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熊貓的故鄉》教學反思

作爲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在大熊貓的故鄉》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大熊貓的故鄉》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我力求做到“自主、探究、合作”。在本教學設計中,我力求貫徹以下幾條教學理念:

1、將文本閱讀與超文本閱讀合二爲一。課前,佈置學生瞭解大熊貓;並讓學生根據熊貓的習性猜測它的故鄉會是什麼樣。課中,在書本中探究大熊貓知識。這樣的教學,打通了課內與課外的壁壘,這樣的設計,是開放而富有活力的。對於大熊貓的故鄉,學生都十分感興趣,利用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去搜尋相關的知識,無疑是可取的。但是如果在學生出示了所搜尋的大熊貓的有關知識後,直接進入課文的學習,將會導致“展示大熊貓的信息”活動與“在大熊貓的故鄉”這篇課文的學習成了兩個缺乏聯繫的孤立片段,使得課外知識的搜尋停留於缺乏深度發展意義的形式化水平。而根據大熊貓的習性推測它故鄉的環境特點這一教學環節有着一個清晰的主線索:就是文本內容成了深化學習活動的工具,教學過程完全是從提高學生的能力出發的。因而學生的思維被充分激發,進入了更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這是努力實踐“在探究與實踐中放飛自由的心靈”的語文教學新理念的一種體現。

2、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加強語言的實踐。教學中,我以“假想考察”爲切入口,引導學生帶着明確的目的到臥龍山區做“科學考察”。“考察”的過程,是學生“自主選擇、自主探究”的過程,他們自由選擇考察任務。小組學習的方式,讓學生進一步合作、交流,學生們在交流的過程中得以取長補短。小組學習以後,學生自主安排彙報次序,創造性表達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整個學習過程,同時也是語言實踐的過程,由於情景的創設具有很強的情境性,學生很快就投入到模擬的場景中去,語言實踐的密度大、頻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