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肉築長城》教學反思

身爲一名人民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藉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血肉築長城》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血肉築長城》教學反思

在以往的歷史課中,我都是讓學生看書、思考——教師講解——學生回答、做作業。這個老模式,我自己都上膩了。在講16課《血肉築長城》中,我改變了教法。

首先,我佈置本課的安排。本課有三個知識點,我就讓三個同學準備。然後,讓學生分組討論、探究,從三個組中準備選一人上臺講解。

過十分鐘左右,我讓先前準備的三個同學上臺。第一個是周敏,她講“三大戰役”:平型關大捷、臺兒莊戰役和百團大戰,在講平型關大捷時,講了1937年八路軍115師指揮,殲敵一千多人,講得仔細、透徹,還叫學生做筆記。第二個同學是王永鬆,他講“中共七大”,從時間、地點、內容、作用方面進行分析,學生也聽得明白、清晰、條理清楚。第三個同學是周佳容,她從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和意義來講最後一個知識點。在原因方面,還分析了抗戰勝利的客觀原因(美、蘇支持),主觀原因是中國人民大反攻。條理清楚,知識性很強,邏輯性也強,最後還小結抗戰的正義性,強調和平的重要,把知識點進行引申、遷移、豐富學生的頭腦,拓展知識面。

由於是學生講給學生聽,同學們注意力集中,全神貫注地聽和做筆記,學生學得輕鬆、愉快,教師充當“導遊”的角色,我在教室裏巡視、指導、點拔每小組需要質疑的地方。教得也輕鬆,我覺得這樣才真正體現課改的要求:放手讓學生自己學,自己獨立解決問題。教師只向學生傳授一滴水而不是一桶水,學生才真正把書本上的知識變爲自己頭腦中的知識。

如果在課堂教學中,這樣的“小老師”多起來,教師會輕鬆、愉快很多。寓教於樂,知識性與靈活性結合,讓學生走上講臺,改變一下角色,改變傳統教學模式,我想我們的歷史教學會走進一片新天地,成績也會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