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桂林山水教案

【文本細讀】

四年級桂林山水教案

《桂林山水》是一篇記寫桂林優美風光的經典之作。課文從灕江的水、桂林的山、山中的溶洞三個方面,爲讀者展示了一幅“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詩畫長卷。作者對桂林山水風景特點進行觀賞、分析、思考後,從水、山、洞三個方面概括寫了桂林山水給作者留下的美好印象。而在記寫每一方面景色的時候,又都是採用了比較的方法,在比較中發現,也讓讀者在比較中更清楚地把握景物特點。作者把灕江和大海、西湖比較,說明灕江的水是靜的、清的、綠的;把桂林的山和泰山、燕山比較,說明桂林的山是奇的、秀的、險的;把桂林的溶洞和作者在電影中見到的溶洞比較突出了桂林溶洞剔透、幽深、絢爛的特點。最後作者又把山、水、洞聯繫起來描寫,使人產生“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總體印象。

作者對桂林山水特點的把握與概括是準確鮮明,表達中一處處妙喻更使桂林山水洞的形象逼真地呈現在了讀者面前,排比句的運用使桂林風光的意境美、文章表達的語言美和作者心中濃濃的情感美融爲一體。文章結構明晰、描寫生動,語言華美,在表達上學生可以得到多方面的滋養。

教學《桂林山水》要把認識瞭解桂林風光的自然美,體會文章的畫面美、語言美,同營造課堂的氛圍美結合起來,使學生對桂林風景名勝有更多的瞭解,對桂林風光畫面有更深的.印象,對文章的表達有更多的感悟,使課堂成爲師生一次美的享受。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⑴ 認識本課“陸、擴、”等12個生字,掌握“槳、涉、賞”等12個生字,注意積累本課中優美的詞彙。

⑵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二、三自然段。

⑶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大意,背誦第4自然段。

2、過程與方法目標:

⑴ 進一步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

⑵ 閱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想象文字勾畫的桂林風景圖。

⑶ 學習體會作者抓住特點從幾個方面觀察描述景物的方法。瞭解比喻、排比,體會它們在文章中的表達效果。

⑷ 能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詞句、語段。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會桂林山、水、洞“秀美、奇美、幽美”的特點,培養孩子投身自然、熱愛大自然優美風光的思想感情。

【策略與方法】

反覆朗讀,背誦,讀中感悟。

【學生準備】

蒐集有關於桂林山水的圖片,資料,熟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 ,導入新課

師:昨天我們和詩人一起遊歷了洞庭湖,天門山,今天,我們要求有天下第一之稱的桂林山水去看看,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檢查預習課文的讀書情況。

2、自主讀文,明確要求:

⑴ 對一些較長的句子要重點讀、反覆讀,直到讀通順。

⑵ 遇到難讀的長句子,要和同伴互相傾聽讀正確。

3、理解詞語:

在讀中結合語言環境、藉助工具書、聯繫生活實際理解“波瀾壯闊、水光瀲灩、峯巒雄偉、重巒迭彩、危峯兀立”等字詞的意思。

4、文章主要從那幾方面寫了桂林山水?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三、師生對話、品味語言

1、再讀課文,對文章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2、灕江的水“靜”在哪裏?除了靜還有“清”、“綠”都體現在哪裏?

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來理解。

如果說,灕江的水是靜的,使我們所看見的,那麼如何讓每有感觸到他靜的人通過我們的聲音感覺出他的靜呢?

試着練習朗讀。

桂林的山“奇”在哪裏?再讀課文,抓住具體的詞句分析體會。

3、看了水,欣賞了山,也瀏覽了洞,那麼桂林山水整體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呢?

又給作者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呢?

4、談一談學習了這篇文章的收穫,特別是在描寫景物方面:

如:注意觀察分析景物的特點;總分總的結構安排使文章脈絡非常清楚;比喻、排比可以讓表達更加生動、流暢;適當引用名言佳句可以讓文章畫龍點睛、妙筆生花……對於排比句,重在讓學生體會,不要作爲知識點讓學生記憶。

四、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指導重點字的書寫,如“栽”字,找出同樣結構的字進行指導書寫。

五、拓展延伸,積累實踐

背誦該篇文章,可以配樂背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