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技術教育教學反思範文

身爲一位優秀的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勞動技術教育教學反思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勞動技術教育教學反思範文

勞動技術教育教學反思1

小學勞動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綜合性學科。回想這段時期的手工摺紙教學實踐活動,使我悟道:沉醉於遊戲中的兒童,讓他自己尋找生命支點,讓他自己積極主動的探索過程中認識自己。手工摺紙正是採用了快樂的教育方法,以此對孩子進行教育,富有極大的吸引力。同時對促進孩子的智力開發陶冶孩子的心靈情操;培養孩子動手、動腦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啓發學生自學感知:老師的教是爲了不教,勞動課教師的作用在於引導學生由不懂到懂,由不會到會,最後形成技能,教師的教應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爲基礎,以學生會和不會的臨界點爲切入點,所以勞動課的自學感知是必不可缺少的。

學生對已學知識的掌握情況,使學生運用舊知識與技能,學習新知識與技能的機會,還使學生對所需學習的新知識技能有整體印象。如在拆麻雀時,學生通過拆,瞭解折麻雀分了六步:麻雀的尾巴拆開後,發現“折脖頸、翅膀”屬原有知識,折尾巴由學生實踐感知,一起找到方法。

折尾巴是難點,學生雖拆開尾巴,也不能完全掌握方法,於是師利用示意圖出示折法,通過閱讀再嘗試折法,師引導學生,認識理解圖示意義,再全面展開,興趣高漲。

鞏固練習總結。技能的形成不是一次能完成的,學生掌握了折麻雀的方法、要領,放手讓學生練習操作,一鞏固和加深所學的勞動知識,形成技能。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巡視時及時矯正存在的問題。

鞏固練習總結後面加上延伸,如請同學們欣賞幾組折其它的動物的示意圖,會更加激起學生求知的慾望。未來的社會的發展需要高素質的人才,將來的文盲不在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沒有創造力的人。因此在課堂上要開發學生的創造力,挖掘學生的智力潛能纔是關鍵。

勞動技術教育教學反思2

三年級新開設了勞動技術課。在教學上學生首先學習紙工製作,在教學內容上安排了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剪裝飾鏈,剪“雙喜字”,剪對稱圖形,剪窗花。學生通過這些豐富多彩的紙工製作,不僅提高了動手能力,而且體驗到紙工製作的樂趣,感受到紙藝裝點給生活帶來的樂趣。

例如,學生學會用裁好的紙條,捲成不同形狀的紙卷,做成各種形狀的“零件”,再將這些“零件”組合成美麗的衍紙畫。在製作裝飾鏈時,我是通過對三種不同裝飾鏈的研究引導學生髮現折與剪得規律,認識到整張紙經過摺疊後會形成兩種邊----折邊和單邊。只要在折邊上進行加工,整張紙的內部就會產生變化;如果在單邊上進行加工,整張紙的邊緣就會產生變化。如果將折邊全部剪掉,整張紙就會散落分離。學生在不斷地實踐活動中形成了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獲得了積極的勞動體驗。在剪窗花的學習中,學生對紙的折法進行研究,例如,對角折一次,兩次,再設計圖案,進行剪,展開後看效果,將紙對邊折一次,兩次,再設計圖案,進行剪,展開後看效果又不一樣了。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在學習知識,掌握規律的過程中,學會學習,實踐,探究的方法。

在勞動技術課上,讓學生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一份作品,比如:以組爲單位,每個學生剪出各種顏色的拉花,再把它們一個一個的粘連在一起。就是一個很漂亮的裝飾鏈,用來裝點教室的板報或居室。學生們很有成就感。在教學中,我盡力滿足學生的成就需要,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依靠自身的努力達到成功和從知識的獲益中得到滿足,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快樂,在勞動教學過程中學生總是能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教學中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需求,促使每一個學生學會學習,達到願學、樂學、會學、善學。

反思這段時間的教學,有成功之處:那就是:每部分教學內容都貼近學生的生活,從學生常見的問題入手,通過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循序漸進的實際操作完成相關的製作,在製作的過程中瞭解、掌握有關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堅持以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爲指導思想,突出勞動課的實踐性。我力圖通過大量的操作和實踐,使學生在具體的活動過程中認識材料、瞭解設計思想、掌握使用工具的方法、學會設計,製作簡單的紙工作品。

勞動技術教育教學反思3

勞技與技術教育是以提高學生技術素養,學會動手動腦,促進學生全面而富有個性地發展爲基本目標。是以設計學習和操作學習爲主要特徵的,國家規定的中學生必修課程。它既注重培養學生對飛速發展的“技術社會”的適應能力,又強調其技能形成。思想方法的掌握和技術文化的領悟三者之間的融合與統一。力求在提高學生技術素養的同時,促進其共同能力,個性潛能和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爲了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課程目標融合爲一體,並使其有機地融於勞動與技術的教學過程中。我們精選了教學內容,優化了教學模式,使之符合課標要求,又獨具我校特色。將動手動腦與創新有機地聯繫起來,符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又激發了學生實踐創新的興趣,有利於幫助學生實現三維目標。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開放、反思是我們的具體做法。

1、自主探究法

問題分析即開始不直接闡述理論觀點,而是問題引入。列出若干問題後,由師生共同分析,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自主探究,爾後歸納。這樣做貼近學生實際,充滿生活情趣,又極具挑戰性。有科學道理,又有技術含量,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了學習難度,提高學習效率。

例如:作品製作的技術問題,設計問題,學生一般不易理解。我們通過展示作品“剪貼畫”布藝娃娃“防滑砧板”“木玩工藝”“金工小錘”“依拉罐花筒”等的具體分析,學生很快理解這些較難的問題。進行探究,花時不多,效果明顯。

2、合作學習法:

課堂中我們設置了“操作示範”“問題思考”“動手實踐”“技術實習”“調查研究”等環節,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主動探究,勤於動手,開放學習,合作學習,讓學生親歷親爲,加深對問題的理解,掌握技術的基礎,提高運用技術的能力,有利於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團隊精神。

例如:勞技教室的桌椅擺放,採用四人圍坐一桌的形式,工具大家用,條件大家創造,秩序大家維護。動手實踐時,可相互交流,也可互補長短。動手能力強的可給動手能力弱的作示範,技術難點可共同攻關。評點時可自評也可互評,既發揮個體的作用,也體現團隊精神。

3、開放反思法

爲了讓學生在動手實踐的基礎上,留住不同的思維想法,抓住有限的時間“展示當堂完成有創意作品”,放手讓學生在評點中自我歸納、總結。增加了彈性,給願意學,有能力、有條件學的學生拓展了看與學的空間,這樣做面向全體學生,也給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臺,讓不同的見解得以呈現與綜合,學習中的重點、難點,得以突破。

例如:每節課下來,同學們對於作品的製作過程,工具的使用方法,體現的創意,總會津津樂道,講起來一套一套的。他們對作品看了又看,愛不釋手。聽到不同意見,他們據理力爭。得到老師的讚許,他們的高興勁就別提了。可以說是每件作品都牽動了他們的心。那種成功欲,不亞於放了一顆衛星。

勞動與技術課的方方面面有很多,我就創設這種新型的教學方式,作了一些探討,也感受最深,現在寫出來,以利今後進一步總結。

勞動技術教育教學反思4

傳統的勞動與技術課堂教學,比較注重技能的訓練與習得,強調動手操作與實踐。由此教師以講授、示範爲主,學生則以模仿、複製爲多。這種教學模式忽略了學生作爲學習活動的主體這一客觀現實,不利於學生個性的發展,不利於學生創新思想的萌發與創新能力的'培養。而新課程的教育理念要求我們,勞動與技術教學在使學生感受生活的積極體驗和獲得直接經驗的基礎上,強調動手與動腦的結合,在動手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和探究問題,提升思維的深度和廣度,萌發創新思想,從而拓寬解決問題的思路、學會解決問題方法,逐步培養技術素養。

因此,教師首先要開闊視野,從自然社會的多視角,審視勞動與技術項目的教學內容,從單純的手工操作,如完成某一件作品,儘可能向多個方面滲透,充分發掘其內涵,最大化地達到勞動與技術的教育功能。其次,要改變多講爲“快”、以教爲導的“教”本位的傾向,所謂教師是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已很明確的將教師角色定位在非主體的地位。教師在學生交流、操作的過程中,要敏銳地發現問題,這些問題是共性的還是個性的,是題內的還是題外的,往往是個性的題外的問題隱有創意,教師切不可疏忽,在評價與小結時,都應給予合理的價值指向。

如有這樣一節勞動與技術課,一位教師結合當前衆多學生都有自己小臥室的背景,要求初二學生利用廢舊紙盒、彩紙、硬紙等材料,製作一個學生臥室模型,臥室內要有傢俱並進行一些裝飾。四人一組,一節課(45分鐘)合作完成,取題爲“我的天地——我設計”。這是一個貼近學生生活、富有時代氣息且很有創意的勞技教學題材。教師先在投影上展示了多幅學生臥室佈置的照片,以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然後給學生布置今天的任務:大家用帶來的材料,設計製作一個學生臥室模型,並用各種小傢俱、小裝飾、把自己的小天地佈置得美觀亮麗,各有特色。講解與演示只化了6分鐘時間,同學們製作的時間很充裕。四人小組分工,有的將廢紙盒拆裝成小臥室,還剪了一個口子,作爲窗戶;有的用硬紙做小牀,書桌、座椅、書櫃;有的用彩紙等材料做窗簾、壁畫、錄音機、檯燈……,接着共同商量臥室的佈局與裝飾。在學生操作的一段時間內,教師四下巡視,隨時指點。離下課還剩6分多鐘時間,大部分學生已完成模型的製作,教師宣佈停下,開始對各小組的作品進行評價。評價分自評、互評和師評,最後2分鐘教師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