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三角形的分類》教學反思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課堂經驗,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數學《三角形的分類》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數學《三角形的分類》教學反思

小學數學《三角形的分類》教學反思1

《三角形的分類》是在學習了三角形的特性、三邊關係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在設計本節課之前,曾把教學目標定位在既學習按照角的特點分類,又學習按邊的特點進行分類。但通過研究教材發現,要讓學生真正通過操作、探究發現數學知識,目標不可定位太多,於是,本節課只讓學生按角的特點分類。通過上課,我認爲本節課在設計中最大的成功之處是:

一、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力。

在新知探究環節,每個小組都有一套學具,讓學生以小組爲單位觀察每個三角形中各有幾個銳角、幾個鈍角、幾個直角。這個知識對他們來說很簡單,但是我的重點並不在這,而是通過自己所得的數據發現問題。當學生把結果彙報完畢之後,大屏幕顯示每個三角形銳角、鈍角、直角個數情況。這時,引導學生觀察,大膽表達自己的發現。於是,有的學生髮現在一個三角形中,銳角個數最多;有的學生會發現在一個三角形中最多有2個銳角。這個結論非常重要,學生自己發現的,印象就會特別深。如果沒有這個放手讓學生髮現規律的環節,學生是無法理解這樣抽象的結論的。

二、教師的不斷追問,有效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課上,多次給學生機會,讓學生表達自己的發現。教師一步步引導學生把話說清楚、說規範。如當有學生髮現銳角個數最多,鈍角個數最少時,教師追問:“多到什麼程度?少到什麼程度?”在教師的啓發下,學生最終得出了“一個三角形中最多有2個銳角”的重要結論。當學生自己把直角三角形的定義說成“有兩個銳角和一個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時,教師並沒有急於評價,而是出示正確的定義“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這時,教師再追問:“這兩句話有什麼不同?”學生答道:“第二句話沒有說兩個銳角。”教師接着問:“你認爲哪一句更好?”學生思考後發現第二句好。爲什麼呢?學生答道:“因爲任何一個三角形都至少有兩個銳角,可以不用說。”看,在教師不斷的追問下,學生的思維不斷得到發展,思考問題不斷深入,語言的表達也逐步規範。

三、滲透集合的教學思想

在揭示每類三角形後,我在黑板上順勢畫了一個大大的橢圓,把橢圓看作所有三角形,裏面分成的三類(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每一類裏面都有一個代表性的三角形紙片。這樣的板書不但清新,同時滲透了集合的教學思想。

當然,在執教本節課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對學生鼓勵性的語言還不夠到位,教學語言還不夠精煉,這些都是我以後應該努力向其他優秀老師學習的地方。

小學數學《三角形的分類》教學反思2

爲了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吸收學生積極主動地參加學習,巧妙地設計豐富的、適合學生認知規律的教學活動,烘托良好的學習氣氛是十分重要的。在這節課的教學中,爲學生的探索設計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

1、解放雙手。

“聽百遍不如手過一遍”,這一節給學生動手的機會是很多的,課本一開始,讓多名學生用小棒圍三角形,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三角形是有三條線段圍成的。在特性的教學中,讓學生動手拉三角形和四邊形,在“手感”的比較中初步獲得三角形具有穩定性的認識。

2、置陷阱。

不斷製造認知衝突,創造問題情境是激勵學生積極探索的動力,在課的開始,用小棒圍三角形時,有一組小棒是圍不成三角形,就讓學生感受的了一種“憤”的學習狀態,而在分類教學中,通過多種手段讓學生滿懷信心開始畫三角形時,首先讓學生畫“只有一個角是銳角的三角形”就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大陷阱,一下子讓學生體驗到焦慮、疑惑、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情,認知衝突的形成充分激發了學生渴求探索的慾望。

3、鼓勵猜想。

在數學學習乃至發明創造中,根據已經獲取的知識對探求的問題提出預見性的猜測猜想是十分重要的一種能力,在這節課中,學生的猜測也出現了多次,像用小棒來圍三角形後,讓學生想,怎樣的圖形叫做三角形?特別是在讓學生根據銳角個數的多少畫出不同的三角形後,讓學生猜猜看,你認爲,三角形按角的特點可以分成幾類,這些猜測猜想多是十分有益的。

4、激勵創造。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時間能力在我們的教學設計中也得到充分的體現。在課的結束部分,讓學生在一個四邊形(梯形)中任意畫出二至四條線段,把四邊形分割成多個三角形,並且每類三角形都至少有一個,不僅鞏固了新知,也給了學生一個想象和發展的空間,不同的畫法,體現了學生不同的創造才能。

小學數學《三角形的分類》教學反思3

本節課是對三角形有了初步認識之後進行的教學活動,我認爲分類是一種數學思想,它是根據一定標準對事物進行有序的劃分和組合的過程,三角形的分類在於給學生一種數學模型,爲學生今後更好地應用三角形,進一步認識和研究三角形奠定知識基礎。

1、激發學生興趣,培養探索精神

整個教學過程始終圍繞三維目標展開,力求做到層次清楚,環節緊湊。尤其是讓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體,參與到了學習的全過程,他們經歷觀察、猜測、操作、驗證以及在共享中認識這一系列探究過程,體現了積極自主的意義,從而形成了一個較爲合理的知識系統,同時掌握了科學的探究方法。

2、提出問題,引導並啓發學生展開思考和學習活動

問題是思維的源泉,更是思維的動力。通過問題解決對知識的.理解。實施以問題爲中心的教學,問題的設計非常關鍵。在本節課中主要問題有:你能幫這些三角形起名字嗎,在一個三角形中,能不能有兩個直角或兩個鈍角,你能找到生活中的三角形,並說出是什麼三角形,等等。以問題爲線,以觀察、思考、小組合作等爲渠道,引導學生在積極思維的過程中深刻理解所學知識。

3、在本節課中,有良好的預設,同時又有一些隨時動態生成的信息。

例如:在要求學生分類的環節,初始的設計是放手讓學生去分類,可以按自己的標準給三角形進行不同的分類,可又擔心學生沒有分類的標準,按邊分類和按角分類的方法也許各有不同,可能有分兩類的,有分三類的。也許有的學生把角和邊的不同標準放在了一次分類中。所以,我在這節課教學時就,給學生限定分類的標準,讓學生按角進行分類,採取小組合作、討論等,在彙報過程中我意外發現大部分學生都能準確按要求進行分類。

4、練習的設計具有層次性、系統性

注重操作性又考慮拓展性,助於學生對三角形有關知識的牢固掌握和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但在整過教學過程中,也有足的地方,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小組探究學習的過程中顯得有些混亂,無條理。

2、按角分類,並且給它命名時,應該引導學生觀察三種三角形的三個角,看看有什麼發現,使學生明確每個三角形中至少有兩個角是銳角。

3、教師引導學生得出結論後,應讓同學們打開書看一看,使學生有一個閱讀、認知的過程,這樣會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