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教版一年級語文授課教案範文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部教版一年級語文授課教案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部教版一年級語文授課教案範文

部教版一年級語文授課教案範文1

《要下雨了》

教學目標:

1.學會“奇、怪、今、悶、很”5個生字,理解“奇怪、水面、今天、有空、下雨、田邊、爲什麼、空氣、許多、夾子、這樣、明白”等詞語的意思,認識大字頭。

2.初步會用“因爲……所以……”的句式說話。

3.學習課文第1自然段,知道“魚游水面燕於低飛”這一自然現象,是夏秋季雨前的徵兆,激發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揭題,理解課題

出示課題後,教師用手遮住“要”字,問:

(1)“下雨了”與“要下雨了”有什麼不同?(“要下雨了”是說雨還沒有下。“下雨了”是說雨已經在下。)從課題上我們知道說的是什麼事呢?(下雨前的事或情況)。

(二)教師範讀。想一想下雨前有哪些現象?

(三)初讀課文,自學字詞

(1)輕聲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正確,注意讀準多音字:讓學生對有空的“空”與“空着手”的空進行區別、認讀。

(2)看田字格里的生字,在課文中劃出帶生字的詞,讀一讀。

(3)給課文按自然段標上號碼。

(4)指名分段讀課文,師生共同正音。

(四)圖文對照,講讀第一段

(1)看第,幅圖,看圖讀文,想想說說,小白兔來到河邊,看見了什麼?(小魚都游到水面上來了。)

(2)課文哪一段在寫這幅圖的意思?(第1段)

(3)邊讀課文邊思考:小魚爲什麼都游到水面上來?指名回答。

(4)教學“悶”。什麼時候你會感到很悶?這個“悶”字誰有什麼好辦法記住它?

(5)填空:

因爲( ),水裏( ),小魚爲了到( )來透透氣,所以( )。

(6)平時,小魚是怎樣的?常游到水面上來嗎?你從哪句話中看出來?教學“今天”。

(7)練讀小白兔的話,讀出奇怪、疑問的語氣。

(8)分角色朗讀第1段。

小結:這一段寫了下雨前魚出水面的原因。

(五)課堂作業

抄寫生字。

在田字格中指導書寫“遊、今、悶”3個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低、爲、才”3個生字,理解“田邊、爲什麼、空氣、許多、蟲子、這樣、明白”等詞語的意思。

2.會用“因爲……所以……”句式說話。

3.學習課文第2、3段,知道“燕子低飛”這一自然現象,是夏秋季節快要下雨前的徵兆。培養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複習回顧

朗讀第1段,說說小魚爲什麼都游到水面上來了?

(二)圖文對照,講讀第之段

(1)看第2幅圖,說說小白兔在什麼地方看見了什麼?

(2)課文哪幾段是在寫第2幅圖的意思?(第2、3段)

(3)下雨前,燕子爲什麼飛得這麼低?(輕聲讀第2段,找出有關句子,自己練說。)

(4)指名說燕子爲什麼飛得那樣低呢?用“因爲……所以……”說話。教學“爲、才”。 (5)蟲子爲什麼飛不高呢?(因爲蟲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所以飛不高。)教學“蟲”。

(6)蟲子翅膀上的小水珠是哪裏來的?(因爲空氣潮溼,所以蟲子的翅膀會沾上小水珠。)

(7)空氣爲什麼潮溼?(因爲要下雨了,所以空氣很潮溼。)

(8)用“因爲……所以……”句式說話。

因爲要下雨了,所以空氣……

空氣很潮溼,蟲子……

蟲子……飛不高。

蟲子飛不高燕子……

(9)指導朗讀。

小白兔連忙問的話,要讀得響亮些,帶有奇怪的語氣。燕子的話也要讀得響亮些,因爲它邊飛邊說,而且要讀得親切。

(指名讀——評議——齊讀)

(三)講讀第3段

(1)“哦,原來是這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2)什麼叫“明白”?小白兔明白了什麼?你明白了什麼?教學“明”。

(3)練習朗讀,讀出小白兔明白了的語氣。

(4)小結。學了課文後我們知道了”魚出水面”、“燕子低飛”是下雨前的徵兆以及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

(四)作業抄寫生字:田、低、爲、蟲、才、明

板書設計33要下雨了

現象原因

水裏悶

魚出水面要下雨了空氣潮溼

燕子低飛小蟲的翅膀上沾了水珠

蟲子飛不高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分角色朗讀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2.瞭解下雨前還有哪些自然現象?擴展學生視野。

教學過程:

(一)複習字詞

(1)抽讀生字卡片。

(2)做課堂作業第2題:看拼音寫詞語。

(二)分角色朗讀課文

(三)總結課文,拓寬視野

(1)這篇課文告訴我們,平時看到哪些現象天要下雨了?

學說:“魚出水面,大雨就來,

燕子低飛,快要下雨。”

(2)下雨前的現象很多,除了書上說的兩種現象外,你還知道有哪些自然現象?(蜻蜓低飛、石級沾水、螞蟻搬家、雞不進窩。羊搶吃青草、黑板出“汗”……)

(3)練習說話:

“下雨前,我看到……就知道天快要下雨了。”

(四)作業

《課堂作業》第2、5、7題。

部教版一年級語文授課教案範文2

《要下雨了》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學會本課9個生字和7個詞語,認識7個字。

過程與方法目標: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情感態度價值觀: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知道下雨前會出現燕子低飛,魚游出水面,螞蟻搬家這三種現象,並初步知道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激發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指導學生讀好對話,特別是指導讀好帶有疑問語氣、感嘆語氣的句子。

教學難點:

瞭解一些動物下雨前活動現象產生的原因。

教學方法:朗讀法、引導法

學法指導:本節課適當引導學生學習,通過圖片、朗讀、各種形式的讀,以及動口說等,訓練語言、積累語言、感悟語言。

課前準備:

1、教學課件

2、請學生了解能預測天氣變化的自然現象。

教學過程:

一、釋題激趣,整體感知

(一)出示課題“要下雨了”

提問比較:“要下雨了”與“下雨了”意思有什麼不同?(“要下雨了”說的是將要下雨了,“要”是將要、快要的意思;“下雨了”是說雨已經下來了。)

(二)啓發激趣

其實,下雨前大自然會給我們傳來一些信息,仔細觀察一下,我們會看到一些有趣的自然現象。(下雨前會出現些什麼現象呢?小動物們是怎麼知道“要下雨了”呢?)

(三)學生自讀課文

初步瞭解課文內容,要求學生邊讀邊注意三點:

1、看清課文中加拼音的字,讀準讀音。

2、想想課文中出現了哪幾種小動物?

3、看看課文是分幾個自然段寫的?

二、讀讀說說,理解品味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段。其他同學邊聽邊想這段有幾句話?每句話說了什麼?

2、提問:

(1)這段有幾句話?讀了第一句你知道了什麼?小白兔是怎樣割草的?(演示小白兔彎腰的動作。)

(2)這時小白兔感到天氣怎麼樣?“天氣很悶”時會讓人感到怎樣呢?

(3)於是,小白兔便怎麼樣?(演示小白兔直起身子的動作。)

(4)在小白兔剛纔的動作中,有兩個是正好相反的;你看出來了嗎?在書上用“——”劃出來。

(二)學習二、三自然段。

1、當小白兔直起身子時,看到了什麼?(師板書小燕子)

2、燕子和平時一樣不一樣?從哪兒看出飛得低?(板書:飛得很低。)

3、小白兔是怎樣問燕子的?(指名讀、齊讀)

4、燕子是怎樣說的?(引讀第三段)

5、“空氣很潮溼”說明空氣中什麼多了?什麼時候空氣就很潮溼呢?

6、“正忙着”的“正”是什麼意思?“忙着”又是什麼意思?

7、小白兔現在知道燕子飛得低的原因了。你知道了嗎?

8、燕子說“要下雨了”,他是怎麼知道要下雨的?

(三)學習四、五、六自然段

1、指名讀四、五、六段。

2、小燕子告訴小白兔要下雨了,聽了燕子的話,小白兔是怎麼想的?小白兔相信了嗎?(出示句子:是要下雨了嗎?)這句話用了什麼符號?說明小白兔對燕子的話是相信還是不相信?你是怎麼知道的`?(小白兔半信半疑,要讀出這句話的疑問的語氣。)

3、這時候他又看到了誰?只有兩條小魚嗎?小魚怎麼樣了?(板書:游到水面)

4、小白兔是怎麼問的?“有空”是什麼意思?

5、小魚是怎麼說的?“透透氣”又是什麼意思?

6、誰能說說小魚游到水面的原因?

師歸納:平時小魚在水裏呼吸,水中的空氣就夠用了,因此不需要游到水面上來,但要下雨了,水裏的空氣少了,小魚在水裏覺得很悶,所以就游到水面上來透透氣。

可讓學生進行一次情境體驗:學生假想自己是一尾小魚,潛游在水下,感到水裏很悶——稍稍屏住呼吸,然後伸直身子,張口“透透氣”。這樣,可加深學生對雨前天氣悶這一現象的感受。板書:水裏很悶。

(四)學習7、8、9自然段

學習第七段。

1、學生輕聲讀第七段。

2、小白兔聽了小魚的話相信要下雨了嗎?你怎麼知道的?(出示“連忙”)“連忙”是什麼意思?

3、小白兔在回家的路上看見了誰?是多少螞蟻?他們在幹什麼?(板書:往高處搬家)爲什麼要往高處搬家?

4、指名學生讀第七段,學生邊聽邊想,到底是小白兔告訴螞蟻要下雨了,還是螞蟻告訴小白兔要下雨了?

5、指導讀“是要下雨了。”(指名讀、齊讀)

學習八、九自然段

1、聽了螞蟻的話,小白兔是怎麼做的?它爲什麼這麼做呢?(小白兔加快步子往家跑,他一邊跑還一邊喊。因爲此時,小白兔完全相信要下雨了。)(出示:加快步子)

2、正在這時候,一陣雷聲,嘩嘩譁,雨就下起來了。這雨下得怎麼樣?

3、指導朗讀第九段(齊讀)

三、總結課文

學了這課,你知道要下雨了會出現什麼現象?(學生用自己的話回答)

除了這三種現象,在下雨之前,自然界裏還有許多與平時不一樣的現象。你還知道哪些?(讓學生談)希望同學們要像小白兔那樣看到不明白的現象積極地問別人,還可以從書中尋找答案,這樣你們就會學到更多的知識,就會越來越聰明。

四、拓展練習:讀讀說說

1、我們正忙着搬東西呢!

李老師正忙着改作業呢!

媽媽正忙着洗衣服呢!

2、小白兔一邊跑一邊喊。

——一邊——一邊——。

五、板書設計:

16要下雨了

小燕子低飛

小魚游出水面要下雨了

螞蟻搬東西

教學反思

《要下雨了》是一篇以童話形式來說明科學常識的講讀課文。課文從“燕子低飛,魚游到水面,螞蟻搬家”三種現象,講了下雨前一些動物的活動特點以及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因此在教學設計上,我注意了以下幾個方面:

在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讀準了字音;講讀課文,理解字義;總結課文,幾個步驟進行。注意在講讀課文中幫助學生理解字義。例如:通過觀察圖畫理解“低”的意思;通過動作演示理解“直”與“彎”的相反意義;通過兩次不同的呼吸體會“悶”的感覺,理解詞義,將識字教學融於閱讀教學之中。朗讀指導一直是難點,在學生讀正確、讀流利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讀出感情是很必要的。但這種感情不是教師強加給學生的,而是要引導學生入境、入情,要指導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自悟、自得。使學生進一步瞭解了“燕子低飛、魚游出水面、螞蟻搬家”與下雨的關係。抓住關鍵詞句體會小白兔心情的變化,既有助於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也有利於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根據低年級兒童的特點,結合本課教材所描述的對象是活潑可愛的小動物,我設計多媒體教學,結合書中每一段的內容隨機展示出形象的小動物,使優美的語言文字和直觀的畫面融爲一體,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目的,使發展語言與識字有機地結合起來。

小學生來說,朗讀是體會文章感情,理解文章內容的重要手段。教學時,對課文中的重點句段,要在朗讀的基礎上進行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指導朗讀。以讀助講,學生以讀助學,不僅使學生在讀中理解了課文內容,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朗讀能力。本節課,在朗讀指導上有些倉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