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級下冊《威尼斯的小艇》教學反思2篇

身爲一名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級下冊《威尼斯的小艇》教學反思2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威尼斯的小艇》教學反思2篇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威尼斯的小艇》教學反思2篇1

《威尼斯的小艇》是一篇介紹異國風情的散文,其結構十分嚴謹,語言的功力十分深厚,值得大家去品位與欣賞。這篇課文通過介紹威尼斯小艇的樣子、船伕駕駛小艇的高超技術以及小艇在威尼斯市民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等幾個方面,介紹了水城威尼斯獨特的交通狀況和特有的風土人情。因此,在設計這一堂課時,我有意創設情境,讓學生去領悟、去感受這獨特的異國風情,並在讀中悟中受到美的薰陶,從而達到積累語言的目的。同時,我將它分爲三大塊進行教學,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學生爲主體,讓他們自學、自悟、自會,當然這自主的精神並不是讓他們在課上放任自流、毫無目的行動,而是在教師正確的引導啓動下形成的。

一、內容分析中,藉助“多媒體”啓發

威尼斯,異國他鄉的地理風貌,對學生來說是十分陌生的。完全有必要先對該水上城市的奇特風光,諸如河道、古建築、橋樑、小艇、船伕等有個大體的感性認識。因此在教學之前我搜集了威尼斯的風光片,大量的圖片和製作課件,上課開始,我就爲同學播放威尼斯的風光片,把學生帶入到風光旖旎的威尼斯古城,爲理解文本創設情境,達到信息技術和文本的有效整合。在講解小艇的樣子的時候,我製作了課件(小艇、獨木舟、新月)形象直觀。

二、自讀自悟中,重視思維的啓迪

在引導學習“船伕技術特別好”的段落的教學中,老師有明確的“主體”和訓練“意識”,讓學生誇誇船伕,以活動形式內化課文語言和積累運用課文語言,同時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增強了趣味性和挑戰性,課堂上,學生的思維被“啓動”,積極開動腦筋,參與討論交流。課堂氣氛達到小高潮,熱烈和諧,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也逐漸加深。

三、朗讀教學中,側重情感的啓動

在最後一段的教學中,教師注重情境的創設,課堂上立時呈現出威尼斯夜寂靜的美的氛圍。這裏面,教師側重對學生情感的啓動。

首先,啓發學生在理解精彩語句的過程中,不斷突出其“靜”的美。這是在朗讀教學中情感啓動前的理解。接着便開始朗讀教學,先讓學生體會一些自己認爲精彩的語句,這是學生情感啓動前的醞釀。隨後讓學生去體會某生所朗讀的語句的情感,因爲情感的啓動不是一激而就的,有個情感變化、逐漸深入形成的過程。在基本理解如何表現自己的情感的基礎上,放手讓他們有感情地小聲試讀。朗讀的啓動過程,也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一層一層並非機械地進行,穿插着老師的講解、範讀,學生是有情感地跟讀。老師把情感這根弦繃得緊緊的,不讓他走樣,無論是肯定表揚或批評指正,都是爲了對情感的理解與啓動。

另外,在教學中,我提倡議,“議”就是鼓勵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無論是小組還是全班,都要調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充分表達,“練”就是加強語言文字訓練。因爲教爲學服務,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不越俎代庖,放手讓學生運用讀讀、劃劃、議議等學習方法。這樣通過動腦、動口、動手等方式,培養學生觀察問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發展,提高能力。

在本課教學中,我感覺教學過程還算比較順暢,但也有些方面不盡人意。如:學生收集的資料有限,對課文背景的理解還不深不透。又如:教學小艇的樣子時,對比喻句的分析不夠到位,使學生對小艇的結構領會得不夠準確清晰。教師缺乏激情等。這些方面在今後的教學中仍需改進。

在本課教學中,我感覺教學過程還算比較順暢,但也有些方面不盡人意。如:學生收集的資料有限,對課文背景的理解還不深不透;教學小艇的樣子時,對比喻句的分析不夠到位,使學生對小艇的結構領會得不夠準確清晰;在利用活動學習船伕駕駛一段時,扮演船伕的學生。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威尼斯的小艇》教學反思2篇2

一、教材分析

《威尼斯的小艇》是馬克·吐溫的一篇寫景散文,課文通過介紹威尼斯小艇的樣子、船伕駕駛小艇的高超技術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爲我們展示了威尼斯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異國風情。文章層次清晰、重點突出,是對學生進行“抓住事物特點寫”訓練的好例子。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重點訓練項目,本課的教學目標爲:

1、基本技能目標:在理解課文內容基礎上領會“抓住事物的特點寫”的方法。

2、基礎知識目標:學習本課生字新詞,能聯繫上下文來理解語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情感目標:讓學生通過學習課文內容,瞭解威尼斯獨特地理風貌、小艇的特點以它同威尼斯水城的關係,受到熱愛大自然與熱愛生活的教育。

二、教學設計說明

教學設計以學習作者怎樣抓住事物特點寫具體作爲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以學生的自主學習作爲主線,通過對重點段的讀、想、說,班級討論交流,並進行活動化教學,在自主和諧的氛圍中突破重、難點。程序如下。

教學前的準備:讓學生讀通課文,初步瞭解小艇的三大特點。利用工具書、聯繫上下文弄懂生字詞的意思。

教學中的安排:首先,通過課件圖片展示初步感知威尼斯及小艇,使學生對威尼斯有大致的感性認識,以便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特別是理解“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的含義。接着,以“這種小艇到底是什麼樣子呢?想不想見識一下?”問題引入,並出示課件,讓學生仔細觀察小艇圖片及模型,說說自己眼中的小艇是什麼樣子的?作者是怎樣介紹小艇的?讓學生帶問題讀書,發現小艇奇特的外型和靈活的行動這一獨特風景,落實訓練點。

1、學習課文第2、3自然段,引導學生通過自由讀、說體會、想象、有感情朗讀等具有層遞性的訓練,自讀領悟作者抓住了小艇的哪些特點寫;體會作者運用比喻表現特點的獨到之處;然後引導根據小艇模型有感情地背誦,從中欣賞作者描繪的精彩。

2、教學課文第4自然段“船伕的駕駛技術特別好”部分,先讓學生讀懂課文,學生內化課文語言,再加以想象畫面,感情朗讀,讓學生體會船伕駕駛技術的高超。最後背誦,積累運用課文語言。

3、教學課文第5、6自然段“小艇作用大”部分,讓學生自由讀,再從欣賞風景的角度,發表帶個人情感傾向的見解。提示學生:當你坐上這輕快靈活的小艇,美美地領略威尼斯的迷人風光時,都看到了些什麼?哪些在你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學生馬上讀到威尼斯的男女老少坐着小艇工作、生活的段落,引導體會小艇與威尼斯人密切的關係,並讓學生展開想象,猜一猜還會看到什麼人,照着書上的句式說說還看到誰也來了,激活學生思維,訓練口語交際。

在感悟威尼斯白天的喧鬧後,提示學生:威尼斯的夜晚又是一番怎樣的美景呢?結合着對該問題的交流討論,觀看威尼斯夜景照片,讓學生體會到這一部分的每句話都在表現威尼斯月夜的“靜”,之後再追本求源,引導聯繫上下文思考這“靜”與小艇之間的內在聯繫。讓學生說說欣賞着這樣的風景最大的感受是什麼。然後讓學生帶上自己的情感朗讀,品味作者的精彩描述,並引導啓發孩子讀閱讀連結的《威尼斯之夜》,最後總結課文,把訓練點向作文、向課外遷移。

三:教學成功之處

1、課件展示,激發情感。

威尼斯異國他鄉的獨特地理風貌,對學生來說比較陌生,雖然課前查閱過資料,但學生缺乏直觀感受,完全有必要先對該水上城市的奇特風光,諸如河道、古建築、橋樑、小艇、船伕等有個大體的感性認識。教學之初,讓學生通過威尼斯風光展示“遊覽”威尼斯水城談感受,從而激發出求知全文的衝動。

用課件輔助教學,爲課文提供信息,成爲理解內容與激發情感的工具。當學生體會威尼斯城夜的寧靜時,再一次用了圖片展示,“讓月夜的威尼斯人歇、艇停、城靜的美麗夜色,呈現於學生眼前。兩處用上風景圖片展,給學生提供了“動”與“靜”強烈對比的生活信息,加深了小艇在威尼斯作用的.體驗,感情上起到了“呼應”的作用。

2、自讀自悟,啓迪思維。

在引導學習“小艇的樣子”“船伕技術特別好”的段落教學中,明確“主體”地位和訓練“意識”,給出時間,讓學生想象畫面、欣賞畫面,感受和內化課文語言和積累運用課文語言,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也逐漸加深。在此基礎上因勢利導讓學生感情朗讀課文。

3、注重情境的創設

在最後一段的教學中,注重情境的創設,課堂上呈現出威尼斯夜寂靜的美的氛圍。這裏面,教師側重對學生情感的啓動。

首先,啓發學生:欣賞着這樣的風景,你們的最大感受是什麼?在理解精彩語句的過程中,不斷突出其“靜”的美。珍視學生的獨特體驗如寧靜、古老、浪漫、溫馨、陶醉等等,然後讓學生懷着這種種美妙的感受一起朗讀。這是在朗讀教學中情感啓動前的理解,讓學生去體會所朗讀的語句的情感。但情感的啓動不是一激而就的,有個情感變化、逐漸深入形成的過程。在朗讀效果沒有凸現之時,教師引導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碼頭上。”“靜寂籠罩着威尼斯。”這兩句話聯繫起來讓學生體會,讓學生領悟小艇與夜之寂靜的關係。並放威尼斯夜景圖片,配上悠揚、深沉的音樂,讓學生有感情地試讀。朗讀的啓動過程,一層一層並非機械地進行,穿插着老師的講解,學生的有情感地試讀,分男女讀。老師把情感這根弦繃得緊緊的,不讓他走樣,無論是肯定表揚或批評指正,都是爲了對情感的理解與啓動,因此學生讀威尼斯夜景段落時入情入境,感悟較好。

4、課外延伸,探究遷移。

完成教學訓練重點後,話鋒一轉,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到威尼斯與有“東方威尼斯”之稱的蘇州的比較。播放蘇州圖片展,並出示課後實踐題:“課下蒐集關於蘇州的資料,並進行整理,寫一份調查報告”、“根據這節課所學的寫作方法寫一種交通工具。”從課後學生的作業看,學生的仿寫作品比較成功,遷移訓練效果很好。

四:幾點遺憾:

1、在學生體會小艇跟威尼斯人的密切關係時,本來教學設計中預設了讓學生想象的一個環節,即讓學生展開想象,猜一猜還會看到什麼人,並讓學生照着書上的句式說說還看到誰也來了,以此激活學生思維,訓練口語交際。但在實際教學時,因顧及時間,沒有落實,感覺學生體會小艇的作用不夠深刻。

2、雖然落實了訓練點,即讓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基礎上領會“抓住事物的特點寫”的方法。但學生只有感受,一部分學生並不能自覺地把這種方法內化,從課後部分孩子的仿寫可以看出,依然有同學沒有完全掌握抓住事物特點寫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