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與可能性》數學教學反思

《統計與可能性》是小學人教版第九冊第六單元的內容。下面我們來看看《統計與可能性》數學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借鑑。

《統計與可能性》數學教學反思

《統計與可能性》數學教學反思1

《統計與可能性》這一課,主要研究可能性相等的情況,本節課是用實驗來驗證可能性相等這種情況的,但實際上通過實驗基本上是不可能來驗證可能性相等的,比如:讓學生做的實驗:袋子裏三個白球,三個黃球,每次摸出一個球。

最後學生摸出的白球個數與黃球個數基本都是不相等的,而告訴學生說可能性相等,總覺得不妥,在摸之前讓學生猜的時候學生都說摸到白球和黃球的可能性相等,而實驗做下來反而學生髮現不相等,起了反作用。我想應把驗證相等與不等兩個實驗合在一起,讓學生對比比較發現:白球黃球摸到的次數相對於驗證不相等這個實驗的結果比較接近,間接說明相等。再讓學生拿出小正方體自己計劃看到1——6的數的情況,再根據計劃在6個面上標好數,投擲正方體,統計結果,與計劃比較。讓學生說說生活中事件的可能性。

整個教學過程我都是讓學生自己從操作過程中發現、總結,獲取事件發生的情況。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但由於教學學具準備不恰當,影響了教學效果,給學生產生了錯誤的判斷,如果能爲每組準備一個紙盒,這樣就可避免這種情況發生了。

從開始備課到正式上課爲止,自己對所預設的教案始終都沒有肯定,覺得教材裏還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問題沒有挖掘出來,上完之後再進行反思,覺得這整個過程充滿了探究的樂趣,思考的樂趣,抉擇的樂趣,猜測與驗證的樂趣……因此,我想到,學生的學習過程也應該充滿猜想、驗證、推理、探索、交流等豐富多彩的活動,他纔會有參與的興趣,也才能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統計與可能性》數學教學反思2

在教學這部分教材的時候,從學生感興趣的遊戲入手,讓學生親歷擲硬幣,學生親自動手實踐,體驗觀察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研究遊戲規則的公平性,用分數表示可能性,親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在教學活動中,爲了使每個學生都能親身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我採取了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讓每個孩子都能感悟事情可能性發生的特點,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習,有着以下一些感受:

讓學生在操作活動中學習數學。在教學中,我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學活動中學生親自經歷對隨機現象的探索過程,引導學生學生首先猜測結果發生的可能性大小;然後讓學生親自動手進行試驗,通過經歷統計小組、全班的拋硬幣正面向上的次數的過程,讓學生髮現當次數增多時,慢慢接XX均數,最後出示科學家的實驗結果,讓學生感受到當次數越來越多時,幾乎等同於二分之一,從而說明規則是公平的。

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感悟。整節課是由各種活動貫穿其中,有拋硬幣、扔骰子、設計轉盤、小小設計師等活動,充分體現了課程標準中數學的生活性,讓學生通過合作、交流,從而解決問題,交流自然有效,整節課在學生的積極參與、民主和諧的氛圍中使學生獲得了大量的數學信息和數學知識,讓數學學習成爲一個生動活潑、主動而富有創造意義的過程,使學生的玩中學、學中玩,課堂氣氛非常活躍。體現了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注重數學學習的情感化。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在課堂上,教師要學會尊重並引導學生大膽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營造了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鼓勵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敢於質疑,樂於交流與合作,在學習活動中嚐到成功的喜悅,建立自信心。

上完這節課後,我的感覺就是如果僅僅讓學生活動,有時可能對知識的理解還有困難,因爲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在實際實踐的時候還有一定的誤差。可能性的大小是很難通過實驗來得出的。因爲做試驗的話,一定要建立在實驗次數足夠多的基礎上,而在課堂上要做大量的實驗那是不可能的,學習了其他教師的課堂後,我想如果把拋硬幣這個實驗留在課前讓學生完成,課堂上讓學生理解他們發生的可能性事相等的就可以了,最後通過例題來提升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達到學習目標。

《統計與可能性》數學教學反思3

兩週前就把第六單元上完了,因爲一直都在忙課題結題的事,所以直到今天才有空把第六單元《統計與可能性》做個簡單的教學回顧和反思。

本單元的主要內容是:瞭解平均數意義,會求平均數;能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感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大小。通過對這個單元的教學,我認爲在教學中應該注意以下兩點:

1、讓學生在認知衝突中體會學習平均數的必要性。

平均數是表示數據集中程度的特徵數。爲了讓學生認識平均數的數據,我們在教學中沒有直接呈現概念引出平均數,而是在學生的認知衝突中引出平均數的`概念,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學生體會到學習平均數的必要性。

2、讓學生在具體的試驗與操作活動中加深對事物發生可能性的體驗。

這個單元的學習,學生不僅知道有的事情可能發生,有的不可能發生,還要進一步體會有的事情發生的可能性大些,有的可能性小些。如在“猜一猜”中,安排了“轉盤”和“拋圖釘”兩試驗活動。設計這些試驗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生經歷“提出猜測—收集和整理數據—分析試驗結果”的過程,這樣可以豐富學生對事物發生可能性大小的直觀體驗。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讓學生親自經歷對隨機現象的探索過程,引導學生學生首先猜測結果發生的可能性大小;然後讓學生親自動手進行試驗,收集試驗數據,分析試驗結果,並將所得結果與自己的猜測進行比較。學生在此過程中不斷將自己的最初猜測與試驗結果進行比較,這將促進他們主動修自己的錯誤經驗。

《統計與可能性》數學教學反思4

今天我在二班講了《統計與可能性》一節,這是作爲平行班的第二節課,也是在上完第一節課的基礎上總結經驗作出改進之後的一節課。

本節課的設計重點在於讓學生在動手操作和實驗的過程中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和體驗來自主探索教學內容,從而主動發現統計規律。

記得第一次在一班上這節課的時候,由於事先對學生特點不瞭解,所以在教學時沒有充分估計到學生的綜合能力,以致於在課堂教學時出現時間不夠用,沒有完成教學任務的現象。這節課後,聽課的老師細心地幫我評講了這堂課,指出了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比如板書、教學過程的設計和安排等,而且也就這些問題積極地幫我想解決的方法,這對我接下來進行平行班的教學有很大的指導意義。

在第二次講這節課的時候,針對學生在小組合作摸球環節用時過多的情況,我採取了以下對策:首先,在摸球遊戲之前,明確摸球遊戲的規則;其次,讓學生明確小組成員之間的分工,即小組長負責記錄數據,剩下的三個同學依次連續摸10次;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要抓住這個年齡段學生爭強好勝的特點,在全班8個小組中取完成最快的前五個小組的成績。這樣一來,學生任務明確,在遊戲的過程中各有分工、各負其責,因此整個過程很順利,全班八個小組都按時完成了任務,而且好幾個小組提前就完成了。由於學生提高了做遊戲的效率,整個課堂教學在時間安排上就顯得比較充裕,從而順利的完成了教學任務。

在我自我感覺這堂課上的還可以的時候,評課老師的一席話讓我陷入了深深地沉思。在解決了課堂時間不夠用的問題的同時,新的問題又出現了,那就是當速度快的小組提前完成任務的時候,學生只是單純的在舉着手等着其他小組的同學,而白白的浪費了這段時間,致使教學出現了空當。教師在課堂上應該要顧及到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和發展,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根據學生特點和教學特點來設置分層的教學任務,以便從不同層次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發揮每個學生的優勢和特長。

我覺得這一點是我在以後的教學中應該特別注意和加強的,教學應該分層次,應該因材施教,應該爭取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發揮自己在不同層面的優勢,這纔是教學的最終目標。

《統計與可能性》數學教學反思5

《統計與可能性》是小學人教版第九冊第六單元的內容,本單元的內容是在三年級上冊的基礎上的變化,使學生對“可能性”的認識和理解逐漸從定性向定量過渡,不但能用恰當的詞語來表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還要學會通過量化的方式,用分數描述事件發生的概率。

本節課的內容是本單元的第一節——等可能性與遊戲規則的公平性,它們是緊密相聯的,因爲一個公平的遊戲規則本質上就是參與遊戲的各方獲勝的機會均等,用數學語言描述即是他們獲勝的可能性相等,因此,教科書在編排上就圍繞等可能性這個知識的主軸,以學生熟悉的遊戲活動展開教學內容,使學生在積極的參與中直觀感覺到遊戲規則的公平性,並逐步豐富對等可能性的體驗,學會用概率的思維去觀察和分析社會生活中的事物,此外,通過探究遊戲的公平性,還可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公平,公正意識,促進學生正直人格的形成。

在課堂中,學生能夠積極動腦,思維活躍,設計的每一個環節學生都能夠主動參與,基本上掌握了本節課的知識,對概率這方面的知識也有了初步的瞭解,整整一堂課,學生的注意力特別集中,沒有用老師去組織課堂紀律,每一分鐘,每一秒,學生都在用腦思考,四十分鐘感覺過得特別快,但是課堂永遠是有遺憾的,永遠不會完美的,下課與同事交流,才學得不足的地方還有很多,例如:學生玩遊戲時,應以每個人走幾步爲準,不應該確定地點,這樣遊戲會出現不公平現象,怪不得我班的高銘當時在課堂上躍躍欲試,他認爲是不公平的,由於我當時也不夠機智,沒有處理好這個問題,致使課堂留下了這處遺憾;還有在學生進行實際操作前,我應該明確要求,特別要強調算出正面朝上的次數,由於學生口算速度慢,導致此處時間過長,沒有按時完成教學任務。

總之,教無定法,學無止境,課堂教學永遠是我們的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