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少年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六年級上冊)

   文星小學課堂教學模式改革語文略讀課集體備課教案(試行)            

中華少年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六年級上冊)

課題 中華少年 課型 略讀課 課時 一 

主備人 李玲君 年級  六 備課時間 2012.09.08 

教學

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有感情地朗誦這首詩,能讀出內心的自豪,讀出對祖國的一片深情。

2.通過分角色朗誦、表演朗誦,加深對這首詩的體會。

過程與方法  通過分角色朗誦、表演朗誦,加深對這首詩的體會。

情感態度  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重點 引導學生在讀懂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體會海島戰士熱愛海島、紮根海島、建設海島的高尚品德,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難點 有感情地朗誦這首詩,能讀出內心的自豪,讀出對祖國的一片深情。

教具  

方法  

教案

使用 授課時間 授課班級 班級人數 作業題數 執教老師

         

教學

過程    教師導學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集體合備 個人細備

情境導入

用閱讀提示引導學生進入《課題》

  讀閱讀提示  激發學習興趣     

 

 

自主學習 讀通詩歌:不掉字、不加字、不減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板書下列詞語。

巍峨峻拔、碧波環抱、蒼蒼茫茫、七溝八樑、剛勁端莊

蹣跚學步、千災百難、長風破浪、比翼聯翩、競相開放

2、學生認讀這些詞,然後讀讀這些詞所在的句子。 自由讀課文  讀通詩歌     

交流展示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讀全文,引導學生感受詩歌的“真情美”。

1、教師範讀全詩,學生認真聽。

2、學生自由大聲朗讀全詩,初步從聲音節奏上感受詩歌的真情。

3、學生展示讀,教師相機指導學生有感情讀全文。

4、學生再讀全詩,並試着捕捉內心的情感。

寫上自己一些感受。 自由大聲朗讀全詩 

展示讀 培養朗讀能力     

精講導學 (指導學生理解詩歌,帶領學生品味詩歌的“意境美”。

1、教師指導學生畫出課文三個重點句子,讓學生讀讀,並聯系全詩說說這三句話對跟詩內容去有什麼聯繫,指導學生把全詩分成三個部分。

    句1:啊!神州大地生長的希望,我們是中華的少年!

    句2:我們銘記着中華母親的功德, 更不忘她承受的千災百難。

句3:少年要譜寫中華更璀璨的詩篇!

2、帶領學生在讀中感受詩歌常用修辭的語言魅力,引導學生在賞析修辭中品味詩歌的意境美。

1有聲讀第一部分(第一小節),感受句1的總結全節的作用,同時帶領學生品味比喻的內涵和排比所增強的情感。

2輕聲讀第二部分(2--5小節),質疑問難。然後再說說中華母親的功德在哪裏?災難又是什麼?說說是從那些句中體會到的,教師指導賞析。最後學習體會句2在此部分中的表達作用。

3圍繞句3中“更璀璨”的更讀詩歌第三部分(6--8小節),說說我們應該怎樣才能讓中華更璀璨。 理解重點句子  理解課文內容     

歸納小結

 引導學生總結全詩內容後齊讀詩歌第7小節。        

運用提高

分角色練讀全詩。試着背誦全詩。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