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的加減法教學反思(通用7篇)

身爲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67的加減法教學反思三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67的加減法教學反思(通用7篇)

67的加減法教學反思 1

本節課教學6、7的加法和減法,要求引導學生經歷根據一幅圖寫出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並算出得數的探索過程,感受調換兩個相加的數的位置得數一樣的客觀事實,同時也利用“一圖兩式”的學習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探索精神。

在上課伊始,我首先複習了5以內的加法口算題,複習6、7的組成,爲本課6、7的加法做鋪墊。在新課講授過程中,運用了學生自學,合作探究的方式;在教學加法和減法時,讓學生合作擺小棒,通過擺的`小棒來說明圖意,並列出算式,引導學生說出:因爲學生坐的方位不同,觀察的角度也不同,所以寫出的算式就不同。並利用數的組成來計算出結果。在這個環節上應該注意組織好教學,因爲一年級小學生在現階段對相對性的概念還沒與建立,對左、右的概念也是剛剛接觸,所以讓學生從左至右來看圖列式有一定難度。這點在教學效果上也體現了出來,教學切不可急於求成。同時,在擺小棒的環節,更應該注重組織好教學,個別學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導致學生參與氣氛不濃,這都是我引以爲戒的地方。

從教學效果和目標達成情況看,本節課基本達到預期教學目標,教學效果沒有達到我的預期設想,主要是我教學時的語言還不夠精煉,課堂教學中應變能力還有待提高,在課的設計上對一年級學生的認知能力瞭解還不夠,各環節之間聯繫還不夠緊密,教學方法缺少靈活性。在以後的教學中,要注重課堂教學的組織,讓學生動而不亂,使課堂活而有序,同時深入挖掘教材,進一步瞭解學生,使課堂教學少留遺憾,多些精彩,也期待自己有更大的進步!

67的加減法教學反思 2

自從新課標實施以來,很多老師都喜歡創設一定的聲音、圖片情境,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樣的課有時我覺得是十分必要的,有時卻覺得會沖淡數學味,總之要因課而異。

比如在“6和7的加減法”一課中,我看到了這樣的一個教學設計:在結合情境,引導學生操作,充分感受“一圖兩式”時,把課本中小朋友擺小棒的圖,變成學生喜歡的卡通小動物(小雞和小青蛙)。由小動物在草地上盪鞦韆的畫面,引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讓學生把1只小雞和5只小青蛙放到每個組的草地鞦韆上,求一共有多少隻小動物?通過兩位同學不同角度的觀察,列出兩道不同的加法算式,並讓學生說明是怎樣看圖列式的'。

這個設計畫面生動活潑,既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又吸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我覺得這樣的主題圖和教材上的小棒圖相比,出現“一圖兩式”的效果更加明顯。因爲在這節課之前,學生列式時往往是左邊的個數加上右邊的個數並求出總數,如果利用上面的圖的話教師可能需要一定的引導才能得出“一圖兩式”。但是利用小棒圖卻有很多優勢:

1、讓學生擺好的話前後兩個學生在不同的方向觀察,就會很自然的列出兩個不同的算式,突破一圖兩式這一重點。同樣在教學減法時利用小棒圖讓兩個小朋友從不同方向觀察列式,也會很自然得出減法的“一圖兩式”。

2、學生再次的動手操作,進一步鞏固6和7的組成和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

3、體會觀察的方向不同,引起加數交換位置,但總數是不變的。

4、省去十分煩瑣的課件製作。

因此,我想我們在備課時因仔細分析教材,然後再精心設計適合本課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不要一味的去追求生動活潑的情境創設,這樣可能會沖淡數學味,失去數學最本質的東西。我們應該仔細琢磨教材爲我們提供的素材,合理利用教材資源。

67的加減法教學反思 3

本節內容是學生在學習了6、7的認識和加減法的基礎上展開的,是對前幾節課的一次應用。通過這一課的學習,將有利於學生將所學的知識同生活的實際情況相聯繫,並初步體會到原來數學是一門有用的學科,它能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從整個知識網絡來看,它也標誌着數學應用題的教學的開始,是向後面的文字應用題過渡的橋樑。所以在教學中,重點是讓學生理解圖畫所表達的意思,知道所求問題的所在。

教材從易到難,先教學用加法列式解決問題。在書本創設的情境中,我先讓孩子們根據看到的信息(左邊4個小朋友,右邊2個小朋友)接着,就讓小朋友認識了這兩個符號,因爲大括號和問號比較熟悉和形象,小朋友也掌握得較快,也能根據圖意很快列出算式。

接着,要教學用減法解決問題了,這是一個教學難點,需要學生一定的逆向思維。也是一樣的,先從創設的情境入手,我引導小朋友們解釋圖意:一共有7個向日葵,已經摘了3個,還剩下幾個?當讓學生列算式時,有一部分小朋友就寫成7—4=3,我發現其實他們並未理解題目的意思,如果這題是自由列式,我相信很多小朋友將會列成3+4=7。一個原因是答案過於顯而易見,不能讓孩子們感覺到問題的所在,還有一個原因是對於難點的教學,我並未讓孩子們親自去探索新知,去試着理解題意的不同。

對於第一個外因,我應該在教學中引導孩子學會收集信息,根據知道的信息來提出問題,這樣來貫穿全課,可能孩子才能準確的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對於第二個原因,我想,我應該對教學方法進行調整,我得先讓同學們比一比兩幅圖中大括號和問號位置的區別;然後再讓他們想想問號的位置不一樣了,書本老師的問題是不是也不一樣了呢;接着,經過分組討論,說出圖中隱含的問題,最後在根據問題列算式。

一節課下來,我發現大部分小朋友還是做對了,還是有一部分小朋友還會想當然,將應該用減法的題寫成加法,或者不用總數減,而用大數減小數。他們並不會特意的去看問號所在的位置,做題容易跟着感覺走,第一印象對他們來說尤其深刻。若要讓一年級的他們學會初步的辨別和分析,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只有通過不斷地練習、改正,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來克服這個定勢。

67的加減法教學反思 4

本節課是在學習了1-5的加減法的基礎上,學習6和7的加減法。這節課以獎勵小朋友智慧星提高學生興趣爲情境引入新課:學習6和7的加減法,教學時讓學生充分動手操作,在擺一擺,寫一寫,說一說的環節中展開學習活動。課堂教學中滲透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以及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

在教學6、7加減法時,我首先複習5以內的加減法,再複習6、7組成,目的是爲後續學習6、7的加減法做鋪墊,利用師生對口令方式把學生很快引入課堂學習中來。結合情境,引導學生理解圖意,充分感受“一圖兩式”。然後讓學生數梨子,通過兩位同學從不同角度的觀察,列出兩道不同的加法算式,並讓學生說明是怎樣看圖列式的。這一環節初步感受“一圖兩式”,感知根據一幅圖可以列出兩道不同的算式。

再後通過學生用手中的小棒擺一擺直觀圖,然後再自己獨立列算式。使學生能夠由具體的實物到看直觀圖列式,由易到難,由具體到抽象,遵守了學生的認知規律。

但本節課教學任務沒有完成,重點和難度都沒有突破,從課堂來看,教學效果也不太好。課後,自己總結了以下,原因如下:

1、教師想表現的過多,造成目標不單一,任務沒有完成。

(1)因爲教研組組織聽課,結合縣教研室高效課堂精神,本人本節課力求突出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故設計了很多的活動和遊戲。由於學生只注重了活動和遊戲,而缺乏了對於數學知識的探究與思考,導致學生紀律較差,課堂散亂無序,加上教師缺乏課堂組織教學的經驗,因而廢話很多,沖淡了教學內容。

(2)我爲了突出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繫,引入了很多的實例,6和7的看圖應用題是下一節課的內容,本節課介入太多,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學生的學習難度。

(3)爲了體現分層教學,鼓勵後進學生,本節課過多的關注了雙差生,忽略了大部分學生,也浪費了很多寶貴的時間。

(4)活動和遊戲設計過多,可只保留一個,比如我是停車管理員,在黑板簡筆畫出畫境,藉助這一個活動反覆練習即可。

2、教學準備不足。本人設計出教案以後,纔去找磁性演示學具,安排學生學具,學生沒有重視,加上家長也不配合。致使學具擺拼遊戲無法進行,調整後的“車庫管理員”遊戲沒有很好組織,加上教師思路不清晰,沒有很好的'藉助這個遊戲讓學生掌握“一圖兩式”甚至“一圖四式”。課堂的應急預案和教師的機動處理都做的不夠好。

3、研究性的教育教學不夠。

(1)本班學生特殊較多,好動學生的管理方面也經驗不足,單方面的激勵和鼓勵學生,讓學生對教師沒有了畏懼感,常常感覺對學生管理無力,經常出現課堂教學爲課堂管理讓路的情況,甚至出現課堂失控現象。

(2)本人沒有認真地研究過小學數學的課標和本冊書,疲於完成當天的教學任務,因而教學知識缺乏系統化;首次執教一年級數學,也缺乏相應的教學經驗。

(3)教學中的家長老師和學生小助手作用沒有充分發揮。雖然很多家長也能給學生輔導,但輔導不得法,有的家長經常提前於教師給學生輔導,且教學思想不對,學生接受的東西不單一。學生小助手的的幫扶在課內較少,課外缺乏調研和指導。

4、教師的基本素質差。

(1)語言不簡練

(2)教學思路不清晰

在以後的教學中,本人從以下幾方面做起,以提高課堂教學水平,提升教學能力:

1、認真學習。認真學習新課標,多向有經驗的教師請教,不斷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效果;自身嚴要求,規範自己的課堂言行,不斷摸索小學低年級的教學方法,儘快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逐漸讓課堂有效、實效、高效。

2、端正思想。教學目標儘可能單一,備課多用心,除了備教材外,要重視備教法、備學法、備學生,上課嚴格按計劃執行並保持一定的機動性。

3、做好學生家長和學生小助手的培訓和指導,讓他們切實發揮作用。

4、重視大面積教育教學,不能注重了個體忽視了全體。

67的加減法教學反思 5

本節課是在學習了1-5的加減法和6和7的組成的基礎上,學習6和7的加減法。

結合情境,引導學生。本課設計了參觀植物園的情境,使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在教學過程中,解決具體情境中的問題和計算方法放在重難點。通過兩位同學不同角度的觀察,列出兩道不同的加法算式,並讓學生說明是怎樣看圖列式的。這一環節感受“一圖兩式”,感知根據一幅圖可以列出兩道不同的算式。在教學設計時我設計了一個猜數遊戲,這樣既能提高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又能複習數的組成,讓孩子在一種輕鬆愉悅的氛圍中進入6和7的加減法的學習。教學時,我還讓學生充分動手操作,在擺一擺,說一說,用手比一比的環節中引導學生,爲學習應用題做好鋪墊。

根據學生認知規律,合理安排教材內容。在教學設計中,我把6和7的加減法分開處理,先教學加法進行鞏固。再教學減法進行鞏固,這樣,學生能夠在很紮實的理解加法的“一圖兩式”和問號、大括線的含義的前提下,進一步學習減法。在最後的練習中,再出現加法和減法的綜合練習,使學生能夠整體、全面地理解鞏固新知識,而且練習題的設計有針對性能夠照顧到全體學生的學習水平。

在教學本課後,我覺得自己需要改進的地方還很多。在具體的教學環節中,有時語言不夠簡練,提問時不夠貼近兒童的語言,針對課堂上臨時出現的一些問題,處理的不夠巧妙,有時隨意性的語言不應出現,課堂結構密度不是十分緊湊,針對個別同學的問題沒有做到巧妙、妥善的處理等。針對這些問題,我要向有經驗的老師多多學習,誠心請教,改正不足,吸取經驗和教訓,加強自己的教師基本功練習,希望自己能夠不斷進步。

67的加減法教學反思 6

我上了一節數學展示課——6和7的加減法,這是一節計算課,但是仔細讀過教參後,會發現在計算的同時,要讓孩子感受從不同角度觀察問題,會有不一樣的結果,初步感受,在加法算式中,兩個加數互換位置,其結果不變,另外還要學生從會列一圖兩式到一圖四式。下面我就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我對這節課的反思。

一、學生的閃光點

這次課,我覺得劉欣榮同學,讓我眼前一亮,平時上課他就積極舉手發言,這次課上,他依舊如此,而且積極思考,到最後自己總結出了什麼時候能列“一圖四式”,什麼時候只能列一加一減兩個算式,這是讓我感到比較驚喜的地方。

二、需改進之處

1、教學內容方面

教完這節課,我整體的感覺就是每個環節都急急忙忙的,因爲我又要講算理、算法,又要滲透我上面提到的教參中希望孩子掌握的其他知識,所以導致時間不夠用,另外我的設問有些多,而且都是重複的,我其實是想告訴學生,解決這一類題是有他的一種流程的,但是由於我沒有總結,所以導致孩子沒能很好的體會。對於算法我也沒有很好的進行總結,導致孩子再說算法的時候,無法說清,應該進行總結,算法有三:

①直接數

②運用組成與分解

③加減法的含義 ,如果提前對算法進行總結,那麼會節省很多時間,讓孩子理解除算理算法以外的其他知識點。還有教學中有一點疏忽,就是圖與所列算式之間的關係,我們由圖想到如何列式,這裏沒有重點強調,有可能會造成孩子只是簡單的模仿老師進行列式,而不是真正的`理解算式的含義,應該多多加強圖與式之間的聯繫,讓孩子自己說說爲何這麼列式。

2、習慣培養方面

①在教學中,需面向全體。而我只關注了回答問題的同學,所以導致在大約15分鐘後,有的學生坐不住了,而我卻沒有及時發現並提醒。

②對於“一尺、一拳、一寸”的落實還不到位,不能只停留在會背上面,應該落實到“做”這一層面。

③有序表達和說完整話,以後還要加強訓練。

67的加減法教學反思 7

通過上近兩個月一年級的數學課,讓我深刻體會到了那句話——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開啓知識大門的金鑰匙。小學生如果對數學有濃厚的興趣,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表現出對數學學習的一種特殊情感,學習起來樂此不疲,這就是所謂的"樂學之下無負擔"。所以,我想今後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更注重從學生的興趣入手,運用多種方法,靈活的進行教學,使學生在快樂中紮實的`學習知識。通過今天的教學,我感覺有以下不足:

1、對於5+1和1+5的同一幅圖,教材的設計意圖是根據一樣的圖,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得出不同的算式。但是在教學中有些學生還是不能從不同的角度去看,這時候教師應該在學生解決的過程中,讓學生體驗到事實就是一種擺法而已,這樣有利於學生的掌握,清楚的明白一圖兩式的由來。

2、學生是第一次接觸到一圖兩式,應充分利用數的組成,並引導學生聯想,看到一組還能想到哪組,這樣有助於學生在看到1+5=6的時候馬上可以想到5+1=6。還可以讓學生舉例你還能想到哪些像這樣得數是6的“好朋友算式”。

3、對於本節課的計算,絕大部分的學生都是會的,那麼老師就應該選擇“你的想法、你是怎麼算的”,引導學生思考計算的過程,引導學生從加、減法的意義出發,藉助數的組成知識來解釋,要使學生不僅知道得數更能說出算理,在此基礎上再使學生理解“一圖兩式”滲透“一圖四式”。

4、 沒有顧及到成績不是很好的同學,其實對於一開始說圖意列算式的那些,可以給予一些引導,帶着他們說一說,並給予鼓勵,提高他們的興趣,膽量與信心,也可以運用他們說把教案引出來,避免一開始請好學生一下子就把答案說出來的現象出現了。

5、 表揚與鼓勵方式單調。好學生在回答有價值的精彩的地方,給予表揚,成績不是很好的學生只要回答問題就鼓勵,增強其學習的興趣與信心。

6、 教師說的太多,有些問題說的差不多就可以了,對於一年級的小朋友不需要深究。例;最後開放題說了差不多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