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案-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數學教案-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數學教案-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重點與難點分析:

本節內容的重點是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本定理是證明兩條線段相等的重要定理,它是把三角形中角的相等關係轉化爲邊的相等關係的重要依據,此定理爲證明線段相等提供了又一種方法,這是本節的重點.推論1、2提供證明等邊三角形的方法,推論3是直角三角形的一條重要性質,在直角三角形中找邊和角的等量關係經常用到此推論.

本節內容的難點是性質與判定的區別。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定理和判定定理是互逆定理,題設與結論正好相反.學生在應用它們的時候,經常混淆,幫助學生認識判定與性質的區別,這是本節的難點.另外本節的文字敘述題也是難點之一,和上節結合讓學生逐步掌握解題的思路方法.由於知識點的增加,題目的複雜程度也提高,一定要學生真正理解定理和推論,才能在解題時從條件得到用哪個定理及如何用.

教法建議:

本節課教學方法主要是“以學生爲主體的討論探索法”。在數學教學中要避免過多告訴學生現成結論。提倡教師鼓勵學生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導他們探索數學的內在規律。具體說明如下:

(1)參與探索發現,領略知識形成過程

學生學習過互逆命題和互逆定理的概念,首先提出問題:等腰三角形性質定理的逆命題的什麼?找一名學生口述完了,接下來問:此命題是否爲真命?等同學們證明完了,找一名學生代表發言.最後找一名學生用文字口述定理的內容。這樣很自然就得到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這樣讓學生親自動手實踐,積極參與發現,滿打滿算了學生的認識衝突,使學生克服思維和探求的惰性,獲得鍛鍊機會,對定理的產生過程,真正做到心領神會。

(2)採用“類比”的學習方法,獲取知識。

由性質定理的學習,我們得到了幾個推論,自然想到:根據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我們能得到哪些特殊的結論或者說哪些推論呢?這裏先讓學生髮表意見,然後大家共同分析討論,把一些有價值的、甚至就是教材中的推論板書出來。如果學生提到的不完整,教師可以做適當的點撥引導。

(3)總結,形成知識結構

爲了使學生對本節課有一個完整的認識,便於今後的應用,教師提出如下問題,讓學生思考回答:(1)怎樣判定一個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有哪些定理依據?(2)怎樣判定一個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其推論;

2.掌握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的運用;

3.通過例題的學習,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通過自主學習的發展體驗獲取數學知識的感受;

5.通過知識的縱橫遷移感受數學的辯證特徵.

二.教學重點: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三.教學難點:性質與判定的區別

四.教學用具:直尺,微機

五.教學方法:以學生爲主體的討論探索法

六.教學過程:

1、新課背景知識複習

(1)請同學們說出互逆命題和互逆定理的概念

估計學生能用自己的語言說出,這裏重點複習怎樣分清題設和結論。

(2)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定理的內容是什麼?並檢驗它的逆命題是否爲真命題?

啓發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敘述上述結論,教師稍加整理後給出規範敘述:

1.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個三角形有兩個角相等,那麼這兩個角所對的邊也相等.

(簡稱“等角對等邊”).

由學生說出已知、求證,使學生進一步熟悉文字轉化爲數學語言的方法.

已知:如圖,△ABC中,∠B=∠C.

求證:AB=AC.

教師可引導學生分析:

聯想證有關線段相等的知識知道,先需構成以AB、AC爲對應邊的全等三角形.因爲已知∠B=∠C,沒有對應相等邊,所以需添輔助線爲兩個三角形的公共邊,因此輔助線應從A點引起.再讓學生回想等腰三角形中常添的輔助線,學生可找出作∠BAC的平分線AD或作BC邊上的高AD等證三角形全等的不同方法,從而推出AB=AC.

注意:(1)要弄清判定定理的條件和結論,不要與性質定理混淆.

(2)不能說“一個三角形兩底角相等,那麼兩腰邊相等”,因爲還未判定它是一個等腰三角形.

(3)判定定理得到的結論是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性質定理是已知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得到邊邊和角角關係.

2.推論1:三個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推論2:有一個角等於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要讓學生自己推證這兩條推論.

小結:證明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方法:①等腰三角形定義;②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

證明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的方法:①等邊三角形定義;②推論1;③推論2.

3.應用舉例

例1.求證:如果三角形一個外角的平分線平行於三角形的一邊,那麼這個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分析:讓學生畫圖,寫出已知求證,啓發學生遇到已知中有外角時,常常考慮應用外角的兩個特性①它與相鄰的內角互補;②它等於與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的和.要證AB=AC,可先證明∠B=∠C,因爲已知∠1=∠2,所以可以設法找出∠B、∠C與∠1、∠2的關係.

已知:∠CAE是△ABC的外角,∠1=∠2,AD∥BC.

求證:AB=AC.

證明:(略)由學生板演即可.

補充例題:(投影展示)

1.已知:如圖,AB=AD,∠B=∠D.

求證:CB=CD.

分析:解具體問題時要突出邊角轉換環節,要證CB=CD,需構造一個以CB、CD爲腰的等腰三角形,連結BD,需證∠CBD=∠CDB,但已知∠B=∠D,由AB=AD可證∠ABD=∠ADB,從而證得∠CDB=∠CBD,推出CB=CD.

證明:連結BD,在中,(已知)

(等邊對等角)

(已知)

(等教對等邊)

小結:求線段相等一般在三角形中求解,添加適當的輔助線構造三角形,找出邊角關係.

2.已知,在中,的平分線與的外角平分線交於D,過D作DE//BC交AC與F,交AB於E,求證:EF=BE-CF.

分析:對於三個線段間關係,儘量轉化爲等量關係,由於本題有兩個角平分線和平行線,可以通過角找邊的關係,BE=DE,DF=CF即可證明結論.

證明:DE//BC(已知)

BE=DE,同理DF=CF.

EF=DE-DF

EF=BE-CF

小結:

(1)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及推論.

(2)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的證法.

七.練習

教材P.75中1、2、3.

八.作業

教材P.83中1.1)、2)、3);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