更深的認識。

通過學習逐漸接受了《兩多兩少兩自主在課堂教學模式中的研究》課題的研究,努力探索農村學校小班化教育教學的實踐。

爲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技能,促使教師轉變教學觀念,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爲學校全面實施課堂教學改革提供理論依據。這次,老師們將“兩多兩少兩自主”和自己的教學設計有機地結合起來,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效果。孩子在學校能夠得到良好的教育是我們教育的最終目的,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得學習,做學習型、創新型的教師。在這次彙報課中,我不光從其他老師身上學到了優點,更多的是引發了我對“兩多兩少兩自主”在課堂教學模式中更多的思考:今後的課該怎樣上?怎樣使我的學生在我的教育下達到更好學習的目的?如何才能將“兩多兩少兩自主”理論有效運用於實踐?思考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思考是學習的動力,有了動力才能不斷地提高自己,我們知道,這條路還有很長,它充滿挑戰,我們相信,在挑戰中我們會成長起來,越來越成熟。

課改教學反思6

新一輪課程改革以來,積極投身於教學研究與改革中,以高度的創新精神實踐政治課程標準,涌現出一大批新課例和一些好做法,令人欣喜,叫人振奮。但是,在教學中我們的“創新”與政治課程標準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大多形似神異,徒有形式,沒有實效。以下是本人在教學中的幾點反思:

一、表面自主

目前的政治課堂中,有兩種現象比較突出:一是學生整堂課都在教師組織的活動中.“忙碌”,交流、彙報、,很難看到學生靜靜地進行個體思考,“他主”跡象明顯;二是有的課堂教師淡化出場,一切讓學生自己說了算,在沒有充分引導虛設情境的情況下讓學生“想讀哪一部分就讀哪部分”,“想和誰交流就和誰交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交流感受”,而教師又不能及時發揮主導作用,其結果是不少學生無所適從、無從下手,表面上獲得了自由,實際上卻是“放羊式”的任之自流。因此,要使課堂高效,學生的“自主”一定要與教師的“主導”有機結合。

二、無效合作

合作學習作爲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被老師們廣泛採用。那種人人蔘與、組組互動、競爭合作、時有思維碰撞火花閃現的課堂確實能給人以享受與啓迪。在學生沒有充分了解課本內容、進行思考的情況下進行合作學習,小組合作加工整理的結果與所得也是膚淺的、片面的,這樣的合作只是爲個別優生提供展示的機會。合作學習要取得實效必須具備以下4個條件:一是合作學習的目標要明確恰當,是學生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可以解決的,也就是說,目標必須處於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內。二是小組已經形成合作的機制,小組內的學生熟悉合作的規則,明確自己的分工,學習要在民主、有序的狀態下進行。三是提供充足的學習時間,讓孩子有機會充分地討論、交流、整合。四是合作目的是“雙贏”,要讓學生體驗集體智慧的力量,感受合作學習的效益和快樂,凡是個體學習能解決的問題最好不用小組合作的方式來解決。

三、隨意探究

探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主的嘗試、體驗、實踐,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昇華認識,學會學習。教學實踐中,我們還要防止以下幾種傾向:一是惟探究式學習,排斥接受性學習。整堂課事事探究時時探究,既沒有效率,也沒有必要。二是隻重過程,忽視結果。有的.教師讓學生進行探究性閱讀,但腳踩西瓜皮,“探”到哪裏算哪裏,最終不僅問題沒有解決,連方向也模糊了,這樣的探究對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有何益處?三是不重課內重課外。由於探究性學習要花更多的教學時間,爲了趕教學進度,有些教師就將探究活動由“課內爲主”改爲“課外爲主”,進行“雙軌運行”。

課改教學反思7

新的課改實驗教材綜合性增強,實踐、操作性的內容增多,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新的教育理念把教師由過去單一的指導者變成了學習者、參與者、組織者、合作者,不僅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要尊重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能扼殺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打好學習基礎的同時,又培養了自身的能力,發展了自身的特長。

一、賞識學生激發學生的內動力

賞識教育就是一種以尊重學生人格爲前提,通過表揚、肯定學生的某些閃光點,實現對學生有效激勵作用的“正強化”教育,是在承認差異、尊重差異的基礎上看到學生每一點點的進步,用欣賞的眼光發現學生的可貴之處,使學生看到自己人的閃光點,使學生每天都在進步和成長。每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渴望獲得尊重、肯定、信任、和關懷。老師希望學生具有哪些品質,那麼,你就說他已經具備哪些品質,不斷地被賞識和被肯定,學生就會越來越優秀。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老師給以學生什麼樣的期待,很大程度上決定着學生的行進方向。

在我的教學生活中有一次經歷讓我終生難忘:我正在全身心地投入在課堂教學時,猛然發現我的一個學生在桌上趴着睡覺,我腦門一熱當場真想“收拾”他一頓,可是我冷靜地一想,走到他身邊小聲地對他說:“你是那麼聰明,老師一直對你有很高地期望,充滿信心,一定要努力呀!不要令我失望!”然後,不動聲色地回到講臺,那個學生聽了我的話馬上坐好,積極地加入到我們的課堂中。

記得第一次平時章節測試他打了68分,其它好同學有好幾個打滿分120分,他就一直覺得很不好受,根據我平時的觀察該學生確實很聰明,只是基礎差了一點,這一次綜合考試考差一點也是正常的,令我沒有想到的是:他竟然在放學後找到我,哭着要求我批評他,說他辜負老師。我心靈受到大的衝動,我沒有想到他會有這麼強的上進心,我沒有批評他,相反就他的卷子找到不足的地方,鼓勵他以後的學習中要仔細,嚴謹,好鑽研,讓他從中找到信心:尤其是老師沒有放棄他。從此,他的數學成績名列前茅。其實說真的,當時我剛接手這個班級的學生,我連他叫什麼都不知道!可見,賞識學生不僅誘發和鼓舞了學生克服困難、積極向上的激情,並且對學生的智力,品德和個性的發展產生直影響。

 二、多種多樣的興趣激勵學生

在課堂教學改革中,首先教師要改變觀念,研究教材的使用;更重要的是必須改革傳統教學方法,結合學校特點,發揮優勢,數學科課堂教學模式還要更加深入地探索、研究,逐步形成自我教學特色。

興趣是一種巨大的激勵學習的潛在力量。在教學中,當一個學生對他所學的知識發生興趣時,就會調動自己的一切潛能積極、主動、愉快地去學習,而不會感到是一種沉重的負擔。

(1)用生動有趣的圖案和實物來代替抽象的理論知識,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用精彩的問題設置吸引學生。

(3)用數學實驗和遊戲吸引學生。

(4)用生動有趣的語言、事例吸引學生。

隨着課改實驗的不斷深入,我越來越感覺到:評價學生時教師應真心、真誠地賞識學生和理解、鑽研教材,去探索採用各種新穎的教學方法。通過評價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珍視學生取得的每一分努力,欣賞學生的每一個創造,肯定學生的每一分努力;通過評價和鼓勵,使學生能夠認識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優勢和不足,促進和指引學生更好地學習和發展;同時還要不斷的改變自己,充實自身的教師素養,才能更好的參與到課改實驗中去,培養新時代的合格人才。

課改教學反思8

隨着課改的不斷深入,課程理念與課堂實踐實現了逐步融合,由此引發了新課改背景下數學課堂教學的嶄新視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課改的全新理念帶來了全新的課堂教學,教師的教育觀念、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都發生了可喜變化。新課改下,我們以“追求智慧的數學課堂”爲辦學理念,堅持以課堂教學研究爲中心,紮紮實實地開展學習新課程、實踐新課程、研究新課程的系列活動,努力構建“智慧的數學課堂”。

一、課改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評價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標準粗線條地確定爲五個方面:學生喜歡不喜歡上數學課;學生投入數學學習的程度;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培養體現的情況;數學交流和解決數學問題能力的發展狀況;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情況。

學生喜歡不喜歡上數學課,主要評價師生關係是否和諧。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自由、心理安全的環境是否形成,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情感是否得到了較好的培養。

學生投入學習的程度,主要評價教學設計是否符合學生實際水平,留有的思維空間是否能引起學生的認知需要。

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培養體現的情況,主要是通過學生獨立思考、相互啓發,敢於發表新想法、新做法的表現情況,評價學生智力潛能是否得到較好的發揮。數學交流和解決數學問題能力的發展狀況,主要評價學生尊重別人、取長補短,合作學習習慣養成的情況和靈活、綜合運用知識的水平,特別是學生獨立構建新知識的能力。

通過對新課改的學習,我逐漸受了新的教學思想,駕馭課堂和管理學生的水平不斷提高,而且對課改很有興趣,因此保證了課改工作的順利進展。

二、探索新的課堂組織形式

大課堂教學有利於教師爲中心的講解,但不利於以學生爲中心的自主學習。要想真正把學生放在學習的中心地位,不改變長期延續的大課堂教學的組織形式是很難辦到的。爲此,我積極探索班級、小組、個人多種學習方式相結合的組織形式,重點加強小組研討的學習方式,相對削弱大課堂講解的學習方式。在這樣的課堂上,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活動的空間和廣泛交流思想的機會,引導學生獨立探索、相互研究,大膽發表創新見解。

三、逐步推行探索式、討論式的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的改革,就是觀念的轉變問題。目前不少教師還把教學過程看成是學生"接受"書本知識的過程。說得具體一點,就是教師把書本內容講清楚,或一問一答問清楚,學生用心記住,能按時完成作業和應付考試,就算圓滿完成了教學任務。這樣做其實把一種“隱形的”、寶貴的東西——好奇心、思想方法、探索精神,特別是創新意識的培養統統丟掉了。我通過探索,認識到教學過程應該是這樣的:教學中應把握合作學習的時機,當真正遇到有挑戰性、有討論價值的問題,而學生個體又無法解決時,可以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在合作學習中教師應當把握住“積極互信、個體責任、有效溝通、反饋及時”這四個要素。學生在教師設計的問題情景中,緊緊被問題吸引,自覺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用心思考,真誠交流,時而困惑,時而高興,在跌宕起伏的情感體驗中,自主地完成對知識的構建。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對知識理解十分深刻,而且“創造”着獲取知識的方法,體驗着獲取知識的愉悅。同時,在和諧誠懇的交流中,充分展示着自己的個性和才能。

總之,面對新課程,教師要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充分理解新課程的要求,要帶着新的理念,要用一顆智慧的心,從數學學習的需要出發。把新課程理念融合在自己的教學工作中,探究出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與新課程同行,才能讓新課程標準下的數學教學過程更加流暢,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學生才能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才能符合社會發展的需求。

課改教學反思9

全區的課堂教學改革正在轟轟烈烈的進行,一年來,我校也在緊緊圍繞“二五五課堂教學模式”積極推進課堂教學改革,這樣做無疑是有利於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和學生的全面發展,也使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充滿了生機和活力。作爲實驗班教師,我在不斷的摸索和實踐中也進行了反思,下面就對小學數學教學中某些環節談談我個人的看法。

一、在平時的教學中往往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設計的導學案內容尤其是練習部分還沒進行完,下課的鈴聲就響了,反思這種情況我覺得有如下幾點原因:1. 雖然教師已經汲取了課改的思想並也按模式備課,但對教材研讀的不夠,對學情備的不充分,在課間也不能根據學生的表現很好的調整教學環節;2.學生認知的差異,導致教師過多地關注後進生,從而影響教學進度;3.農村學生性格內向,信息閉塞,導致學生嚴重動不起來。但我還有一點認爲,特殊情況下預設的教學任務沒有完成,比如學生的思維把課堂延伸了,這種情況是可以接受的,並不需要教師刻意的去抵制。

二、當前新課程倡導的三種學習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深究其含義無非就是以學生爲主體,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主體意識爲主,提倡個性化學習,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但就目前我們農村小學的學生來說,一個班裏能做到“自主、探究”的學生不會超過三分之一,而能合作學習的學生更是少之又少,要與城裏的學生那更沒法比,如果學生動不起來的話那還談何課改?我也一直被這個問題所困擾,我覺得這與我們是農村學校這個大環境有着密切的關係,但這不是說沒有教師的責任,我認爲要想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去學習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努力:1. 教師要從思想上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教育,()使學生認識到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重要性;2.充分發揮這方面做的好的學生的榜樣作用;3.着重從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面制定一定的評比辦法,激發學生潛在的慾望;4.注重班級良好的班風和學風建設。

三、二五五課堂教學改革的一大亮點就是要發揮多元評價的激勵功能,但我覺得評價學生要適當,要綜合好的方面和差的方面,不應該一味的表揚,甚至不論好壞都表揚。我認爲評價的方式要多樣化,有的就該表揚,有的就不該表揚,有的應該在課堂上表揚,有的應該在背後表揚,有的表揚是鼓勵性的表揚,有的是批評性的表揚……而且表揚不一定要用語言,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個欣賞的手勢,足可以起到評價的作用。這裏我就產生一個問題:教師在評價的當時想到是什麼?可能當時的心情是複雜的,但我覺得應該以一種自然的狀態去評價,而不應該爲表揚而評價,這樣反而矯揉造作失去了評價應有的光環。

任何一次課改並不是一件今天說,明天做,後天就能成功的事情,它需要一個過程。只有在不斷實踐中進行反思然後再實踐再反思,才能形成屬於符合自己的符合課程改革思想的教學模式。

五步三查教學反思如何寫好教學反思"周長的認識"教學案例與反思

課改教學反思10

初二物理課程是學生學習物理的入門課,剛開始時,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高,可是一段時間後,就有許多學生開始落後了。究其原因,發現很多學生雖然學習很用功,但其學習方法不對,自然學習效果就不盡如人意,故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大受打擊。在對學生進行交流、訪談時,發現很多學生反映物理好像一學就會,一用就錯,一放就忘。許多物理教師也認爲這種情況是普遍存在的。這說明學生對所學知識瞭解不深刻,掌握不全面,學習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難。經過教學思索,我認爲具體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初二學生學習物理存在的普遍問題是

1、答卷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①審題和分析能力差:審題不細緻,不準確,不全面,不按要求答;不會通過分析題目信息抓出問題的關鍵。

②理解能力差:對概念的理解膚淺,答題時憑着感覺答。

③綜合實驗能力差:尤其是實驗設計能力有待提高。

④數理結合意識差:不會用數學知識處理物理問題;簡單運算失誤太多。

⑤表達能力差:作圖不嚴格,計算題解法不規範,邏輯性差。

2、作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①審題不夠仔細,粗心大意;

②公式不明,亂代數據;

③表達不清,思維邏輯性差,解題無計劃,書寫太混亂;

④運算能力差,數據不準確,單位混亂。

二、存在如此問題的可能因素

1、與學科特點有關: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爲主科學,它緣於生活卻高於生活,學生學習時要有相當豐富的想象力,要能想象到發生的物理過程,相對而言是比較的抽象,並且要真正地弄懂,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感性認識和生活積累。然而,在這一方面相當地欠缺且未把零散的感性認識上升爲理性認識。

2、與平時的知識點的落實上也有關:

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數學符號與物理專用符號的區別;圖象結合物理情境的想象與思考能力的培養;單位、有效數字、方向以及解題格式的規範化始終要引起重視。

3、與學生本身的素質有關:

學生應具有較強的理解能力、思維能力、記憶能力和自學能力,要有良好的學習自覺性、主動性和計劃性,自覺做好預習和複習。

三、採取的措施與策略:

1.紮實嚴謹

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應當紮紮實實抓好物理概念、物理規律等基礎知識的教學,在具體教學中

要搞清物理要領的形成過程,講清物理概念的定義、含義及特性等,有時需要通過舉例、作圖等手段讓學生加深對抽象物理要領的理解。對物理規律的講解中,要注意引導學生通過分析、概括、抽象、推理、歸納等思維活動得出結論,同時要講清物理規律的適用條件和範圍及物理規律中各物理量之間的關係,必要時對其相關的概念規律要加以比較區別,消除學生對物理概念規律的模糊感。

在習題講析中,要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即啓發引導學生認真審題,挖掘隱含條件,抽象物理情境,提出規律列式求解,做出結論並加以討論等,做到解題過程步驟完整,推理嚴密

2.聯繫實際

物理課堂教學應理論聯繫實際,注重應用,這既是物理學科特點的必然體現,也是適應素質教育的迫切需要的表現。

在課堂講授中,教師應儘量列舉大量的生活、生產中的實例,向學生介紹現代科技知識,這樣可拓展學生的視野,提高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在習題的講析中,選例除了要注重習題的典型性外,更要注意習題的實用性,以及滲透相關學科知識的結合性。

加強課堂演示實驗教學,除了課本上必做的演示實驗外,教師應當善於觀察,挖掘生活實例中的物理原則,設計一些實驗裝置在課堂上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方法科學

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分析、體會建立物理概念、物理規律的科學方法。在中學物理課本中,用科學方法建立物理概念、探索物理規律的內容是很多的。

(2).靈活多變

教師在課堂講授中,應根據課程結構設置內容特點、課型特徵以及學生的實際和教學環境,採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知識方法教育要靈活。在課堂上,教師應根據不同的課型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思維方法訓練要靈活。在解決物理問題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從不角度、不同側面去分析問題,做到一題多思,一題多變,一題多解,多題一解,教師應當有目的對學生進行各種思維訓練。

四、重視差生轉化工作:

在我們農村的學校中,差生尤其是雙差生佔很大的比例,因此轉差是我們很重要的教學工作。首先要重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我以爲教師不僅要教好物理,還要關心、熱愛差生,使師生間形成“情感共振”,從而使這部分學生喜愛物理課.教師要充分利用物理學科特點,物理學科與現代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關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和培養,從而使他們形成較強的學習興趣。在初中物理起始教學工作中,加強對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教育尤爲重要,因爲強烈的學習興趣是有效學習的推動力量.所以應結合教學內容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物理教師除利用物理學研究範圍廣吸引學生,激發興趣外,還要設計、準備好高質量的演示實驗,介紹物理學的新進展等方面來提高差生的學習興趣.當然,爲了鞏固差生的學習熱情,還要使不同類型差生獲得程度不同的學習上的成功,以此保證學習上的“良性循環”.增強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方法之一是讓各類差生嘗試到成功學習的喜悅.成功教學可以增強和保持強烈的學習興趣,優生們對學習物理有濃厚興趣,甚至讓入着謎的主要原因大多源於物理學科本身具有的強烈吸引力,而差生對物理是否感興趣的首要因素則取決於物理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方法.所以,轉化差生的工作與教師的教學方法有很大關係.教師本人是否熱愛物理、對物理學教學是否投入、教師對科學的價值體系是否信仰、教師教學觀念、教師是否能從物理知識及教學過程中感受到美等,這些對差生學好物理課程,做好差生的轉化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

課改教學反思11

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電腦、網絡已逐步深入到社會的各個層面,不懂得網絡而想成爲未來人才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因此,爲了政治課教學的最優化,我們必須在新環境下有新內容、新形式。網絡環境自主學習應運而生,這能滿足素質教育和中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目前在internet上按這種方式組織建構的知識庫、信息庫浩如煙海,並已成爲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資源(這不僅有利於學生的主動發現、主動探索,還有利於發展聯想思維和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繫),因而對學生認知結構的形成與發展,即在網絡環境下促進學生所學知識的建構是非常有意義的。

一、問題提出。

首先,福州八中思想政治課網絡環境自主學習是中學政治課堂教學改革的要求。當前,中學政治課堂教學普遍存在不足。表現爲重“灌輸”,輕“啓發、引導”,更輕學法指導;重“記憶”輕“思維”;重“單一口授”輕“多種教學方法並用”;重“研究教材”輕“研究學生”;重“知識傳授”輕“情感教育”;重“校內”輕“校外”,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重理論知識,輕實踐環節;學生負擔越來越重,課堂教學效率不高。這些不足必然要求改變中學政治課教學方式。

其次,福州八中思想政治課網絡環境自主學習是時代的要求。素質教育培養人才的目標發生了根本性改變;受教育者不再是聽話溫順的而是有鮮明個性的個體;中學思想政治新教材的問世等等這一切都要求改變以往的課堂教學方法。

再次,福州八中思想政治課網絡環境自主學習是減輕學生負擔的要求。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是當前教育的大形勢,要在減輕負擔的情況下,提高教學質量,就要求要轉變教學觀念,改革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向課堂要質量。

針對當前中學政治課教學的現狀,遵循教育學心理學的基本理論,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借鑑當前我國實施素質教育的有關成果,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福州八中政治組提出“思想政治課自主絡環境自主學習”的教改課題,從優化課堂教學入手,從改革教法方面突破,從指導學法上下功夫,培養中學生自學能力,充分發揮其課堂主體作用,使課堂教學充滿活力,使學生知識、能力、覺悟同步提高,課堂學習學有所得,學有成效。

二、理論基礎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學習環境強調以學生爲中心,要求學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爲信息加工的主體、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建構主義的教學理論則要求教師要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爲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要求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採用全新的教育思想與教學模式(徹底摒棄以教師爲中心、強調知識傳授、把學生當作知識灌輸對象的傳統教育思想與教學模式)、全新的教學方法和全新的教學設計(以“學”爲中心的網絡環境自主學習教學設計理論正是順應建構主義學習環境的上述要求而提出來的)。以學生爲中心的教學模式注意在學習過程中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相應的教學設計主要圍繞“自主學習策略”和“網絡學習環境”兩個方面進行。前者是整個教學設計的核心——通過各種學習策略激發學生去主動建構知識的意義(誘發學習的內因);後者則是爲學生主動建構創造必要的環境和條件(提供學習的外因)。目前政治課網絡環境常用的自主學習策略有“支架式”、“拋錨式”、“隨機進入式”、“自我反饋式”和“啓發式”等多種。這種教學模式由於強調學生是認知過程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因而其有利於學生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有利於創造型人材的培養。

三、基本模式

思想政治課在網絡環境下的自主學習是在網絡環境中提高學生自學能力,培養創新發散思維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等綜合能力的一種全新教學法。該教學法是以學生的“學”和教師的“導”爲主線貫穿於整個教學的始終,力求達到以教爲重心轉移到以學爲重心,“主導”與“主體”有機結合,變“學會”爲“會學”,由學習知識爲重心轉移到以培養能力爲重心,“基礎知識”與“能力覺悟”有機結合,達到知識、能力、覺悟、行爲的統一。

其主要有四個環節構成。一是創設情境,提出任務,引導自學。再網絡教室裏運用電腦多媒體技術,以其聲像同步,多維動畫的效果,既可以再現學生的生活場景,又可根據需要創設多種有利於教學的和諧寬鬆的學習氛圍,激起情趣,喚起興味的有效情境,促使學生主動發現,大膽提出研究的問題。

二是動手操作,利用資源,探索研究。教學中具體表現爲學生興趣盎然地在計算機網絡上操作演示,尋找問題的答案通過充分地實踐操作形成對知識的感性認識、這種認識從個別的,零星的,逐步達到全面、系統。

三是討論交流,總結操練,精講解惑。在學生的探究之後,讓學生廣泛交流、討論,培養學生協作學習的意識,在學生合作中,形成帶有共性的認識,教師對重難點加以提煉總結,再利用電子教材,全面展示學生思維過程,以此驗證學生思維的結果,並形成課堂教學的重要知識點。四是練習鞏固,發散延伸,反饋提高。電子教材由於其倉儲性,開放性特點所至,在練習設計上,較現行書本教材無論從量上,還是質上都有一定的提高。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由選擇練習的內容,練習的坡度,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因材施教。此外還安排了一類發散性練習,這種練習更貼近學生生活,但沒有唯一的答案,主要是提供一種研究的方向,研究的方法,供學有餘力的學生進一步學習所用。對學生思維創新和拓寬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四、政治課例:

(一)、學習準備

1.教師方面:

教研組、集備組組織教師學習現代教育理論,增強教改意識,明確教改方向,共同探討實施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及針對這些問題制訂儘可能多的解決方案或應急辦法;制定明確的實驗方案、實驗規劃,注意同時利用學校的電腦網絡教室設備,老師儘可能快地認識、熟悉參加實驗的學生,多瞭解學生情況,做好實驗前的組織工作。

2.學生方面:

建立學習小組。利用學習小組共同學習和討論,是網絡環境自主學習的重要環節。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根據男女性別、個性差異、能力強弱等狀況進行合理搭配分組,每組7-8人,運用組內成員的差異性、互補性,有利學生的參與和互助合作,又可利用組間水平的大體平衡開展公平競爭。同時,向學生宣傳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要性和意義,講清整個課堂教學的過程以及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各個環節應當做什麼,怎樣做,爲什麼要這樣做。

(二)、學習過程:

1.自學環節:指導學生在上政治課前自主學習教材:

可讀性是現行政治課教材的一個顯著特徵,加強自學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的基本思想,但是高中生自學能力參差不齊,還存在部分學生不懂怎樣自學教材。自學能力是指運用已有知識去獨立地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它是一種包括閱讀、記憶、歸納總結 LW/">總結、理解應用等能力在內的綜合性能力,其中閱讀能力是自學能力的基礎。中學生自學思想政治課教材,下面三種方法便於操作,效果也較好:

a.粗讀。又稱翻閱法,是指學生弄清全課或全章的大體結構,如本課分幾節,節與節之間的內在聯繫,每節分幾框,框與框的內在聯繫等,從總體上把握教材內容;着重瞭解大意,找到觀點。"書讀百遍,其意自見"的老觀念在今日信息社會已不合適宜,粗讀才適應課堂教學的需要。學會粗讀,提高閱讀效率,學生一生中才能不斷完善知識結構,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識。

b.細讀。即理解性閱讀,學生在教師提出問題的指導下細讀教材重點、難點和關鍵;要求學生看懂教材所列舉的事實、例證、資料、數據;弄清教材是怎樣運用這些材料分析問題,進而歸納、概括出結論的。細讀,絕不是死讀書。要教育學生懂得,書是凝固的文化,是人類精神的載體,不應讓凝固爲文字的書統馭人,要讓具有精神的人去統馭書。鼓勵學生敢於對書質疑提問,善於聯繫社會實際理解書,善於運用書中的基本觀點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引導學生把書讀"活"。

c.精讀。即強化性閱讀,要反覆閱讀重點和概念,反覆推敲,在理解的基礎上運用基本的概念和和原理。這一階段教師要引導學生仔細推敲課本中的重要段落、概念,剖析關鍵字詞的意思,弄清問題的前因後果和來龍去脈,促使學生自學。

2.交流環節:學生進入網絡教室後,課堂要加強對學生討論的組織和引導。首先,要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的和任務,中學生常常不滿足於教師和教材關於事物現象的解釋、基本原理的分析。此時讓學生在網絡上與網下多渠道獲得的信息,使他們對於某些事物發生、發展的原因、規律有自己的見解,而且也敢於發表個人的看法,敢於爭論。如,我們在教高一教材下冊第六課"存款儲蓄、利國利民"一框題時。98年舊版本教材關於“存款儲蓄的政策”方面提出了:鼓勵和保護的政策。這顯然與當前的現實不相符合。學生在頭腦就有這些疑問:我國目前的經濟事態是什麼?城鄉居民的儲蓄存款已超過8萬億元,國內有效需求足嗎?貨幣流通不順暢、流通量不適當的後果是什麼?教材說的存款儲蓄的政策和原則方面是否都符合當前社會實際?這樣,學生就積極尋找問題的答案,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和網絡資源的優勢,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組織小組學生對於某些問題展開討論。其次,要讓小組代表發言,在全班同學引起討論,形成一定的共識。如上例的共識是:要從兩方面看問題公民個人儲蓄存款的作用,公民存款儲蓄過多,說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但存款儲蓄過度說明市場缺乏活力,內需不大。同時存款利息也是國家的一大包袱。因此,存款儲蓄不是越多越好。

討論的形式也應該是多應樣的:一是在學生閱讀教材和網絡資源的基礎上組織討論,一般是針對某些重點問題,或某些易混淆的問題;二是教師精講中穿插討論,這種討論往往是師生集中精力突破難點;三是實踐提高環節的討論,在瞭解基本事實和學習基本理論的基礎上,結合參觀訪問、社會調查,或者結合學生的

思想認識問題,組織學生理論聯繫實際地進行討論。

3、解惑環節:

政治課網絡環境自主學習,“精講”並不僅僅是數量上的少講,而是質量上的“精”, "精"是教學內容的精華,即重點、難點和關鍵;"精"是精確,基礎知識要講得準確;"精"也是精彩,課要講得生動、形象、嚴謹,富有引力。如何做到精講?首先,教師必須知道,課堂上講很多學生不需要講的東西,不但耗費自己的精力,還會使學生感到厭煩,喪失學習的積極性,阻礙學生能力的發展,窒息學生的聰明才智。因此,凡是學生自己能在資源中自學的就不必講;凡是學生已明白的事理,就一定不要反覆羅嗦;凡是學生能想出和能解答的問題,就不必提示。在網絡環境的教學中要集中精力,用較少的時間把教材的重點、難點和關鍵講清講透,針對學生在自學、討論、實踐中產生的問題作有的放矢的講解。這樣,才能給學生留有思維和想象的餘地。其次,要善於化抽象爲形象,要求教師的講授內容精要,分析精闢,語言精練,節奏精美。

4.反饋環節:這個環節以實踐爲主線,使學生靈活運用和掌握知識,深化知識,獲得提高。必須特別關注實踐環節,這是本教學法的昇華:

實踐主要指在網絡環境中圍繞教學內容、目標要求進行網上練習、網上評價,以課堂練習和課後作業爲主,目的是實現課程標準要求的“識記、理解”部分,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實現知識向能力的轉化、提高運用知識的能力。題目分必做題和選做題,必做題是每個學生都要完成的;對基礎好的學生用“選做”來要求,選做題偏重於“運用”性質的題目。設計練習的做法是:

(1)體現"雙基"要求,反映單元或課時內容的最一般、最具有代表性的基礎知識,並提示知識的內在聯繫,形成知識的網絡系統;

(2)多角度多方面反映知識點,使學生更全面、更牢固地掌握知識,提高分析和運用知識的能力;

(3)體現易錯、模糊的知識點。針對學生平時學習中的"常見病",緊扣知識的易混點、易錯點、模糊點,對症下藥,使學生在錯中求正,提高是非辨析能力;

(4)結合時事政治,把時政內容滲透於練習當中,培養學生關心國家大事的良好品質;

(5)體現學生的層次性,針對學生的認識規律和學習差異。練習要有層次性、難易結合、照顧全面。要注重進行巧練,即不能盲目的追求練習的數量和練習的次數,不能搞題海戰術,加重學生負擔。要練得得當,講求效率。

網絡環境自主學習各有要求,環環緊扣,逐層深化。“自學”是認識的起點和基礎,“討論”是思維的擴散和核心,“精講”是問題的突破和關鍵,“實踐”是知識的運用和反饋,是教學的落腳點和目的,也是素質教育的內在要求。它要求學生腦、口、眼、耳、手、身全方位參與,靜態教學與動態教學相結合,逐步實現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的基本觀點、基本原理由知到信,由信到用的統一。

(三)、課後複習:

a、 作業批改:利用校園網或互聯網學生進行互評互判。

b、 單元複習:學生根據本單元要求出一套題目,互考互評。

c、 綜合複習:按照複習框架小組制定複習計劃,實施計劃,再由各小組完成專項任務,成員共同查找學習漏洞編排複習資料,討論尋求正確答案,然後組間進行交流,最後總結評比。

五、初步成效

1.福州八中政治課網絡環境自主學習改革了傳統教學法,改變了過去的“一言堂”的傳統的教學方法,實現了以教學重心到以學爲重心的轉移,樹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有利於學生全面系統掌握知識,課堂煥發出生機和活力,發言人數大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發揮自主精神,激發了學生的表現欲和成功欲。

2.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了學生的品德修養,培養了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學風。爲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我們把平時表現,作爲一項考查目標,使學生能夠主動去思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貫徹知行統一原則,做到言行一致,提高了實踐能力,提高創造思維能力。

3.實現了工作重心的轉移,有利於培養學生多種能力。網絡環境自主學習重視師生之間的交流,改變了傳統法教法中教師向學生直線型的單方面的知識傳遞方式,通過教與學的雙邊活動,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使學生在閱讀理解、觀察比較、判斷分析、綜合歸納等多種能力得到充分訓練和提高,從而達到掌握知識、培養能力的教學目標。

4.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做到了教與學的最佳結合,培養了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減輕了老師的負擔,政治課班級多、人數多、作業多。傳統的方法上課過多,“事倍功半”,現在學生的主動性提高了,辨別是非能力增強,上課聽懂了,理解了,作業中的問題少了,有些學生互改,小組長批改就完成了,無需一人一本一本地翻閱,這樣可以拿出時間,組織學生實踐,鑽研教材,探索新的教學方法。

5.有利於實現以傳統教學手段方式到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方式的轉移,有利於優化教學結構、提高效率。教改中如能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改變了傳統教法中粉筆加黑板的單一形式,通過採用自制教具,增添、創作漫畫、錄音、幻燈投影等多種形式的交替使用,使教學結構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教學效果更優。

6.改革得到學生的認可,學生整體素質有所提高,改變了過去師生間的“敵對”狀態,使老師與學生之間平等和睦、友好、形成了新型的師生關係,促進學生素質的提高,也促進了老師素質提高。

課改教學反思12

課改展示課的目的是爲了發展學生,讓學生表現慾望得到釋放,從而獲得成就感,並在情感能力上得到提升。但每上完一節展示課後,我總覺得缸少一種活躍性。我百思不得其解。後來經過多次聽課以及與老師們的交流,我知道了出現此情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學生底子薄,而且學生們蒐集數學信息黃色短信資料存在着侷限性(學生手中只有課本),數學課堂上的語言又要求嚴密,導致着學生嚴重的動不起來。

第二:課堂中的孩子們缺少質疑。少了質疑,也就少了對抗,少了對抗,也就少了知識的生成,少了生成,也就少了情感的愉悅。

第三:評價的激勵功能運用的不太好。

基於以上幾種原因,我主要採取了以下幾種措施;

第一:課堂上對教材基本要求就是理解和熟悉,更重要的是發掘精髓,才能根據教材的目標去拓展。爲了更好的讓學生挖掘教材,我把自己手中的有關數學的教輔書放在教室裏,讓學生們碰到討論後也無法解決的問題時,能夠及時翻閱教輔書。同時針對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每次預設導學案的時候,把學習任務設置的儘量少些,而且是由易到難,讓每位學生能在課堂中打開思維,這樣不僅能達成目標,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能對目標進行深刻認同和理解。

第二:關於質疑的問題。小組建設在課堂中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爲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在班內設置了質疑小組,讓他們對每節課的學習內容提出質疑,有時孩子們會提出一些有關這節課的很多問題,引起學生們的強烈的探究慾望,孩子們情緒高漲,同時也獲取了更多的有關這節課的知識。

第三:評價學生要適當。特別要對中差生多一些表揚,使他們建立學習的自信心,但也不能爲了表揚而表揚,那樣就會失去評價應有的光環。評價學生要綜合學生的各個方面,評價方式要多樣化,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個欣賞的手勢……。不管用哪種評價方式一定要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

雖然我的課堂在一些細節上還存在問題,有待我去提高。但我相信只要有探索和改變的勇氣,我相信我的課堂會越來越精彩。

課改教學反思13

期中考過後是學生比較輕鬆的時候,應試的功課沒那麼緊,使學生有更大的興趣投入到美術的學習當中去,我充分利用這段時間提高學生在美術方面的學習,使這一階段的學習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首先抓緊學生素描基本功的訓練,因爲我在以前的教學中發現學生對美術作品不懂得鑑賞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不瞭解畫家是如何畫出這樣的作品。特別這本教材中大量的油畫作品需要學生對其繪製過程有一個大概的瞭解,才能談得上鑑賞,或者說才能鑑賞得更深刻。而油畫的基礎在於素描,對學生進行一定時間的素描訓練無疑對他們鑑賞西方的藝術具有極大的幫助,所以在這階段素描知識的介紹和基本功的訓練成爲了重要內容。

通過這段時間的實踐來看,效果越好。學生學到了一些基本的繪畫原理和基本技巧,使他們不再懼怕動手畫畫,由於在課堂上我多采用引導和鼓勵的方法,使同學們在繪畫過程中嚐到了繪製作品的喜悅和感應感,並拉近了和作品的距離,使他們對美術名作不存有陌生感和無從入手的感覺。有部分學生甚至能通過技法來分析名作,這是我感到意外的地方,也使我看到了學生身上所蘊藏的那份潛質。

但在教學中仍然圍繞着我的一道難題就是一些學生由於沒有升學的壓力,不能自覺地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使預期的教學進度無法完成,我深深的感覺到美術教育的重要性要得到老師、學生、社會的重視需要一段可能很長的時間,真可謂是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課改教學反思14

新課程改革面臨着機遇與挑戰。在這將近三個月的教學實踐中,我們感觸頗多。現反思如下:

一、學習探究新課程理念,發揮備課組力量。

新課程理念的八個字“合作、探究、互動、評價”。我們備課組在教研活動時總是深入深討並就如何把她貫徹實施在課堂教學中展開熱烈地討論。發揮整個備課組的力量,進行集體備課,共商教法和學法,在教學活動中,注重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對教材內容進行有機整合,大膽取捨,調整順序。每週由一位教師公開教學,而後進行聽課、評課,再有一位教師的觀摩教學,共同學習探討教法和學法。從發揮備課組的集體力量中我們深感受益匪淺。

二、“任務型”課題研究的延續和深化。

任務型教學強調在“做中學、用中學”。旨在爲學生提供更多的語言實踐機會,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因此,備課組的各位科任教師在教學設計時都合理恰當地使用“任務型”教學。我們採用的形式包括指令型任務、猜測型任務、競賽型任務、調查型任務、展示型和表演型任務等。從課堂效果來看,設計的各項任務層層遞進,注重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同時達到活化教材的效果。所以,我們堅持“任務型”教學,作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三、現代教學手段的合理運用。

我們備課組堅持每位教師每週用一次多媒體教室和用一次語音室設備,使得教學方式更多樣化,呈現的信息更大,更加直觀形象。使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我們的教學效果。所以,備課組的成員都能深刻意識到這一點並堅持使用之。

下面,總結部分教師十一月份的教學反思,以供同行。

楊梅霞師:任務型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實踐與反思。她提到了豐富多彩的教學任務是吸引學生興趣的重要因素,而把任務設計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上則更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們的認知興趣和探究慾望。她用這種理念指導實踐,把傳統的教法和現代的理念進行完美結合,達到了教學目的,教學效果良好。

黃彩虹師:堅持教學藝術爲主,把教學活動作爲一項創造性的,給人帶來知識與美感的藝術活動來實踐。因此,她的每一堂課上,都能讓學生感到在經受一次美的陶冶,令人耳目一新,宛如春風吹拂一片新綠,給學生留下自然、舒展而雋永的無窮回味。

李蓉師:期中考後總結經驗,吸取教訓,調整了教學思路。注重鞏固基礎,以舊帶新。培養正確的學習方法——多重複和多說。有針對性的訓練,重在“精”不在“多”。

林明霞師: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如在教模塊Unit5中讓學生們瞭解到:南非黑人爲爭取自由和平等權利而付出的努力,從而樹立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並舉出周杰倫等人物,分清“偉人”與“偶像”,引導學生們的情感目標,進而引出曼德拉的光榮動人的事蹟,巧妙地引入了這單元的話題。

葉建華師:培養學生背誦的習慣,注重學生在學習方法上的突破,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課改教學反思15

作爲一名課改實驗的數學教師,我切實體會到新課改給我和我的學生帶來的諸多意想不到的收穫。 我對自己過去的教學思想和行爲進行了反思,用新課程的理念,對曾經被視爲經驗的觀點和做法進行了重新審視,現將在反思中得到的體會總結出來,以求與同行共勉。

教學中要轉換角色,改變已有的教學行爲

(1)新課程要求教師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爲學生學習的組織者。

教師作爲學生學習的組織者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就是爲學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間與時間,這種合作交流的空間與時間是最重要的學習資源。在教學中,教師就要組織學習小組成員之間形成相互尊重、互相關心、互相欣賞的和諧氛圍。學生學會互相幫助,共同解決學習上的困難。

(2)教師應成爲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嘗試着將問題變形、引申和推廣,反思解題思路,從而認識到數學問題千變萬化的,但萬變不離其宗,“宗”就是數學思想、方法,這些對於學生形成綜合解題能力是至關重要的;在學生質疑的過程中,教師要善於引導,教給學生質疑的方法。教學中還要重視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引導學生學會如何學習。

(3)教師應從“師道尊嚴”的架子中走出來,成爲學生學習的參與者。

教學中,教師應和學生一起學習探究,傾聽每一位學生的心聲,建立平等、民主、親切、和諧的師生關係。因爲教學的過程,不僅是知識傳授的過程,也是師生人際交往、情感交流的過程。其次,在使用教材的過程中可以融入自己的智慧,根據學生認知程度和自己的教學風格對教材知識進行重組和整合,選取體現自己個性的案例,設計出活生生的、豐富多彩的課來,充分有效地將教材的知識激活,形成有教師教學個性的教材知識。

經過教學具體實施和不斷的反思,我發現也真正體會到:相信學生的能力,學生是自己可以學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