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水教案彙編五篇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水教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水教案彙編五篇

水教案 篇1

【教材簡析】

本課是一年級下冊《我們周圍的物體》單元的第5課,是在學生掌握了一些觀察方法,瞭解物體具有重量、形狀等屬性之後學習對水進行觀察和描述。本課的學習主要分爲三個活動:

1.觀察比較水和洗髮液的相同和不同;

2.觀察比較水、洗髮液和木塊的不同;

3.學習描述、記錄觀察比較結果。通過以上三個活動,一方面使學生髮現水的無色、無味、透明的特徵,進一步學習眼看、鼻聞、手摸的觀察方法;另一方面使學生初步瞭解水具有流動性,無固定形狀。教材在活動1選取乳白色洗髮液與水對比,是要突出透明度的區別;活動2洗髮液、水、木塊被裝在不同的容器中是在對比液體和固體形狀的不同特點。

【學生分析】

經過前四課的學習,學生已經瞭解了一些常見固體在重量、形狀、顏色、材料等方面的不同。在第4課還學習了根據物體不同的特徵進行分類,瞭解不同的分類標準有着不同的分類結果。學生在進行分類活動的同時對物體的自身屬性有了進一步地認識。本課需要學生運用之前學到的觀察比較的方法繼續觀察水的主要特徵,爲後面認識空氣特性做必要準備。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1.水有許多可被感知的特徵,如無顏色、無氣味、會流動、透明等。

2.水和洗髮液一樣,都可以被盛放在容器中。與木塊等物體相比,水沒有固定的形狀。

科學探究目標

1.學習觀察水的方法,能用眼看、鼻聞、手摸等方法比較水與洗髮液、木塊的不同之處和相同之處。

2.能運用多種感官進行觀察,能用語音簡單描述事物之間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3.在教師指導下能夠對信息進行整理和分類。

4.在教師指導下能夠回顧和反思探究的過程和方法。

科學態度目標

1.願意傾聽他人觀點,樂於講述自己觀點。

2.樂於參與小組合作探究,主動參與合作學習活動。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

認識到水是珍貴資源,需要珍惜和保護。

【教學重難點】

重點:水無顏色、無氣味、透明、會流動、沒有固定形狀。

難點:水無固定形狀,形狀是物體的重要特徵,也是固體與液體的主要區別。

【器材準備】

水、乳白色洗髮液、不同形狀的透明容器、木塊、活動手冊、觀察記錄單。

【教學過程】

一、聚焦

導入:教師出示一瓶礦泉水,請同學們說一說瓶子裏面裝的是什麼?關於水你都知道什麼?然後請同學們一起來觀察。(板書:觀察一瓶水)

(學生觀察礦泉水)

設計意圖:激活學生對水的認知和激發新的興趣,瞭解學生對水的概念掌握情況。

二、觀察比較水與洗髮液

1.觀察方法的研究

出示洗髮液的瓶子(撕掉上面的標籤),請學生猜一猜裏面裝的是什麼(學生可能會猜是沐浴露、洗手液,適當表揚生活中善於觀察的同學,告訴學生是洗髮液)。怎樣比較觀察水和洗髮液?教師引導學生回憶前幾節課學習中用了哪些觀察方法

學生提議可以用眼睛看、鼻子聞、手摸……(因爲洗髮液不能食用,在此教師要及時提醒不能用“嘗”的方法,強調任何場合都不能用“嘗”的方法)。

(學生觀察比較礦泉水與洗髮液並回答老實的問題)

設計意圖:學生交流觀察方法,教師提示注意事項和安全要求,再次對前四課觀察活動做了鞏固和發展。

2.學生觀察水和洗髮液的不同和相同

(1)看一看

教師提問:大家一起來觀察水和洗髮液有什麼相同和不同呢?

學生分組觀察並彙報。

教師引導學生關注它們顏色的不同,以及可以通過什麼方法知道。

(乳白色與無色,透明與不透明,對比觀察)

教師板書:記錄學生的彙報。

(2)聞一聞

教師提問:水和洗髮液還有什麼不同?怎樣才能知道它們的氣味不同呢?

學生提議聞一聞。

教師示範聞的標準操作方法,並指出這樣做對安全的重要意義。

(聞的標準操作方法:打開瓶蓋,左手持瓶身,右手從瓶口上方將空氣扇向鼻子,聞到氣味即可蓋上瓶蓋。)

學生動手操作並彙報。

教師板書:記錄學生的彙報。

(3)摸一摸

教師提示:水和洗髮液除了顏色、氣味不同,它們用手摸起來一樣嗎?怎樣證明洗髮液要比水光滑?

再用拇指摸一摸。

教師講解手摸對比方法:用玻璃棒在洗髮液中沾一下,滴到食指上,再用拇指搓捻;用同樣的方法把水滴在另一隻手的食指上,搓捻後進行對比。

學生動手操作並彙報。

教師板書:記錄學生的彙報。

3.總結水與洗髮液的異同

教師引導學生回顧活動的過程和觀察的結果,並總結水和洗髮液的相同和不同,並記錄在班級記錄單上。

水:無顏色、無氣味、透明、能流動

洗髮液:乳白色、有香味、不透明、能流動

(播放課件,教師引導學生回顧自己的探究過程和結果)

設計意圖:通過師生交流得到觀察比較的方法。在教師引導下,學生分步驟完成對水和洗髮液的觀察比較任務,得到觀察比較結果。學生彙報、教師彙總,最後完成班級記錄單的填寫。這裏觀察比較是爲了更準確地發現水和洗髮液的自身特點。最後的總結,一是爲強調觀察結果,二是爲對水和洗髮液各自的特徵做完整表述。

過渡:通過觀察比較發現水和洗髮液有相同之處也有着很多不同。如果把它們和木塊比較又會有什麼發現呢?

三、觀察比較水、洗髮液和木塊的不同和相同

1.不同

教師把洗髮液和水分別倒入不同形狀的瓶子裏讓學生與木塊對比觀察。

學生交流觀察結果:

(1)它們放進容器的方式不同,水與洗髮液能流動,木塊不能流動。

(2)水和洗髮液的形狀隨容器形狀發生變化,沒有固定形狀,木塊的形狀不隨容器的變化發生改變。

教師板書學生觀察結果。

(播放課件,讓學生觀察三個圖片並思考問題)

2.相同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比較水、洗髮液、木塊有沒有相同之處。

學生觀察、交流。

教師引導學生再次觀察上面的現象,發現儘管水和洗髮液在不同容器裏形狀不同,但它們仍然有形狀,只是形狀不固定。

教師板書:它們都有形狀。

(播放課件,看圖思考問題)

3.總結水、洗髮液與木塊的不同和相同

教師請同學根據板書總結它們的不同和相同。

學生髮表觀點:我們發現儘管水、洗髮液的形狀可以變化,木塊形狀不變,但它們都有形狀。

(播放課件,回顧探究過程,反思探究結果,總結固體、液體的不同)

設計意圖:本環節意圖在於使學生觀察發現液體沒有固定形狀的特點。因爲水與洗髮液都能流動,所以倒入不同形狀容器中都能形成不同的形狀。課堂上演示將液體倒入容器的過程,目的就是讓學生觀察液體從原有形狀變成現有形狀的現象,而木塊只能擺放進容器,形狀不發生改變。這一演示操作會有助於學生理解液體沒有固定形狀,進一步認識到儘管在形狀上不同,但不管固體還是液體都有形狀,如此就指向“形狀是物體重要屬性”這一概念

四、完成班級觀察記錄單和活動手冊

1.教師請一位同學到臺上執筆,全班同學一起根據觀察結果共同完成班級記錄單。

2.教師指導學生根據班級記錄單,完善自己的活動手冊第1課內容。

設計意圖:這一活動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對信息進行整理和分類,用圖表進行信息交流。從課堂環節二、三開始教師幫助學生記錄觀察結果,課堂環節四有同學將自己的觀察結果整理後形成班級記錄單,再從班級記錄單中抽取相應信息填寫自己第1課的活動手冊,使各節課形成一個相互聯繫的整體。

3.拓展延伸

回家後完成活動手冊上“看誰流得快”活動。

(播放課件,完成信息的整理和摘錄)

【板書設計】

觀察一瓶水

水教案 篇2

課主要內容:

本節課學生已通過探究,對內容問題、單元問題有了一定的理解的基礎上,通過本課進行討論彙報,然後製作演示文稿,進一步加工收集的信息,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信息技術更好地整合。最後小組進行交流彙報,展示作品。

課堂記實:

一、以實際問題 導入探究

師:同學們,兩週前我們一起運用Intel未來教育的學習方式探究了綜合實踐活動主題《中水的利用》,各小組同學有的上網查資源,有的實際採訪、調查來解決實際問題。這節課我們一起把探究的成果分享一下。

師:現在,我們從內容問題做爲切入點,來說一下你們獲取的信息。

(師出示內容問題:)

1、什麼是中水?

2、污水廠每天處理多少污水,一年處理多少污水?

3、中水能飲用嗎?

4、中水得到了合理的利用嗎?

師:什麼是中水?

生:中水是飲用水與污水之間的水。

生:我認爲這不確切,中水是被污水廠處理過的可利用的二次水。

另一生站起來,對着第二個發言的學生說:“我同意你的說法,我採訪時也是這樣說的。

生:我認爲應該把這兩個同學的意見綜合起來,中水就是被污水廠處理過的,介於飲用水與污水之間的水。

生:我通過調查,污水廠夏季日進水量最高達8.95萬噸,冬季最高日進水量1萬噸左右,20xx年年進水量達到1032萬噸。這些污水都被處理爲中水。

師:這麼多的中水,我們能飲用嗎?

生:中水不能飲用。

生:中水現在的技術不能飲用,陳叔叔說這種技術投資太大。

師:中水不能飲用,污水廠是怎樣利用的?

生:中水沒有得到合理的利用,95%的排放於大海,只有5%的用於洋河口稻田和污水廠院內灌溉。

師:地球上的淡水資源本來就是很少,這樣排放到大海不是太浪費了嗎?

生:這就是我們的單元問題,經過討論我們建議把中水引入較大的單位,如療養院、洗車廠等進行二次利用。

生:我們還想發展淡水養殖。

生:不行,中水能養活魚嗎?

生:怎麼不能,我看見污水廠的蓮花池水很清,魚很大的。

所有的學生點頭稱是。

生:我們想在污水廠附近建小型發電站。

……

短短的十來分鐘,學生們熱情地討論,真正轉變了教師在課堂上的角色。以往的一節這樣討論課,學生們你看我,我看你,誰也不想說,而今終於解放了自己的嘴巴,成爲了課堂的主人。如果他們不是自己親自參與,我想也會像以往一樣,只有聽的能力,沒有說的權力,是Intel未來教育理念的指引,教師轉變專制式的方式爲民主式的教學方式,爲每個學生創造了施展自己才華的時間和機會。

二、動手操作 合作學習

師:聽了大家的討論,我感到非常高興,因爲我們真正融入到活動中,現在我們把收集的信息製成多媒體演示文稿。

(師接着出示演示文稿範例,並提供製作的評價量規。)

學生們製作幻燈片,小組內有問題可以下位幫助有困難的學生。課堂上雖然有人下位,甚至小聲說話。但一點也不亂。Intel未來教育這種開放性的教學摸式在教學思想及教學方法上都有了重大突破,學生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查找資料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同時將涉及邊緣或其它學科知識,而不僅僅侷限在某一學科上,它打破了學科界限,這更容易使知識融會貫通,增強不同學科的相互滲透,使學生全面提高。同時這種互助合作的學習方式,也給現在獨生子女體會合作的樂趣。

三、欣賞作品 互評提高

作品加工製作完,小組內學生可下位互相欣賞,選出優秀作品。

四、解決問題 展示作品

師:哪位同學代表本組把作品展示給大家。

淨化組代表(她邊播放邊講解):我的作品題目是《中水的利用》,首先確定基本問題——如何保護地球上的淡水資源。我們認爲合理使用中水是節約淡水資源的一種有效方法。我們分工負責,確定方法。通過調查採訪,我們知道污水廠的中水沒有合理利用。95%排放於大海。我們解決問題方法是兩套供水系統:一套飲用,一套把中水引入較大單位用於灌溉、潔廁等。謝謝大家。(話音剛落,掌聲四起)

掌聲一停,有一生就站起來說:中水與飲用水一樣的水費,他們不接受中水怎麼辦?

生:我們採訪過,中水目前不收費,我覺得淨化組同學的建議很好,使水得到了循環利用。

暢想組的.組長走上臺前,邊操作邊說。

代表:我們小組題目也是中水的利用,從基本問題到內容問題研究我們小組和淨化組差不多,我們處理單元問題的方法是:把這些中水引入荷園,因爲那裏用的水是從地下打井抽取的水。這樣節約淡水資源,中水也得到了合理的利用。(他的演示文稿不但有文字材料,還有到荷園採訪的錄像內容。)

青青蘋果組一見暢想組說得有理有據,方法處理得好,不等掌聲停止,也迫不急待地走上前展示自己的作品。

代表:這是我們的題目——中水的利用,我們處理問題的方法是在污水廠附近建有發電站。(他的演示文稿不僅製作精美,而且有關中水發電的資料也很全。)

在掌聲中,最後一個小組——金魚組走上前來。

代表:我們小組的研究是我自己的故事引出的:有一次吃飯,我見菜裏的魚很小,就不高興地說,我想吃大魚。爺爺笑着說:魚孫子都吃了,還想吃魚爺爺。這引起我的興趣。我們解決問題方法是,發展淡水養殖,這樣防止海產品過度捕撈。還有我們想把中水引入農田進行灌溉。

……

看到學生們爭先恐後地到前邊展示作品,我早就從臺上走到下面和大家一起討論。

五:真情呼喚 提出倡議

師:同學們展示的作品都非常精彩,能把自己收集的信息加工製作成演示文稿。我將把所有的作品發佈在校園網上。同時中水的利用是保護淡水資源的有效方法。如果大中城市都建有污水廠,使水得到循環利用,既能環保,又能節約淡水資源。最後,通過這次活動,我們感到Intel未來教育把我們的活動與技術能很好在整合,使我們學會研究,學會合作,讓我們把這種方法應用到各科學習之中吧! 反思:“中水的利用”綜合實踐活動打破了狹窄的教學形式,教師教學思路開闊了,學生走向社會,迴歸自然,體驗生活。從活動最初的問題發現,到活動主題、內容的確定,從活動過程到結論的形成都充分體現學生自主,不是說教,而是讓學生自主地感受、體驗。而Intel未來教育學習模式應用,學生在框架問題的驅使下,通過探究式學習,積極主動地獲取直接知識。在展示、交流作品過程中,教師因勢利導,幫助學生學會理解、讚美他人和與他人分享,學會分析和思考,敢於提問和申辯。

水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觀察討論、動手實驗的過程中,瞭解水的特性。

2、樂於表達自己的發現,並懂得保護水。

活動準備:

1、兩個金魚缸(一缸水內有一條金魚,一缸米內有塑料彩珠),一玻璃杯清水,每組一份菊花精、白糖、鹽、沙、石子、綠豆。

2、人手一隻塑料小籃、有洞塑料袋、有洞小容器、半玻璃杯清水、一條毛巾。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出示一杯清水

師:瞧,今天我給大家請來了好朋友--水。它的祕密可多啦,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探索水的祕密。

2、幼兒猜猜水裏、米里有什麼。

師:小朋友看看這兩個金魚缸,一個缸內裝水,一個缸內裝米,你們知道水裏、米里都有些什麼東西嗎?

3、教師從米里拿出塑料彩珠。

小結:水是無色透明的,來;自.大;考吧;幼.師網;能看見水裏的物體;米不透明,看不見裏面的。

二、實驗操作。

1、盛水活動

師: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有洞的小容器、塑料袋、小籃、請你們選一樣來盛水,看看會怎樣?

(小容器裏的水跑到了盆裏;籃子放到盆裏時籃子裏有水,拎起籃子水沒了;塑料袋裏的水流到盆裏了,盛不住。)

小結:水會流動。

2、溶解實驗

師:請小朋友從桌上的白糖、鹽、菊花精……中取幾樣東西放入你的清水中,再輕輕攪拌,看一看,你會發現什麼?

3、幼兒嘗試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水的顏色及實物在水中的變化。

建議幼兒相互交流實驗結果。

師:誰來告訴大家實驗中,你發現了什麼?

小結:糖、鹽菊花精放入水中不見了,這幾樣東西被水溶解了。

師:生活中你還見到哪些東西能被水溶解。

4、引導幼兒保護水

師:水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也是小金魚的家,看小金魚在清水中游得多歡呀。可我們經常在電視看到一些河水發黑、發臭,魚兒都死了,也影響了人們的生活,所以我們怎樣保護水呢?

師小結:小朋友的辦法可真多,好了,現在我們把剛纔水杯裏的水倒到水桶裏,可千萬不能亂倒呀,以後看到有污染水的現象要告訴別人怎樣保護水,讓所有人都知道保護水的重要性。

水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說明植物的生活離不開水的原因。

2、舉例說出水對植物分佈的影響。

3、嘗試解讀數據的方法。

能力目標

通過解讀實驗數據的嘗試,學會數據的解讀、座標圖形的識別甚至自己製作座標圖形。

情感目標

1、通過植物體內含有水分的實驗,養成尊重事實、尊重自然、尊重科學的真情實感。

2、通過水對植物分佈的影響的教學,使學生認識到生物依賴於環境,進而認識到我們美麗的地球大家園必須依靠包括自己在內的全人類來共同呵護和建設,纔會更美麗。

教學重點

1、植物生活需要水的原因。

2、水影響植物的分佈。

教學難點

1、植物生活需要水的原因的教學。

2、解讀實驗數據的教學。

教學方法:

分析法、啓發法。

課時安排:1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準備:多種新鮮的蔬菜水果、計算器、水彩筆、多種圖片資料。課前查閱水與植物生活和分佈有關的資料,瞭解這方面的知識。

教師準備:測幹小麥種子含水實驗裝置、多種圖片資料、製作CAI課件。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我們在前面講生物圈時,大家收集過各大星球的資料,那麼除地球外其他的星球有生命嗎?

生:討論的非常熱烈,各抒己見。

師:到目前爲止還沒有直接證據證明其他星球上有生命。科學家一直在探尋別的星球上是否有水,來作爲判斷是否有生命的依據,這是因爲沒有水就沒有生命。而我們所居住的星球,不僅有碧波浩淼的大海,奔流不息的江河,還有來自大氣的降水和蘊藏在地下的地下水,地球上豐富的水資源,孕育了無數的生命。水在海洋、大氣和陸地之間循環流轉,它進入一粒粒種子,使大地上出現點點新綠,流入片片農田,使農民臉上流露出對豐收的期盼。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講授新課]

(一)植物的生活爲什麼需要水

引導學生舉出生活中的例子來說明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指出:水是植物生存必不可少的條件,是生命的源泉。水對植物到底有什麼重要作用呢?

師:現在我們做一個小實驗,這是乾燥的試管和乾燥的小麥,我們用試管夾夾住裝有乾燥種子的試管在酒精燈上烘烤,注意,開始時,試管在酒精燈火焰上要不斷移動,防止試管受熱不均炸裂。試管要水平烘烤,注意試管上半部有什麼現象出現。水珠是從哪裏來的呢?

種子是乾燥的,怎麼還有水呢?

生:水已成爲種子的組成成分。

出示課件:水在植物不同部位的含量。通過對這組數據的解讀,質疑水與植物的構成有什麼關係?生從中感悟到:水在植物體內無處不在,水是植物體的重要組成成分。

拿出缺水的和水分充足的芹菜,讓生對比觀察,得出結論,水能使植物體變得挺拔。進而啓發,這對植物的生活有什麼意義?主要是有利於植物進行光合作用。

農民爲什麼要在雨後土壤溼潤時施肥?通過前面知識的回顧得知:無機鹽只有溶於水才能被植物體吸收。

回憶小學自然課的知識,想一想,植物吸收水分還用來幹什麼?

(二)水影響植物的分佈

水在生物圈中的分佈是不均勻的。有的地區終年少雨,氣候乾燥,有的地區雨量充沛,江河縱橫,因而氣候溼潤。這對植物的分佈有沒有影響呢?

學生四人小組合作分析討論課本的圖片資料並完成討論題1、2,總結得出水分佈的不均勻會影響到植物的分佈,哪裏有水,哪裏就有植物,哪裏的雨量充沛,哪裏的植物種類多,數量也多。

課件呈現表1,設計問題:年降水量與綠色植物的分佈有什麼關係?

可見,水對植物的分佈有重要影響,那麼水是影響植物分佈的惟一因素嗎?

鼓勵學生從多角度思維,明確影響植物分佈還有陽光、溫度等,培養學生髮散思維能力。

(三)解讀實驗數據

師:水對植物是非常重要的。不同植物的需水量是不同的。同一植物的不同生長髮育期的需水量也不同,這樣我們就要測定它們的需水量。下面我們就來看小麥不同時期需水量的數據,爲了更好地解讀實驗數據,還可以改變數據的表現形式。

學生觀察課件中的表和圖,並動手動腦計算表中各時期每天需水量,以直方圖的形式表示出來,全班交流討論,讓生從自己做的圖中找出平均每天需水量最大的時期,找出小麥需水量的規律,談談從題中所受的啓發。如果你是一名灌溉人員,你將怎樣合理安排小麥灌溉,既節約用水又能獲得較高產量?

小結:

你從本節課中獲得哪些收穫?又得到哪些啓發?

練習:

以小組爲單位,從生物圈水循環的角度,讓學生對課本P51練習中李白的詩句進行分析是否符合科學道理,使學生對水在生物圈中的循環流動、永不停止有一個感性的認識,既然水在生物圈中是可循環的,這是否意味着水對人類來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領悟水對生命的可貴,從而發出節水倡議。

作業:

寫一篇向人們發出節約用水呼籲的論文。

板書設計

第三章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

第一節綠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一、植物的生活離不水

1、水是植物體的組成成分

2、水可使植物保持姿態

3、水有利於光合作用

4、水無機鹽的吸收和運輸

二、水影響植物分佈

三、解讀實驗數據

表1:年降水量與植被分佈的關係

地點

植被情況

年降水量(mm/年)

年均溫(℃)

安徽

闊葉

1140

15、8

海南

熱帶雨林

2410

23、3

陝西

森林

820

13、5

甘肅

草地

510

7、0

都蘭

草地

250

2、1

民豐(新疆)

沙漠

40

11、2

且末(西藏)

戈壁

40

10、6

教後記:這節課的內容比較少,但後面有繪製條型圖和分析,這些問題學生都是第一次接觸,應給他們詳細講解,所以把這節課的重心放在後面的條型圖分析和繪製上。前面的內容通過學生小組討論和生活經驗也能得到,需要補充的是學生對生物圈中的水資源如何保護,水和植物,動物和人類有什麼直接的關係?試着讓學生自己談談這些問題之間的關係,讓學生髮自內心珍惜水資源。

水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知水沒有特定形狀的特性。

2、觀察瓶中水位高低不同,依照一個標準排序。

【活動準備】

認知準備:知道一些常見動物的生活習性。

材料準備:水、各種透明容器,幼兒各自帶一個透明容器。

【活動重點】在實驗中感知水的特性。

【活動難點】激發幼兒利用感官發現水的別的特性。

【活動過程】

一、玩水的經驗。

1、介紹自己玩水的生活經驗。

2、說說你覺得水是什麼樣子的?

二、玩水。

1、將水倒入各種形狀容器中,說說水的的形狀。

2、討論:爲什麼水的形狀會改變?它到底是什麼形狀?

3、再現試驗證實“水沒有形狀”。

4、幼兒自己操作實驗,運用自己帶的容器裝水互相觀察水的形狀。

小結:水是沒有形狀的,當容器變化了,水的形狀也就變化了。

三、幫水比多少。

1、有什麼方法才能知道哪個容器裏的水多或水少?

討論:可以用什麼方法比較?

2、老師實驗?同種大小容器?不同種容器裝水。

小結:原來比較多少時,要將水裝入同種大小的容器中,然後再看水面的高低,就可以比出水的多少了。

3、水除了沒有形狀外,它還有什麼特點?

小結:水沒有顏色、透明、沒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