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教師教學反思

作爲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初中政治教師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初中政治教師教學反思

初中政治教師教學反思1

初中思想政治課程改革開始實行,作爲衝在改革浪潮尖端的一線教師該具備什麼素質呢?該作好哪些準備?將何去何從呢?爲了實現新課程改革的目標,我們得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在總結中不停反思,在反思過程中應用於實踐檢驗,從而看清前進的方向。在教學實踐中,必須徹底打破封閉、單項、機械、以教師爲主體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參與到教學互動中來。

第一,要結合政治新教材的內容,有針對性地分析現實社會及生活中活生生的各種政治、經濟、文化現象或事例,尤其是要善於將當今國內外發生的重大事件、時政熱點與書本中抽象的政治理論知識生動、形象地相結合起來。這樣,學生纔會對政治課感興趣,接受所學的政治理論觀點,從而加深對政治理論知識的理解。

第二,在政治課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特別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作用,要想方設法讓他們動起來。比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鼓勵學生在全班同學面前談自己在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讓大家一起討論研究問題之所在,並從課本中尋找解決的辦法。例如,作爲當代中學生,在金錢面前應當作出怎樣的選擇?學生中存在很多看法,教師可採取自主學習、綜合探究等活動,一方面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充分反映學生對金錢的思想狀況;另一方面要發揮教師的主流價值觀的引導作用,在注重發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鼓勵學生自主進行價值判斷的同時,爲學生提供鮮明的基本價值標準,引導學生沿着正確的方向學習。

第三,政治教師還要結合新課程的要求,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任務採取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比如,除常規方法外,還要求教師儘快掌握體現時代性特徵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並運於教學過程之中。而這一點在政治課教學中體現更爲明顯、要求更爲迫切。通過多媒體課件等現代化教學手段,或者是照片、圖片、掛圖等生動、形象且直觀的教學手段,或者通過師生的講述,把學生帶入某種特定的情景之中,使學生有如身臨其境。通過這種情感渲染和傳達,使學生更容易接受對知識的詮釋和理解,免去了生澀與呆板,也達到使學生學會對知識活學活用的目的。讓學生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激發學生興趣和思維,引導學生質疑、探究、發現,達到對學生有效地實施教學的目的。

第四,新課改的政治教學必須將羣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結合起來,這就要要求在政治教學中要針對不同生活經歷、性格氣質、興趣愛好的學生,進行多側面、多樣化的個別教育,以此來調動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政治的積極性、主動性。同時,通過羣體教育個人,給學生以溫暖和信心,使集體成員間互相激勵,促進個人的進步。在學習“消費”內容時,我以轎車消費爲例進行教學,家庭經濟狀況不同的學生對這個例子的反映明顯不同,此時,我就及時引導他們瞭解影響家庭消費的因素、怎樣樹立正確的消費觀等知識。除了要轉變政治課的教學方法,還需要在政治教學中樹立民主、平等的師生觀。新課程改革對教學的定義有了根本性的變化:“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一,這種統一的實質是交往、互動。”新課程改革把教學的實質定義爲交往、互動。教學過程的交往、互動,意味着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啓發、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真正把教學看作是師生共渡的生命歷程,共創的美好體驗,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

可見,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及教學方法,是中學政治教師實現新課程改革任務的必由之路!

初中政治教師教學反思2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不知不覺中我已從事了十幾年的政治教學,十幾年的教學生涯,讓我深感政治教學任重而道遠,是一個長期而艱鉅的工程。同時也讓我深深體會到政治教學的樂趣,總有讓我挖掘不完的東西。下面我對初中政治教學作以下反思:

1、堅持聯想式教學:把學生學習政治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一個關鍵性問題,聯想式教學方法是更好地結合學生的特點,通過縱向聯繫及橫向聯繫,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達到顯著的教學效果。

我個人是根據教材,以點撥爲主,讓學生髮揮想象,聯繫已知知識,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與老師共同探討,步步引申,讓學生在知識的生活海洋裏盡情暢遊。這種以老師的點撥來啓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老師共同進行探討、交流的教學方式,我把它叫做聯想式教學。

2、始終堅持啓發式教學:啓發式教學作爲思想政治課教學的總方法,是思想政治課教學改革要達到的目標中的一部分,也是思想政治新課程的教學改革取得成功的必然要求,我們必須堅持、近幾年,在教學實踐中,我堅持深入鑽研教材,發掘教學內容中的啓發因素,設計富有啓發性的問題、問題本身是學生未知的新問題,且能體現教學的重點內容;與學生的認識能力,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水平相適應,不過難也不過易,是他們跳一跳後方能摘到的"桃子";問題的表述清楚明確,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

3、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把互相尊重作爲課堂教學的基準。沒有情感的教學是沒有生命力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學科的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才能激起求知的強烈願望,因此課堂教學要增強趣味性。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經常給學生講一些前沿科學知識,並從學科與生活、社會的結合點,激活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對每一門學科始終充滿一種神祕感,保持其濃厚的學習興趣。

4、注重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把一些活的動態知識總結爲現成的結論直接告訴學生,讓學生注重對知識點的記憶,而不讓學生去探究、去思考。新課程要求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提高探究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創設問題情景,創設科學的探究活動。讓學生獲得知識與技能,形成科學的態度與價值觀。探究活動的難點是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中的惰性,拋棄“等”“靠”“畏”等不良的學習習慣。教師要始終考慮怎樣幫助學生明確探究目的,激發探究動機,並努力創設濃厚的探究學習氛圍。

總之,教師儘可能聯繫實際開闢多維互動的課堂,多讓學生自由組合、自由發揮,少一些條條框框,讓不拘一格的教學模式開啓學生思維的閘門,迸發出智慧的浪花,激盪創新的激情和成功的歡欣,教師的勞動也就涌現出創造的光輝和人性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