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小獅子愛爾莎》教案設計

[教材分析]:

課文《小獅子愛爾莎》教案設計

《小獅子愛爾莎》是小學語文第七冊的教學內容, 這篇精讀課文記敘了“我”精心馴養失去母親的小獅子愛爾莎,和它一起生活了三年,又把它送回大自然的事,表達了“我”和愛爾莎之間的深厚感情,體現了“我”對愛爾莎的真心愛護。課文按照愛爾莎出生、成長、回到大自然的順序來敘述,先講“我”抱回剛出生三天就失去母親的愛爾莎,悉心餵養它,以及愛爾莎對“我”的感情;接着講小獅子從五個月到兩歲的成長過程中,表現出來的頑皮、勇敢、馴服和善解人意的特點以及“我”和愛爾莎之間的深厚感情;最後講“我”決定把愛爾莎送回大自然的原因,以及爲此做出的努力。“我”對小獅子的關愛以及“我”把它送回大自然這兩部分內容是課文的重點。通過理清課文的記敘順序,瞭解“我”對小獅子愛爾莎的關愛,感受“我”和小獅子之間的親密感情,使學生增強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是選編這篇課文的主要目的。文章感情真實,描寫生動,學生易被吸引打動。

[學習目標]

1.認識21個生字,學會其中14個;正確讀寫“岩石縫、撫摸、葡萄糖、飲料、鐘頭、路程、教訓、選擇、實驗、資源”等詞語。積累課文中的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小獅子愛爾莎的成長過程和生活習性,“我”和小獅子的親密關係。

4.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

5.理解作者把愛爾莎送回大自然的原因,激發學生保護野生動物,促進生態平衡的意識。

[設計理念]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和文本對話的過程。學生的學習過程不能靠教師的講解分析來代替。語文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的通過自己的讀書活動去學習,去獲取、感受課文中的語言魅力和內涵。要讓學生通過對語言文字的理解,領會到內容中隱性存在的情感、思維和精神。課堂中更應注意啓發、討論,這樣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深刻的理解和更牢固的掌握所學知識;有利於培養學生探究精神和創造能力,使教學過程真正成爲學生學習的過程。

[設計特色]

在自主讀書、合作討論中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體會作者和愛爾莎的深厚感情,通過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形成保護野生動物,促進生態平衡的意識。

[教學流程]

一、 激趣引入

師:同學們養過小動物嗎?誰能勇敢地給大家講一講自己餵養小動物的趣事?(學生自由回答,講述生活中餵養小動物的趣事)

師:同學們見過獅子嗎?在哪裏見過?看到的獅子給你是什麼印象?(學生自由表述)

多媒體播放獅子生活的資料片。

師:同學們都看到了什麼?用一兩句話說一說。

師:假如給你一頭獅子,你敢不敢餵養?你敢不敢和獅子一起睡覺?在今天的學習中,我們見認識一頭通人性的、善解人意的獅子,不信,我們就走進課文。(板書課題:小獅子愛爾莎。要求學生跟着一起寫)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大體瞭解課文的敘述順序。

1、學生自讀課文。

師: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把課文都通順,勾畫、自學生字詞語,把自己最感興趣的地方多讀幾遍。(學生自主讀書,勾畫)

2、交流初讀課文的情況。

師:讀完課文,小獅子愛爾莎給你的印象是什麼?在文章的空白處寫上自己的體會。(學生把自己初讀課文後對愛爾莎的印象寫下來)

學生交流體會,根據學生的理解進行板書。(可愛、善解人意、頑皮、兇猛、勇敢等等)

3、再讀課文,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愛爾莎可愛、善解人意、頑皮和勇敢?(小組合作學習)

4、瞭解課文的敘述順序。

師:請同學們畫出點明小獅子愛爾莎年齡的語句,想一項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記敘的?(“出生才兩三天”“五個月以後”“開始換牙的時候”“愛爾莎兩歲了”“愛爾莎和我一生活了三年”)課文是按照時間順序來記敘的。要讓學生自己找,自己想,明白課文的敘述順序。

三、深入學習,討論交流。

1.討論交流:課文中哪些地方使你最受感動?

讓學生再次讀書,把自己喜歡的地方再次多讀幾遍,讀出感情。再與夥伴們交流這些地方爲什麼使自己感動?(小組合作學習、討論交流。發表自己的意見時要聲音洪亮,理由要充分,要認真傾聽別人的發言。)

2.感情朗讀,體會感情。

師: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和愛爾莎之間的感情很深?你能用讀的方式讀出這種感情嗎?(學生自主讀書,找出有關語句,大聲的朗讀,體會小獅子愛爾莎和作者的感情。)

師:最後分別的時候是一個怎樣的場面呢?(依依不捨,難捨難分)能讀出這樣的感人場面嗎?(齊讀,個別讀,賽讀,再齊讀。讀出味,讀出情、讀得讓人身臨其境)

師:在生活中你有過這樣難捨難分的場面嗎?當時你的心情如何?那麼這裏表達出作者怎樣的心情呢?(學生聯繫生活實踐談體會)

師:假如你是作者,你此時會對愛爾莎說些什麼呢?假如你是愛爾莎,此時你會對作者說些什麼呢?(讓學生大膽想象,自由表達)

再次有感情地朗讀愛爾莎和“我”分別的段落。

3.辯論明理、受到教育

師:作者該不該把愛爾莎放回大自然呢?爲什麼?學生可以辯論。(根據學生的發言進行教學活動,要引導學生從保護野生動物,促進生態平衡方面去思考,要形成正確的觀點。)

師:假如你是作者,你會不會把愛爾莎放回大自然?(學生回答可能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要放回大自然,另一種情況是不放回大自然。要根據學生在回答時生成的具體問題而進行教學。一定要教育學生要有正確的觀點。在教學是可以互相反駁對方的觀點,再討論中形成正確的觀點,在辯論在使學生受到教育)

師:想不想聽我的觀點?我的觀點是不把獅子放回大自然,我把他用鐵鏈套起來,拉倒宏生廣場去賣藝賺錢。我這樣做對不對?你們看見了怎樣勸我?假如你是一個教育工作者,你會怎樣對我說?假如你是一個法律工作者,你會怎樣對我說?假如你是一個動物保護者,你會怎樣對我說?假如你是一個記者,你會怎樣對我說?(讓學生把自己課前收集到的有關動物保護方面的知識結合起來,要鼓勵學生說出理由,儘量要讓人信服。)

四、資料交流,拓展視野。

師:請同學們把自己課前收集到的人和動物之間有趣的故事展示出來,小組內介紹介紹,也可以給自己的好夥伴講一講。(學生講述收集到的資料,抽少部分的同學班上交流。注意生生互動。)

五、總結全文,激發想象。

師:學完課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麼?把自己的感受用幾句話寫下來。

師:在與愛爾莎相處的三年中,作者細心照料了愛爾莎,讓它由出生兩三天長大成大獅子,與小獅子愛爾莎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後來成功地將他送回大自然,讓我們看到了人與動物的和諧——動物也是有感情的。老師很想知道回到大自然的愛爾莎後來怎樣了呢?聰明的同學們,你們是否知道呢?把愛爾莎後來的情況下寫下來行嗎?只要大膽的展開合理的想象,老師相信你們的文章一定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