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知道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能依據這一變化規律,比較熟練地判斷隨着小數點位置的變化,引起這個小數的大小有什麼變化。

2、經歷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規律的發現過程,體會觀察比較、歸納的學習方法

3、感受數學知識中的邏輯之美,激發學生熱愛數學、學習數學的情感。

重點難點:

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的規律

教法學法:

1、教法:情境激趣,引導探究。

2、學法:小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生成問題激興導入

1、學生根據課題提出問題。

師:知道這節課我們要研究哪部分內容嗎?

師:你看了這個題目,大家有什麼問題要問嗎?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向哪移?變化?)

師:帶着問題學習會讓我們的學習過程更清晰,學習目的更明確。相信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能解決心中疑惑。

(設計意圖:“學貴有疑,利用小學生對於新知識的“好奇心”,引導學生自主發問。這些“問題”來自於學生本身的思考,也就是他們急於探究新知的動力,有利於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和探索中去。)

2、出示孫悟空打小妖的情境動畫,將情境中的數據列出,感知小數點位置的變化及小數大小變化。

師:課前老師通過和同學們交流知道同學們都愛看西遊記,這天師徒四人正行走在西去取經的路上,突然殺出一個妖怪,想不想看當時是什麼情況?(放動畫片)

(設計意圖:孩子好動,喜歡動畫,這一環節設計能有效地把學生的精神集中起來,並通過動畫,讓學生初步感知小數點位置的移動會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爲探索有什麼變化規律作好準備,在心理上產生強烈的“我要探索”的衝動。)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從情境中提取數據讓學生填空

0.009米=(9)毫米①

0.09米=(90)毫米②

0.9米=(900)毫米③ 9米=(9000)毫米④

1、推導右移規律。

引導學生藉助整數部分,從上往下觀察

(1)小數點的位置有什麼變化?小數大小有什麼變化?

(小組討論交流)

總結出: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小數就擴大到原數的10倍。

分別把3式與1式、4式與1式作比較再研究提出的問題。

生討論。

整理並總結出右移規律: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小數就擴大到原數的10倍;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小數就擴大到原數的100倍;小數點向右移動三位,小數就擴大到原數的1000倍。

(2)搶答填空題。

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小數就(擴大)到原數的(10)倍;

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小數就(擴大)到原數的(100)倍;

小數點向右移動三位,小數就(擴大)到原數的(1000)倍。

(3)拓展:利用這個規律說出小數點向右移動四位,小數就擴大到原數的10000倍。

2、推導左移規律。

(1)猜測

小數點向右移動,小數會變大,猜一猜小數點向左移動小數有什麼變化?

共同驗證

整體觀察:小數點向左移動。小數越變越小。

(2)引導學生藉助整數部分,從下往上觀察

小組討論交流:小數點的位置有什麼變化?小數大小有什麼變化?

(全班交流)

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小數就縮小到原數的。

(數學語言講究精確,師強調縮小到原數的)

分別把2式與4式、1式與4式作比較研究提出的問題。

同桌討論交流。

全班交流。

整理並總結出左移規律: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小數就縮小到原數的;

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小數就縮小到原數的;小數點向左移動三位,小數就縮小到原數的

(3)搶答填空題。

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小數就(縮小)到原數的();

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小數就(縮小)到原數的( );

小數點向左移動三位,小數就(縮小)到原數的( );

(4)拓展:利用這個規律說出小數點向左移動四位,小數就縮小到原數的。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是課堂教學的主體部分,是學習知識,培養能力的主要途徑之一是一節課的關鍵環節。教師有目的地進行引導、提問,把“小數點位置的移動”與“小數大小的變化”聯繫起來,學生嚐到了探索成功的喜悅。在緊張愉快的教學中,突破了這節課的難點。)

3、記憶規律。

(1)用最短的時間記憶規律

(2)和同學們分享記憶小竅門。

(3)、一起總結小數點歌謠

小數點,真調皮,右移一(位)二(位)三(位)……擴大十(10倍)、百(100倍)、千(1000倍);左移一(位)二(位)三(位)縮小十()、百()、千()……

(4)選擇性地提問規律。

4、解答課始提出的疑問。

我們課始的疑問有答案了嗎?

擦掉問號改成感嘆號。

質疑:小數點無論是向左移動還是向右移動,位數不夠的情況下應該怎麼辦?

用數字“0”補齊。

三、鞏固應用內化新知

1、幫助師徒四人闖過數學王國的關卡。

2、幫助小豬快餐店解決困難。

快餐店價格中的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讓價位變低。

(設計意圖:多層次練習,是加強對新規律的鞏固和運用,達到活學活用,並有意識地讓學生有形象方法記住小數點向右移,原數變大,小數點向左移,原數變小,加強記憶效果,並利用所學新知解決實際問題。)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說一說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認真嚴謹的思維習慣)

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2

教學目標:

●學生對除數十位上的數較小,個位上的數又不接近整十數的除法,學會靈活運用試商方法。

●初步培養學生觀察、比較、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學會靈活運用試商方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溝通。

1.讓學生口算。

145 158 164 254 245 263 156 147 156+15 258-25

2.在下面的裏填上<或>。

256 160 159 120

3.筆算下面各題。

33)2 8 0 38)1 8 0

獨立試做,反思做法,達到靈活運用

讓學生觀察複習3得兩道題是用什麼方法試商的?各有什麼特點。

二、探究新知

1、學習例4。

(1)出示例4:學校禮堂每排有26個座位,四年級共有140人,可以坐滿幾排?還剩幾人?

(2)引導學生根據問題列出算式14026=

(3)讓學生利用學過的試商方法進行試商。完成後說說有什麼感覺?

(4)小組討論有沒有別的試商方法。然後進行小組彙報交流。

(5)教師把學生說的幾種情況板書,讓他們比較那種方法簡便一些,根據題目的特點靈活運用,選擇合適你自己的試商方法。

學生觀察、比較哪一種方法簡便些?

2、引導學生認真觀察例題和做一做的題目中除數有什麼特點?這類題目用什麼方法試商簡便些?

使學生認識到:遇到除數是14、15、16、24、25、26商是一位數的除法,可以利用口算直接想出商幾,這樣試商比較簡便。

三、練習

練習十五第512題

第5題,全班共同練習,訂正時,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

第6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解決實際問題。練習時,讓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問題。對有困難的學生及時給予幫助。做完後,請學生說一說解決問題的過程,並引導討論兩題之間有什麼聯繫?

第7~11題,實際應用的題目。學生通過計算解決實際問題,既鞏固了計算的方法又體會了計算的意義和作用。

第12題,是開放題。讓學生自主選擇條件,獨立解答,再互相交流思路。

四、總結。(略)

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3

一、激趣引入

教師:同學們,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麼好玩的玩具?(每隻手拿出一個溜溜球)

學生:溜溜球。

教師:想來玩玩嗎?

學生:想。抽兩個學生上臺玩溜溜球。

教師:(問玩溜溜球的同學)你發現了什麼?

學生1:溜溜球的繩子很有彈性,可以伸很長很長。

學生2:在玩的時候線總是直的。

教師:這節課我們就用溜溜球來研究線段、直線和射線。

(板書課題)

[點評:玩具“溜溜球”與線段、直線和射線都有相通之處,體現了生活中的數學;用“溜溜球”引入新課,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體現“在玩中學”和“在學中玩”的思想,還能讓學生從中獲得價值體驗。]

二、教學新課

1.發現線段、直線和射線。

教師:溜溜球真頑皮,一跳就跳到了我們的紙上,(課件顯示兩個點)變成了兩個點。你們能用一條直直的線把這兩個點連在一起嗎?

學生:能。

教師:但請注意,開動腦筋,儘量想出和別人不同的連法。請拿出你的卡片在小組裏一邊討論,一邊連。

教師巡視指導,學生操作後交到講臺上。估計學生操作的結果大概有四種情況:圖4 3

[點評:這個教學片斷體現了數學內容的抽象過程,體現了現實生活與數學知識的緊密聯繫,這樣有利於學生理解數學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繫]

2.認識線段、直線和射線。

教師:同學們連線的結果大概分爲三類。我們先研究第1類。(拿出一張學生連成的線段放在視頻展示合上)像這樣連的同學請舉手。

相應的學生舉手。

教師:我們把它畫到黑板上。(教師在黑板上畫線段)你是怎樣畫出來的呢?

引導學生說出:是從1個點出發畫一條直直的線到第2個點。

教師:(課件根據學生的意思再演示一遍)是這樣嗎?

學生:是。

課件出示圖4?4:圖4?4比較一下

教師:這4條線段中哪一條線最短?

學生:第①條線最短。

教師:對,在兩個點之間可以畫很多線。但只有我們畫出來的這條線最短。在數學上,這條線叫“線段”。

(板書:線段)線段兩端的點叫“端點”。

(課件閃爍端點)

教師:你能量出這條線段的長度嗎?

學生:能。請一個學生到視頻展示臺上量。

教師:通過量,我們知道線段是可以量出長度的。我們接着看第2類。

(拿出學生畫出的直線放在視頻展示臺上)像這樣畫的舉手.

相應的學生舉手。

(把直線畫在黑板上)

教師:你是怎樣畫出來的呢?

引導學生說出:是把線段的兩端延長後得到的。

教師:這條線段的兩端還能延長嗎?

學生 :能。

教師:對,還能延長。(課件再無限延長兩端)這樣無限延長後,就成了一條“直線”。

(板書:直線)

教師:教師剛纔我們量出了線段的長。你能量出直線的長嗎?

學生:不能。教師:爲什麼?

學生:因爲直線是可以無限延長的,是無限長的。

教師:同學們開動腦筋一畫,就畫出了線段和直線。我們接着看第3類。看還畫出了什麼?

(拿出學生畫出的兩條不同方向的射線)像這樣畫的舉手。

相應的學生舉手。

(把射線畫到黑板上)

教師:你又是怎樣畫出來的呢?

引導學生說出:是把線段的一端無限延長得到的。

教師:(課件根據學生的意思再演示一遍)是這樣嗎?

學生:是。

教師:線段的一端無限延長後就是“射線”。

(板書:射線)

教師:你能找出生活中的射線嗎?

學生回答(略)

教師:認識了線段、直線和射線,你知道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嗎?

學生討論後回答。……

[點評:從學生探究出的表象出發分類研究線段、直線和射線,從一般到特殊,結構明顯、層次清晰,學生容易理解。學生成爲參與研究的主體,更能體驗成功的喜悅和學習數學的快樂。]

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4

教學要求: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能正確地計算它們的面積。

教學重點:

熟悉所學實際測量的知識,能正確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口算。P.145頁口算(四)。

二、複習指導

1.實際測量的有關知識

(1)同學們已經知道在測量地面上較遠的兩點間的距離時,應先測定一條直線。怎樣做才能測定這條直線呢?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再讓學生看P.86頁的插圖及怎樣做的步驟。

(2)在進行步測時,首先要知道自己走一步的長度。怎樣做才能知道自己走一步的長度是多少呢?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讓學生看P.87頁怎樣算出自己走一步的平均長度。

(3)學生獨立做練習二十第7題。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講自己是怎樣想的。

2.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的計算。

練習二十第5題。

(1)明確各是什麼圖形?再動手量出計算它們面積所需的數據,並算出它們各自的面積。

(2)比較它們的面積,你發現了什麼?

(3)在學生髮言的基礎上說明,這四個圖形的形狀雖然不同,但面積相等。它們的高都等於2釐米,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底1.5釐米,所以它們的面積相等;而梯形上底與下底的和以及三角形的底都是3釐米,比長方形、平行四邊形的底擴大了2倍,但按照它們面積的計算公式底和高相乘後還要除以2,所以它們的面積與長方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

三、課堂練習

1.練習二十第6題。

學生獨立計算,集體訂正。

2.練習二十第9題。

在學生說出自己的看法後,教師再強調:三角形的面積是由它的高和底確定的。如果兩個三角形等底、等高,它們的面積就相等;如果兩個三角形的高相等,而底不相等,那麼它們的`面積就不會相等。

四、作業

1.練習二十第8題。

2.學有餘力的學生可做練習二十第11題及思考題。

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自學,瞭解我國的傳統計算工具——算盤,及其計算方法;使學生知道計算器上的各個功能鍵的作用,會使用計算器進行計算。

2、過程與方法:通過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習興趣,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點:

認識算盤、計算器,計算器的使用

教學難點:

利用計算器進行計算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3分)

計算工具從古到今,隨着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經過了漫長的發展過程。

二、自主學習(5分)

1、學生自主學習教材23--24頁。

(1)瞭解計算工具的發展史。

(2)認識算盤。算盤上的每一檔代表一個數位。我們選定一檔作個位(做個記號),從這一檔起向左數,就是十位、百位、千位、萬位,這與整數的數位順序完全相同。算珠都靠框時,表示算盤上沒有數。計數時要撥主靠樑。一個下珠表示1,一個上珠表示5。在十位、百位、千位、萬位撥珠靠樑,就分別表示幾十、幾百、幾千、幾萬,“0”用空檔表示。

(3)計算器的認識。找學生說一說你知道計算器有哪些功能鍵?

2、學生自主學習教材26頁例1。

3、嘗試訓練:825-138=26×39=312÷8=

4、學生自主學習教材26頁例2。

5、學生彙報交流。

6、教師強調並小結。

三、自主練習(8分)

師:通過剛纔的自學,同學們已經初步掌握了本節課的知識,下面我們來進行自主練習,看誰把今天的知識學的,最棒!

1、用計算器計算。

55846+7646=13027-8934=66280×23=

6908×37=111111111÷9=395412+10589=

2、小組彙報。(抽籤彙報,可以選擇口頭展示或黑板展示等)

3、教師強調小結。

四、當堂檢測(發試卷)

師:同學們,我們再接再厲,用的成績來結束今天的學習,好嗎?那下面我們進行課堂檢測,看誰完成的又快又正確!

五、評價總結(4分)

1、教師面批3人左右,然後小組內交流答案,自批,統計正確率;

2、小組彙報完成情況。

3、教師總結錯題的類型,再次精講。

4、學生談收穫和自我評價。

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6

課 題:數據分段整理和統計

教案內容】

教材第70~74頁。

【教學要求】

⒈ 使學生掌握分段整理數據的方法,讓學生經歷統計的過程,能對統計結果作簡單的分析,培養學生分析的能力。

【重點難點】

經歷統計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學樣爲了迎接六一節,學校鼓號隊準備了精彩的表演,爲了六一的表演更加完美,學校決定爲鼓號隊隊員購買統一的服裝,分爲大中小號。

說明:身高爲120~129的適合穿小號,130~139的適合穿中號,140~149的適合穿大號。

提問:你怎樣才能知道每種服裝各要購買多少套?

2、出示隊員身高記錄單。

提:這裏是隊員們的身高記錄單,要知道定購每種服裝的人數各是多少,接下來應如何做?

指名:這裏需要將身高分成幾類?爲什麼?

3、組織學生整理數據。用畫正字的方法來完成。

4、提:我們剛纔用的是什麼方法來分類整理數據的,還可以用什麼方法?

根據剛纔的統計情況,請同學們將數據填入第69頁的統計表中。

提:現在根據這張表你可以知道什麼?

5、回顧這題的整理過程。

我們是怎樣知道每種服裝各買多少套的?

小結:我們在解決這個問題時,根據每種服裝的大小爲類別,先將隊員的身高進行分類,這樣我拉就可以知道每種服裝的人數了。

二、組織練習

⒈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1)出示記錄及統計表。

提:要想正確填寫統計表,要先如何做?

(2)小組合作:分類、整理數據,方法自定,並完成統計表。

(3)組織交流。

2. 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1)同學獨立完成。

(2)就統計結果,請同學們發表自己的看法。

(3)介紹你知道嗎?

三、佈置作業 ☆教學調整☆

教學反思

課 題:條形統計圖

【教學內容】教材第75~78頁

【教學要求】

使學生知道統計圖表示數量之間的關係,比較形象具體,便於分析研究問題,學會整理出數據製成的統計圖。

【重點難點】

學會製作統計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⒈ 談話導入

介紹上海世博會。

2、出示書73頁的統計圖和照片。

介紹:世界五大城市申辦2010年世博會,最終我國上海獲得了勝出。這是大家歡慶的場面。

(1這是第一輪投票的情況(出示統計表)

2010年世界博覽會申辦城市第一輪得票情況統計表

2002年12月

申辦城市 波蘭

弗洛茲瓦夫 俄羅斯

莫斯科 韓國

麗水 墨西哥

克雷塔魯 中國

上海

所得票數 2 12 28 6 36

提問:有哪五個城市參加申辦投票?哪個國家的城市得票最多?你是如何知道的?

(2)出示第73頁統計圖。

提問:從這張統計圖中你知道了什麼?你是如何知道中國上海在第一輪投票中得票最多的?

比一比:這幅統計圖與統計表相比有什麼優點?

說明:整理出的數據除了可以製成統計表之外,還可以製成統計圖,用統計圖表示數量之間的關係,比較形象具體,還有利於分析和研究問題,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條形統計圖。

二、教學新課

⒈瞭解條形統計圖的結構。

提問:這個統計圖包括哪些部分?

引導學生從上向下有序地觀察:包括圖名、日期、單位、豎軸、橫軸。

提:縱軸上又有哪些內容。

⒉教學制作條形統計圖。

(1)根據圖紙的大小,畫出兩條相互垂直的射線,即橫軸與縱軸。

(2)在橫軸上,適當分配條形的位置,確定直條的寬度和間隔。

(3)在縱軸上,根據數據的大小,確定單位長度表示多少數量。

(4)標上統計圖名稱、日期、單位。

3、提:縱軸上1格長度表示?哪個國家的得票最多,是多少票?哪具國家的得票最少是多少票?

三、組織練習

完成想想做做

四、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如何製作條形統計圖。

五、佈置作業 ☆教學調整☆

教學反思:

課 題:遊戲規則的公平性

【教學內容】

教材第79~81頁。

【教學要求】

通過這次活動體驗遊戲規則的公平性,初步瞭解遊戲規則的公平,體現每做一次遊戲,參加遊戲各方贏的機會要相等,也就是各方贏的可能性要相等。

【重點難點】

會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遊戲規則。

【教學過程】

一、遊戲中感知

1、遊戲導入:

(1)每4人1小組,事先分好。

(2)明確活動要求:口袋裏有4個紅球和2個黃球,每次任意摸到一個球,摸到放回,一共摸了30次,如果紅球的次數多,算小明贏,如果摸到的黃球次數多,就算小玲贏。

提:按這樣的遊戲規則,你認爲誰贏的可能性大一些。

(3)組織學生分小組摸一摸,並統計出結果。

(4)組織交流,指名說說每一組的活動統計情況。

提:與剛纔的猜想的情況一樣嗎?通過遊戲,你認爲這樣的遊戲規則公平嗎?爲什麼?

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7

一、單元教學內容

平行四邊形和梯形P56——P70

二、單元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垂直與平行的概念,會用直尺、三角尺畫垂線和平行線。

2、使學生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徵。

3、通過多種活動,使學生逐步形成空間觀念。

三、單元教學重難點

重點:垂直與平行的概念;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徵。

難點:畫垂線、畫平行線、畫長方形和正方形、畫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高。

四、單元教學安排

平行四邊形和梯形……………………………………………………7課時

第一環節 平行

1、每個同學先獨立思考,把可能出現的圖形用鉛筆畫一畫,小組長組織大家把可能出現的圖形彙總。

2、教師巡視,參與討論,瞭解情況。

3、集中顯示典型圖形,強化圖形表徵。

(1)展示其中一個小組的展示板。

(2)除了展示板上的這幾種情況,其他小組還有補充嗎?

4、整理圖形,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圖形通過電腦來展示,並編上序號。這些圖形,同學們能不能對它們進行分類呢?可以分成幾類?爲什麼這樣分?

6、根據研究需要,按照“相交”和“不相交”的標準進行分類。(重點討論第3幅圖,直線向兩頭無限延伸,因此應該是相交的)

總結:在同一個平面內的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只有兩種:相交和不相交。相交又有成直角和不成直角的情況。

7、我們把在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也可以說這兩條直線互相平行。記作a∥b,讀作a平行於b。

(這裏我們要強調一定是在同一平面內,舉出反例異面直線也不相交的反例,但不是平行的關係。)

8、你能說一說生活當中在哪裏見過平行的位置關係嗎?

第二環節 垂直

1、師黑板上把毛線拉,表示直一條直線,再拿出另一條毛線拉直,表示另一條直線,並與第一條相交。想一想兩條直線相交成幾個角?各是什麼角?(如第4幅圖)

2、如果教師轉動其中一條直線,使∠1變成直角,那麼這其餘三個角會變成什麼角?

3、在同一平面內,如果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就說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直線叫做另一條直線的垂線,這兩條直線的交點叫垂足。記作a⊥b,讀作a垂直於b。

(這裏要再次強調是在同一平面內,舉出異面垂直的關係)

4、你能說一說生活當中在哪裏見過垂直的位置關係嗎?

(三)鞏固發散

1、教材P57 做一做

(四)評價反饋

說一說你有什麼收穫。

(五)板書設計

平行與垂直(在同一平面內)

平行:a∥b 垂直:a⊥b

教學反思:通過觀察、操作等學習活動,學生經歷了認識垂直與平行線的過程,掌握其特徵。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8

[教學目標]

1、藉助實際情境和操作活動,認識平行線。

2、會用三角尺和直尺畫平行線。

[教學重、難點] 用三角尺和直尺畫平行線。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小棒、三角尺、直尺

[教學過程]

一、平移

平移鉛筆:讓學生動手用鉛筆在方格紙上移一移,並說一說移的前後鉛筆的位置關係。說明鉛筆平移前後的線條是互相平行的。

二、平行

1、移一移:

第1題:這幅圖中有許多組平行線,在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時,先讓學生用小棒移一移,然後說一說哪些線段是互相平行的。

第2題:本題平移後線段之間的平行關係是比較複雜的,特別是尋找一些斜線之間的平行關係學生可能更困難一些。可先安排一些簡單圖形如:菱形、直角三角形等,讓學生說說這些圖形在平移前後哪些線段是互相平行的。

2、折一折

通過折一折的活動,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平行線的特徵。活動中讓學生用各種不同的方法折,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就互相平行的摺痕進行討論;然後可以鼓勵學生討論如何說明兩條摺痕是互相平行的。

3、說一說

在生活中,每天都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平行線。根據書中給出的圖片,想一想日常生活中還看到了哪些平行線,與同學交流。

三、畫平行線

教學用直尺和三角尺畫平行線的方法。

四、實踐活動

從長方體和正方體中找平行線。

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9

教學目標:

1.複習大數的讀寫及用四捨五入法將大數按要求湊整。

2.掌握用去尾法和進一法將大數按要求湊整。

3、能根據生活實際的需求將一個數用合適的方法湊整。

教學重點:

掌握去尾法和進一法的湊整方法。

教學難點:

三種湊整方法的區別,體會四捨五入是最常見的湊整方法。

教學過程:

一、引領探究

1. 複習讀寫和四捨五入法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口問題一直受到廣泛的關注,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共進行了5次人口普查,這就是我國近五十年人口增長統計圖!觀察這張統計圖,你能讀懂相關的信息嗎?

①複習大數的讀寫讀出1953—20xx年全國人口數這些數都比較大,讀這些數時,你有什麼好辦法嗎?(四位分級)寫出1953—20xx年上海人口數

②用四捨五入法湊整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表示上海總人口、全國總人口的數量時做不到很精確,這時就需要用湊整的方法取一個近似數,你學過哪些湊整的方法?將上海人口數湊整到整萬數。

2. 揭題:在現實生活中,除了四捨五入法,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湊整方法,這節課我們就繼續來研究關於“大數與湊整”的知識。(出示課題)

二、自主探究

(一)探究一:去尾法

1. 出示:小胖和小胖媽媽去商店買衣服,正好趕上商場服裝優惠促銷,小胖發現原先的價格都變成了相鄰的整十數。

自學提問

(1)用“四捨五入”法行嗎?爲什麼?

(2)原價198元的套裝優惠後的價格是多少?

(3)這種湊整的方法叫什麼?(提問分星級+獨立思考+求助討論)

2. 小結:不管尾數是多少,全部捨去用“0”來佔位,這樣的湊整方法我們叫“去尾法”。

3.跟進練習:制定其餘服裝的優惠價格。

(二)探究二:進一法

1. 出示:媽媽帶小胖去服裝店買T-SHIRT,小胖的身高是143cm,可是商店裏的T-SHIRT 只有140cm和150cm兩種尺寸。

自學提問

(1)小胖應該買哪種尺寸的T-SHIRT?爲什麼?

(2)像這樣的湊整方法叫什麼?

(3)與我們剛纔學的“去尾法”有什麼不一樣呢?

2.討論彙報。

3. 小結:不管尾數是多少,去掉尾數向前進一位,這樣的湊整方法我們叫“進一法”。

(三)探究三

1.練習:學生當場編題將按下列要求湊整。四捨五入法 去尾法 進一法

2.比較這三種湊整方法有什麼共同點和不同點?

3.小結:這些都是數湊整的方法,不同的是,“四捨五入”法是需要看尾數最高位上數的大小,而另兩種方法是無需看尾數的大小,直接“進一”或“去尾”的。

三、感悟探究

(一)基礎練

1. 下面用哪種方法湊整更合適?

(1)小亞有480分的積分,每200分可以換一個獎品,最多能換幾個獎品?

(2)某商店有85根雪糕需要裝盒冷藏,每個盒子只能裝10根,至少需要幾個盒子?

(3)小明體重35kg,一部電梯的載重爲1000kg,這部電梯最多能乘像小明這樣體重的小朋友多少人?

(4)某工地有垃圾86噸,一輛卡車每次運8噸,需要幾次才能運完?

2.178025用“去尾法”湊成整萬數是(),用“進一法”湊成整萬數是(),它們相差()。由此可見,用“去尾法”湊整,數字總是變(),用“進一法”湊整,數字總是變()。

(二)綜合練習選擇

1. 按去尾法在萬位上湊整得7□8078≈740000,則□中可填()。

①1 ②2 ③3 ④4

2. 74590≈75000,它是按()規則湊整成整千數的。

①四捨五入或進一法

②四捨五入或去尾法

③進一法

④去尾法

(三)即時反饋練習

1. 書P90、91頁最後一題。

2. 按“進一法”在萬位上湊整得8□3068≈830000,則□中可填()。

①1 ②2 ③3 ④4

3.一桶純淨水重19千克(含桶重),一輛載重2噸的小貨車最多可以裝多少桶純淨水?

20xx÷19=105(桶)5(千克)答:最多可以裝105桶純淨水。

(四)拓展練習

1.某個數,經“去尾法”湊整成整千數後爲72000,這個數最大爲(72999 ),最小爲(72001 )。

2. 某個數,經“進一法”湊整成整千數後爲72000,這個數最大爲(71999 ),最小爲(71000 )。

3. 某個數,經“四捨五入法”湊整成整千數後爲72000,這個數最大爲(72499 ),最小爲(71500 )。

四、本課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掌握了三種不同的湊整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選用合適的方法將數進行湊整。

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0

教學內容:

筆算除法練習

教學目標:

1.能比較熟練地掌握初商過大,初商過小時的調商方法。

2.能熟練正確進行筆算。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先填一填把除數看作幾十來試商,再算出來。

2.下面的括號裏最大填幾?

40( )<306

30( )<207

40( )<275

60( )<194

90( )<351

( )60<137

3.根據試商情況,在括號裏寫出準確商。

二、提高練習。

1.填一填。

(1)9331,把31看作( ),商大約是( ),計算後可知準確結果是( )。

(2)12016,把16看作20來試商,商大約是( ),餘數是( ),說明商( ),應試商( )。

2.計算下面各題。

3.把不對的改正過來。

三、課堂達標

1.填一填。

(1)375□ 3要使商爲一位數,□可填( ),餘數是( )。

(2)一個數除以17,商是14,有餘數。當餘數最大時,被除數是( )。

(3)7832可以這樣想,把32看作( )試商,78裏面有 ( ) 個30,所以商是( ),餘數是( )

(4)在( )裏填上合適的數。

87裏最多有( )個20 78裏最多有( )個30。

142裏最多有( )個60 610裏面最多有( )個80。

2.筆算下面各題。

18221=

28836=

29242=

3.解決問題。

飼養專業戶王大伯家養了185只公雞和229只母雞,還養了46只鴨。養雞的只數是鴨的幾倍?

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1

第一課時認識更大的數

數一數

一、教學內容

教材2-4頁

二、教學目標

1、瞭解生活中的多位數,明確級、數位、計數單位的概念,掌握十進制計數法,知道億是個很大的數。

2、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觀察、動手及分析能力。

3、進一步滲透數學與生活密切聯繫的思想,使學生養成認真仔細的良好習慣。

三、重點難點

1、明確“數位”與“計數單位”之間的對應關係。

2、掌握十進制計數法。

四、教具準備

計數器,相關數據資料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向學生呈現一組圖畫,並展示生活中的多位數。

故宮佔地720000平方米;2003年已有112000000平方米的“都 市森林

”環繞北京城;北京奧運會主體育場,在奧運會期間可容納100000人;國家大劇院“蛋殼”面積約爲3.5萬平方米。

提問:這些都 是老師找到的圖片資料,看完之後同學們有什麼感受?有什麼發現都可以說一說。

教師提問:同學 們說的都很好,在這些資料中出現的數據都 比較大,是我們學過過的,你們認識它們嗎?

師:這節課我們就來一起來認識這些比較大的數。

(二)探索新課

1、複習

(1) 說出萬以內的計數單位

(2) 提問:10個一是多少?10個十是多少?10個百是多少?

(3) 一和十、十和百、百和千每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關係是怎麼樣的?

(4) 讀出下面各數

4958、 3026、4005、7000

板書出各數字的數位。

2、認識“十萬”

出示一張面值一百元的人民幣

提問:10張100元是多少元?20張呢?50張呢?100張是多少元?你是怎麼想的?

學生回答。

提問:如果一捆面值一百元的人民幣是一百張,那麼這一捆人民幣是多少元?

收銀元員一共收了9捆人民幣,共是多少元?

提問:再加一捆,是多少元呢?(可以藉助計數器)

教師質疑:萬位滿十了怎麼辦?(小組討論)

老師小結:萬位滿十,向前一位進一,就是“十萬”,10個一萬就是“十萬”。

板書:十萬

3、認識“百萬、千萬、億”

出示汽車圖並提問:

1輛轎車如果賣十萬元,2輛能賣多少元?你是怎麼想的?

說出想法後用計數器驗證。

提問:10個十萬是多少?10個一百萬是多少呢?10個一千萬呢?

分別板書:百萬、千萬、億

同時告訴學生:一億是一個很大的數,如果1秒數一個數,晝夜不停地數,數到1億要數3年2個多月。

然後指出萬、十萬、百萬、千萬、億和以前學的個、十、百、千一樣,都是計數單位。

提問:從剛纔一邊撥珠,一邊數數的過程中,誰發現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有什麼關係?

(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十,也就是十進關係)

(三)課堂作業設計

1. 教材第3頁第1題。

在進行練習前,教師要告訴學生撥珠時只在一個數位上撥,最好是我們今天學過的計數單位。

2. 教材第4頁第2題。

教師要讓學生邊撥珠邊數數。注意指導學生手口要一致,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如果遇到進位問題,可以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如:千位滿十,要向萬位進一。

3. 教材第4頁第3題和第4題。

教師可以補充數數的題目。例如:一萬一萬地數,從九十五萬數到一百零四萬。

一千萬一千萬地數,從六千萬數到一億。

一百萬一百萬地數,從四千六百萬數到五千三百萬。

4. 教材第4題第5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訂正答案。如果有的學生完成有困難,可以先讓他們撥一撥計數器,明確前後兩檔珠子所代表的不同含義。

(四)思維訓練

如果給你足夠多的小木塊,你用什麼方法表示出“12345”這個數?與同學交流一下,看看誰的方法又正確又簡便。

(五)課堂小結

老師提問:在今天這節課上我們認識了比較大的數,你都記住了哪些計數單位? 一共有幾個?

在這些計數單位中,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第二課時 人口普查(三個課時)

分課時一 讀多位數

一. 教學內容

人口普查

教材第5~7頁。

二. 教學目標

1. 掌握億以內的數的讀數方法,能正確讀出億以內的數。

2. 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及歸納概括能力。

3. 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感,結合相關數據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三. 重點難點

1. 握億以內數的讀數方法,能正確讀出億以內的數。

2. 掌握中間或末尾有“0”的數的讀法。

四. 教具準備

計數器,整數數位順序表,數字卡片。

五. 教學過程

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公頃、平方千米(平方公里),通過實際測量和觀察,知道1公頃有多大。

2.使學生掌握土地面積單位間的進率和簡單換算。

3.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感受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有着密切的聯繫。

教學重點:

知道1公頃有多大,掌握土地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

土地單位間的換算。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到目前爲止,你都認識了哪些常用的面積單位?它們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2.像這些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釐米等都是公制面積單位,是計量面積時使用的。在計算土地面積時要使用土地面積單位 (板書課題:土地面積單位)常用的單位有平方米、公頃和平方千米。【演示課件土地面積單位】

二、新授。

1.認識1公頃。

(1)將學生帶到操場,畫一個邊長是10米的正方形。引導學生觀察、計算正方形的面積。

(2)教師指出:100個這樣的正方形土地的大小,叫做1公頃。爲學生介紹學校操場、教學樓的佔地面積。

(3)把學生帶回教室,思考討論:公頃和平方米之間的進率是多少?(1公頃=10000平方米)

2.教學例題。

(1)出示例題,學生試算。

一個長方形果園,長250米,寬120米。這個果園有多少公頃?

(2)彙報展示,全班訂正。【繼續演示課件土地面積單位】

250120=30000(平方米)

30000平方米=3公頃

答:這個果園有3公頃。

(3)測量土地時,一般用米作長度單位來測量。算出面積是多少平方米以後,再換算成公頃。

3.認識平方千米。

(1)我們都知道我們偉大的祖國有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平方公里也就是平方千米,是比公頃還要大的土地面積單位。

(2)大家想一下,邊長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多少?1000000平方米也就是1平方千米。想象一下1平方千米有多大?

(3)誰能計算一下平方千米和公頃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三、鞏固練習。

1. 2公頃=( )平方米

50000平方米=( )公頃

2平方千米=( )公頃

4000公頃=( )平方千米

2.(1)北京的天安門廣場是世界上最大的廣場,面積約40公頃,約合( )平方米。

(2)北京的故宮是世界上最大的宮殿,佔地面積是720000平方米,合( )公頃。

3.一塊邊長是400米的正方形麥地,有多少公頃?

四、全課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了些什麼新的收穫?

五、課後作業。

1.(1)北京的天安門廣場是世界上最大的廣場,面積約40公頃,約合()平方米。

(2)北京的故宮是世界上最大的宮殿,佔地面積是720000平方米,合()公頃。

2.一個飛機場新建一條跑道,長2500米,寬80米。佔地多少公頃?

3.一塊正方形的果園,周長是2400米。這個果園有多少公頃?

4.農民給水稻施化肥。每公頃施225千克。在一片長200米,寬150米的長方形稻田裏,應施化肥多少千克?

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3

教 材 分 析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當學生“面對實際問題時,能主動嘗試着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本課所學內容就是通過日常生活中的簡單事例,讓學生嘗試從優化的角度在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的方案,初步體會統籌思想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以及在解決問題中的運用。

學 情 分 析

四年級學生在數學知識和技能方面已有了一定的基礎,但是其思維能力尚停留在形象化和表面化,對於數學與生活的聯繫也不能靈活運用,所以在教學時,教師應做好課前準備,讓學生提前瞭解烙餅的方法和時間。

教 學 目 標

1、通過生活中的簡單事例,使學生初步體會到優化思想在解決問題中的應用。

2、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中的策略的多樣性,初步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化方案的意識。

3、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初步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體會優化思想。

教學難點:尋找解決問題的最優方案。

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4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進一步認識線段,認識射線和直線,知道線段、射線和直線的區別;進一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含義,能用角的符號表示角。

2.通過“畫一畫”、“數一數”等活動,初步感悟:從一點出發可以畫無數條射線,經過一點可以畫無數條直線,經過兩點只能畫一條直線。

3.滲透事物之間相互聯繫和變化的觀點。在活動中培養學生觀察、操作、比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直線、射線和角的含義;掌握直線、線段、射線的區別與聯繫。

教學難點:

掌握直線、線段、射線的區別與聯繫。

教學準備:

教學、三角板、小組討論表單。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師:孩子們,現在的你們已經瞭解了許多的數學知識。大家都知道數學和我們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聯繫,許多知識都是從生活中發現的,現在我們來看看今天的知識是從什麼地方開始的。請孩子們看大屏幕:出示一幅生活中圖片(有明顯的太陽光,建築物的線條很明顯),學生認真觀察。

師:這圖是從生活中拍攝的,很美吧。我們今天探究的數學知識就藏在這些圖裏面,畫面上藏着許多的線,大家找找看,用手比劃一下你找的線。(生比劃)

師:你比劃的是哪些線?(請2-3名學生說)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複習線段

出示有線段圖,從圖中抽象出線段。

教師:剛纔有孩子找到了這些線,這種線的名字叫什麼?線段。

教師:孩子們認真看看,線段是什麼樣子的呢?

學生;有兩個端點,是直直的,有的線段長,有的短等等。

2.學習射線

教師:還有的孩子找到了這些線(出示太陽光圖,除去顏色抽象到射線)這種線的名字你知道叫什麼嗎?

板書射線,認識射線的特徵

3.學習直線

教師:剛纔大家在生活中找到了許多的線段和射線,還有一些曲線。可是還有一種在我們生活中找不到的線,卻在我們數學王國裏佔有很重要的位置,大家想不想認識這位神祕的朋友呢?

出示直線,動畫延伸。

在自己本子上畫一條直線。

4.線段、直線、射線之間的聯繫和區別

教師:現在我們認識了線段、射線和直線,他們之間有着什麼聯繫呢?

接下來就需要大家一起認真觀察,討論找一找他們三線的區別和聯繫,活動之前請大家聽清楚活動要求。

活動要求:

請每個小組分工合作把報告單上的填完。

填好後小組團結探索找出三種線的區別和聯繫。

報告單:

關於角,你已知道了什麼?(找角、試畫角等)書本是我們最好的老師,我們再來深入探究角的祕密吧!

3、看書36頁自學。

(1)自學,可以說一說、畫一畫、比一比。

(2)小組探討,確定交流內容。

4、集體交流。(視學生交流情況,老師及時引導)

(1)學生概括得出角的概念。角是由什麼組成的嗎?(出示沒有公共端點的兩條射線)你也來畫幾個角。

畫角(先自由畫,再一生實物投影演示)說說你是這麼畫的?(定點,引出兩條射線)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 P36做一做

2 練習四1、2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都知道了哪些知識?

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5

教學內容:

四年級下冊教材第38、39頁的內容及練習十第1、2、3、4題。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知道、掌握小數的性質,能利用小數的性質進行小數的化簡和改寫.

2.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以及觀察、比較、抽象和歸納概括的能力.

3.培養學生初步的數學意識和數學思想,使學生感悟到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繫,同時滲透事物在一定情況下可以相互轉化的觀點.

教學重點:

讓學生理解並掌握小數的性質.

教學難點:

能應用小數的性質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步驟: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創設情境:夏天的時候同學們都愛吃冷飲,老師瞭解到校門口左邊的商店裏一種雪糕標價是2.5元,右邊一家則是2.50元,那你們去買的時候會選擇哪一家呢?爲什麼?

爲什麼2.5元末尾添個0價錢不變呢?究竟可以添幾個零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這一方面的知識。

二、出示課題,提出目標。

1.知道、掌握小數的性質,能利用小數的性質進行小數的化簡和改寫.

2.培養動手操作能力以及觀察、比較、抽象和歸納概括的能力.

3.培養初步的數學意識和數學思想,感悟到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繫.

三、自學嘗試,探究新知。

1.出示嘗試題

(1)1、10、100這三個數相等嗎?你能想辦法使它們相等嗎?

(2)你能把1分米、10釐米、100毫米改用“米”作單位表示嗎?

(3)改寫成用米作單位表示後,實際長度有沒有變化?說明什麼?

(4)“0.1米= 0.10米=0.100米”這個等式從左往右看,小數末尾有什麼變化?小數大小有什麼變化?從右往左看又怎樣呢?你發現了什麼規律?

2.學生自學課本38頁後嘗試練習並討論。(5分鐘後全班交流)。

3.根據自學情況引導講解。

四、拓展練習,驗證結論。

爲了驗證我們的這個結論,我們再來做一個實驗。

1.出示做一做:比較0.30與0.3的大小

你認爲這兩個數的大小怎樣?(讓學生先應用結論猜一猜)

2.想一下你用什麼辦法來比較這兩個數的大小呢?(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可以進行小組討論合作,想的辦法越多越好)

3.在兩個大小一樣的正方形裏塗色比較。

(1)左圖把1個正方形平均分成幾份?陰影部分用分數怎樣表示?用小數怎樣表示?

(2)右圖把同樣的正方形平均分成幾份?陰影部分用分數怎樣表示?用小數怎樣表示?

(3)小數由0.3到0.30,你看出什麼變了?什麼沒變?你從中發現了什麼?(平均分的份數變了,即小數的計數單位變了,而陰影部分的大小沒有變,得出0.3=0.30。)

概括總結:在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這叫做小數的性質。

過度:我們如果遇到小數末尾有“0”的時候,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數化簡。

五、應用新知,嘗試練習。

(1)出示例3:把0.70和105.0900化簡.

例4:不改變數的大小,把0.2、4.08、3改寫成小數部分是三位的小數。

(2)學生自學課本後討論交流,嘗試練習。

(3)引導探究: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105.0900中“9”前面的“0”爲什麼不能去掉?

“3”的後面不加小數點行嗎?爲什麼?

(4)同桌討論:應用小數的性質時,要注意什麼?

六、鞏固新知,當堂檢測。

1.下面的數,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3.90米0.30元500米1.80元0.70米0.04元600千克20.20米

2.下面的數如果末尾添“0”,哪些數的大小不變,哪些數的大小有變化?

3.418 0.06 700 3.0 908 104.03 150 10.01 42.00

3.化簡下面的小數.

0.40 1.850 2.900 0.080 12.000

4.不改變數的大小,把下面各小數改寫成小數部分是三位的小數.

0.9 30.04 5.4 8.18 14

5.判斷.

5.00元=5元( ) 7元=0.7元( ) 8米=8.00米( )

2.04噸=2.4噸( ) 4.5千克=4.500千克( ) 0.60升=0.6升( )

6.用元作單位,把下面的價錢寫成小數部分是兩位的小數。

3元2角、6角、8元、1元零3分

七、課堂小結。

這節課學習了小數的性質,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應用小數的性質時,要注意小數中間的零不能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