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學生要正確引導數學教學反思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教師在監考時發現一個學生抄襲了一道一分的題目。而這名學生的性格是比較敏感而內向的。事後,老師在這個學生的試卷上打分爲:“100-1”。這位學生接到試卷後非常慚愧,立即找到老師,承認錯誤,要求老師將100分改回99。老師聽後,在他的試卷上批了一個“99+1”,並對他說:知錯就改就行,以後要特別注意,這一分是對你能認識和改正錯誤的獎勵……這個學生雖然學習成績不錯,但在考試行爲上卻出現問題。在對這一問題指出和糾正的過程中,我們都可以看到這位班主任極其細膩的教育技巧和善於體貼寬容的師者之心。如果把這個學生的心靈比作是一面鏡子,他作弊的行爲就爲這面鏡子蒙上一層灰塵和污漬。那麼此時他需要的就是教師將體貼與愛化作一張質地柔軟的紙或手帕,輕輕地、再輕輕地擦拭。

對學生要正確引導數學教學反思

教育之所以可以成爲一項藝術,就是因爲能深入人的內心,給人以心靈的啓迪和震撼。而深入內心的.途徑之一,就是教師要有一顆寬容體貼的心。允許學生犯錯,瞭解犯錯後的心理狀態,從關心和愛護學生的角度切入教育的各種行爲,這種飽含着愛與關懷的教育才會真正走入學生的內心,教師所要傳達的小到行爲習慣大到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等各種觀念纔會真正被學生所接受。

教師的這種體貼對於所有學生都適用,也是說所有的學生都需要甚至到渴望這種來自教師的體貼。但這種體貼對於後進生則顯得更爲重要。因爲他們無論是心理還是在班級這個小團體中所處的定位都決定了他們比其他人都需要班主任細膩的體貼。現在我們現在定義的“潛能生”,其實老的叫法是“後進生”,我覺原來的叫法也很好,“後進”不一定“不進”,他們可能只是龜兔賽跑中那隻暫時落後的小烏龜而已,誰知他們在前面的征途上,會取得什麼樣讓人驚奇的成績。所以,對這樣的學生或是一時出現污點和錯誤的學生,教師必須本着“不拋棄、不放棄”的原則,象上面的這位教師那樣,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則,充分尊重人,在體諒、體貼的情感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與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