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搖啊搖》教學反思

《搖啊搖》是一首孩子們熟悉的、搖籃曲體裁的上海童謠,歌曲6/8拍,宮調式。歌曲旋律平穩、安靜,富有水波盪漾、小船搖動的韻律感,下面給大家分享《搖啊搖》教學反思,歡迎借鑑!

音樂《搖啊搖》教學反思

《搖啊搖》教學反思1

歌曲《搖啊搖》這是一首流傳於上海地區的民間童謠。2/4拍。全曲平穩優美,有韻律感和動感,詞曲結合朗朗上口。“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外婆叫我好寶寶,一隻饅頭一塊糕”歌詞用上海方言,非常口語化,好像媽媽在哄寶寶睡覺時的語言和歌唱,具有搖籃曲的特點。

這是一首具有搖籃曲風格的歌曲,非常具有韻律感和動感,教學中,首先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童年,再配上課本上的插圖,在聆聽歌曲時,將自己童年的美好融入到感受歌曲的情緒中,這樣的情境下,孩子們自然感受到歌曲的搖籃曲風格,因此,自然地隨歌曲做划船動作和搖擺動作。歌曲的重難點在兩句“搖到外婆橋”的結束音上,教學中,我通過對比演唱及告訴孩子第一句的“搖到外婆橋”是特別興奮,想要去,因此,沒有結束感,而最後一句“搖到外婆橋”是到了外婆橋了,有了歸屬感和結束感,這種形象教學,讓孩子對音樂有了形象概念,在加入三角鐵和碰鐘爲歌曲伴奏時,通過演示,讓孩子感受6/8拍的節奏,很多孩子能在強拍伴奏,部分孩子次強拍演奏也不錯.

《搖啊搖》教學反思2

《搖啊搖》是三年級第一課的第一首歌曲。歌詞易懂,旋律優美動聽,學生易唱。課上我嚴格按照教案編寫的方案進行教學,雖然能夠順利完成會唱,但是總體感覺時間太短,正如學生把飯吃了,沒有足夠時間消化一樣。第一個班級按照我教案的方法進行了講解,但效果讓我失望,沒有激情,沒

有感覺。後一個班的教學讓我開始有了改換教學方法的念頭。

首先,在歌詞的讀法有了兩種變化。如何控制這種變化,由老師來掌握。先在歌詞上做文章,老師講述小的時候與外婆如何共度美好童年的?(創編一個小故事)我說:“現在回憶起最難忘的事情就是外婆哄我進入夢鄉的那個好聽的童謠,同學們想知道嗎?”我朗誦一遍歌詞。讓學生打開書讀一遍。有的學生的朗讀一定不會有耐心,像鬨笑孩子一樣,要麼只會大聲齊讀不加感情。這時候我說:“不像不像,你們讀的一點都不像我的外婆一樣好聽,外婆的聲音很輕很弱。”這個時候讓學生再讀,他們按照老師的要求,聲音輕而弱。我聽了後又說:“不像不像,還是不像我的.外婆,我的外婆讀的速度沒這麼快。”第二次又讀了一遍,同學們按我的要求做到了。我又說:“不像不像,還是不像我的外婆,我的外婆不但會讀,還會唱呢,你們行嗎?”同學們聽到這裏他們憋足了勁異口同聲地說:“行”。

其次,學習歌曲。學生急切盼望老師打開音樂讓他們快點欣賞,然後跟唱。我注意觀察到學生聆聽非常認真,不僅僅歌詞有了三次熟悉,由於旋律優美他們很快就學會了。當學生達到了老師的全部要求,他們也開心極了。老師也表揚大家唱的好聽,像她的外婆。這個時候我發出了:哎!的嘆息聲。有的學生眼神緊緊盯着老師,特想知道老師到底怎麼了?我又開始說了,現在我真得很想回到從前,躺在外婆的懷抱裏好好睡上一覺。外婆總會用那溫柔的手撫摸我的頭和身體。我開始引導學生進行簡單的表演。同學們你們會哄我入睡嗎?這個時候全班同學那種迫不及待的手已經開始按照我說的一邊唱一邊表演了。於是,主題曲再次想起,學生們終於理解了這首歌曲,用緩慢的速度,溫柔的聲音,細緻的表演完成了這首歌曲!

《搖啊搖》教學反思3

《搖啊搖》選自園本課程《搖啊搖》。隨着普通話的普及,在學校里老師和幼兒都用普通話進行交流,現在在大部分家庭中,爸爸媽媽也會用普通話與幼兒進行交流,幼兒對於七都話的感知大多來自於爺爺奶奶輩。針對這樣的情況:幼兒對於普通話尤爲熟悉,對於七都家鄉話卻越來越不熟悉了,我們開展園本課程《搖啊搖》,引導幼兒瞭解自己家鄉的特色,激發幼兒熱愛家鄉的情感。以下是我對本次活動的深深感悟。

 1.優勢之處:通過學習童謠,感知七都特色。

本次語言活動是通過學習七都話的童謠,來體驗與外婆的親情,感知自己的家鄉語言特色——七都話。在活動導入中,我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用七都話來說一說“外婆”,再通過外婆圖片,提問你平時是怎麼去外婆家的,引出童謠。小朋友們聽了童謠之後十分感興趣,已經開始在下面模仿起來了。

在兒歌學習的過程中,我通過一系列的提問來引導幼兒理解童謠,對於兒歌中的“朵朵糕”和“發火跳”,我進行了重點解釋。我用“雙手托起幼兒”的動作直觀地引導幼兒理解“朵朵糕”就是“舉高高”;用“魚跳起來”的圖片來引導幼兒理解“發火跳”。

在最後的遊戲環節,我先引導幼兒自己用手做槳,邊搖船邊唱童謠去外婆橋;再引導幼兒兩兩合作手拉手、前後搖,搖船唱童謠去外婆橋,在快樂遊戲中朗誦七都童謠。在接下來的戶外活動中,我引導幼兒到室外,兩兩坐在草地上邊說童謠邊玩《搖啊搖》的遊戲,在遊戲中學習。

 2.不足之處:沒有做好幼兒的經驗準備。

由於現在幼兒在家大多說普通話,且很多幼兒的家庭原因(爸爸媽媽是兩頭的),小朋友媽媽的媽媽和爸爸的媽媽都是叫“奶奶”,因此部分幼兒都不知道什麼是外婆,更加不知道外婆的七都話是什麼,導致活動開始時很多幼兒比較迷茫。值得反思,在今後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在教學準備中不止要備好教案,更要備好幼兒,做好幼兒的經驗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