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巧的手》的教學反思

在本課《靈巧的手》的教學設計中,爲了實現學生的真正參與,激發他們良好的參與狀態,我不斷提出新的問題,給予學生多角度的'外部刺激,並努力挖掘教材的興趣教學因素,注重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情感渲染,喚起學生對新知識的興趣。例如,在導入新課時,教師直接用手蘸顏料快速印出大樹的樹枝和樹幹,在強烈的視覺衝突下,學生的視線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同時,老師用啓發性的語言問:“邊看邊想,老師是用什麼來畫樹枝和樹幹的?”引導學生參與觀察與思考。接下來,老師又問:“誰能像我這樣很快地給大樹披上綠衣服?”學生急於表現、嚮往參與的狀態被激發。在學生上臺印手印時,老師問:“怎麼只有大葉子,你能加點小葉子嗎?”通過一個個新問題的設計,學生的情緒一次次被調動起來,參與的願望顯得那麼地強烈。有了學生參與的願望、意識與情緒,在強調學生的感受、體驗和學習的遊戲性的前提下,我進一步鼓勵學生藉助手形自由表現、大膽創造,用語言、繪畫、人體彩繪、表演等各種形式外化自己的情感與認識,使每個學生都能全身心地主動參與活動

《靈巧的手》的教學反思

整課的教學設計中,從平面手印圖形——看立體實物、做立體手形——平面繪面表現——立體彩繪,我不斷激發學生的興奮點,不斷創設參與情境,使學生做到全程參與。在關注學生參與的廣度、深度時我做了許多嘗試,如:在本課引導學生做手形展開聯想時,我不僅設計了伸手出來做手形的環節,還設計了“你是怎麼想的?”“能教教我嗎?”“我學得好嗎?”等提問,使學生既參與了想、做、說,還參與教與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