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下冊《古對今》教學反思(通用6篇)

身爲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年級語文下冊《古對今》教學反思(通用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級語文下冊《古對今》教學反思(通用6篇)

一年級語文下冊《古對今》教學反思1

優點:

1、從“識字”到“方法”,形態靈活,妙趣橫生。針對本課生字較多的特點,教學中採用多種識字方法識字,如:看圖識字、猜字謎、加一加、換一換、編故事等豐富多彩的識字方法,引領學生遨遊於漢字的美妙世界裏。這樣既使學生習得了識字方法,又激發了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2、做到充分地讀,通過自己讀、指名讀、師生合作讀、男女合作讀等形式,在讀中整體感知對韻歌的特點,讓學生在整堂課中始終保持那份“讀”的熱情與渴望。使學生在充分地讀的基礎上,理解詞語的意思。激發學生朗讀韻文的興趣,讓學生在反覆朗讀過程中加深對生字的印象,落實了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的教學目標。

3、通過引導學生藉助圖片、聯繫生活等方式,理解“和風細雨、鳥語花香”等詞語,完成理解詞語的教學目標;在理解詞語的基礎上,教師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既豐富學生的想象,又有效地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不足:

在書寫環節,指導不到位,處理比較倉促。寫字教學目標完成得不好。由於時間的限制,我只考慮到了中上等的學生接受能力。讓學生找出所有左右結構的字,並說這些字的特點,當孩子們說出這些字的特點都是左窄右寬時,我沒有細緻的指導,接着就讓學生看老師範寫,沒有做過多的要求,就讓學生自己練寫,既沒有展評、又沒有交流,就這樣倉倉促促結束了寫字的環節。

改進措施:

1、合理安排每個環節的授課時間,給寫字教學留夠10分鐘。

2、考慮到能力較弱的學生,多關注這一部分學生。

3、寫字教學還應細緻地指導,讓每個孩子都寫好字,如本節課所要求寫的字,不能只讓學生觀察到左窄右寬就可以了,還應每一部分具體地觀察,特別是主筆畫的佔個位置。確保每個學生都能把字寫規範。

一年級語文下冊《古對今》教學反思2

教學反思:

本課採用對韻歌的形式識字,這是本套教材第二次採用這種形式識字。這首對韻歌以對子的形式描繪了四季氣候及景物特點。課文由三個小節組成,每小節四行,且結構相同:每一小節的前兩行是單音節詞對單音節詞,如“古對今”“晨對暮”“桃對李”;後兩行是雙音節詞對雙音節詞,如“嚴寒對酷暑”“和風對細雨”“鶯歌對燕舞”三段韻文,分別用簡潔形象的語言和長短句交替的節奏,或同義組對,或反義相對,描繪了四季輪迴,冬去春來,晝夜交替,欣欣向榮,萬物生長的自然規律,教學時要引導學生聯繫生活經驗,想象四季美景,進行理解、誦讀、欣賞和積累,在識字中瞭解常識,獲得知識,感受生活的美好。

新課標指出: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興趣就有了主動探究的慾望,所以,激發探究的興趣是教學成功的關鍵,首先在識字寫字方面,本課有12個生字,爲了讓孩子們學習識字的方法,有興趣的去學枯燥無味的生字,我鼓勵學生運用多種識字方法識記生字,一字多法,一法多用。如:筆畫較多的生字“暑、酷、晨、霞”我在學生熟讀成誦的基礎上,採用復現,拿生字卡片,然後課文中的詞語進行讀。對於我們班一些基礎不太好的同學,我會多關注,多找回答問題。讓他們對自己有自信,多鼓勵,多賞識。

學本課堂注重小組合作學習機制建設,讓每位同學都成爲合作學習的'主人。我在朗讀對韻歌的時候,先讓學生自由讀,再同桌合作讀,然後男女生對讀,最後師生合作讀,孩子們的興趣很濃,本課新詞比較多,但都是學生比較熟悉的,爲了讓學生能從文本上理解詞語,我遵循學生的角度去想,通過圖片,說圖片上的內容,然後說出近義詞或者反義詞來理解字詞的意思。對於中下等學生來說,效果還是可見的。通過反覆的讀,使學生髮現文本特點,並找出文本相對的詞語,潛移默化地引領學生感悟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

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應該立足課堂,夯實基礎知識,以賞識教育喚醒中下等學生的自信心。

一年級語文下冊《古對今》教學反思3

在本次一年級家校課活動中,我執教的《古對今》是一首對韻歌,描繪了四季輪迴,冬去春來,晝夜交替,欣欣向榮,萬物生長的自然規律。

教學中,我依據文本特點,以“智慧課堂”的形式,通過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使學生更深入地瞭解“對子”這一傳統文化,同時將識字與學文有機結合,通過豐富多彩的誦讀方式在潛移默化中使學生得到民族文化的薰陶。

一、朗讀上傳,數據顯示

課前,學生們認真預習了這一課,並把自己的朗讀錄下來,上傳到了平臺上。上課伊始,我利用平臺的“統計分析”展示了全班同學的朗讀情況。大數據的呈現,讓學生們對自己的朗讀有了正確的認識,並對學生接下來的學習有着明確的指導作用。

二、隨文識字,誦讀韻文

1、本文,我設計的是隨文識字。我利用電子課本的“聚焦功能”聚焦每一小節,而後分小節巧妙地創設出新奇有趣的情境,讓孩子學習生字。其間,平板中畫筆和本地資源的使用,都使得課堂更加生動、鮮活。

2、三小節的韻文朗讀,我也精心設計了多種形式:範讀、自由讀、指名讀、同桌互讀、男女生比賽讀、師生合作讀、和家長合作讀……指名讀全文時,我還播放了一位同學課前上傳的課文錄音,並和她的現場朗讀作比較,其課堂的進步顯而易見,凸顯了智慧課堂的實效性。

3、緊接着,學生誦讀課文時,我還利用了電子課本的“白板功能”,學生在積極的誦讀中加深對文本韻律的體會與理解,並感悟中華文化的博大,汲取民族文化的智慧。

三、現場測試,實現精準

學完全文後,我針對本課內容設置了五道測試題,利用電子課本中的“互動功能”對學生平板進行現場發送,讓學生現場完成、提交。全班共50人,50人提交,體現了全員參與。全部做對的同學和個別題選錯的同學,平臺都精準地顯現。接着,我針對學生的完成情況對錯題進行講解,使其快速地掌握文本內容,實現了“智慧課堂”的精準性。

四、學寫生字、拍照評議

我先通過“聚焦功能”讓學生觀察“涼”字的結構及每一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書寫的長短。然後,我讓學生自由練寫、平板拍照上傳。最後,我又在平臺裏隨機抽取兩位同學的字進行生生評議、師生評議,並相機正字。學生們不僅學習到了別人書寫中的優點,更發現了自己書寫中存在的問題,使得“智慧課堂”真正達到高效。

當然,教學永遠是門遺憾的藝術,一堂課下來,我難免有不足之處。以後,我會繼續向周圍有經驗的老師們學習、請教,並在“智慧課堂”的道路上積極探索,不斷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一年級語文下冊《古對今》教學反思4

《古對今》是一篇集中識字課。通過集中識字的形式,完成識字任務。本文以淺顯的韻文爲主,重點給學生充分讀書時間,在韻語的過程中,認識生字,讀準生字,突破“音”和“形”的難點,鼓勵學生邊讀邊記,逐步提高獨立識字能力,感受識字樂趣。

一、注重識字方法,讓學生在語境中識字

教學中,我積極引導學生髮現、總結識字的方法、規律,並遷移到課外讓學生自主找方法、用規律去主動獲取識字方法。如:《古對今》的識字時,重點抓住以讀課文爲識字的切入點,以讀生字、讀詞語、爲識字的着力點,引導學生識字,將自己認識的字、詞、詞與課文整合起來,讓學生在語境中識字,這就促使學生自主探究地識讀新字,從而培養學生學會識字的方法。

二、積極倡導隨文識字,力求認寫分流。

隨文識字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它從兒童身邊的景物、生活這些鮮活熟悉的內容入手,以兒童感興趣的圖畫、兒歌、童話故事等形式呈現,或藉助拼音,或藉助畫面,或藉助豐富多采的語言形式,給兒童愛與美的啓迪,定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古對今》一文識字中,就注重了藉助拼音與兒童感興趣的圖片,引導學生識字,給予兒童愛與美的啓迪,成功地運用教育的可接受原則和愉悅情趣再認知過程中的巨大影響力,創設了—種溫馨而富有情景的識字環境,使孩子們在一種愉悅的氛圍中去認讀生字。

三、注重認寫同步,互相促進。

識字的目的是爲了更好的幫助學生閱讀,而低年級的閱讀,還在於更好地鞏固識字效果。識字要在語言的實踐交流中延伸發展,在具體語言情景中才能有效地提高。《古對今》課,我採用讓學生在反覆朗讀中鞏固複習學過的生字,積極運用生字卡片讓學生個別讀、同座認讀等形式,滿足兒童識字後急於閱讀的急切慾望,培養了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四、注重學法指導與習慣養成。

在識字教學中,教師應大力倡導生活識字、隨文識字、以寫促記、認讀同步等識字方法,拓展學生的識字渠道,力求集中識字與分散識字相結合。更應注重讀書、寫字習慣養成。學生語境、語感訓練,時時刻刻提醒他們讀書要口到、眼到、心到;寫字時做到身正、肩平、足安。拓展陽光課堂,豐富孩子童年時光。當學生掌握識字方法,樂於識字、善於識字後,教師要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識字,讓語文因生活而精彩,讓識字因閱讀而豐富,就能張揚學生的個性,開拓語文生本教學更爲廣闊的新天地。

一年級語文下冊《古對今》教學反思5

昨天直播教學了《古對今》這節課,靜下心來去看了一下直播回放,發現自己的直播教學有精彩之處但也有很多的不足。

這節課教學環節安排周到,上課伊始通過複習詞語的方式使學生迅速回憶起上節課學習的內容,使學生快速進入課堂學習狀態。之後進行“古、夕”兩個字的寫字指導,重點強調了筆畫、筆順,並充分關注了學生的寫字姿勢。在理解課文和指導朗讀的環節中,利用指名讀、拍手讀、同桌讀、小組讀等多種方式訓練學生的朗讀能力。在朗讀的基礎上,通過引導回憶的方式,使學生在朗讀的基礎上能基本背誦出課文內容。利用圖片,通過讓學生看圖說對子、拖動圖片連線、粘貼圖片等形式,引導學生理解課文重點詞語。最後進行拓展,給學生每個人一張對子,讓學生找到能和自己相對的詞語,然後讀一讀,豐富學生的積累。

這節課同時也暴露出我的許多問題。需要及時反思,今後改正。

第二是環節設計不到位。這節課對課文的處理過於細碎,應該加以整合。因爲前面環節處理過慢,最後的拓展部分沒有講完,以後應該在課堂節奏的把握上多下功夫。

第三是朗讀的梯度沒有體現。這節課學生的朗讀沒有很明顯的提升。我應該在課前教學設計中明確:這節課應設計幾次朗讀,形式分別是什麼,朗讀的增長點在哪裏。例如對課文第一小節的處理,應該先讓學生朗讀,再讓學生看圖猜對子,最後再利用不同形式朗讀。對課文第二小節的處理上,在學生聲控動畫播放的環節之後,應該再讓學生拍手朗讀。對課文第三小節的處理上,學生貼圖的時間過長,可以相應壓縮時間,讓學生多朗讀。

一年級語文下冊《古對今》教學反思6

在設計教學過程時,我力求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以學生主體活動作爲教學活動重點,以識字爲主線,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並採用詞組識字、迴文誦讀識字、字謎識字、加一加、換一換等多種方法,引領學生遨遊於漢字的美妙世界裏。這樣既使學生習得了識字方法,又激發了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然而設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我發現自己需要改進的地方很多。從細節上來看,課件的字詞等應再放大一些;小節號的標註應該再規範一些;上課前應該再檢查一下ppt等等。

小問題靠細心解決,大問題要靠決心來解決。識字教學應重在識字,在生字詞教學一定要多花些時間,將時間用來強調字音,用來正音,用來給孩子們展現學習成果等。通過不同形式的讀(不包括背誦)讓孩子記住字音,記住字形。

通過本堂課的教學以及反思總結,我學到了很多教學方面的知識,在以後的教學中會去儘量改善自己做得不夠的地方,爭取做到盡善盡美,使自己的課堂教學能力有更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