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路徑》的教學反思範文(通用7篇)

身爲一名人民老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那麼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最佳路徑》的教學反思範文(通用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最佳路徑》的教學反思範文(通用7篇)

《最佳路徑》的教學反思1

今天和學生一起了《最佳路徑》,這篇課文所講的事,是世界建築史非常著名的案例,迪斯尼樂園的路徑是世界少有的,因爲世界建築大師格羅培斯的這一建築設計也引起了各行各業的思考,這一智慧也成了管理學上的著名案例。今天這篇文章編入蘇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材,其實是讓學生儘可能感受到世界大師的風采,讓學生感受到世界大師的世界原來是如此的簡單,讓學生感受到大師的獨特思考。

這篇文章給予學生很多東西:

一是給予了學生“自由”。自由是世界上最大的創造,沒有自由可以說就沒有世界驚人的創造。迪斯尼樂園的路徑只所評爲世界最佳設計,那是因爲建築大師用了人的自由,用了所有來迪斯尼樂園來的顧客的自由。看來他原來50多次的設計肯定在自由上沒有走通。自由是讓建築大師走向成功。事實上自由也能讓每個學生,包括我們老師走向成功。沒有自由就沒有知識,沒有自由就沒有創造。

二是告訴學生重視思考所遇到的一些現象。我們每天遇到的事,看到的東西,往往會成爲一個人成功的“原型”。建築大師格羅培斯看到的老太太的經營方式,也就是說看到了這個原型,受原型啓發創造了世界奇蹟。

三是遇到問題怎麼辦?遇到問題,不要隨便放棄,要學會用多種方式來解決問題。語文是工具性很強的學科,我想這種工具在學習這篇文章中也有所體現。現在的孩子也許遇不到像文中這樣的問題,但不能說他們將來遇不到這類問題。今天學習這課,給予學生一種積累,就是告訴學生學會多角度思考問題,以尋求解題方法,哪怕是一種放鬆、玩,也可能解決把非常難的問題解決掉。假如格羅培斯一直坐在屋子裏思考,也許能夠找到答案,但整篇文章來看,從最後的結果來看,他肯定找到這條世界最佳設計。他在焦躁之時選擇了去地中海海濱,清理一下思緒。沒有想到,這個決定讓自己獲得了成功。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是非常多的。所以,這個例子給予我們另外一種思維,遇到困難要快速想到另外一種生活,因爲另外一種生活會幫助你的。

四是靈感需要馬上記錄。這篇文章也展示了建築大師的靈感閃現。每個人都會有靈感,過去筆者常說,每個人的靈感其實都是創造。但靈感來的太快,忘記的也太快。所以當靈感來時,一定要抓住靈感。這篇文章,我們可以讀到格羅培斯是如何抓住靈感的。文中寫到“她這種給人自由,任其選擇的做法使大師深受啓發,他下車摘了一藍葡萄,就讓司機調轉車頭,立即返回了巴黎。回到住地,他馬上給施工部拍了封電報:撒下草種,提前開放。”從這些文字,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師是怎麼處理靈感的?我覺得在本課的學習中,我們應該引導學生學會如何拆抓住靈感,處理思考靈感。靈感會讓人快樂的,我想大家從課文中可以讀到這種快樂。我們如果也能這樣對待自己的靈感,同樣可以感受到快樂。

《最佳路徑》的教學反思2

雖然是第四次教《最佳路徑》,但是我不敢有絲毫的懈怠,課前還在反覆閱讀課文,推敲教案,修改課件。

當我讀到課文第二自然段時,“焦躁”一詞躍入我的眼簾。我忽然覺得這裏大有文章可做。於是,我在自制課件裏插入一張新的幻燈片,上面是三句話:A、接到催促電報,他心裏十分焦急。B、接到催促電報,他心裏更加焦急。C、接到催促電報,他心裏更加焦躁。(其中第三句是課文中的句子。)

品讀課文的環節,我請學生仔細讀讀這三句話,說說它們的異同。孩子們果然有眼光,不僅看得準,而且講得好。先比較“十分”跟“更加”,再比較“焦急”跟“焦躁”,猶如剝筍般,把原文中最鮮嫩的那部分逐漸展示在人們面前。當樂樂同學說出:“‘焦躁’這個詞跟前面的‘大傷腦筋’是呼應的,愈發讓我們讀出格羅培斯在設計路徑過程中的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他很偉大。”教室裏爆發出熱烈的掌聲。我笑了,爲孩子們的精彩!

緊接着,我還是抓住“焦躁”這個詞,請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說說:你有過焦躁的時候嗎?是在什麼情況下發生的?後來是怎麼解決的?當孩子們說出常人的種種情形後,我話鋒一轉:“下面就讓我們看看格羅培斯是如何面對這一切的。”很自然地引入了下文的學習。

學完課文,我依舊緊緊抓住“焦躁”一詞,引導孩子們感悟:當我們遇到難題,因爲找不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而焦躁時,應該怎麼辦?通向成功的最佳路徑是什麼?這樣,孩子們對課題《最佳路徑》的含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在無意中接受了一次關於成功學的心理輔導。

語文,不僅僅是語文。一切皆來自語文。

《最佳路徑》的教學反思3

我覺得,陸老師的這節課是用他自己的方式創造着“最佳路徑”,聽後感受頗深。

第一,有本故實在

1、以本爲本。在《最佳路徑》這節課中,我們不難發現陸老師提出的每一個要求、每一個問題都是緊緊圍繞文本展開的。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要麼在潛心讀書,要麼在交流研討,課堂上書聲琅琅,許多真知灼見從學生的心靈深處流淌出來。陸老師引導學生提出討論的問題恰好包含着課後的兩個問題,我覺得這裏有老師對待文本的一種理解和態度,是利用文本,發揮其最大作用的一種智慧。“文本”是教學的核心,相信這正是陸老師尋找到的解決學生學習困難的“最佳路徑”。

2、以本展本。我感到陸老師對於“務本”的追求不單單侷限於“只有本”,而是“以本展本、以本拓本”。在課堂教學中,陸老師一次又一次地讓學生潛心讀書,在讀中思索文本的核心問題,交流自己的收穫與感悟。在課的最後,陸老師設計了一個富有創意的練筆,這個練筆匠心獨運,充分體現了“給人自由,任其選擇”的教學理念,這樣的訓練設計不也是讓學生對於“最佳路徑”的理解又多了一條“途徑”嗎?

第二,有思故求實

1、學生思悟。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我們不難看出陸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關注學生的發展,把感悟、對話貫穿在整個課堂教學之中。而其中教者的啓發、引導、點撥激活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在與文本、與同學、與教師的對話的過程中不斷地修正、豐富和完善自己的閱讀觀點,充分體現了“以生爲本”的最佳教學路徑。

2、教師思實。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無論是學生獨自與文本對話時的潛心會文,還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對話活動,陸老師總是堅持把促進學生的發展放在首位,讓學生在與文本對話中學會閱讀,學會思考,在與師生、生生對話中學會傾聽,學會交流,碰撞智慧,分享快樂。整個教學過程真實而不虛僞,紮實而不做作。

《最佳路徑》的教學反思4

《最佳路徑》這篇課文主要講了建築大師格羅培斯爲迪斯尼樂園的路徑設計而大傷腦筋,無意中從老太太打理葡萄園的方法中,受到“給人自由,任其選擇”的啓示,從而設計出了世界最佳路徑。整篇課文敘事形象生動,語言簡煉,人物豐滿,言簡意賅,韻味深長。

學習“遇到難題”這部分內容,我引導學生咬文嚼字,抓住關鍵的字詞句,感悟人物特點。“攻克過無數個難題”“微不足道的路徑設計”的對比描寫,“40多年的研究”“已修改了五十多次,沒有一次是他滿意的”的列舉數字,讓大家感受到格羅培斯的嚴謹認真、精益求精的人格魅力。也爲後文終於茅塞頓開設計出最佳路徑埋下伏筆。

“受到啓發”中,葡萄園主賣葡萄的方法與格羅培斯路徑設計方案之間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閱讀這部分內容,我直接放手,把課堂時間還給學生,引導他們採用讀書做記號的方法來畫出兩種賣葡萄的方法,比較結果,思考哪種賣葡萄的方法好,探究好在哪裏。充分尊重、信任學生,放權給學生,給他們獨立閱讀、思考、理解課文的機會,組織他們討論、質疑、交流,給學生充分表達自己思維的機會。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高,連平時課上經常沉默寡言的人也積極舉手發言:許多園主把採摘下來的葡萄放在路邊,向過往的車輛和行人吆喝,結果卻是很少有賣出的;而一個無人看管的葡萄園,只要你投入5法郎就可以摘一籃葡萄,結果卻是在綿延上百里的葡萄產區,這裏的葡萄最先賣完。在和諧的氛圍中,學生的感悟能力、創新思維得到了體現。他們驚訝地發現,賣葡萄的老太太就是那個“換一種思維方式”的具有創新精神的人,她賣葡萄的方式與衆不同,卻體現着人文的溫情與魅力:她尊重他人,信任他人,給人自由,任其選擇。

在此基礎上,再研讀格羅培斯的設計,引導學生們發現總結他這樣設計路徑與老太太的異曲同工之處:採用與衆不同、順其自然的方式,把選擇的權利交給他人,讓大家去尋找適合自己的東西······也就順其自然了。

《最佳路徑》的教學反思5

《最佳路經》是一篇內容生動,意蘊深遠的課文,文章向我們介紹了世界建築大師格羅培斯爲迪斯尼樂園設計路徑的故事,着重記敘了他從一位年老的葡萄原主“給人自由,任其選擇”的賣葡萄的方法上受到啓發,產生了“撒下草種,提前開放”的路徑設計策略,最終,被評爲世界最佳設計的過程。告訴我們;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給人自由與選擇的機會,其本身就是一種最佳選擇。

教學過程我努力做到“四有”,即“目中有人”,時刻關注學生自主建構的過程;“心中有本”,注重知識與技能的層進與落實;“課中有情”,關注學生情感的薰陶和人格的養成;“學中有趣”,關注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和思辨能力的提高。

一、語言感召,喚起情感體驗

任何一篇文學作品都是作者以優美的文字表達強烈感情的產物。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把握課文的感情基調,以富有感召力的語言,去撩撥學生情感之弦,切實喚起他們情感體驗的衝動,在“以情會文”的過程中,使體驗更加逼近課文的思想感情。在《最佳路徑》這篇課文的教學中,隨着教學內容和教學實際的需要,我或繪聲繪色地描摹場景,或生動傳神地再現情境,或情真意切地傳遞情思,或聲情並茂地渲染氣氛,令學生如臨其境,完全沉浸在那感人的故事情節之中。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想象,發展了學生的語言,又使其心靈產生感應,加深了對文本主旨的理解

二、角色參與,激發學習興趣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閱讀教學也是這個道理。如果沒有親身體驗,就不會有心靈的震撼,也不會在思想上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記。課本中有很多文章具有較強的故事性,人物個性也很鮮明。教學中,如果教師能讓學生親身經歷文中角色的動作、語言,體驗角色的心理活動,與他們同喜同悲、共樂共怒,無疑能使學生對文本感到真實、親切,從而強化感受,進而引發共鳴,並且在共鳴中動情。

教學中,我以“如果你格羅培斯的祕書,你會怎樣向工人解釋電報內容……”、“如果你是評委,你爲什麼把最佳設計獎頒給格羅培斯……”、“如果你是格羅培斯,你想對後輩說……”等問題誘導學生進入角色,使教材描寫的客觀世界成爲學生自己的主觀感受,把教材中的“此情此景”變成了學生的“我情我景”。這樣一來,學生就融“我”入境,於“身臨其境”之中進行推測、想象,探索文中人物情感變化的軌跡,在角色參與、角色轉換中不但豐富了想象,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還增進了情感體驗,昇華了思想認識,學生所體驗到的遠遠超出了課本上侷限的內容。不僅如此,這樣的問題設計開放性極強,便於學生敞開心扉,宣泄情感激發主動發言的積極性,從而驅動了他們一顆顆靈動的心,激發了他們飛揚智慧的語言。學生的精神、情感、思想在優美的語言文字體驗中也得到了浸潤、感染和豐富。

角色決定着人的思維、情感和語言,讓學生擔當特定的而又是與教材相關的角色,會極大滿足學生主體的生命需要,他們會以“主體”的身份去觸摸課文精彩的內蘊,情不自禁地去感受,去體驗,去表白,往日“被動接納”的角色會變成“主動參與”的角色。教學時,教師要努力發揮這種“有我之境”產生的巨大而無形的導引效應,千方百計調動學生以往積累的生活、情感、知識等因素,以他們自己獨特的感情和經驗模式介入和參與到對文本的解讀中去,讓他們充分經歷自讀自悟、自主探究、移情體驗的過程,不斷釋放自我潛能,不斷蓄積情感,使他們的體驗真實而多元且不斷深入,進而實現各對話主體在互動交往中的超越與創新。

三、有效的默讀,是激發思維的火花

學會默讀,進行有效的默讀是我們進入高級的一個要求。因此我在本課內充分注意了這一點,讓學生圍繞中心話題默讀、圈注,課堂上靜悄悄地持續了四五分鐘,培養了學生的良好的自學能力,如在學生自由默讀第二大段時,讓學生圈畫出許多葡萄園主是如何賣葡萄的?“年邁無力”的“老太太”呢?他們各自賣葡萄的結果怎樣?再通過兩種截然不同的方法和結果的對比,思考如果自己作爲一位買主會如何選擇?思考老太太的辦法好在哪裏?爲理解下文中格羅培斯的設計方案打下基礎。

四、注重前後知識的運用

我一直在對學生積累、掌握、運用成語非常重視。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盡力地做着,希望學生能學以致用,這樣不僅記牢了成語,學會了運用,使語言簡練有說服力,還進一步提高了學生學習成語的興趣。在教學時引導學生理解體會格羅培斯認真工作時,讓學生用所積累的成語進行概括,用成語歸納老太太和其他人賣葡萄的不同結果,不僅讓學生在實際的學習中學會了正確使用成語,而且使得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學生的學習熱情得到了充分的調動,課堂發言的積極性特別高漲,思考碰撞中培養運用成語的能力。

本節課整體感不太強,如果在課始直接以:上節課同學們給課文的段落加了小標題是遇到難題—深受啓發—完成設計—獲得最佳,那格羅培斯到底遇到了什麼難題?這樣處理的話就更好了。

《最佳路徑》的教學反思6

《最佳路徑》是一篇內容生動,意蘊深遠的課文,文章向我們介紹了世界建築大師格羅培斯爲迪斯尼樂園設計路徑的故事,着重記敘了他從一位年老的葡萄原主“給人自由,任其選擇”的賣葡萄的方法上受到啓發,產生了“撒下草種,提前開放”的路徑設計策略,最終,被評爲世界最佳設計的過程。告訴我們;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給人自由與選擇的機會,其本身就是一種最佳選擇。

課文的二、三兩段是重點部分,爲了使學生理解本課所帶給我們的啓示,教學中我抓“對比“,促“聯繫”,以謀求教學的“最佳路徑”:

一、“許多園主賣葡萄”與“年邁無力的老太太買葡萄”的對比:

在學生自由讀完第二大段後,讓學生說說法國南部有一個著名的葡萄產區,許多葡萄園主是如何賣葡萄的?“年邁無力”的“老太太”呢?他們各自賣葡萄的結果怎樣?通過兩種截然不同的方法和結果的對比朗讀,讓學生展開想象,談談如果自己作爲一位買主會如何選擇?思考老太太的辦法好在哪裏?爲理解下文中格羅培斯的設計方案打下基礎。

二、“老太太賣葡萄”與“格羅培斯設計路徑”的聯繫:

在教學第三大段時,首先讓學生充分的讀,說說格羅培斯的方案是什麼?爲什麼撒下草種?他是怎麼想的?理解“有寬有窄”的道路鋪設的依據,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談談此舉和“老太太賣葡萄”有什麼聯繫?領悟其共同之處都是給人選擇的自由。

三、暢談“最佳路徑”

總結課文時,讓學生討論“格羅培斯的迪斯尼樂園路經設計爲什麼被評爲最佳設計?”學生暢所欲言,有的說路徑又寬又窄,優雅自然;有的說這種設計方法不同尋常,給人充分的自由;有的說這樣的路是大家自己走出來的,保證了遊玩時的方便,最科學合理。最後提出希望,希望學生能找出適合自己的學習上的最佳路徑。

設計歸設計,反思整節課教學,在“對比”部分牽扯的時間過多,“聯繫”花的氣力少了點,導致有少數後進生不太明白格羅培斯撒草種的意圖,有些同學不明白“有寬有窄”的道路鋪設的依據,之後想一想,如果引入魯迅曾經說過的話“……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或許對學生的理解有所幫助。

《最佳路徑》的教學反思7

《最佳路徑》是一篇內容生動、意蘊深遠的課文,課文主要向我們介紹了世界建築大師格羅培斯爲迪斯尼樂園設計路徑的故事。

“迪斯尼樂園”對於孩子們的誘惑力是非常大的,因此那些活潑可愛的卡通形象和漂亮的建築一定會提高他們的閱讀興趣。於是,在教學一開始,我就出示幾幅迪斯尼樂園的圖片,學生熟悉和喜愛的“米老鼠”、“唐老鴨”等動畫形象,還有“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的插圖,趁孩子們興趣高漲時,我拋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你們知道嗎?迪斯尼樂園中最著名的不僅有這些,連其中的路都很有名呢?你們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嗎?那麼就拿起書好好去讀吧!聽了我的話,孩子們迫不及待地捧起了書,看來,他們有了讀書的慾望了。

另外,感悟迪斯尼樂園的最佳路徑設計與法國南部農民賣葡萄之間的聯繫。是本文的教學重點。在對老奶奶賣葡萄方式的學習中,我讓學生說說:“如果你是遊人你會買誰的葡萄?”學生紛紛說會買老奶奶的。因爲“無人看管”,我們可以走進園裏自由選擇,無拘無束地挑自己稱心如意的葡萄,同時享受親自摘葡萄的樂趣;因爲直接從葡萄架上摘,果子更新鮮;因爲“只要……就可以……”這種方法給人以自由,任其選擇的做法,使人們感到被信任、被尊重。以此讓學生體會自己摘葡萄的樂趣。從而讓學生深入理解了信任他人,給人自由的道理。也爲理解下文最佳路徑的產生埋下了伏筆,讓學生在下文的學習中可厚積薄發。結尾,我設計這樣的問題:“如果你是倫敦國際園林建築藝術研討會上的專家、評委,你能說出爲什麼把迪斯尼樂園的路徑設計評爲世界最佳設計?”讓學生明白因爲格羅培斯的設計給了遊人以權利,是把遊人放在了第一位的,它是衆多的人自由選擇的結果,符合衆多人的心願,而順其自然是一種最佳的選擇。進一步讓學生總結出人們踩出的路徑幽雅自然、簡捷便利、個性突出,是最合理的路徑。體現了一種理念: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給人自由與選擇的機會,其本身就是一種最佳的選擇。

整節課線條清晰,重點突出。但由於分析思考用的時間比重較大,在指導個別朗讀方面指導不夠充分,有待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