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在哪裏第一課時的教學反思

《霧在哪裏》一課通過不同地方的霧景,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自然現象的奇妙。作者將"霧"化身爲淘氣的孩子,賦予它語言,讀來有趣,覺得霧的變幻多端與神祕。通過自制課件,合理設計如下的教學思路,讓學生在讀與說的教學環境中瞭解霧的這一自然現象,感受大霧籠罩的大地是怎樣一種景象,從而培養學生注意留心周圍的一切,熱愛自然,用語言來表達自然界中的奧祕。

霧在哪裏第一課時的教學反思

首先,通過猜謎來導入新課。雖然在導課的技巧中經常用到"猜謎",不屬別出心裁,但在效果上確實能引發孩子朗讀課文興趣的作用,爲更好地閱讀課文做好鋪墊。讓孩子跟着板書課題,是抓住了指導學生寫字的.機會,複習"雨"這個部首。

其次,課文的學習通過以下幾個環節展開。

第一、整體感知課文,瞭解課文內容,用句式說話,"霧把藏起來了。"瞭解大霧天,哪些景物被霧籠罩着,理清脈絡。

第二、細讀課文,在前一基礎上讓學生劃出霧說的話,用正確的語氣來朗讀,作者寫霧淘氣可以從霧說的話中體會出來。

這是個教學的重點,讀的形式可以多樣化,培養學生掌握朗讀的技巧。在學習"景物變化"的語句時,打破逐節分析朗讀的常規,用句式來指導學生運用課文語言來練說的形式,旨在將課文語言內化爲學生自己的語言,是一個理解記憶並背誦的過程。在這一環節中,將"甚至 甚至 "這一段作爲重點學習的內容,通過點撥,使學生初步體會"甚至"的用法,培養語感。本課的生字較少,主要是採用自學的方式,保護好學生主動識字的熱情,鼓勵學生以主人翁的態度學習,積累一些好的識字方法,學習"及"時,教師適當扶一把,比較同音字"急、極、級、及",用做手勢的遊戲,掌握它們的不同用法。

第三、在學完課文後,讓學生仿照課文內容,看着圖片說一說,霧還會把什麼藏起來,出現什麼情況呢?目的是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提高表達能力

接着,在學生還感到學得意猶未盡之際,觀看"霧的形成"的動畫課件,將學生的學習熱情推向高潮,這時,再讓學生去讀讀《廬山的雲霧》更有"水到渠成" 之勢,再次感受到自然界的神祕莫測,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的情感,同時,也對"學語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