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審題指導訓練 作文指導

 三維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明確新材料作文與話題作文的區別。

2.新材料作文審題中的原則:整體性、多向性、篩選性。

3.新材料作文的立意的方法:以果溯因法、找關鍵詞句法、把握材料的情感傾向法。

二、過程與方法

教師引導、學生歸納方法、練習鞏固

三、情感與價值

有助於學生解決在新材料作文中暴露出來的審題不清和立意不高等問題。

教學過程

一、提問:材料作文與話題作文的區別

明確:話題作文和材料作文的主要區別在於在寫作過程中材料的作用以及所寫文章對材料的處理上面。

話題作文所提供的材料只是寫作的引子,是寫作的由頭。它對作文的主旨沒有限制作用,所寫作文只要在話題的範圍內即可。話題作文更注重張揚學生的個性,對所提供的材料可以不理,文章的主題、體裁自定,只要與材料相關就行了。

材料作文所提供材料是寫作的依據,包孕着文章的主旨,寫作者必須把握住材料的中心。它是你文章的靈魂。簡單的說材料的主旨就是你要寫的議論文的論點,你所寫的記敘文的中心思想,尤其是寫議論文時,對所給的材料還要“非用不可”。材料作文一旦脫離了材料或偏離較大,就是嚴重的跑題。

新材料作文,它新在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

二、新材料作文審題原則

1.整體性原則:新材料作文的審題要有全局意識,要從材料的整體着眼,不能糾纏局部的細節,否則很有可能出現偏題走題現象。

2.多向性原則:一般來說,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蘊涵的觀點並不是唯一的,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結論,因此,要學會多角度審視材料。

3.篩選性原則:因爲我們從材料中獲得的觀點具有多樣性,因此,在進入寫作時對所得到的觀點還要進行適當的篩選。篩選的原則:①服從材料的整體;②觀點可能比較新穎;③自己有話可說。

三、新材料作文審題方法

“材料既是審題的第一齣發點,又是作文符合題意的終極範圍。” 那麼,如何正確審讀材料呢?

練習一:

甲乙兩個好朋友一起出門旅行。旅途中,甲發現地上有把斧頭,乙就說:“真幸運,我們撿到一把斧頭,路上可就方便砍柴取火了。”可是撿到斧頭的甲卻對乙說:“不對,不是‘我們’,你剛纔應該對我說‘你撿到了一把斧頭’。”

沒多久,遺失斧頭的人追上來,要討回斧頭。甲驚慌地說:“這下我們完了!”

“不是我們,你應該說‘這下子我完了!’”乙答道。

甲卻對乙說:“不對,不是‘我們’,你剛纔應該對我說‘你撿到了一把斧頭’。”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思考,明確

練習二:

陳小姐帶着在BB車中熟睡的1歲大的孩子乘公交車,司機讓陳小姐將BB車摺疊放好,否則就要購買1元的行李貨品票。陳小姐表示,如果把車摺疊起來會把孩子弄醒,而車上沒有空座位,把孩子抱在手中乘車又很危險。她認爲司機的要求不合理,堅決不交這1元錢,而司機拒不開車。爲了這1元錢,陳小姐與司機“對峙”數小時,期間陳小姐多次報警,警察兩度出警,車上數十人被迫轉車。最後,在警察苦口婆心的勸導後,陳小姐搭乘警車回家。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思考,明確

學生討論,歸納方法一:

練習三:

巴西足球名將貝利在足壇上初露鋒芒時,一個記者問他:“你哪一個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說:“下一個!”而當他在足壇嶄露頭角,已成爲世界著名球王,並踢進一千多個球后,記者又問道:“你哪一個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個!”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思考,明確

學生討論,歸納方法二:

練習四:

當斷臂的維納斯展示在人們面前時,吸引了無數好事之徒趨之若鶩。它們提出種種接上斷臂的奇思妙想。維納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個充滿誘惑力的圈套。但迄今爲止仍未有任何設計能取得普遍的讚賞。

學生討論,歸納方法三:

小結審題方法:

上面的幾種方法不是孤立運用,而是相互聯繫、綜合使用的。每則材料都可從多個角度分析立意,然後再選擇構思作文。

四、課堂演練:

根據下列材料立意

1、據報載,一位中學生設計了一項航天項目實驗方案,自以爲肯定能得到全國一等獎,結果只得了三等獎,發獎時,他竟不起立領獎;還有一位中學生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完成了一項發明創造的設計,當他得知工廠要投產時,卻單獨和廠方洽談,要廠方給他兩萬元人民幣,或送他出國留學。

2、野兔是一種十分狡猾的動物,缺乏經驗的獵手很難捕獲到它們。但是一到下雪天,野兔的末日就到了。因爲野兔從來不敢走沒有自己腳印的路,當它從窩中出來覓食時,它總是小心翼翼的,一有風吹草動就會逃之夭夭。但走過一段路後,如果是安全的,它返回時也會按照原路。獵人就是根據野兔的這一特性,只要找到野兔在雪地上留下的腳印,然後設一個機關,第二天早上就可以收穫獵物了。兔子的致命缺點就是太相信自己走過的路了。

 

張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