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小學美術教案10篇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美術教案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有關小學美術教案10篇

小學美術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利用廢舊材料,設計製作會爬的玩具。

2、培養學生動手動腦能力和協作精神。

教學重難點:

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動手實踐的能力。如何種使玩具爬起來。

教具學具:舊掛曆紙、包裝紙、彩筆、剪刀、膠、彩紙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1、導入:出示會爬的玩具,同學們仔細觀察和思考,和我們以前製作的有什麼不同?

2、新授:

師:我們的小玩具會爬,可是它爲什麼會爬呢,還有什麼其他的方法讓小玩具爬起來麼?示範說明集中會爬的玩具的具體方法和步驟。

師:通過同學們的觀察,大家發現了,要玩具爬動,必須是腹部貼地挪動身體。而我們今天製作會爬的玩具的小祕密是什麼呢?

三、佈置作業:我們已經知道製作會爬的玩具的方法,想不想馬上動手製作玩具嗎?拿出你們的材料,開動自己聰明的腦筋,做出一個和其他人不一樣的會爬的玩具。

四、學生製作,教師輔導

小學美術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瞭解關於花藝的常識和習俗,並能運用於生活中去。

2、掌握用疊繞法制作花的方法和基本技能。

3、能抓住花形特徵,製作出自己喜歡的花。

4、體驗製作和贈送自制花的愉悅感和自豪感。

教學重點:

熟練掌握用疊繞發製作花的方法和基本技能。教學難點:能運用疊繞法制作出不同樣式的花。

教學用具:

皺紋紙、剪刀、膠水或漿糊、小鐵絲或竹籤或筷子教學過程:

一、課前激趣

1、同學們,老師上個星期天去旅遊了,你們知道我去了哪裏嗎?請看相片猜一猜!(課件)請大家和我一起走進花的世界吧。(觀看視頻)

2、同學們,你們喜歡這些花嗎?生回答。

花的世界最令人神往,人們都愛用花來表達自己最熱烈的情感和最美好的祝願!花也是美麗的象徵!同學們你知道什麼樣的花送給什麼樣的人嗎?有什麼象徵意義?(百合花,送給結婚的新人,有百年好合之意。)

3、同學們收集的資料非常豐富。可是花仙子告訴我們,鮮花雖

美,可不能長久,過兩三天就會凋謝,你有什麼辦法讓這些美麗的花永遠豔麗呢?

生:可以做成乾花、塑料花、絹花、紙花。。。。

4、同學們真聰明!今天就讓我們用靈巧的雙手來一起製作美麗的紙花吧!(出示課件)

二、方法探索

1、(出示一些做好的疊繞紙花,每朵花的花形都不同。)老師做的這些花漂亮嗎?想知道老師這些花是用什麼方法制作出來的嗎,請大家自學美術書第26—27頁內容,總結的製作紙花的步驟和方法。

學生彙報,師板書步驟

原來這麼多種不同的紙花都是用同一種製作方法制作出來的。今天我們用疊繞的方法來製作紙花。(師板書疊繞法)

2、教師示範做紙花的步驟和方法,製作一朵紙花。

3、(欣賞黑板上的紙花)這裏有這麼多不同的紙花,爲什麼用同一種方法能製作這麼多不同的花呢?你能找出它們的不同之處嗎?

學生彙報

4、小結:哪些因素會讓我們製作出不同的花?

花瓣的形狀,疊繞時皺褶的程度是影響花朵形狀的重要因素。

三、創造表現

1、通過我們分析,你有信心現在自己再來完成一支花嗎?

2、那現在就請同學們,根據自己喜歡的類型做一支花。在做之前,老師有要求,看大屏幕。(活動要求)

活動要求:

(1)、時間:15分鐘

(2)、數量:每組至少兩支不同形狀的花。

(3)、製作要精美,有創意,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精神,製作結束後,評選出最佳製作獎,最佳創意獎,最佳合作獎。

(4)、請把自己製作完成的花插到小花籃裏。

(5)、注意安全和環境衛生。將垃圾放到垃圾筐裏。

3、學生製作,教師巡視指導。(播放音樂課件)

四、欣賞交流

1、先學生自評。

1.教師評價各組製作中的表現,公佈獲勝小組。

2.請製作出新花形的同學上臺傳授經驗。

3、面對這麼多美麗而迷人的花,我們肯定有許多的感慨,請同學們用一句話來說說自己的感受。(教師重點引導學生從花的色彩、造型、材料的使用幾方面進行評價)

五、拓展延伸(拿出自己設計的作品)

同學們,這是老師設計的作品,是我要送給我媽媽的生日禮物。佈置課後實踐作業:下課後請大家也把自己的作品再進行加工,

並且自學包裝紙花,把你親手製作的紙花送給自己想送的人。這節課很高興和你們一起度過,最後,祝你們學習生活像花兒一樣美好!讓我們伴着《春天在哪裏》這首歌曲結束這節課。(師生做舞蹈)

小學美術教案 篇3

(一)主要內容及教材重點、難點。

主要內容:

本冊教材是以豐富多彩的藝術活動爲主線,以由淺入深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內容爲副線,主、副線密切關聯,穿插並行。主要內容包括:架起溝通的橋、泥火傳情、明月寄深情、美妙的創造、人類的朋友、茶香飄飄、哭泣不是錯、藝術家的故事八個單元。

教材以人文主題爲顯線,突出藝術學習的藝術價值;以學科知識技能爲隱線,更注重感性的積累和體驗;採用點式、跳躍的、隨機的、積累的方式,服從、滲透於人文主題;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爲出發點,注重藝術能力發展和審美情趣的培養過程。在課程設計中充分挖掘單元主題的人文精神內涵,從和小學生密切相關的生活中選擇人文主題,並注意單元主題的延伸與拓展。教材內容突出趣味性、遊戲性、注重過程與參與。每一單元都有“做做遊戲,練一練”的活動中,繼續通過遊戲的形式練習各種有意思的多聲部的節奏配合,結合音樂結構發揮我們對動作與聲音之間關係的想象,學習七聲音調的多聲部歌唱以及音樂的“變奏”]等等。

教材重點:

在循序漸進的傳授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始終貫穿審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學要求,兼顧學生個性的發展和知識技能的學習的兩方面的需要。在教學中要關注學生的主體性和參與性,重視適合小學生的心理和認識發展規律,激發少年兒童的活潑、朝氣和對藝術的嚮往與憧憬。

教材難點:

強調趣味性的美術學習,設計內容要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強化學生美術學習的興趣;在繼承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美術文化傳統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充分體會社會的進步與多元化的美術發展方向。不盲目的把藝術學科簡單的疊加,而是強調學科之間的連接與互滲。

(二)教學目標:從知識和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談。

知識和能力:

美術通過觀賞和各類美術作品的形與色,能用簡單的話語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啓發學生感受並表現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從中體驗生活的樂趣;幫助學生認識和使用常用色和點、線、面;瞭解基本美術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培養學生表達自己感受或意願的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知覺能力、形象記憶能力、形象記憶能力和創造能力。

音樂繼續通過遊戲的形式練習各種有意思的多聲部的節奏配合,結合音樂結構發揮我們對動作與聲音之間關係的想象,學習七聲音調的多聲部歌唱以及音樂的“變奏”]等等。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欣賞、繪畫、繪畫創作等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製作過程;以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方式豐富學生的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在美術活動過程中強調趣味性的美術學習,教學內容和活動方式要充分考慮開放性、立體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

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藝術活動的過程中,通過參與藝術實踐活動獲得身心愉悅和持久興趣;體驗藝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能夠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環境與生活。在藝術學習的過程中激發創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貫徹新課程理念的具體措施

合作的學習方式:

提倡探究性學習、合作性學習、自主性學習,提高學生做小老師的興趣及自學水平,也有利

於優良班風的形成、發展;先爲學生分好小組進行合作學習,鼓勵合作與探究,合作作業以組爲單位進行評價。欣賞課前以小組爲單位蒐集資料,進行研究性學習的前期準備,如:上網查閱有關資料,採訪有經驗的家長等。橡皮泥雕課以小組爲單位準備材料,進行合作練習。而造型表現課、遊戲式活動方式的課業一定要以小組爲單位進行研究性學習,通過集體活動獲得豐富的知識與情感體驗。

創造性的培養:

培養形象思維能力,提高用美術表達自己感受的能力和切近自己生活的設計、製作能力。採取巧妙的設計提問、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等多種方法訓練學生的思維的靈活性、變通性和發散性,最大限度的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並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轉變學習方式,把學習過程變成人的主體性、創造性不斷生成、張揚、發展、提升的過程,並在這一過程中把發現、探究、研討等認識活動突顯出來,從而使每一個學生真正成爲美術學習的主體,讓學生自己在探究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進而發展綜合實踐能力。以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方式豐富學生的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在藝術活動過程中強調趣味性的藝術學習,教學內容和活動方式要充分考慮開放性、立體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藝術素養。

小學美術教案 篇4

通過對這三位小朋友畫風的學習,說說你們喜歡他們嗎?爲什麼?(三位小朋友善於觀察生活,遇到問題善於動腦筋。)

板書:敢想敢做,善於動腦。

1、現在呀,我們要來展示你們朗讀課文的水平。誰想來展示呢?

⑴個別讀(分段朗讀)

⑵分角色朗讀課文(分小組朗讀)

2、剛纔,同學們替課文當中的三個小朋友展示了畫風。現在阿,老師想讓你們也來展示一下你們自己是怎樣畫風的。不過,老師這一次要求你們展示的方法可有些特別,老師先不要你們說,也不要你們畫,而是讓你們把畫風的辦法想一想,再寫下來。聽明白了嗎?

例:泛着波紋的湖水,放風箏的小孩,人頂風向前走。

3、小結:

風雖然看不見,摸不着,但我們可以用不同形式把它畫下來。希望同學們在生活中善於觀察事物,遇到問題要善於動腦筋,要敢於創新,向文中的三個小朋友學習,做個人見人愛的好孩子。

4、作業:

⑴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三個小朋友善於動腦的句子

⑵畫畫風,畫好後與同學交流。

【板書設計】

旗子飄

小樹彎

敢想敢做

15、畫風

雨絲斜

善於動腦

風車轉

小學美術教案 篇5

教學目標:運用色彩的冷暖知識,讓學生感受到色彩的美。引導學生正確表達自己對色彩的感覺。提高學生畫色彩畫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請學生放置好學習水粉畫的用具及美術書,師生互問好。

二、導課:

在第三課時我們認識了色彩的明度對比。知道明度對比一幅畫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僅能使畫面色彩明快、效果突出,而且還能把物體的立體感和空間感完全表現出來,給人一種節奏的美感。那麼同樣在學習色彩畫的過程中還有一種對比也是比不可少的,那就是今天我們將要學習的新知識《色彩的冷暖》。(出示課題)

三、講授新課:

1、啓動激趣

引導學生回憶冷色和暖色的概念,然後出示許多色塊讓學生根據其概念進行分類,分爲冷、暖兩大類,用以鞏固前面所學的知識。然後根據分類通過觀察讓學生自己冷暖色的特點:暖色一般偏紅、黃;冷色一般偏藍、綠。

2、質疑探究:偏紅、偏黃的一定是暖色嗎?偏藍、偏綠的.一定是冷色嗎?

3、:色彩的冷暖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

4、質疑探究:通過學習我們知道冷色和暖色給我們的感覺不一樣,那麼由冷色、暖色組成的畫面給我們的感覺是否一樣?出示四組冷暖圖片讓學生仔細欣賞、討論分析。

5、梳理:先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後教師梳理。分別由冷色、暖色組成的同樣兩幅畫面其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從而引出補色的概念,在次讓學生大概瞭解補色的知識。

6、學生繪畫:讓學生自己用塗色的方法去感受色彩冷暖對比中的美感。分三種情況:

冷色——冷色之間的對比

暖色——暖色之間的對比

冷色——暖色之間的對比

7、把色彩運用好的作業展示給學生欣賞,讓學生和教師一起,談其感受。

小學美術教案 篇6

《背太陽》

活動目標:

1、初步嘗試運用重疊的方法安排畫面。

2、在表現大家來背太陽的畫面中體會人們互相之間友誼的情感。

活動準備:

範例、紙、筆、牙籤等。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

1、謎語:有位老公公,一副圓面孔,臉上紅彤彤,照着大地暖融融。(太陽公公)

2、每天清早,太陽第一個起身工作,把陽光撒向大地,給我們的城市帶來光明。傍晚,人們開始上班回家,那太陽到哪裏去了呢?

太陽翻過山頭,洗了個澡,又去照亮地球的另一邊。太陽總是不停的工作,從不休息。

二、引發興趣

1、太陽實在太辛苦了,地球上的朋友商量怎樣讓他工作得輕鬆點,大樹說:“我來背太陽吧”可是太陽這麼大,一棵大樹怎麼能背得動呢,於是兩棵、三棵、四棵一起來背太陽。

2、咦,怎麼只有一半呢?這棵樹是怎麼擠進去呢?(教師順着輪廓描畫,與幼兒共同討論)看見邊就停,看不見當看見跳過去,看見了接下去。

3、這麼多樹一起來背太陽可是太陽太重了,還是背不動。第五第六棵樹也來背太陽,這兩棵樹站在哪裏?能不能和前面的樹拉起手來呢?

4、這邊還有兩條縫,說不定太陽會叢逢裏滑下去,還有更多的樹快來幫忙吧。

5、啊,一輪光芒四射的太陽終於背起來了。畫上的太陽這麼美麗用的是什麼方法?

三、激發情感[

1、大樹背了太陽走了一天,被房子看見了,房子說:“我來背太陽吧。幾幢房子怎麼背得動呢?

2、許多房子象大樹一樣手拉手背了太陽走了一天,這個消息傳向四面八方,還會有誰會來爭取背太陽呢?

3、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需要許多朋友一起努力。

4、請你們選一個你最喜歡的朋友們,讓他們來背太陽吧。

四、交流分享

1、太陽很感謝你們,是你們的幫助,才讓他能工作得更輕鬆更快樂。

2、一起來看看,誰把太陽背起來了。

小學美術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體驗與發現:體驗泥工的樂趣,瞭解漢代陶俑的造型特徵

實踐與創造:抓住形象特徵,運用概括方法,塑造人物

欣賞與評議:觀摩和評論同學的作品

教學重點

人物動態造型

教學難點

人物神態的塑造

教學過程

一.導入與欣賞

1.欣賞《陶俑》圖片,並討論作品所表現的是什麼人物?他們在幹什麼?他們的面部表情是怎樣的?

2.學生仔細觀察人物的特點,模仿表演人物動作。

3.比較陶俑中的人物造型與現實中的人有何區別。

二.分析與感受

1.瞭解人體大致的比例關係,坐姿與立姿的大體比例。

2.陶俑的造型很誇張,然而誇張的的重點在哪幾個地方?

三.製作與指導

1.學生討論製作步驟,先整體後局部。

2.多媒體展示不同的製作方法。

① 團塊捏塑:塑造人像時,可先仔細觀察人物動態,然後按照人體結構的四大部分用大團塊來處理,分別塑頭部、軀幹、四肢等有動態的造型,各部分要接牢,整個比例大小要相配。

② 拼接:處理局部細節,採用拼接、添加等方法。

3.鼓勵學生用多種方式嘗試。

四.展示與評價

1.交流製作經驗:小組先討論,對他人作品發表看法。

2.各小組選代表發言評價,指出作品的優點和不足。

3.教師對有創意的作品加以表揚和鼓勵。

小學美術教案 篇8

知識要素:

瞭解三原色的組合,感受間色

技能要求:

學生調色、配色技能

教學目標

體驗與發現:感受三原色,發現自己表現色彩的才能

實踐與創造:藉助豐富的想象,創作自己喜歡的畫面

欣賞與評議:從各方面去自己和他人的作品

教學重點

三原色的搭配

教學難點

畫面的構思與水分的掌握

教學過程

一.欣賞與討論

1.展示大師作品,並介紹大師生平和作品特點。

2.欣賞、討論,交流對大師作品的感受。

3.分析作品所呈現的節奏感。

二.實踐與製作

1.教師示範水粉畫的技能技巧。

2.學生臨摹書本範畫。

3.教師巡視,發現問題及時指出、糾正。

三.交流與再創作

1.允許學生按大師的用色方法進行再創作。

2.教師及時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用以啓發他人。

3.給畫的成功的和不成功的學生繼續畫紙,以便再創作。

4.教師幫助能力相對欠缺的學生完成作業。

四.欣賞與問題

1.因作業顏色未乾,面積展示時,用電吹風吹乾。

2.欣賞、評論同學畫的創意和優點。

3.問題:因水分的原因,三原色之間的互相銜接會產生什麼結果?

小學美術教案 篇9

年 級:小學一年級

課 時:40分鐘

執 教 者:周志霞

教學目標

1、享受自制“食品”的喜悅,提高對美食的興趣與欣賞水平。

2、學習泥塑的簡單技法,用可塑性材料進行食物造型。

3、在佈置食品店,進行模擬商品交易過程的遊戲中,體驗社會生活分工協作的情趣。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學習泥塑的簡單技法,用可塑性材料進行造型。

難點:製作的精巧,細緻。

教學準備

教具:學成蛋糕房,各類範品,製作用具。

學具:教材、彩泥等各類製作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準備製作用具,規範美術製作習慣。

二、導入新課

1、演示:學成蛋糕房,引導學生欣賞。

1)你看到了什麼?

(蛋糕,麪包,糕點,餅乾等)

2)你去過哪兒嗎?什麼時候去過?

3)你能簡單的爲大家介紹一下嗎?

4)你對他們哪兒的什麼印象最深刻?

2、揭示課題

三、欣賞感知

1、 教師出示多份蛋糕,供合作小組欣賞感知。

1)這是什麼?

2)你知道是怎麼做的嗎?

3)你覺得好看嗎?你覺得哪裏最好看?

聞聞他的味道,怎麼樣?

4)想不想嚐嚐?品嚐蛋糕。說說味道?

2、教師製作的範品展示。

1)你知道這是又是用什麼做的嗎?

2)你知道做的是什麼?

3)你知道製作的步驟嗎?

3、學生們相互討論,交流。

你們覺得做糕點怎麼樣才能做的象?

(抓住糕點的特徵,重點是製作糕點的奶油的樣式,精緻的製作奶油裝飾)。

4、情境創設

四人小組爲單位,合資開一家小小食品店,你有什麼高招來促進銷售呢?

1)你們是怎樣分工的?

2)你們主要是經營什麼食品?

3)你們的特色食品是什麼?

4)價格怎麼樣?

四、學生嘗試練習

用彩泥,彩紙等各色材料製作“食品”,經營小小食品店。

五、教師巡迴指導。

1、及時反饋、糾正。

2、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3、參與其中。

六、展示,遊戲。

1、“小小食品店”開張,模擬經營。

2、學生扮演,“店主”食品介紹,“顧客”挑選。

3、學生們遊戲活動小結

小學美術教案 篇10

一、教材分析

辦家家(有的地方稱辦酒酒)是兒童喜愛的一種遊戲形式。教師應通過這一形式來設計辦家家、組織教學,讓兒童通過自己動手、實踐玩遊戲,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和活動的樂趣。

本課辦家家教學應讓兒童通過觀察、認識、瞭解餐具和食物的各種形狀特點,使之從感受引發兒童學習的慾望。本課辦家家教學應重視操作過程和對造型手段的認識,通過揉、搓、捏等方法和雙手的協調配合,做自己熟悉、喜歡的餐具和食物,並用粘貼、刻畫的方法來進行表現裝飾。

本課辦家家教學內容是兒童平時生活的再現,應該將個體製作與集體活動結合起來,調動學習的慾望。由幾個人一組,一起動手做各自熟悉的餐具和食物等,將學習置於可予認同的生活情境中,在學習和遊戲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想象能力。

小學美術教案一年級下:18課 辦家家

二、教學目標

認識餐具、食物的形狀,發展形象思維的能力。

掌握製作的基本方法、步驟和技能。

養成認真、細緻的學習習慣。

三、教學設計

本課的教學設計,教師要注意做到激活學生記憶、感受、想象的發揮,培養動手錶現的能力,通過活動方式提高學習美術的興趣。把掌握的知識運用到學習製作活動中,做到寓教於樂。

本課教學過程的安排要考慮到諸多教學環節的設置,要求條理層次清楚,完整流暢,銜接合理。通過記憶感受——體驗發現——創造表現——遊戲活動——自我評價,從記憶感受的表現活動中,激發興趣,反映生活情境。

本課教學以童年爲主題的美術學習活動進行,通過玩泥巴,做餐具,捏食品等,引發學生的共鳴。在體驗和活動中完成本課的學習。教學中要啓發學生在玩中尋找、發現、創造。

教學中,教師要在玩泥巴的活動中對製作的方法、步驟和裝飾手法作適當的操作演示,使學生能通過合適的方法來創造表現。

作業評價:讓兒童對製作好的作品談自己的感受和遊戲活動中獲得的發現以及樂趣。

作業要求:動手製作幾件自己熟悉的餐具和嘗過的點心,大家一起做遊戲。

四、教學建議

教學中,教師可準備陶泥,也可用彩泥提供給學生進行製作,有條件的學校可將陶泥製作的作業燒製成型。所以在教學中可準備適當典型的有啓示性的陶製品提供給學生作直觀欣賞。

作業形式可採用自主表現或合作方式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