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強盜闖進了圓明園》教案

教學目標

1.學習文中優美的環境描寫所蘊含的感情。

2.瞭解戰爭給人民或國家所帶來的創傷。

3.瞭解反語的作用。

4.教育學生要有廣闊的胸懷和偉大的人格。

教學重、難點

1.掌握 本文的語言特色。

2.瞭解雨果的偉大情操。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在我國北京的圓明園,曾經是一個世界奇蹟。但現在是一片斷瓦殘垣,你知道是爲什麼嗎?請同學介紹圓明園。

圓明園位於北京市西郊,海淀區東部。原爲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御苑, 佔地約5200畝,平面佈局呈倒置的品字形,圓明園由圓明、長春、綺春三園組成,總面積達350公頃。它的陸上建築面積和故宮一樣大,水域面積又等於一個頤和園。圓明園彙集了當時江南若干名園勝景的特點,融中國古代造園藝術之精華,以園中之園的藝術手法,將詩情畫意融化於千變萬化的景象之中。

圓明園的南部爲朝廷區,是皇帝處理公務 之所。其餘地區則分佈着40個景區,其中 有50多處景點直接模仿外地的名園勝景,如杭州西湖十景,不僅模仿建築,連名字也照搬過來。更有趣的是,圓明園中還建有西式園林景區。最有名的“觀水法”,是一座西洋噴泉,還有萬花陣迷宮以及西洋樓等,都具有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在湖水中還有一個威尼斯城模型,皇帝坐在岸邊山上便可欣賞萬里之 外的“水城風光”。

圓明園是一座珍寶館,裏面藏有名人字畫、祕府典籍、鐘鼎寶器、金銀珠寶等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 的精華。圓明園也是一座異木奇花之園,名貴花木多達數百萬株。完整目睹過圓明園的西方人把它稱爲“萬園之園”。

的確,如果今天還和140年前一樣,這座超巨型園林就是當之無愧的“世界園林之王”了。遺憾的是,1860年英法聯軍和1900年八國聯軍兩次洗劫圓明園,園中的建築被燒燬,文物被劫掠,奇蹟和神話般的圓明園變成一片廢 墟,只剩斷垣殘壁,供人憑弔。圓明園被毀後,仍爲皇家禁園。同治年間在慈禧太 後的授意下,曾試圖擇要重修。當時擬修範圍爲20餘處共3,000多間殿宇,主要集中在圓明園前朝區、後湖區和西部、北部一帶,以及萬春園宮門區、敷春堂口清夏堂等處。但開工不到10個月因財力枯竭被迫停修。此後,慈禧太后雖然修了頤和園,但並未完全放棄修復圓明園,直至光緒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還曾修茸過圓明園雙鶴齋、課農軒等景羣。1900(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燒殺擄掠,慈禧太后挾光緒皇帝逃奔西安,京畿秩序大亂,八旗兵丁、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把園內殘存及陸續基本修復的共約近百座建築物,皆拆搶一空,使圓明園的建築和古樹名木遭到徹底毀滅。

今天我們學習的《兩個強盜闖進了圓明園》,是法國作家雨果答覆強盜頭子布特勒的一封信,我們來看看他是怎樣來看待這件事的。

二、感知理解

1.作者簡介

雨果(1802-1885),法國作家。雨果是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領袖,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貫穿他一生活動和創作的主導思想是人道主義、反對暴力、以愛制“惡” ,他的創作期長達60年以上,作品包括26卷詩歌、20卷小說、12卷劇本、21卷哲理論著,合計79卷之多,給法國文學和人類文化寶庫增添了一份十分輝煌的文化遺產。代表作品有小說《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九三年》等。

2.指導朗讀

(1)注意讀準下列加點字的音及字形。(小組互檢,矯正補缺)

箱篋(qiè)    掠奪(lüè)       

(2)解釋下面的詞語:

篋:箱子。

贓物制裁:用強力管束並處罰貪污、受賄、盜竊等用非法手段獲取的物品。

蕩然無存:形容東西完全失去,一點沒有留下。

3.請大家先朗讀課文,看看作者在這封信中對布特勒的態度?初步體會信中語言的感情色彩。

語句上的鮮明對比。

(1)讚美圓明園的語句。

(2)諷刺劫掠者的語句。

4.雨果具體是怎樣讚美圓明園的?

(1)是東方幻想藝術中的最高成就。

(2)幾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產生的一切成就。

(3)是幻想的某種規模巨大的典範。

分析:

文中集中讚美圓明園的語句主要體現在第三自然段。

先作總評,作者用直接抒情的方式將之稱圓明園是“世界奇蹟”。以全球眼光,肯定其藝術價值在世界的地位。

接着與巴特農神廟類比,指出圓明園的藝術特色和成就突出圓明園在幻想藝術中的無與倫比的地位:圓明園是東方幻想藝術的最高成就;圓明園幾乎集 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產生的一切成就;圓明園是幻想的某種規模巨大的典範。

然後,再用“請您想象”引起一連串的精彩描繪,展現圓明園令人驚駭而不可名狀的夢幻般的美妙。通過具體描繪,生動地告訴人們,圓明園是怎樣一座華麗而偉大的建築。本段是世界偉大作家的語言藝術與世界 獨一無二的建築藝術的精美融合,美不勝收。

5.雨果對英法聯軍的強盜行爲持什麼態度?(譴責態度。)用了怎樣的修辭方法?(反語)有什麼作用?

布特勒上尉恬不知恥的認爲,這次遠征是體面的,出色的,光榮的,他們期待的是雨果對英法的這個勝利給予盛大的讚譽;雨果在憤激之下,用反語來形容強盜的心理。像“漂亮”、“豐功偉績”、“收穫巨大”、“文明”、“野蠻”等等反語正是強盜的口吻,有辛辣的諷刺意味。

6.請同學 想一想,雨果不幫着自己家的人,他是站在誰的立場上的?

人類的立場,正義的立場。

7.雨果是怎樣一個人?

清醒的頭腦,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場。 “政府有時會是強盜,而人民永遠也不會是強盜。”可以看出,雨果能夠跨越國界站在正義和良知的立場,不畏強權,我們要學習雨果的博大的胸懷與高尚的品格。

中國是被掠奪被損壞的,我們中國人譴責強盜,控訴掠奪,便在情理之中。如果我們換到雨果的位置上去,那麼,我們就會感到,作爲一個法國作家能如是說,實在是非常了不起的。雨果是在強盜的國度裏發表自己的言論。如果雨果有一點點奴顏媚骨,就可能迎合布特勒之流,迎合政府當局,就不可能仗義執言。雨果是在公開抗議本國政府的強盜行徑,他不顧個人得失,公理至上,鐵骨錚錚,難能可貴。

8.怎樣體會這封信的深刻內涵和意義?請同學談談自己的看法。

分析:布特勒上尉本 想利用雨果的顯赫聲望,讓他爲遠征中國的所謂“勝利”捧場,但雨果,這位正直的 作家,沒有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他憤怒譴責英法聯軍的強盜行爲,憤怒譴責英法聯軍毀滅世界奇蹟圓明園的滔天罪行,深切同情中國所遭受的空前劫難。他代表了人類的良知,是非分明,愛憎分明。

首先,雨果能將政府與人民相區別。“政府有時會是強盜,而人民永遠也不會是強盜”,強盜政府不能代表人民,法蘭西人民對中國人民是友好的,焚掠圓明園是英法政府的罪行,雨果站在人民的立場上抗議政府犯下的罪行。他指出,這個強盜政府顛倒黑白,不以爲恥,反以爲榮,厚顏無恥。他公開譴責強盜政府,表現出非凡的勇氣。

其次,雨果珍視人類文明成果,尊重人類文明的創造者。他指出,“歲月創造的一切都是屬於人類的”。這一見解,非常深刻。圓明園當時雖然是皇家園林,但歸根結底,是屬於全人類的。正因爲珍視人類文明成果,所以非常尊重文明的創造者。他盛讚圓明園的文化藝術價值,盛讚這一世界 奇蹟的創造者,盛讚中華民族是一個“超人的民族”。這封信不僅表達了他對中國人民的同情,也表達了他對中國人民的敬重。

三、復讀全文,體會作者的愛憎情感。

四、練習

給雨果寫封信,談談你讀了本文後的感想。

 

雷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