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小鳥教學反思

身爲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放小鳥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放小鳥教學反思

放小鳥教學反思1

《放小鳥》一文,敘述的是我放飛一隻小鳥的事,課文通過描寫“我”養小鳥與放歸小鳥的經過,告訴人們鳥是人類的朋友,我們要愛護小鳥、讓鳥自由飛翔在藍天上。本文語言優美,充滿兒童情趣,精美的插圖形象地再現了課文的內容,有助於學生觀察想象,幫助他們理解課文內容。下面就從想象方面談一談我的教學感受。

課文中有許多地方小作者和小鳥的心理活動和語言是可以讓我們去推測的,去思索的,這些心理活動和語言的想象有助於學生對課文的進一步理解。

比如在第一自然段中,小作者喂小鳥,可是小鳥一動也不動,小鳥在想什麼呢?(學生說:想家,想媽媽,想自由自在地飛翔等等)爲後文小鳥與鳥媽媽見面的情景作了鋪墊。我又讓學生想象,“我”看到小鳥一動也不動,又會想什麼呢?(學生說:小鳥是不是生病拉?小鳥爲什麼不吃東西啊?小鳥怎麼拉?)這裏的想象,讓我們充分體會到小作者對小鳥的喜愛之情,學生讀起來也更加有感情了!

二、三自然段中我聯繫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了以下幾個問題:“小鳥的媽媽是多麼焦急呀!如果你是鳥媽媽,找了很多天,現在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孩子,然而卻發現自己的孩子被關在籠子裏,小鳥看到自己的媽媽來了,可是自己卻不能飛出去,與媽媽一起在藍天自由飛翔,此時,這兩隻鳥在焦急地說些什麼呢?”“如果此時你就是那隻被關在籠子裏的小鳥,你會對“我”說些什麼呢?”“他這麼喜歡這隻可愛的小鳥,爲什麼決心放小鳥呢?” 簡單的問題,勾起了學生大膽而豐富的想象,學生都想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與老師、同學交流,強烈的表達慾望也隨之展現。“窗外的小鳥說:‘孩子,你怎麼被關進了籠子裏?怎麼不小心一點呢?’窗外的小鳥想:孩子真可憐,這麼小就沒了自由。”()“窗外的鳥媽媽說:‘孩子,我終於找到你了。’”籠子裏小鳥在喊:“媽媽——快救救我!” 鳥媽媽看見了站在一旁的小朋友,哭着哀求道:“求求你,放了我的孩子吧,它可是我的親骨肉啊!” ……最後第四自然段中,小鳥飛走了,會對小作者說什麼?小作者又會對小鳥說什麼?(學生說:小鳥會對小作者說:謝謝你,你真是個好人。我以後會來看你的……“我”會對小鳥說:我會想你的,你要回來看我啊,你不要再被壞人抓走了……)讓我們感受到小鳥和人類是朋友,我們應該愛護小鳥,於是,本課的中心也就一覽無遺了!學生在不斷參與語言實踐的過程中,思維與語言得到同步發展。學生不僅理解了“我”對小鳥的感情,看到小鳥對於自己的精心餵養不理睬,使學生明白了人類與小鳥的關係,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啓發,受到教育,輕鬆達到教學目的。

在上完課後,覺得這些想象部分的內容基本上學生都說得不錯,但是有許多地方還可以更進一步,對學生的訓練還可以更到位,比如語文能力的訓練可以增加一些,讓學生學得更有收穫!

放小鳥教學反思2

悟到這點,我的課堂便圍繞“愛”字展開,抓住關鍵詞句進行品悟分析,巧妙點撥,並在每個環節的結尾用飽含深情的小結語把這些藏在字裏行間的,點點滴滴的愛都放大,點透,讓學生明明白白徹徹底底地感知體悟這些愛,根植這些愛,點燃他們心中的愛。

二、注重語言訓練,放飛想象

語言訓練是語文課的重要目標之一,課堂中,我有意識地圍繞教學目標設計了多處語言訓練。如,爲了讓學生體會鳥媽媽對小鳥的愛,爲了再現鳥媽媽與小鳥相見的感人場景,我設計了一個情境表演,讓孩子們扮演鳥媽媽和小鳥想象它們見面時會說些什麼;在放飛完小鳥後我又提供句式讓學生再次展開想象的翅膀,想象小鳥還會對我說什麼,我望着遠去的小鳥又會說什麼?並在具體過程中,我十分注意傾聽學生的發言,提醒他們注意表達的邏輯性,條理性和完整性。通過這一系列的訓練,不但情感目標得到有效落實,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也都有了一定的發展,語文的工具性有了體現。

三、巧妙情境創設,激發情感

本文是一篇情意濃濃的文章,尤其是鳥媽媽的愛更是感人至深,這份濃濃的愛在文中僅化爲兩個字“焦急”,如何讓學生深入體會鳥媽媽的焦急,感受母愛的偉大,是我課前思考的最多的問題。最後我選擇了創設鳥媽媽找孩子和大鳥小鳥相見這兩個情境來激發情感,感悟“焦急”。淺層次地理解“焦急”意思之後,在抒情的音樂中,我深情描述道:那天鳥媽媽發現孩子不見了,就到處找孩子,從天空到樹林,從樹林到小河,又從小河到田野,可它找到孩子了嗎?爲了找小鳥鳥媽媽白天找,晚上找,晴天找,暴風雨天還在找,可它還是?爲了找小鳥,鳥媽媽翅膀快飛斷了,嗓子也喊啞了,他找呀找呀,終於它找到了孩子,卻發現小鳥被關在籠子裏無法相救,鳥媽媽焦急萬分,她不住地叫喚,她會對小鳥說什麼呢?小鳥見到了媽媽又會說什麼呀?……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我驚喜地發現學生真的是被感染了,他們一個個先是瞪大純淨的小眼睛靜靜地聽着,想着,慢慢地臉上的表情開始發生了明顯地變化,此時此刻,我知道他們的心絃真的被撥動了,情感之門被打開了,鳥媽媽的偉大母愛已深深地植入他們心中,對“焦急”這個詞的理解也更形象更深刻。

放小鳥教學反思3

在《放小鳥》教學過程中我重視了對學生獲得知識的指導和思維過程的引導比如在句子的教學時進行了紮紮實實的訓練。如教學“我把它放進籠子裏,給它食吃,給它水喝,可它一動也不動。”這個句子時,我先讓學生讀讀,談談你知道了什麼?你還知道了什麼?從字面上的意思挖掘到句子深層的意思,讓學生體會到“我”愛鳥精心照顧,而小鳥以不吃不喝表示反抗,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樣,通過反覆朗讀,指導點撥,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與小鳥之間的感情。

再如在教第二自然段時,小朋友們聽鳥叫。一隻鳥,兩隻鳥。你們聽到了什麼?(隨機放上大鳥的畫)。聽鳥叫理解“叫喚,焦急”這些詞語的意思。這時候小鳥會說些什麼?大鳥會說些什麼?小朋友會想些什麼?請學生四人小組演一演,當小鳥,鳥媽媽,和小朋友,把他們沒有說出來的話說出來,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學生讀好句子,進一步體會句子蘊含的情感。

在教學這兩段過程中,讓學生進行換位思考,如果你是小鳥你爲什麼不吃不喝,如果你是小鳥見到媽媽想說什麼?如果你是鳥媽媽見到自己的孩子會說些什麼?孩子們從不同的角度感悟課文,真正收到了以讀代講、以讀促思、以讀助講、以讀悟情的效果。課上孩子們大膽的說大膽的表演

學習積極性很高。

放小鳥教學反思4

《放小鳥》是國標本蘇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課文敘述的是“我”放飛一隻小鳥的事,告訴我們鳥是人類的朋友,表現出少年兒童愛鳥的童心。課文語言生動優美,充滿兒童情趣,引人入勝,想象豐富,是啓發學生想象,豐富語言積累,並能初步養成愛觀察的良好習慣的好課文。

在這一課的教學中,我根據新課程標準的理念,低年級兒童的年齡特徵、認知特點等,運用多種形式創設情境,增進他們學習的興趣,讓他們有主動的想要探求知識的渴望,想讀,想說的慾望更強烈,讓學生成爲真正意義上學習的主人,從而達到課堂教學的目的。

一、以讀爲基礎,加深體驗。

由於學習的對象還是低年級,課文內容對於他們還是具有一定的誘惑力的。根據他們這一心裏,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把自己想象成小作者,去體會“我”的心情。比如說課文中第一小節,小作者看到小鳥不吃不喝,無計可施,非常着急,我讓學生通過朗讀,體會,表達小作者的着急。課文的第一小節,描寫小鳥的外貌的句子也很優美,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朗讀,讀出小鳥的美麗,並在腦海中勾勒出小鳥的樣子,激發學生對小鳥的喜愛之情。通過這種情境的創設,讓學生進入情境體驗,從而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體驗,使得學習更爲順暢。

二、注重學生的個性體驗及能力的培養。

每個個體都是存在差異性的,因而不同的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也是多角度的,教師需要尊重學的個體差異,讓他們有自己的體驗空間。比如課文的第二小節是鳥媽媽和小鳥相見後的一些場景。通過播放鳥鳴,想象一下,鳥媽媽和自己的寶寶終於見面了,它們之間會說點什麼,情景再現,同桌之間說一說,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體現自己的個性,從而讓課文的內容得到昇華,爲後面的“我”放小鳥的做好鋪墊。課文的最後一小節,小鳥被放走了,會跟“我”說點什麼,再次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深入理解課文內容,讓課文的主題得到深入,鳥類與人類是好朋友,引導學生認識保護鳥類的意思。

教學是一門永遠需要學習的藝術,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也有些不足之處:比如第二小節小鳥與鳥媽媽見面後的情景,它們之間的交流沒有處理好,還可以讓學生演一演,情境再現,讓課堂氣氛跟活躍些,學生的理解跟深入些。最後的環節,學生對於問題的回答已經比較到位,我還讓他們再回答,對於他們來說有點困難了。

總的來說,我運用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去教學《放小鳥》這一課,雖然做的還不是很好,但學習效果反饋回來的點滴,卻使我今後能自信、從容地走進新課程的課堂,爭取以後做的更好。

放小鳥教學反思5

《放小鳥》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二冊的一篇講讀課文。講述的是姑媽送“我”一隻可愛的小鳥,我養鳥最終又放飛小鳥的故事,告訴我們鳥是人類的朋友,表現出少年兒童愛鳥的童心。全文共4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講“我”看到小鳥在籠子裏不吃不喝,非常着急。第二自然段講“我”聽到鳥媽媽在窗外叫喚。第三自然段講“我”決心放小鳥回家去。第四自然段講小鳥飛走時向“我”道謝。這篇課文語言優美細膩,充滿兒童情趣,很受孩子們喜愛。

在整個課堂實施過程中,我注重以學生爲主體,關注學生所想、所說,不斷用激勵性的話語加以鼓勵,努力爲學生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整篇課文的學習都以讀爲主,通過對重點詞句的理解體會和想象感悟,指導學生反覆誦讀課文,輕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了教學重難點。

在學習第一自然段,爲了指導朗讀小鳥非常可愛時,我設計了爲小鳥打扮着色的動畫環節,既調動了課堂學習氣氛,又增強了對小鳥外形美的視覺感受,朗讀指導也是水到渠成。課中我還創設照顧小鳥的情境,讓學生自由想象說話,體會小男孩對小鳥的喜愛,和下文的小鳥“一動也不動”形成對比,分析小鳥一動不動的原因,感受着小男孩看到小鳥不吃不喝也不動非常擔心、着急的心情。再如學習第二自然段時,,我又戴上頭飾即興表演,將孩子帶入文本中,感受小鳥媽媽找孩子焦急的心情,同時進行角色互換說話練習,想象小鳥見到媽媽時會說些什麼,情景交融,孩子們的精彩發言層出不窮,真切地體會到母子情深,爲下文的下決心放飛小鳥作了很好的情感鋪墊。在第四自然段的學習時,我先引導孩子們細心觀察課文插圖,當孩子們說出通過表情、動作和神態看出小男孩很高興時,我又質疑:放飛了心愛的小鳥,小男孩爲什麼這麼高興呢?孩子們紛紛說出:“因爲小鳥跟着媽媽回家了,回到了藍天,又可以自由地飛翔。”“小鳥和媽媽回到了大自然中,可以自由快樂地生活。”甚至有孩子說出:“大自然纔是小鳥真正快樂幸福的家。”接着引導孩子想象小鳥回頭看着小男孩時,可能會說些什麼?讓孩子們初步感受到:鳥兒是我們的朋友,我們應愛鳥、護鳥。再回到課文朗讀時,因爲有了理解和感悟,朗讀時聲情並茂。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課的最後,在孩子們充分學文的基礎上,我給他們播放了一段大自然中各種鳥兒自由、幸福、快樂生活的視頻錄像,孩子們看得興趣盎然,課堂學習氛圍被推向了高潮。但因爲臨近下課,我只請了個別小朋友說了看完後的感受,沒能將預設的愛鳥護鳥這一情感教學目標生成得更到位,更精彩。在以後的教學中,我還要繼續學習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更好地分配教學時間,控制教學節奏,從而更有效地達成各項目標和要求。

放小鳥教學反思6

在整個課堂實施過程中,我注重以學生爲主體,關注學生所想、所說,不斷用激勵性的話語從正面加以引導,努力爲學生營造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如“相信你們一定能做到”,看似平常的語言卻蘊涵着教師對學生提出的要求,卻不顯得那麼生硬,正如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說的:“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

”只有在教學中充分發揚民主,使學生經過自己的努力獲取知識、培養能力,學生纔會有成就感。教師不僅要以學生爲主,甚至把課堂全“讓”給學生,給學生以尊嚴,以鼓勵,以方法,以膽量,以熱情,以成功,才能真正體現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

記得課上一位學生讀書時兩字一頓,我當時就意識到這是讀書的習慣問題,急不得,於是親自帶着他一起讀,慢慢地我放低音量,再讓他自己讀下去,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教學中,教師應該善於抓住每一個契機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力求取得最佳效果。

放小鳥教學反思7

今天和孩子們一起學習了《放小鳥》一課。我試圖和孩子們一起去體驗一個孩子由關鳥到放鳥的心理歷程,感受一個善良孩子的內心矛盾。放小鳥的過程正是孩子懂得愛的成長過程。教完後,我梳理了這課堂,留下了幾點感觸。

一、緊扣課堂矛盾點,引發思考

細讀文本,文中有這樣兩處我認爲是文章的矛盾點所在:一是“我想,一定是小鳥的媽媽找孩子來了”我爲什麼這麼肯定窗外的鳥就一定是小鳥的媽媽?二是“我看了看籠子裏的小鳥決心放它回家去”,既然我已決心放小鳥,我爲何還看了看小鳥?我捨不得小鳥,又爲何還一定要放小鳥。只要解決了這樣兩個矛盾,對文章情感主旨的理解便會水到渠成。因此課堂上,我便巧妙地拋出了這兩個質疑,引導學生潛入文本,通過認真地讀文,冷靜地分析,層層剝筍,最終找出答案。

二、圍繞愛字展開,絲絲扣情

反覆咀嚼課文,我讀出了一個字“愛”。姑媽送我小鳥是愛,我“關小鳥”“養小鳥”“爲小鳥着急”是愛,鳥媽媽的“焦急”是愛,我“放小鳥”更是愛。領悟到這點,我的課堂便圍繞“愛”字展開,抓住關鍵詞句進行品悟分析,巧妙點撥,並在每個環節的結尾用飽含深情的小結語把這些藏在字裏行間的,點點滴滴的愛都放大,點透,讓學生明明白白徹徹底底地感知體悟這些愛,根植這些愛,點燃他們心中的愛。

三、注重語言訓練,放飛想象

語言訓練是語文課的重要目標之一,課堂中,我有意識地圍繞教學目標設計了多處語言訓練。如課堂伊始,我便圍繞課文內容對“非常”這個詞展開了說話訓練,達到既初步激發情感,又運用語言的目的。在體會我着急的心情時,我讓學生移情角色,想象我爲小鳥擔心,我會對小鳥說些什麼?在放飛完小鳥後我又提供句式讓學生再次展開想象的翅膀,想象小鳥還會對我說什麼,我望着遠去的小鳥又會說什麼?並在具體過程中,我十分注意傾聽學生的發言,提醒他們注意表達的邏輯性,條理性和完整性。通過這一系列的訓練,不但情感目標得到有效落實,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也都有了一定的發展,語文的工具性有了體現。

四、巧妙情境創設,激發情感

本文是一篇情意濃濃的文章,尤其是鳥媽媽的愛更是感人至深,這份濃濃的愛在文中僅化爲兩個字“焦急”,如何讓學生深入體會鳥媽媽的焦急,感受母愛的偉大,是我課前思考的最多的問題。最後我選擇了創設鳥媽媽找孩子和大鳥小鳥相見這兩個情境來激發情感,感悟“焦急”。淺層次地理解“焦急”意思之後,在抒情的音樂中,我深情描述道:那天鳥媽媽發現孩子不見了,就到處找孩子,從天空到樹林,從樹林到小河,又從小河到田野,可它找到孩子了嗎?爲了找小鳥鳥媽媽白天找,晚上找,晴天找,暴風雨天還在找,可它還是?爲了找小鳥,鳥媽媽翅膀快飛斷了,嗓子也喊啞了,他找呀找呀,終於它找到了孩子,卻發現小鳥被關在籠子裏無法相救,鳥媽媽焦急萬分,她不住地叫喚,她會對小鳥說什麼呢?小鳥見到了媽媽又會說什麼呀?……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我驚喜地發現學生真的是被感染了,他們一個個先是瞪大純淨的小眼睛靜靜地聽着,想着,慢慢地臉上的表情開始發生了明顯地變化,此時此刻,我知道他們的心絃真的被撥動了,情感之門被打開了,鳥媽媽的偉大母愛已深深地植入他們心中,對“焦急”這個詞的理解也更形象更深刻。

放小鳥教學反思8

《放小鳥》一課的教學重難點是瞭解小鳥可愛的樣子,體會“我”的心情變化,理解“我”放小鳥的原因,並通過朗讀體會“我”的感情起伏變化。

在交流彙報時,學生喜歡哪一段,就進入哪一段的學習,如體會小鳥可愛時,採取“拼一拼,畫一畫”的方法,學生的創新意識在遊戲中得到了培養,在體會鳥媽媽“焦急”的心情時,讓學生聽聽鳥的三種叫聲,想象鳥媽媽說的話,培養了孩子們的想象力。

爲了讓學生了解小鳥的可愛,我在“看一看”環節中提供了各種鳥的圖片,在“做一做”環節中提供了拼拼塗塗的遊戲,學生可以自由選擇感知,課文的`重點、難點在靈活的學習方式中都得到了解決。

在“想一想”環節中,我設計的是一組課後反饋的資料,有各種鳥和其它動物的圖片,學生可以用課堂上的方法說說它們的樣子,學生都可以自由發揮,這一設計無疑給學生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學習空間。

放小鳥教學反思9

《放小鳥》一文,敘述的是我放飛一隻小鳥的事,課文通過描寫“我”養小鳥與放歸小鳥的經過,告訴人們鳥是人類的朋友,我們要愛護小鳥、讓鳥自由飛翔在藍天上。課堂上,我給孩子們創設了一定的生活情景,在一定的情景中讓孩子們自由的發揮想象。特別是課文的第二段,我讓孩子們能充分的感悟到小鳥和鳥媽媽叫喚是彼此的思念,是媽媽焦急的心情。 這堂課上,也有很多不足之處。如:學生的朗讀不夠到位。孩子們的朗讀不應該是技巧性的,而是在讀懂課文內容後,充分感悟人物心理,或者充分理解課文含義的基礎上通過讀來抒發感情。

教學的重點處把握還顯不足,課文第一段的二、三兩句話,主要是闡述了我因爲愛小鳥,看到小鳥傷心,不吃不喝而着急,理解的重點在我着急的原因上。在這個環節中,我設計了這個問題:我很着急,那是因爲?孩子們能點到我所着急的原因,但卻被我點到爲止了,讓學生充分的說,理解我愛小鳥,所以我很爲小鳥擔心。重點理解的部分似乎有些蜻蜓點水了,今後我要注意,把學生該理解一句話掌握的程度,做到心中有數,該重點理解的要讓學生充分的敘說,讓學生暢所欲言,在思考的過程中,理解課文的情況下再讓孩子們練讀。

課文最重要的部分,我決心放小鳥回家,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看看圖中的男孩,爲什麼把自己喜歡的小鳥放飛了,卻還那麼高興?孩子們回答的雖然正確,但如果孩子們多一些想法,多一些理解,也許能有更多豐富的想象空間,教學重點理解的部分,應該把課堂還給孩子們,讓他們成爲學習的主人,這樣,他們一定會更加明白愛小鳥就要給它自由,給它快樂。 我對小鳥的愛似乎在課文的教學中脫了節。因爲愛小鳥,所以我很着急,因爲愛小鳥,所以我要讓小鳥和媽媽在一起,要放飛小鳥,“愛”字似乎貫穿着整篇課文,但從學生的回答中,在我的小結中,卻有所忽略。

放小鳥教學反思10

《放小鳥》是蘇教版一年級(下冊)中的一篇充滿兒童情趣的課文,敘述的是“我”放飛一隻小鳥的事,告訴我們鳥是人類的朋友,表現出少年兒童愛鳥的童心。

這篇課文看似放飛小鳥,實則放飛的是對自然界一切美好事物的祝福,如何激發學生愛護小動物的感情是本課的一個重點。在孩子稚嫩、純真的心靈中,天生有對小動物的憐憫之情,在教學設計中我就抓住了孩子的這個特點,創設情境,再現鳥媽媽和小鳥相見的感人一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進行想象說話練習,令學生爲小鳥的命運心焦,既激發了學生愛護小鳥的情感,又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發展了學生間的人際關係。

放小鳥教學反思11

《放小鳥》這一課文語言優美,充滿童趣。上課這天的晨會,學校舉行了“愛鳥周”活動的啓動儀式,然後又帶小朋友去參觀了各種鳥的標本,聆聽了老師的講解。這個活動讓學生對小鳥有了更多的瞭解,爲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做了一個很好的準備,有知識上的,也有情感上的。

在教學第二自然段時,讓學生聽錄音並先提問“在作者着急的時候,突然聽見了什麼?看到了什麼?”有的學生說:“我聽到窗外也有一隻鳥在叫。”有的學生說:“我看到窗外飛來了一隻鳥。”還有的說:“那肯定是鳥媽媽找它來了。”學生又一個個進行有感情地朗讀,他們都體會到了鳥媽媽的着急心情。接着我又讓學生想象一下鳥媽媽與孩子相見了,它們會說些什麼呢?(把自己當作鳥媽媽或小鳥)。學生想象都十分豐富,說得感人極了!最後學生又扮演了鳥媽媽和小鳥,一起唱了《世上只有媽媽好》這首歌。 既激發了學生愛護小鳥的情感,又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當教到課文第3小節“我看了看籠子裏的小鳥,決心放它回家去”時,我故意裝作不明白的樣子問:“這小鳥那麼可愛,‘我’很喜歡它,但‘我’爲什麼放他回家呢?”話音一落,同學們又高高地舉起了小手。有的說“因爲我看小鳥被關在籠子裏太難過了”;有的說:“我想讓它回到媽媽的身邊”;有的說“如果我不放它回家,它會一直不吃不喝,最後會餓死的。” 這時我接着問學生:“那‘我’這樣做是不是真正的愛小鳥呢?”學生搶着回答說:“是,是。”此刻學生對課文已經完全理解,我這節課的教學也順利完成了。

本課語言優美,充滿兒童情趣,主要講述了一位小朋友放飛一隻小鳥的故事,告訴人們鳥是人類的朋友,我們要愛護小鳥。課文看似簡單,但要讓學生真正理解其內涵,也不是一句兩句就能講清楚的,因此,在教學時,我以想象這一活動爲主線,讓孩子們自由的發揮想象,教學效果不錯。

在講解第一自然段的時候,我問學生:“文中的小作者把小鳥關進籠子裏,給它食吃,給它水喝,可小鳥一動也不動,小鳥爲什麼會這樣?在想什麼呢?”問題一出,有學生說,小鳥想回家,也有學生說,小鳥想媽媽了,它想飛出去。這一部分的想象指導,爲後文小鳥與鳥媽媽見面的情景作了鋪墊。接着,我又引導學生,當我看到這小鳥不吃不喝的情境的時候,我是怎麼想的?學生通過想象,給了我同樣精彩的回答,通過這一部分的想象,讓孩子們充分體會到小作者對小鳥的喜愛之情,他們讀起來也更加有感情了!

教學第二自然段,我還是引導學生通過想象,小鳥和鳥媽媽現在見面了,它們見面的時候會說什麼呢?學生各抒己見,把小鳥對媽媽的思念之情,把鳥媽媽着急的心情全都說了出來,這裏的想象幫助學生理解了爲什麼小鳥在籠子裏不吃不喝,同時,也爲後面小作者放小鳥又作了一次鋪墊。從這次學生的精彩的回答中,孩子們能充分的感悟到小鳥和鳥媽媽的叫喚是彼此的思念,從中體會到了文本的內容。

第四自然段中,我這樣問學生:“小鳥跟着媽媽飛走了,它會對小作者說什麼呢?小作者又會對小鳥說什麼呢?”請小朋友再次展開想象,從而使學生明白了小鳥是人類的朋友,我們應該愛護小鳥。接着,我引導學生爲本文進行了角色扮演,再現鳥媽媽和小鳥相見的感人一幕。有了前面的想象這一教學環節,學生們便很快進入了角色,這樣做,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也使學生真正領悟到了課文所含的道理。

放小鳥教學反思12

今天我上了《放小鳥》這課,在教學過程中重視了對學生獲得知識的指導和思維過程的引導。

在句子的教學時進行了紮紮實實的訓練。“我把它放進籠子裏,給它食吃,給它水喝,可它一動也不動。”這個句子時,我先讓學生讀讀,談談你知道了什麼?你還知道了什麼?從字面上的意思挖掘到句子深層的意思,讓學生體會到“我”愛鳥精心照顧,而小鳥以不吃不喝表示反抗,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樣,通過反覆朗讀,指導點撥,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與小鳥之間的感情。再如在教第二自然段時,小朋友們聽鳥叫。一隻鳥,兩隻鳥。你們聽到了什麼?(隨機放上大鳥的畫)。聽鳥叫理解“叫喚,焦急”這些詞語的意思。這時候小鳥會說些什麼?大鳥會說些什麼?小朋友會想些什麼?請學生四人小組演一演,當小鳥,鳥媽媽,和小朋友,把他們沒有說出來的話說出來,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學生讀好句子,進一步體會句子蘊含的情感。

在教學這兩段過程中,讓學生進行換位思考如果你是小鳥你爲什麼不吃不喝如果你是小鳥見到媽媽想說什麼?如果你是鳥媽媽見到自己的孩子會說些什麼?孩子們從不同的角度感悟課文,真正收到了以讀代講、以讀促思、以讀助講、以讀悟情的果。課上孩子們大膽的說大膽的表演學習積極性很高。

放小鳥教學反思13

由於學習的對象還是低年級,課文內容對於他們還是具有一定的誘惑力的。根據他們這一心理,我在描寫小鳥樣子的這一環節,讓學生找出描寫小鳥的外貌的句子,並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朗讀,讀出小鳥的美麗,並在腦海中勾勒出小鳥的樣子,激發學生對小鳥的喜愛之情。在小作者看到小鳥不吃不喝,無計可施,非常着急這一環節,我讓學生把自己想象成小作者,去體會“我”的心情,通過朗讀,體會,表達小作者的着急。在通過這種情境的創設,讓學生進入情境體驗,拉近學生與語文課堂之間的距離,使之產生親切感,從而吸引學生的傾聽興趣。在上課的過程中,要求每個學生在課堂上的每一分鐘都全神貫注是不可能的。因爲已經上了大半節課,部分孩子的注意力開始轉移,這時,及時評價學生的聽講習慣,給學生樹立榜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是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習慣的重要手段,因此,我對注意力集中較長的孩子做出了評價,如:陳瀾同學不僅認真傾聽老師和同學的發言,還積極舉手回答問題,我對她說:“陳瀾小朋友的小眼睛亮亮的,一看就知道在認真聽老師講課,看她積極回答老師的提出的問題就知道了,希望大家都和她一樣那麼棒。”大家聽了我對陳瀾同學的評價後,都紛紛的向她學習,把注意力回到了課堂。

在學習第四自然段的時候,我對學生提出問題:“小鳥跟着媽媽飛走了,它會對小作者說什麼呢?小作者又會對小鳥說什麼呢?”讓學生再次展開想象,接着,我引導學生爲本文進行了角色扮演,再現鳥媽媽和小鳥相見的感人一幕,有了前面的想象這一教學環節,學生有了學習的積極性就會專注地傾聽老師、同伴發言,便很快進入了角色,這樣做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真正領悟到了課文所含的道理,也鞏固學生的傾聽習慣。

放小鳥教學反思14

一爲什麼要把小鳥關進籠子裏?

在欣賞了小鳥的美麗、可愛之後,我問孩子:“對於這麼漂亮的鳥,你打算怎麼做?”幾乎是公認的,把小鳥放進籠子裏。這讓我非常真切地中國傳統的對待動物的做法——自私和佔有。我不知道孩子們似乎也這麼可怕,於是,我追問了一句:“爲什麼要把小鳥放進籠子呢?”“怕它把家裏弄得亂七八糟。”還不錯,只是爲了讓自己居住的環境能保持整潔、美觀。“爲了怕它飛走。”這就是這樣的心態吧。雖然不希望孩子們這樣想,但我覺得還是可以理解的。因爲覺得自己喜歡小鳥,所以就要讓小鳥留在身邊,即使是把它關進籠子裏。也許這已經成了中國人的習慣嗎?

二愛鳥就是還小鳥自由!

在傾聽了小鳥和鳥媽媽的交流之後,我給了孩子們一個辯題:a愛小鳥就是將小鳥留在身邊;b愛小鳥就是放小鳥走。

孩子們開始思考了,我能感覺到。

支持第一個觀點的孩子說:“不能放,因爲放了就不容易抓到這麼漂亮的小鳥了。”同意第二個觀點的孩子說:“要放,這樣小鳥和爸爸媽媽在一起才快樂。”很明顯,兩種觀點實際上是取決於立足點的問題,愛鳥多還是愛自己多?我不動聲色,讓他們去抉擇吧。說了好一會似乎沒有形成一致的意見。這時一個孩子提出了一個看似折中的方法,“放了這隻,重去捉一隻。”我依然把它教給孩子們處理。很快就被孩子們駁倒了,“重抓到的小鳥一樣會想自己的爸爸媽媽。”“這不等於沒放嗎?”我真的被孩子們征服了。最終那個叫璋的孩子說了很經典的結語:“愛小鳥就是還小鳥自由!”我情不自禁地豎起了大拇指。

當孩子們真正開始思考的時候,問題就已經解決了一半。

三孩子們太懂事了。

不止一次在聽課和上課的過程中,我都有這樣的感覺:我們的孩子太懂事了?明明需要艱難的抉擇,可他們都像孫悟空有雙火眼金睛一樣,可以毫不費勁地走向正確的方向。我真有些懷疑這種懂事。是許多課例給了孩子們指向,我以爲是。就像我們看抗戰的電影一樣,結局都是無一例外的中國勝利。在這課裏也有幾個孩子是這樣,因此看起來,他們似乎都懂了,異口同聲地要放小鳥。可在他們的臉上我看到的卻是過於平靜的神情。人們說,教育是搖動,教育是點燃,缺乏心靈對話的教育永遠無法成共振。走進文本,走進人物的內心,孩子們才能自然成長,真正成長。

放小鳥教學反思15

留給孩子想象的空間——《放小鳥》教後反思

兒童的想象力是豐富的,教師要留給孩子想象的空間,讓孩子在知識的藍天中展翅高飛。《放小鳥》這篇課文的重點是激發學生愛護小動物,因此,在教學中我主要是引導孩子走進動物內心,感受它們的情感來理解課文內容。

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我抓住“突然,小鳥朝着窗外叫起來。我擡頭看去,原來窗外也有一隻鳥在叫喚,那聲音聽起來多焦急呀!”讓孩子說說從小鳥的叫聲中聽懂了什麼?鳥媽媽又在說些什麼?進而體會小鳥焦急的心情,再現了鳥媽媽和小鳥相見的感人一幕。

讓我們抓住文本中的空白,喚起孩子的真情,走進人物的內心,展開想象的翅膀,這既激發了學生愛護小鳥的情感,又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