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數乘一位數教學反思(精選6篇)

身爲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要怎麼寫好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多位數乘一位數教學反思(精選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多位數乘一位數教學反思(精選6篇)

多位數乘一位數教學反思 篇1

一、目標定位決定內容取捨

初稿時在教學目標達成中設定爲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所以在新授前以提問激趣,引出課題。旨在讓學生通過主題圖提出一些用乘法計算的問題,根據學生隨機生成的算式,引入到多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乘法中,然後提示課題共同探討明算理。學生隨機生成的算式,既可以用以複習鞏固表內乘法,又能引出本課課題,更難的題目則可以引導學生帶着這些暫時還不能解決的算式進入以後的學習。等到教案寫完思路過一遍後,發現整個教學內容太多,量太大,特別是提問激趣那裏,生成學習資源的時間最起碼要10分鐘,加上後面的練習,一節課可能完不成,再則沒有機會進行試教了,在教學任務完成方面沒有把握,所以放棄這個設計,由教師直接提問列式探討算理。將目標重心迴歸到通過觀察能熟練用乘法解決問題。

二、教學思路的透徹決定隱性目標的達成。

顯性目標一般是針對學生和課堂有效性來說,而隱性目標是我的自我定位。由於一直在低段進行教學,總感覺教學語言中無效語言太多,總擔心學生們聽不明白,自己老是重複說,尤其是算理的闡述。所以這次給自己定的隱性目標是教學層次分明,教學語言簡煉,體現教學有效性。然而功夫有欠,細節的不打磨註定了教學底氣的不足,所以在整個過程中,即便是開頭能達成目標,在過程還是不知不覺地偏離隱性目標,可見磨課之重要。通過磨的過程可以讓你抓實一個點,該小結時小結,該提煉時提煉,層次分明,語言簡明。

三、學生表現定位教師教學思路。

這節課小朋友的表現非常活躍,課堂參與度高,而且從練習來講,對能熟練用乘法解決問題的目標達成也非常好。但是學生在回答算理時,往往是有話說卻不知如何表達出來,也有同學在回答問題時,說着自己想說的話而沒有理會教師的問題。這固然有教師提問設計的原因,也有學生不善於傾聽的結果。雖然最近在課堂中設計了一些環節讓學生明白傾聽和認真聽講的內涵,看來還是遠遠不夠。要在今天的教學中更加註重培養學生認真聽講的習慣,也要求自已對提出的問題有效性方面進一步去錘鍊。

多位數乘一位數教學反思 篇2

這兩週我們學習的都是乘法的筆算,反思這兩週的教學我認爲《多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乘法,主要是解決筆算過程中從哪一位乘起、怎麼進位和豎式的書寫格式問題。這部分內容是學生學習筆算乘法的開始,是在學生會做表內乘法,整十、整百的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乘加兩步混合運算和萬以內數的組成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比如學習例3和例4時,我讓學生先預習,預習要求是這樣提的:1、先讀課本,要求從上往下,從左往右認真閱讀。2、尋找圖中的信息,並根據有關的信息提出相關的問題,3、怎樣解決這個問題?4、怎樣計算?如果有問題可以請教家長。課堂中我利用兩分鐘的時間,讓孩子回憶昨晚的預習情況,並做好彙報工作。然後讓學生把自己的算法板書到黑板上,並讓他們進行講解,結果讓我大吃一驚,孩子思路清晰,口齒伶俐,講的頭頭是道,令人佩服。當然也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不知其中緣由,針對這種情況老師要及時講解,重點講明算理,讓所有的學生知道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是的,兩、三位數乘一位數、個位、十位和百位的乘積都要進位、十位和百位的乘積加進上來的數又要進位,也就是連續兩次(或三次)進位的題目。在進位乘法中,進位疊加的乘法難度最大,學生既要記住進上來的數,又要做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稍有疏忽,就會產生錯誤。

爲了解決這個難點,我在課中安排了口算,在板演題中又要求學生說說計算過程,(先算個位……再算十位……) 並且逐步完善板書過程,讓學生了解到筆算乘法其實可以拆分成一個表內乘法算式和一到兩個乘加算式來進行計算,再通過口答進行強化,化難爲易,一步步進行突破。從學生的當堂作業上來看,效果還是比較好的,學生都能熟練說出算理,筆算正確率也較高。練習中還準備了挑戰題,但因爲是家常課,所以處理爲機動,待學生完成課堂作業後,讓學有餘力的學生進行拓展。

多位數乘一位數教學反思 篇3

本課以學生的發展爲本,着眼於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教學中,筆者力圖使計算教學從傳授知識轉向引起學生學習動機的學生實踐模式。從讓學生在學習情境中自主提供新知識的探索材料到讓學生嘗試解答新知識、自己交流歸納算理、總結計算方法,較好地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1、較好地把握了計算教學的目標。

本節課在教學目標的制定和把握上,在注重知識技能的目標的同時,更注重目標的整體性和全面性。在價值目標取向上不僅僅滿足於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算理算法,會運用法則正確進行計算,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在主動參與算理算法的探索過程中,經歷一個數乘一位數的計算過程,倡導算法的多樣化,同時考慮到後繼學習的需要,讓學生逐漸體會到用豎式計算的優越性。

2、重組教材,滲透系統論思想。

布魯納在其《教育過程》中曾經指出:“獲得的知識,如果沒有完整的結構把它連在一起,那是一種多半會遺忘的知識。一連串不連貫的知識在記憶中僅有短得可憐的壽命。”教材把進位乘法分爲一次進位、隔位進位、連續進位三課時編寫,考慮到這幾塊內容有着共同的知識基礎,也有共同的重點——解決進位問題。因此在具體把握教材時,筆者把這前兩部分內容(不進位與進位)統一起來,合併在一堂課內進行教學,希望通過這樣的安排,使學生能從整體上把握一個數乘一位數的筆算(進位與不進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從而使學生構建的知識形成“鏈”,而不是堆砌的“知識山”,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意識到認識事物可以從整體入手,再去認識整體中的各個部分。教學實踐證明,教材的重新組合,不僅能達到預定教學目的,而且更有利於促進學生對新知識的主動建構。在本節課的'教學中,以12×3、18×3爲研究重點,通過嘗試、討論、交流,使學生初步掌握筆算乘法的原理。再讓經過有針對性地練習討論,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進位乘法的算理算法。整節課與原教材相比,雖然內容增加了,但學生照樣學得很輕鬆。

3、關注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

要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必須改變傳統教學中“重結論,輕過程”的教學思想。因爲知識的內化,必須是學生個體針對問題對現有材料和已有知識加以分析,展開思維,才產生遷移的過程。即使是同一教學內容,由於不同的個體知識背景和思維方法等的差異,而具有不同的思維過程。本堂課在讓學生獨立思考、合作討論如何解答一個數乘一位數進位乘法式題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勇於說說自己探索的過程和得出的結論,共同分析討論思維的正誤。同時鼓勵和尊重學生多樣性的獨立思維方式,提倡多樣化的數學學習方式。在計算一個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筆算乘法時,允許學生既可從高位乘起,也可從低位乘起,讓學生在遇到實際問題(即進位)時,自己領悟哪一種計算順序更簡便。教師努力做到尊重學生,民主教學,認真傾聽他們之間不同的意見,給他們發表自己想法的權利和機會,使他們在無恐懼的情景下自我檢查、反省、逐步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

4、存在的問題。

課堂教學的情境的設計歷來被廣大教師所重視,在課堂教學中,老師都會精心設計情境,將舊知與新舊,鞏固與運用融爲一體,讓學生在愉悅的心境中學習,本課的設計在情境的設計上沒有花過多的時間,呈現的方式也缺乏變化,這對於三年級小學生來說,是缺乏趣味性的,計算的應用性也難以得到更進一步的體現。

多位數乘一位數教學反思 篇4

這節課是學生學習筆算乘法的開始,是在學生會做表內乘法,整十、整百的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乘加兩步混合運算和萬以內數的組成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一節課下來,有可喜的成績,也有不足。同時也對我今後的教學有了一定必要的啓示。

一、 密切數學與現實世界的聯繫。

數學課堂教學改革,強調在教學過程中,從學生的知識經驗和生活背景出發,在研究現實生活問題的過程中理解數學、學習數學和應用數學。在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中,我選取學生非常熟悉的繪畫場景爲教學情境,從學生熟知的彩筆這一數學信息引出問題,學生很輕鬆的就提出了“他們三個人一共有多少枝彩筆?”這個數學問題,很自如地引發到本節課主要探究的“怎樣計算12×3”。

二、 擴展思維空間,鼓勵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對於12×3的計算結果,學生能夠用多種方法算出其結果,他們可以用口算的方法,可以用筆算的方法,可以用分解因式的方法,可以用擺實物的方法來求出他們的結果。因此在教學設計中,當我把問題明確提出後,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然後再和他的同桌交流,鼓勵學生再想想還有沒有其他的算法,這樣學生的思維會越來越活躍,思路會越來越開闊。從而使學生體驗到創新學習的成功喜悅。

不足及啓示:

一、教學內容較於簡單化,解決的問題過於單一

對於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教材呈現的雖然是學生新接觸的學習內容,但豎式的書寫學生早已不陌生,甚至用豎式的計算有些學生也已掌握,這一內容已經不能夠成爲學生願意主動去探索的問題。

啓示:可加大教學內容的難度。教學中教師可以把一次進位的兩位數、三位數乘一位數教學內容加入進來,可以在完成12×3、23×2、123×2之後,再回到最初的情境中,把12枝彩筆換成18枝彩筆讓學生計算他們一共有多少枝彩筆?從而可以使教學內容有一定的層次性,深度性,也使學生有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課堂氣氛不活躍

學生已經對本節課的筆算乘法的方法有所瞭解,不陌生。因此在教師講解完他們不太明確的算理後,教師還是一味地反覆強調這一問題,沒有提出新的問題激起學生的求知慾,使得他們沒有被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吸引,失去學習的興趣,促使課堂氣氛顯得沉悶而不活躍。

啓示:可增加比賽,從而增進學生的學習熱情。

計算教學的算理、算法很重要,學習起來也很枯燥無味。在教學上如果教師能夠設計一些激發學生挑戰的形式將會激發他們學習熱情。比賽這一形式就是一個好的辦法。可以開展口算比賽,比哪個小組算得多且算得準;可以開展口算積分比賽,比哪個小組搶到的口算題最多,並算得準等。

這樣補充設計後,教學內容就會充實些,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濃厚些,課堂的教學效果就會活躍些。

多位數乘一位數教學反思 篇5

計算教學是很枯燥的教學內容,但又是必不可少的一個內容。如何讓枯燥的內容變得生動、富於活力呢?我認真鑽研了教材和教參,採用了以下方法來學習本單元內容:

在學生學會簡單的乘法後我讓學生自己試着算稍難的算式,讓學生試着自主學習,思考計算方法,利用新知的遷移來完成學習。

1、從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出發,給學生創設思考與交流的空間。

2、給學生一個跳躍的機會,讓學生在課堂中逐步掌握學習的方法並有效的運用到以後的學習中去。多位數乘法的教學讓我對計算教學有了新的認識,我會在今後的教學中揚長避短,爭取好的教學效果。每一堂課都有成功和不足之處。雖然每節課中我爲學生搭建了自由展示、自主合作的平臺,但對一些學生的關注時間和空間不夠,例如,平時一些發言少的、內向的孩子,在合作交流中,參與的深度就遠遠不及活潑開朗的孩子,這就需要我在今後的教學當中不斷地總結經驗,改進方法,真正做到“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新課標提出“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加強估算,鼓勵算法多樣化”。在探索筆算乘法的過程中,我先讓學生估算,培養學生估算的能力,接着,放手讓學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去計算,學生積極地投入到交流討論當中,不少同學的口算能力很強,用口算的方法算出了結果,在交流中學生充分的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在此基礎之上,我又引導學生試着用豎式解決這一問題,有了口算的基礎,學生通過認真的思考與合作交流得出了筆算乘法的方法。從學生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到相互交流探索筆算方法,學生始終處於學習的主體地位,在活動中學生經歷了筆算乘法的計算方法的得出過程,體會了計算的用處,真正成爲了學習的主人。這一過程是學生自己的成果,而不是老師強加給他們的,學生樂於接受,易於接受。

多位數乘一位數教學反思 篇6

估算的方法靈活多變,不同的題可以有着不同的方法,同一道題也可以有不同的估算方法,現結合具體的題目一一敘述。估算的基本方法是把一個數看作整百數、整十數再計算出近似數,這對於學生學習是沒有障礙的,是一種單一的計算方法,只要有整百數整十數乘一位數的口算基礎就可以了。其實估算的落實並不是如基本題那樣的簡單,因數據的不同、題目要求的不同、情境的不同都會有不同的計算方法。

1、題型不同

填空題,不僅要估算出大約是多少,還要能判斷估大了還是估小了,最好能估出多估了幾或少估了幾,才能達到準確比大小的目的。

判斷題中的估算只要能通過估算得到是否錯了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去計算出準確結果。

選擇題中的估算可以選擇不同的數位計算,如只選擇個位計算或只選擇高位計算,還可以通過估算採用排除法解答。

在改錯題中,估算更靈活了,大處可估算是幾位數或最高位是否合理;小處可從計算中結果是否合理。

2、情境不同

某學校有9個教室,每個教室有26張桌子。這些教室裏桌子的總數大約是()張。

可以把26張看作30張,總數大約是270張;可以更精確一些,比270張少約是260張。

電梯載重1000千克(限乘13人),王叔叔帶着8箱貨物,每箱105千克,能帶着所有貨物乘電梯嗎?多估比較合適。8箱是840千克,即使王叔叔是100千克,連貨物也不到100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