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社會我和老師做朋友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社會我和老師做朋友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社會我和老師做朋友教案

小班社會我和老師做朋友教案1

活動目標:

1.理解“朋友”的含義,願意大膽講述與朋友間的故事

2.知道好朋友之間要有愛相處,互相幫助。

3.願意和好朋友做遊戲,感受朋友間遊戲的快樂。

4.培養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5.喜歡幫助別人,與同伴友好相處。

活動重難點:

理解“朋友”的含義,懂得朋友間要友愛相處,互相幫助。

活動準備:

1.課件ppt。2.雪花片積木。

活動過程:

一、出示手偶,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好朋友”的概念。

1.教師介紹手偶。

2.教師講述故事。

師:猴哥哥和猴弟弟是一對好朋友,他們每天一起上學、一起遊戲,有好東西一起吃,猴哥哥搬不動小桌子,猴弟弟就會一起來擡,猴弟弟不會繫鞋帶,猴哥哥會幫他繫鞋帶……他們真是一對好朋友。

3.提問:

①猴哥哥和猴弟弟平時是怎麼在一起的?

②你有好朋友嗎?

③你的朋友是誰?你們喜歡在一起幹什麼呢?

二、說說我的好朋友。

1.出示圖片一。

師:你看,他們在幹什麼?

師:師:你喜歡和好朋友在一起玩嗎?

幼:喜歡

師:爲什麼?

幼:和好朋友在一起玩很快樂。

師小結:和我們的好朋友一起玩,你會覺得很開心。

除了玩,和我們的好朋友之間還能做什麼呢?

2.教師出示圖片二。

教師:好朋友之間除了可以一起玩,還能做什麼?

幼兒說一說,教師隨後出示圖片

教師:看看,圖片上的小朋友。他們在幹什麼?

師:你的好朋友遇到困難的時候,你是不是這樣做的呢?

教師小結:原來我們的好朋友可以在一起玩,也可以互相幫助。

3.出示圖片三。

師:好朋友在一起還能幹什麼?

師:還能一起完成任務呢。

4.教師小結:好朋友就應該互相關心,互相幫助,這樣好朋友纔會越來越多,朋友越多越快樂。

三、遊戲:分積木。

1.師:你想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合作完成任務嗎?

師:教室裏的積木很亂,想要請你找一個朋友一起把它分分類呢

你們願意嗎?

2.引導幼兒合作分積木。

3.小結:朋友之間可以做很多的事情,可以一起玩,互相幫助,還能一起合作完成任務呢。我們要有禮貌地交朋友,和朋友分享玩具,常常幫助別人,纔會有越來越多的朋友。

活動反思

結合“我的同伴”的主題,我們設計了《你是我的好朋友》這一社會活動。考慮到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他們對故事比較感興趣,所以一開始我們以猴哥哥和猴弟弟的故事導入,幫助幼兒理解“朋友”這一概念。接着我們遷移到孩子的日常生活,找了一日生活中的一些情境圖,如幫好朋友扭鈕釦,和好朋友一起玩擡轎子的遊戲等,讓他們體會與好朋友相處的快樂。個別孩子能說出自己和好朋友一起玩什麼,如扔沙包、開小火車等,但對於朋友間互相幫助和合作,幼兒缺乏理解。特別是在讓孩子說一說的環節,孩子思維不夠活躍,在第二環節,我們採用的是網上孩子活動的圖片,如果把圖片換做是本班孩子日常生活圖片,可能他們會更熟悉,便於他們的理解,也有助於拓展思路。

小班社會我和老師做朋友教案2

活動目標:

1.體驗和教師在一起的快樂。

2.能主動走進教師,與教師交朋友。

3.知道被人幫助了自己時,要說"謝謝"。

活動準備:

1.活動前教師與幼兒建立親密關係。

2.紙屑;插塑玩具。

3.閱讀材料2《我和老師做朋友》;操作材料2《做朵紅花送老師》。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討論。

(1)教師自我介紹,表達自己希望與全體幼兒做朋友的願望:你願意和我做朋友嗎?可以用什麼動作來表示我們是好朋友?(擁抱、親吻、握手)(2)鼓勵願意和教師做朋友的幼兒勇敢走到前面來,握握老師的手(擁抱、親吻)

2.師創設背景,尋求幼兒幫助。

(1)我的身上有很多的'紙屑,用什麼辦法幫助我弄乾淨呢?

(2)我兩隻手上都拿着東西,xx掉在地上了,怎麼辦呢?誰來幫助我?

(3)你幫助了我,我該怎麼說、怎麼做呢?

3.師幼一起玩遊戲。

(1)教師躲在幕布後面和幼兒說話,請幼兒猜猜是哪兩位老師。

(2)教師從幕布下面露出鞋子,請幼兒猜猜是哪位老師。

(3)教師提供插塑,提問:誰願意請老師一起玩?(教師儘量和每組幼兒玩一會兒)

活動建議與提示:

1.這個活動也可當作遊戲來開展,主要是爲了增進幼兒與教師的情感,增進幼兒對班級保育老師的認識與瞭解,讓幼兒接納自己班級的教師和保育老師。

2.提供閱讀材料2《我和老師做朋友》,指導幼兒閱讀,說說、試試圖書中的內容。

3.指導幼兒從操作材料2《做朵紅花送老師》中取下花,用棉籤給花朵塗上紅色,作爲禮物送給教師。

4.在一日生活各個環節多與幼兒親密接觸,使幼兒儘快消除陌生感,和教師成爲朋友。

小班社會我和老師做朋友教案3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在新的環境中對屬於自己的新物品及生活區域生一種親切感。

2、引導幼兒選出自己喜歡的物品標誌,並粘貼在杯子、牀鋪、個人櫃子或其他需要的地方。在生活中對號使用物品。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1、用色彩鮮豔不同地址的纔來製作各種動、植物的卡通造型,便於幼兒黏貼、佩戴的卡通標誌若干。

2、幼兒用書第一冊4—5頁。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已準備的各種標誌的圖片,請幼兒仔細觀察並讓幼兒說出它們的名字。

2、教師引導幼兒選出自己喜歡的標誌,並讓幼兒講一講自己標誌的特點。

指導、協助幼兒將自己的標誌貼到自己選擇的杯子、牀鋪、個人櫃子、牀鋪等物品上。

3、遊戲《小標誌找家》,鞏固幼兒對自己的標誌及物品的位置的記憶。

遊戲開始;教師分發幼兒所選標誌的頭飾給幼兒,放入歡快、活潑的音樂,提高幼兒的興趣。

4、教師示範遊戲玩法。

教師問:“小貓的主人是誰啊?”幼兒回答:“我是小貓的主人。”

“小貓的家在哪?”幼兒跑出一一指出自己的標誌及物品,指對了其他幼兒給予鼓掌。指錯了,大家一起幫助糾正,教師用語言給予鼓勵。

5、在生活中幫助幼兒按標誌使用物品。

活動反思

本節課通過遊戲的方式讓小朋友對課程產生興趣,本身小班的小朋友剛剛來的新的環境,需要適應的東西很多。爲了能使幼兒在短時間內用快樂的方式適應新環境最基本的常規,我準備了這節遊戲課程。本節課中幼兒在跑跑找找中感受到了快樂,也強化幼兒對自己標誌認識的記憶。在遊戲中幼兒也逐漸熟悉了新的環境,幼兒之間也逐漸建立了夥伴關係,使幼兒們在班中建立了歸屬感。

小班社會我和老師做朋友教案4

活動目標:

1.體驗和教師在一起的快樂。

2.能主動走進教師,與教師交朋友。

3.知道被人幫助了自己時,要說"謝謝"。

活動準備:

1.活動前教師與幼兒建立親密關係。

2.紙屑;插塑玩具。

3.閱讀材料2《我和老師做朋友》;操作材料2《做朵紅花送老師》。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討論。

(1)教師自我介紹,表達自己希望與全體幼兒做朋友的願望:你願意和我做朋友嗎?可以用什麼動作來表示我們是好朋友?(擁抱、親吻、握手)(2)鼓勵願意和教師做朋友的幼兒勇敢走到前面來,握握老師的手(擁抱、親吻)

2.師創設背景,尋求幼兒幫助。

(1)我的身上有很多的紙屑,用什麼辦法幫助我弄乾淨呢?

(2)我兩隻手上都拿着東西,xx掉在地上了,怎麼辦呢?誰來幫助我?

(3)你幫助了我,我該怎麼說、怎麼做呢?

3.師幼一起玩遊戲。

(1)教師躲在幕布後面和幼兒說話,請幼兒猜猜是哪兩位老師。

(2)教師從幕布下面露出鞋子,請幼兒猜猜是哪位老師。

(3)教師提供插塑,提問:誰願意請老師一起玩?(教師儘量和每組幼兒玩一會兒)

活動建議與提示:

1.這個活動也可當作遊戲來開展,主要是爲了增進幼兒與教師的情感,增進幼兒對班級保育老師的認識與瞭解,讓幼兒接納自己班級的教師和保育老師。

2.提供閱讀材料2《我和老師做朋友》,指導幼兒閱讀,說說、試試圖書中的內容。

3.指導幼兒從操作材料2《做朵紅花送老師》中取下花,用棉籤給花朵塗上紅色,作爲禮物送給教師。

4.在一日生活各個環節多與幼兒親密接觸,使幼兒儘快消除陌生感,和教師成爲朋友。

小班社會我和老師做朋友教案5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愛護圖書的良好情感。

2、發展幼兒初步的理解問題的能力和大膽的語言表達能力。

3、通過引導使幼兒掌握看書的正確方法:輕拿輕放,一頁一頁輕輕地翻閱。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5、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活動準備:

《我和小圖書交朋友》課件、圖書若干

活動過程:

一、利用課件導入課題,激發幼兒興趣

開門見山,看課件直接導入,激發幼兒興趣,引發相關思考,"小圖書爲什麼壞了"。

二、圍繞主題進行操作、談話

1、圍繞課件進行談話

"小圖書怎麼了,爲什麼會這樣",讓幼兒知道圖書損壞的原因。

2、進行操作總結

幼兒在看書的過程中自己尋找問題答案,各抒己見,發表自己的見解,應該怎樣看書,教師小結,讓幼兒掌握正確的方法。

3、實踐練習,再次提供看書情境,讓幼兒運用正確方法進行實踐,並在少書的情境中初步培養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結束

總結知識要點,小結活動情況,提出以後的希望要求。

四、延伸

一起到圖書角修補圖書。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過程,思路比較清晰,教態自然,能夠根據教案的流程來上課。但是整個活動過程的氣氛有點沉,不能夠體現幼兒對活動的樂趣。

小班社會我和老師做朋友教案6

設計背景

有一次,小班幾個幼兒在討論着愛吃的水果,有說愛吃蘋果,不愛吃梨,有人說愛吃梨,不愛吃蘋果……,聽着這些話,我意識到孩子們正在長身體的關鍵時刻,但是他們已經形成了偏食壞習慣,爲糾正這個壞習慣,我設計了一個“我會做水果沙拉”活動。

活動目標

1、認識部分水果,增加知識。

2、培養幼兒不偏食好習慣。

3、讓幼兒體驗參與樂趣。

4、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操作及品嚐水果沙拉。

活動難點:

把不愛吃的食物變成愛吃的食物的過程。

活動準備

(1)、水果實物若干:蘋果、梨子、香蕉、西瓜、葡萄、桃子等。

(2)、各種水果削皮、切塊備用,沙拉醬、餐具。

(3)、做好的水果沙拉少許。

活動過程:

1、開始環節:提問導入:“小朋友,今天和老師去認識許多新朋友,好不好?”

2、基本環節:

來到蓋住水果娃娃的地方,小朋友們東張西望,想看看裏面到底有什麼?老師揭開蓋的材料,露出許多種水果娃娃。

(說一說):小朋友,你們認識這些水果娃娃嗎?請舉手說一說。

(認一認):小朋友們真聰明,能說出一些水果娃娃的名字。現在我們把這幾種不認識的水果娃娃來重新認識一下,讓它們做我們的好朋友,好不好?

(嘗一嘗):小朋友們,現在看一看老師做好的水果沙拉,老師請小朋友們嘗一嘗,把它吃下去,你會變得更漂亮。小朋友們每人一套餐具,津津有味品嚐起來。

(說一說)水果沙拉里面有什麼味道?

幼兒回答“有蘋果味”、“有梨子味”、“有草莓味”、“有香蕉味”、“有葡萄味”…….“好吃嗎?爲什麼?”“好吃,因爲許多水果味道都有了。”

(做一做):爲了小朋友以後經常能吃到水果沙拉,我們來自己做。拿起小碗,小碗裏裝有削好皮的水果切塊,請你們調上沙拉醬,再攪拌一會兒,就做好了。

(吃一吃):小朋友們每人一套餐具,吃得真香。

3、結束環節:

小結:水果沙拉真好吃。

在老師指導下,幼兒收拾整理活動室,一個接一個走出活動室。

活動延伸:小朋友們回家吃飯時,不應挑食,不管什麼飯、菜都要吃,你會變得更健康、更漂亮。

教學反思

活動效果評析:通過“我會做水果沙拉”健康活動的開展,我班幼兒有了很大變化。家長反映幼兒吃飯吃得香,不挑食,不挑菜,也愛吃水果了。家長說這項活動幫助孩子養成了一個好的生活習慣。

優勢:

(1)、選材實際,來自於熟悉的生活環境;

(2)、通過看、說、嘗、做、吃一系列參與活動環節,達到活動目標。

(3)、符合小班幼兒心理特徵及教育。

(4)、增長了一些生活知識。

不足之處:

(1)、活動銜接不連貫;

(2)、組織和設計活動時,留給孩子自由空間較小;

(3)、活動氣氛差。

今後改進:考慮活動的銜接、氛圍,幼兒活動時的主動性。

小班社會我和老師做朋友教案7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交通標誌,瞭解正確的交通規則。

2.讓幼兒能夠根據不同的交通標誌行走。

活動準備

1.各種色彩的鮮豔的交通標誌,視頻短片。

2.背景音樂、彩色卡紙等。

活動過程

(一)以視頻短片《上學的路上》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1.師:今天明明要上幼兒園,看他在路上發生了什麼事情?

2.教師播放視頻短片,請幼兒仔細觀看並回答問題。

師:明明在路上遇到了紅綠燈,他做的對不對?

(幼兒回答意見各異,教師講解正確的交通規則:紅燈停,綠燈行)

3.明明通過十字路口時是怎麼做的,他做的對嗎?請幼兒分組討論。

4.教師總結並告訴幼兒正確的交通規則。

(二)以“小小交警”的遊戲讓幼兒進一步加深對交通標誌以及交通規則的認識

1.教師出示各種色彩鮮豔的交通標誌,讓幼兒說出名稱(紅綠燈、斑馬線等交通標誌)。

2.幼兒分組進行遊戲。

請一名幼兒手拿交通標誌,其他幼兒根據小小交警出示的標誌,依據正確的交通規則進行。

活動結束

播放背景音樂,讓幼兒在愉悅的環境中製作各種交通標誌。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我們首先以視頻短片導入,激發幼兒興趣。孩子們看到明明的做法後,意見各異,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課堂氣氛很活躍。在給幼兒講解了正確的交通規則後,我們進入了下一個環節——小小交警。幼兒首次玩這樣的遊戲興致很高,他們通過自己親手指揮交通,製作交通標誌找到了樂趣,加深了對交通標誌、交通規則的認識。